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31516U -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其多功能货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其多功能货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1516U
CN208931516U CN201821257692.8U CN201821257692U CN208931516U CN 208931516 U CN208931516 U CN 208931516U CN 201821257692 U CN201821257692 U CN 201821257692U CN 208931516 U CN208931516 U CN 208931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door
loading space
hinged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576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平
刘礼辉
陈宝珠
谭恒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WANH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WANH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WANH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WANH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576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1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1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1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货厢,包括厢本体,在所述厢本体后部设置有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厢门具有卸载机构和加长机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货箱能够增加运载货物的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其多功能货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货厢,尤其是应用在三轮摩托车上的货厢。
背景技术:
三轮摩托车作为作为一种载货车辆,其包括前部的驾驶室以及后部的货厢,通过货厢可实现货物的运载。三轮摩托车由于其重量轻、体积小、油耗低等优势,可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用来运载农业产品、建材、数木、等等。
现有的三轮摩托车的货厢多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卸式、另一种为非自卸式,自卸式的货厢包括前板、边板、后板和底板,所述后板即为厢门,所述厢门的下部与底板可分离设置,通过设置在货厢底部的油缸或电缸,将前部向上顶起,使得厢门与底板自动分离并使得货物由分离的间隙离开货厢,达到卸载的目的。另一种非自卸式同样也包括前板、边板、底板和后板,所述后板即为厢门,当所述厢门底部与底板铰接,两侧边与边板通过锁扣机构连接,但需要卸载货物时通过锁扣机构,使得厢门与边板分离并实现反转,此时可将货物进行卸载。
然而,现有由于国家规定(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最好能提高规定的名称),三轮摩托车的总长不得超过3.5m,因此在运载较长货物,如建材时就无法实现。或者只能采用非自卸式货厢,将厢门打开,使得建材部分伸出货厢,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不但十分不便,而且运载的货物就会由于后板打开后与底板产生的高度差以及后板在运送途中的摇晃而存在损坏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运载过长货物的多功能货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货厢,包括厢本体,在所述厢本体后部设置有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厢门具有卸载机构和加长机构。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货厢,能够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运载过长的货物。
优选地,所述货厢包括能够实现底板加长的外门和能够卸载货物的内门。
为进一步提高可靠性,所述加长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两侧边沿的立柱以及厢外门,所述厢外门底部与厢本体铰接且厢外门两侧通过连杆机构与立柱连接。
为进一步提高运载的稳定性,所述厢本体包括底板、边板和前板,所述厢外门底部与底板底部铰接,且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可实现厢外门与底板同一平面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立柱铰接的杆一,与厢外门铰接的杆二,所述杆一和杆二的另一端相互铰接,在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活动锁扣,在所述厢外门上设置有与锁扣相配合的锁钉。
为进一步节省空间提高可靠性,所述厢外门内嵌有厢内门,所述厢内门可向下翻转形成卸载机构。通过该设置方式可实现一门多用。
为进一步提高可靠性,所述厢外门包括两侧设置的连接杆、底面设置的横杆以及设置在两连接杆之间、横杆之上的厢内门;所述厢内门下部与所述横杆铰接且所述厢内门两侧与所述连接杆通过锁扣机构连接。
为进一步实现多功能的货厢,在所述立柱上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自卸厢门的连接孔。
一种三轮摩托车,包括所述的多功能货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货厢采用门中门的结构设计,同时能够满足一般货物运载和较长货物运载的功能,在满足国家规定的同时增加了货物的承载长度,并且由于与底板保持同一平面,使得在运送过程中更利于货物的保护。
