CN205607213U - 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 - Google Patents

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07213U
CN205607213U CN201620027353.5U CN201620027353U CN205607213U CN 205607213 U CN205607213 U CN 205607213U CN 201620027353 U CN201620027353 U CN 201620027353U CN 205607213 U CN205607213 U CN 205607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
heat exchange
fluid
we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273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弘毅
赵以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0273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07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07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072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体,热交换体内设置有一层或者多层热交换单元;每一层每热交换单元内,包括多个叠加设置的形状完全相同的热交换板片,两两相邻的两个热交换板片间的密封方式为依次交错的第一相对侧端焊接密封或第二相对侧端焊接密封,以在热交换板片板体之间形成交错、独立的蛇形热源流道或蛇形冷源流道;各热交换单元的冷源流体出入口或热源流体出入口均各自依次首尾相联通,以形成独立的蛇形热源通道系统或蛇形冷源通道系统。该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拆卸方便、热效率高。

Description

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
背景技术
板式热交换器作为一种先进的高效紧凑型换热器,主要应用于液-液,汽-液之间热交换的传递,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或者使温度较低的流体通过吸收热量使其温度升高,从而达到快速热交换的目的,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物医药,食品工业,船舶业等领域中的加热,冷凝,蒸汽冷凝,单体的汽提,溶液的浓缩、聚合、脱气、混合。例如在化学工业中联氨制造的反应液冷却、蒸汽的凝缩,酒精发酵中汽体酒精的凝缩、冷却甲醛水、氨水、碳酸氨水,对甲醇蒸汽的冷凝。例如在医药工业中冷却酵母、冷却丁醇、冷却乙二醇、在抗生素生产中对发酵介质的加热、杀菌、热回收和冷却。例如在食品工业中冷却谷氨酸钠溶液,对葡萄糖溶液的杀菌、冷却、加热糖液、冷却糖液。在肥料加工生产中,被应用于氮气,二氧化碳气体冷却等。在暖通行业中,也被广泛应用于汽-水、水-水热交换的供暖系统以及汽-水、水-水热交换的热水供应系统。随着工业不断进步及环保要求下的节能减排,且对于减少设备占用场地及建筑低成本的高要求下,对热交换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与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已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生物医药,食品工业,集中供热等诸多热交换生产领域。但由于管壳式换热器其体积大,换热效率低,节能效果差,且拆卸、维修、清洗不方便而 处于被新型热交换器不断更新状态,但是管壳式换热器可耐高温高压。可拆卸板式换热器虽然换热效率高,但需常年更换橡胶密封垫成本高且橡胶密封垫不耐高温、高压等原因而不足以满足各行业的工况要求。以管壳式换热器为例,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由封头、筒体、管箱、法兰、传热管束、折流板、鞍形支座、接管等组成且传热管为直管,壁厚在2mm以上,管程多为单程,管子较长,单位体积内可容纳的换热面积较小,造成传热效果较低,其结构不易拆卸,导致结垢后不易清洗。再者结构不紧凑,占地面积大,建筑成本高对于设备建筑布置要求较高。再以可拆卸板式热交换器为例,其外形由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框架、拉杆,橡胶垫片,热交换板片片等组成,由于板片间由橡胶密封垫进行密封,且橡胶材料本身的材料性能局限了可拆卸板式热交换器的应用范围,使其只能在特定的温度及压力下工作,不能承受高温、高压而不能适用于所有应用工况。现有全焊式板式换热器多为不可拆卸式,传热板片间冷、热流道全部封堵焊接,冷热介质在封堵流道中进行热交换,当流道结垢或被堵塞时因流道全部封堵焊接将无法除垢和清洗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拆卸方便、传热效率高的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体,热交换体内设置有一层或者多层热交换单元;每一层热交换单元内,包括多个叠加设置的形状完全相同的热交换板片,两两相邻的两个热交换板片间的密封方式为依次交错的第一相对侧端焊接密封或第二相对侧端焊接密封,以在热交换板片板体之间形成交错、独立的蛇 形热源流道或蛇形冷源流道;各热交换单元的冷源流体出入口或热源流体出入口均各自依次首尾相联通,以形成独立的蛇形热源通道系统或蛇形冷源通道系统;
其中:命名热交换板片的第一相对侧端为b1端和b2端,第二相对侧端为c1端和c2端;命名热源流体和冷源流体其中一个为e流体,另一个为f流体。
进一步地,该各热交换单元设置于一立方体框架内,框架的六个面均与对应的法兰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该多个叠加设置的热交换板片与框架间通过双V型支架相连接,所述双V型支架包括背向连接在一起的第一V型支架本体和第二V型支架本体,该双V型支架的横向截面为“交叉十字”型;所述第一V型支架本体的内侧壁与热交换板片的端面相连接,第二V型支架本体的内侧壁与框架的棱柱的相邻两侧壁相连接。
进一步地,该框架上,且b1端和b2端所在的面及c1端和c2端所在的面上均间隔设置有折流翼板,所述折流翼板与所在面的热交换板片3为相一致的左右走向,且b1端和b2端所对应面上的折流翼板映射在与该面平行的平行面时,各映射的折流翼板相错开;c1端和c2端所对应面上的折流翼板映射在与该面平行的平行面时,各映射的折流翼板相错开;
且折流翼板的外侧壁与框架对应侧外侧壁相平齐,折流翼板用于阻挡由前一层热交换体内流出的e流体或者f流体,以改变其流向,并使其流入相邻层的热交换体内,以使相邻层的热交换体间形成首尾相联通的蛇形e流体通道或者蛇形f流体通道。
进一步地,与热交换板片相平行的两个法兰的内侧壁上均垂直且间隔设 置有多个预紧筋,各预紧筋的端部连接有一与法兰相平行的预紧板,预紧板用于放置在外层的热交换板片上,以在预紧筋的作用下使各热交换板片间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该每一个法兰的外侧均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间相互连接,以形成用于放置保温材料的安装格,且加强板的外侧还设置有盖板,盖板用于密封保温材料。
进一步地,该每一片热交换板片上均压制有凹凸结构,且扣合时,相邻热交换板片间的凸起结构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该折流翼板包括折流翼板本体,折流翼板本体为一端敞口的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内为中空的腔体,折流翼板本体的两端设置于框架上,其敞口的一面朝向框架内,其敞口端用于放置且卡持一组或者多组热交换板片,折流翼板本体与热交换板片为相一致的左右走向、且背向来流体方向的侧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溢流孔,溢流孔用于使卡持于敞口内的热交换板片间的流体流出。
进一步地,该位于热交换板片的b1端和/或b2端的法兰上、c1端和/或c2端的法兰上设置有流体进口和流体排出口,以使第一层的热交换单元中的e流体流道与外界e流体管路相联通;以使且使最后一层热交换单元中的f流体流道与外界f流体管路相联通,以将热交换后的f流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组合,包含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的多个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且多个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串联或者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具有如下优点:1.热交换体内设置有一层或者多层热交换单元,高温流体介质在热交换器中进行多 次折流,使得流体介质在热交换器中延长了换热时间,增大了单位容积内的换热面积,使两侧流体介质充分的进行了换热,换热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2.两两相邻的两热交换板片间采用焊接的方式相密封,保证了热交换器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的条件。
3.两两相邻的两个热交换板片间的密封方式为依次交错的第一相对侧端密封或者第二相对侧端密封,方便清洗热交换板片形成的流道,避免堵塞,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4.热交换体设置于立方体框架内,框架的六个面均连接有法兰,法兰起到密封及将流体输出的作用,密封效果好,且所需元件少。
5.法兰上设有加强板,所形成的安装格内填充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上安装有盖板用于密封保温材料,采用加强板焊接于方形法兰或长方形法兰上其作用为即补强方形法兰或长方形法兰强度也对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进行了保温。
6.每热交换单元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折流翼板,流体在流道中流动,流体介质从层流状态快速转变为湍流状态,从而激化传热,提高换热效率。
7.在设备进行组装和拆卸维修时,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可灵活安装或拆卸。
8.根据传热介质的工况要求以及设备的总阻力降要求,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间可进行灵活组合,既可单台使用也可多台并联或串联使用。