同时在常规的运载工作中,本实用新型货厢也可以独立打开后板体,与传统货厢的后板开关相同。这种“门中门”的设计将大大利用货厢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中的货厢,还可将“门中门”拆除,安装自卸厢门,实现货物的自卸,真正实现了多功能车厢。
本实用新型的货厢与传统货厢相比,可以大大的提高货物类型的运载范围,运载过长货物的同时也能提供可靠的支撑。而且操作的简便也能让使用者迅速的接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货厢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货厢使用状态轴测图(加长货物);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货厢使用状态轴测图(常规货物);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车厢的自卸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多功能货厢,包括厢本体1,所述厢本体包括底板2、设置在两侧的边板3和设置在前部的前板4,其中前后是以车头为前车尾为后。所述前板、边板和底板可通过螺钉连接、焊接等各种方式连接,可固定连接也可为开拆卸的连接。
在所述底板的后部为厢门5,本实施例中的厢门采用“门中门”的结构设计,通过此种设计,可实现正常货物运输及装卸,还可实现较长货物的运输与拆卸。
具体而言,此种“门中门”的设计包括卸载机构和加长机构,所述加长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2两侧边沿的立柱6以及厢外门7,所述厢外门通过连杆机构8与立柱连接且厢外门底部与底板铰接,通过铰接机构和连杆机构可将厢外门向下翻转放置,使得厢外门与底板实现同一平面的放置。所述卸载机构包括内嵌入所述厢外门的厢内门9,所述厢内门底部与厢外门框架铰接且可沿铰接部位进行向下翻转,所述厢内门通过锁扣结构可正常锁钉在厢外门上,并通过铰接机构实现向下翻转与底面垂直,此时可进行上货与卸货。
其中,所述立柱可独立设置,也可为与边板一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为独立设置,且紧邻边板,所述厢外门的底面与底板的底面通过铰接铰接,所述连杆机构8包括与立柱铰接的杆一81,与厢外门铰接的杆二82,所述杆一和杆二的另一端相互铰接,在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活动锁扣10,在所述厢外门上设置有与锁扣相配合的锁钉11。其中,所述锁扣为一可转动的锁片,在所述锁片上设置有一缺口,在厢外门与立柱合拢时,转动锁片与锁钉锁紧,实现厢外门的关闭,当拨动所述锁片与锁钉分离时,所述厢外门会沿铰接部分进行向下翻转,由于连杆机构的作用,最终所述厢外门会与底板形成同一平面。
另外,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厢外门7的厚度与底板的厚度相同,如此一来当厢外门打开时,可保证底板与厢外门上部处于同一平面,如此一来能够使得货物更加平稳地放置在货厢内,即使在运行过程中也不会出现货物抖动严重或损伤等问题。
另外,所述杆一和杆二的长度,可更具杆一的设置位置、杆二的设置位置,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得知,此为现有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厢外门包括两侧设置的连接杆71、底面设置的横杆72以及设置在两连接杆之间、横杆之上的厢内门9。其中,所述连接杆、横杆可通过螺钉连接或焊接、或其他可拆卸或固定连接方式。
所述厢内门与所述横杆铰接且与所述连接杆通过锁扣机构12连接,所述锁扣机构可实现所述厢内门向下翻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杆的厚度与所述底板的厚度一致,如此一来,即使厢内门进行翻转时,可保证底板的平整,避免货物的不方便拆卸。
设置在厢内门与连接杆之间的锁扣机构可直接采用现有货厢上的锁扣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扣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杆上的可翻转锁柄以及设置在厢内门上的锁钉。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在所述立柱上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自卸厢门的连接孔13。
如此一来,可将本实施例中的厢外门和厢内门拆除,通过连接孔安装自卸厢门,便可实现货物的自动卸载。
其中,可在所述自卸厢门为现有的自卸厢门,所述自卸厢门上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可直接插入所述立柱上的连接孔实现连接,当需要卸载时,通过厢本体底部设置的气缸(或油缸)将厢本体前部向上顶,所述厢本体的后部的自卸厢门下部自然会与厢本体分离出现缺口,此时货物可从该缺口卸出(参见图5)。
一种三轮摩托车,包括本实施例的多功能货厢。
本实施例的货厢有两种使用方式,当装载常规货物,其长度不超过货厢长度时,直接使用厢内门进行货物的装卸。
当装载较长货物时,关闭厢内门,打开厢外门,使得底板得以加长,如此一来,可实现较长货物的运输。
采用此种门中门的结构设计,同时能够满足卸载和底板加长的功能,在满足国家规定的同时增加了货物的承载长度,并且由于与底板保持水平,使得在运送过程中更利于货物的保护。
同时在常规的运载工作中,本实施例货厢也可以独立打开后板体,与传统货厢的后板开关相同,这种“门中门”的设计将大大利用货厢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的货厢,还可将“门中门”拆除,安装自卸厢门,实现货物的自卸,真正实现了多功能车厢。
本实施例的货厢与传统货厢相比,可以大大的提高货物类型的运载范围,运载过长货物的同时也能提供可靠的支撑。而且操作的简便也能让使用者迅速的接受。

Claims (11)

1.一种多功能货厢,包括厢本体,在所述厢本体后部设置有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厢门具有卸载机构和加长机构;所述货厢包括能够实现底板加长的外门和能够卸载货物的内门;所述加长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两侧边沿的立柱以及厢外门,所述厢外门底部与厢本体铰接且厢外门两侧通过连杆机构与立柱连接;所述厢本体包括底板、边板和前板,所述厢外门底部与底板底部铰接,且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可实现厢外门与底板同一平面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货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立柱铰接的杆一,与厢外门铰接的杆二,所述杆一和杆二的另一端相互铰接,在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活动锁扣,在所述厢外门上设置有与锁扣相配合的锁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货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立柱铰接的杆一,与厢外门铰接的杆二,所述杆一和杆二的另一端相互铰接,在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活动锁扣,在所述厢外门上设置有与锁扣相配合的锁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货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外门内嵌有厢内门,所述厢内门可向下翻转形成卸载机构。