9.热交换板片上设置凹凸结构,这种彼此支承的板片间,将形成流道,可使冷热物料流体通过。物料沿板面呈网状流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因而激起物料强烈湍动,使传热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的主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的俯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的左视半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中双V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中折流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中设置有预紧板的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中设置有加强板的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中热交换板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中流体的流向图;
其中:1.热交换体;2.热交换单元;3.热交换板片;4.框架;5.折流翼板,5-1.折流翼板本体,5-2.溢流孔,5-3.三角支撑板;6.法兰;7.支撑柱连接装置;8.第一连接孔;9.第二连接孔;10.长柱螺栓;11.预紧筋;12.预紧板;13.加强板;14.安装格;15.盖板;16.双V型支架,16-1.第一V型支架本体,16-2.第二V型支架本体,16-3.连接筋板;a.e流体进口;b.热交换 后e流体出口;c.f流体进口;d.热交换后f流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体1,所述热交换体1内设置有一层或者多层热交换单元2;每一层所述每热交换单元2内,包括多个叠加设置的形状完全相同的热交换板片3,两两相邻的两个热交换板片3间的密封方式为依次交错的第一相对侧端焊接密封或第二相对侧端焊接密封,以在热交换板片板体之间形成交错、独立的蛇形热源流道或蛇形冷源流道;所述各热交换单元2的冷源流体出入口或热源流体出入口均各自依次首尾相联通,以形成独立的蛇形热源通道系统或蛇形冷源通道系统;其中:命名热交换板片的第一相对侧端为b1端和b2端,第二相对侧端为c1端和c2端;命名热源流体和冷源流体其中一个为e流体,另一个为f流体。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流体的热交换的次数,提高了热效率。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各热交换单元2设置于一立方体框架4内。框架4的六个面均与对应的法兰6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如图1、图5和图9所示,连接装置包括开设在框架4对应棱柱上的第一连接孔8、开设在法兰6边缘的第二连接孔9,以及穿过第一连接孔8和第二连接孔9的长柱螺栓10。连接紧密,密封性好,且方便拆卸。
如图2和图6所示,多个叠加设置的热交换板片3与框架4间通过双V型支架16相连接,双V型支架包括背向连接在一起的第一V型支架本体16-1和第二V型支架本体16-2,该双V型支架的横向截面为“交叉十字”型;第一V型支架本体16-1的内侧壁与热交换板片3的端面相连接,第二V型支架本体16-2的内侧壁与框架4的棱柱的相邻的两侧壁相连接。第一V型支架本体16-1的内侧壁与热交换板片3的端面焊接连接,第二V型支架本体16-2的内侧壁与框架4的棱柱相邻的两侧壁焊接。或者在第二V型支架本体2的两侧开设多个通孔,并且在框架4的棱柱上,且与第二V型支架本体16-2相连接的两侧壁上开设开孔,以采用螺钉穿过通孔并穿入开孔中,以使双V型支架与框架4连接在一起,将多个热交换板片3固定于框架4内。第一V型支架本体16-1和第二V型支架本体16-2之间沿其长度走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筋板16-3,连接筋板16-3用于补强该双V型支架16。热交换板片3与框架4间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和图7所示,框架4上,且b1端和b2端所在的面及c1端和c2端所在的面上均间隔设置有折流翼板5,折流翼板5与所在面的热交换板片3为相一致的左右走向,且b1端和b2端所对应面上的折流翼板5映射在与该面平行的平行面时,各映射的折流翼板5相错开;c1端和c2端所对应面上的折流翼板5映射在与该面平行的平行面时,各映射的折流翼板5相错开;
且折流翼板5的外侧壁与框架4对应侧外侧壁相平齐,折流翼板5用于阻挡由前一层热交换体2内流出的e流体或者f流体,以改变其流向,并使其流入相邻层的热交换体2内,以使相邻层的热交换体间形成首尾相联通的蛇形e流体通道或者蛇形f流体通道。折流翼板5包括折流翼板本体5-1,折流翼板本体5-1为一端敞口的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内为中空的腔体,折流翼板本体5-1的两端设置于框架上,其敞口的一面朝向框架4内,其敞口端用于放置且卡持一组或者多组热交换板片4,折流翼板本体5-1与热交换板片为相一致的左右走向的后侧面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溢流孔5-2,溢流孔5-2用于卡持于敞口内的热交换板片间的流体流出。且在折流翼板本体5-1 的热交换板片为相一致的左右走向的前侧面的作用下,流体介质从层流状态快速转变为湍流状态,从而激化传热,提高换热效率。折流翼板本体5-1的敞口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三角支撑板5-3,三角支撑板5-3焊接于热交换板片上,用于稳固折流翼板5。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和图5所示,位于热交换板片3的b1端和/或b2端的法兰6上、c1端和/或c2端的法兰6上设置有流体进口和流体排出口,以使第一层的热交换单元2中的e流体流道与外界e流体管路相联通;以使且使最后一层热交换单元中的f流体流道与外界f流体管路相联通,以将热交换后的f流体排出。b1端和b2端或者c1端和c2端的法兰6上分别设置有支撑柱连接装置7。对本实用新型中多台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并联或串联使用时起到连接作用,对整个热交换器的支撑起到承重作用。另外对于在多个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的组合使用时,其还可以用于两个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的对接。本实用新型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拆卸方便、快速更换,在多台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组合使用过程中,若需设备更换时将设备进出口总阀门关闭,快速拆下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单元设备上接管的连接螺栓,可用最短时间很方便地将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拆下并进行更换。通常在不停产情况下通过旁通管道或关闭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单元设备阀门,随时对有问题的全焊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单元设备进行清洗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维修清洗方便,由于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热交换体采用立方体结构,立方体各面均由方形法兰或长方形法兰与热交换体连接,在维修清洗热交换体时无需将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拆下,只需拆下相应热交换体的方形法兰或长方形法兰, 即可对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的板束进行除垢和清洗,清洗除垢后将相应方形法兰或长方形法兰用连接螺栓与热交换体连接安装后即可投入使用。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与热交换板片3相平行的两个法兰6的内侧壁上均垂直且间隔设置有多个预紧筋11,各预紧筋11的端部连接有一与法兰6相平行的预紧板12,预紧板12用于放置在外层的热交换板片3上,以在预紧筋11的作用下使各热交换板片3间紧密贴合。预紧筋11的长度根据工况预先设定,当将法兰6与框架4连接在一起时,在预紧筋11的作用下,各热交换板片3的凸起能够紧密贴合,以形成湍流的流道。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每一个法兰6的外侧均设置有加强板13,加强板13间相互连接,以形成用于放置保温材料的安装格14,且加强板13的外侧还设置有盖板15,盖板15用于密封保温材料。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每一片热交换板片3上均压制有凹凸结构,且扣合时,相邻热交换板片3间的凸起紧密贴合。热交换板片3上设置凹凸结构,板片横向上压有许多凸起的条形结构元件I、在板片纵向上压有许多凹下的条形结构元件II,这些凹凸条形结构元件,以正方形排列,这样的布置是为了装配时,将相邻两张板片反向重叠装配后,使其横向凸起部分的条形元件彼此接触形成支承。纵向凹下部分条形元件也彼此接触形成支承。这种彼此支承的板片间,将形成流道,可使冷热物料流体通过。物料沿板面呈网状流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因而激起物料强烈湍动,使传热效率得到提高,板片间换热区内的条形支承点数,等于板片上的凹凸条形元件数,由于形成这些大量的支承点,使板片刚性大 幅度提高,能承受很高的内压力。这种板片结构,形成的流道,能很好地适用于,含纤维物料处理和高粘度物料的处理而不易堵塞,相应的流体阻力也较小。热交换板片3上也可以设置人字纹结构、瘤形凹凸结构或其他形状的凹凸结构。
本实用新型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在实际安装时,框架4的热交换板片3可以水平放置,也可以竖直设置,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组合,包含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的多个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且多个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串联或者并联连接。可根据工况的实际情况进行组合,不受空间的限制。