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功能货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外门内嵌有厢内门,所述厢内门可向下翻转形成卸载机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货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外门包括两侧设置的连接杆、底面设置的横杆以及设置在两连接杆之间、横杆之上的厢内门;所述厢内门下部与所述横杆铰接且所述厢内门两侧与所述连接杆通过锁扣机构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货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外门包括两侧设置的连接杆、底面设置的横杆以及设置在两连接杆之间、横杆之上的厢内门;所述厢内门下部与所述横杆铰接且所述厢内门两侧与所述连接杆通过锁扣机构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货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上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自卸厢门的连接孔。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货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上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自卸厢门的连接孔。
10.如权利要求2、3、4、6、7或8所述的多功能货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上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自卸厢门的连接孔。
11.一种三轮摩托车,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货厢。
CN201821257692.8U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其多功能货厢 Active CN208931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57692.8U CN208931516U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其多功能货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57692.8U CN208931516U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其多功能货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1516U true CN208931516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17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57692.8U Active CN208931516U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其多功能货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15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46568U (zh) 乘用车辆
US8201869B1 (en) Multi-hinged tailgate assembly
US20160236724A1 (en) Tailgate with load area extender for utility motor vehicle, and motor vehicle
US8408626B1 (en) Aerodynamic stowable truck bed extender
CN105774921A (zh) 带有通道门的轻型载货车箱延伸器
CN106376235A (zh) 货运集装箱的拐角配件、后拐角柱及其后壁、前拐角柱及其前壁
CA2663473C (en) Rail car extension system
US20090039675A1 (en) Vehicle body with passenger compartment over cargo bed
US8317254B2 (en) Trailer
CN202573919U (zh) 大举升角侧翻自卸车车箱
EP1861288A1 (de) Heckklappe für ein fahrzeug mit zusätzlichem ladegutträger
CN208931516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其多功能货厢
US8764094B1 (en) Multi-section cargo cover
CN209126593U (zh) 一种双向自卸汽车车箱
US20080150311A1 (en) Articulating Fascia and Storage System for a Vehicle
CN207433658U (zh) 一种厢式半挂车
CN207809156U (zh) 一种散粮全自卸厢式货车
KR200338499Y1 (ko) 곡물이송적재함
CN201381066Y (zh) 散装货物集装箱
CN201924772U (zh) 货车及货车货箱门
CN210555189U (zh) 上下双向开合式挂车车厢
JP2008087752A (ja) 車両の補助テールゲート構造
CN103010317A (zh) 可折叠式货车车厢
CN108688735A (zh) 收起的后挡板
CN110588805B (zh) 上下双向开合式挂车车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