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具体的热交换过程为高温流体介质从A1处流入热交换体后,通过板束间的流道均匀分布并与另一侧介质进行热交换;e流体介质在折流翼板5折流后沿方向①通过若干个流道至上而下流动,然后在底部进一步通过折流翼板5折流,折流后的e流体介质通过若干个流道经方向②至下向上流动;然后进一步由上部一块折流翼板5折流,折流后的e流体介质通过若干个流道经方向③至上向下流动到底部,然后在底部进一步通过折流翼板5折流,折流后的e流体介质通过若干个流道经方向④至下向上流动;此时e流体介质流动到上部并继续沿方向⑤流动后自然流入向下的若干流道并后汇集到方向⑥,最后A2流出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进入下一级工序。在f流体介质侧中,f流体介质B1进入热交换体,通过板束间的流道均匀分布并与另一侧介质进行热交换。f流体介质沿方向⑦通过折流翼板5折流,折流后f流体介质沿方向⑦通过若干个流道从左到右流动,然后在右侧进一步通过折流翼板6折流,折 流后的f流体介质通过若干个流道经方向⑧从右向左流动;流动到左侧后进一步由左侧一块折流翼板5折流,折流后的f流体介质通过若干个流道经方向⑨从左到右流动到右侧,然后在右侧进一步通过折流翼板5折流,折流后的f流体介质通过若干个流道经方向从右向左流动;此时f流体介质流动到左侧并继续沿方向流动后自然流入向右的若干流道合并后汇集到方向最后从热交换后的f流体B2流出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进入下一级工序。至此低温流体介质与高温流体介质完成了在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内的全部热交换过程。折流翼板5的数量可根据设备的传热及阻力降要求设置,可为奇数3、5、7、9….;也可为偶数2、4、6、8…设置,折流翼板5若为奇数设置时,e流体进口和热交换后e流体出口为异侧两对面设置;同时f流体进口和热交换后f流体出口也为异侧两对面设置,当折流翼板5若为偶数设置时,e流体进口和热交换后e流体出口 为同侧设置;同时f流体进口和热交换后f流体出口也为同侧设置。

Claims (10)

1.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体(1),所述热交换体(1)内设置有一层或者多层热交换单元(2);每一层所述热交换单元(2)内,包括多个叠加设置的形状完全相同的热交换板片(3),两两相邻的两个热交换板片(3)间的密封方式为依次交错的第一相对侧端焊接密封或第二相对侧端焊接密封,以在热交换板片板体之间形成交错、独立的蛇形热源流道或蛇形冷源流道;所述各热交换单元(2)的冷源流体出入口或热源流体出入口均各自依次首尾相联通,以形成独立的蛇形热源通道系统或蛇形冷源通道系统;
其中:命名热交换板片的第一相对侧端为b1端和b2端,第二相对侧端为c1端和c2端;命名热源流体和冷源流体其中一个为e流体,另一个为f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热交换单元(2)设置于一立方体框架(4)内,所述框架(4)的六个面均与对应的法兰(6)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叠加设置的热交换板片(3)与框架(4)间通过双V型支架(16)相连接,所述双V型支架包括背向连接在一起的第一V型支架本体(16-1)和第二V型支架本体(16-2),该双V型支架的横向截面为“交叉十字”型;所述第一V型支架本体(16-1)的内侧壁与热交换板片(3)的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二V型支架本体(16-2)的内侧壁与框架(4)的棱柱的相邻两侧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框架(4)上,且b1端和b2端所在的面及c1端和c2端所在的面上均间隔设置有折流翼板(5),所述折流翼板(5)与所在面的热交换板片(3)为相一致的左右走向,且b1端和b2端所对应面上的折流翼板(5)映射在与该面平行的平行面时,各映射的折流翼板(5)相错开;c1端和c2端所对应面上的折流翼板(5)映射在与该面平行的平行面时,各映射的折流翼板(5)相错开;
且所述折流翼板(5)的外侧壁与框架(4)对应侧外侧壁相平齐,所述折流翼板(5)用于阻挡由前一层热交换单元(2)内流出的e流体或者f流体,以改变其流向,并使其流入相邻层的热交换单元(2)内,以使相邻层的热交换体间形成首尾相联通的蛇形e流体通道或者蛇形f流体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热交换板片(3)相平行的两个法兰(6)的内侧壁上均垂直且间隔设置有多个预紧筋(11),各所述预紧筋(11)的端部连接有一与法兰(6)相平行的预紧板(12),所述预紧板(12)用于放置在外层的热交换板片(3)上,以在预紧筋(11)的作用下使各热交换板片(3)间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法兰(6)的外侧均设置有加强板(13),所述加强板(13)间相互连接,以形成用于放置保温材料的安装格(14),且所述加强板(13)的外侧还设置有盖板(15),所述盖板(15)用于密封保温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翼板(5)包括折流翼板本体(5-1),所述折流翼板本体(5-1)为一端敞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内为中空的腔体,所述折流翼板本体(5-1)的两端设置于框架上,其敞口的一面朝向框架(4)内,其敞口端用 于放置且卡持一组或者多组热交换板片(3),所述折流翼板本体(5-1)与热交换板片为相一致的左右走向、且背向来流体方向的侧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溢流孔(5-2),所述溢流孔(5-2)用于使卡持于敞口内的热交换板片间的流体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片所述热交换板片(3)上均压制有凹凸结构,且扣合时,相邻热交换板片(3)间的凸起结构紧密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热交换板片(3)的b1端和/或b2端的法兰(6)上、c1端和/或c2端的法兰(6)上设置有流体进口和流体排出口,以使第一层的热交换单元(2)中的e流体流道与外界e流体管路相联通;以使且使最后一层热交换单元中的f流体流道与外界f流体管路相联通,以将热交换后的f流体排出。
10.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组合,包含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个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且多个所述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串联或者并联连接。
CN201620027353.5U 2016-01-12 2016-01-12 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7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27353.5U CN205607213U (zh) 2016-01-12 2016-01-12 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27353.5U CN205607213U (zh) 2016-01-12 2016-01-12 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07213U true CN205607213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1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2735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7213U (zh) 2016-01-12 2016-01-12 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072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6257A (zh) * 2016-01-12 2016-04-06 赵弘毅 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
CN112503992A (zh) * 2020-11-25 2021-03-16 南通三圣石墨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偏流、低能耗的碳化硅圆块孔式换热器
CN112797825A (zh) * 2019-11-14 2021-05-14 丹佛斯有限公司 多通路热交换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6257A (zh) * 2016-01-12 2016-04-06 赵弘毅 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
CN112797825A (zh) * 2019-11-14 2021-05-14 丹佛斯有限公司 多通路热交换器
CN112797825B (zh) * 2019-11-14 2023-01-24 丹佛斯有限公司 板式热交换器和在板式热交换器中组装挡板的方法
CN112503992A (zh) * 2020-11-25 2021-03-16 南通三圣石墨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偏流、低能耗的碳化硅圆块孔式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6257B (zh) 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
CN105486124B (zh) 高效模块式热交换器
CN205607213U (zh) 高效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
CN107525420A (zh) 一种u型管式热交换器
CN204421697U (zh) 一种仿迷宫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CN204767492U (zh) 一种可拆板式降膜蒸发装置及可拆板式降膜蒸发模块
CN206222984U (zh) 一种宽通道板式换热器
CN205607222U (zh) 热交换器的折流翼板、框架、可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及组合
CN208936831U (zh) 层叠式螺旋板换热装置
CN201611231U (zh) 大波节u形管束换热器
CN205642100U (zh) 高效模块式热交换器及其组合
CN201917247U (zh) 一种高效防堵塞的螺旋板式换热器
CN205784753U (zh) 一种防堵塞可拆式板式热交换器
CN201724596U (zh) 一种折流板及设有该折流板的管壳式换热器
CN203011203U (zh) 一种污水或地表水用强制疏导型管式换热装置
CN208366128U (zh) 一种调质塔加热箱装置
CN209116823U (zh) 一种带有扰流的管式换热器
CN107837558A (zh) 结晶器及结晶方法
CN203274561U (zh) 全焊式板式交换器
CN206113728U (zh) 快装式冷凝器
CN206501413U (zh) 一种塑料挤出机水槽
CN104748590A (zh) 换热模块、以及生活热水机组
CN206488675U (zh) 一种双流程板管式换热器
CN205860840U (zh) 一种可拆板式真空相变装置
CN110763051A (zh) 一种新型可清洗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