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29113U - 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29113U
CN208929113U CN201821359024.6U CN201821359024U CN208929113U CN 208929113 U CN208929113 U CN 208929113U CN 201821359024 U CN201821359024 U CN 201821359024U CN 208929113 U CN208929113 U CN 208929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er
formpiston
cushion block
cor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590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立平
阳永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hina Airlines Faste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hina Airlines Faste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hina Airlines Faste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China Airlines Faste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590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29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29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29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其包括:六组阳模,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工位阳模;六组阴模,包括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工位阳模对应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工位阴模;六组所述阳模和阴模分别对应安装于多工位成型机,通过所述成型机的夹料系统将料坯移动于六组所述阳模和阴模之间,对料坯依次进行镦头、整形、第一次后拉伸、第二次后拉伸、前拉伸、去废料成型。本实用新型对料坯依次进行镦头、整形、第一次后拉伸、第二次后拉伸、前拉伸、去废料成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材料利用率高达95.74%,节约了生产成本,且冷镦加工质量更好,提高了产品的机械性能。

Description

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螺母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底盘悬置螺母生产的成型工艺大多采用车加工,车加工生产一个产品,8h产量约为:339PCS,材料利用率为38.92%,成本较大,效率很低、机械性能不如锻造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材料利用率高、产品性能好且生产效率高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包括:
六组阳模,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工位阳模;
六组阴模,包括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工位阳模对应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工位阴模;
六组组所述阳模和阴模分别对应安装于多工位成型机,通过所述成型机的夹料系统将料坯移动于六组所述阳模和阴模之间,对料坯依次进行镦头、整形、第一次后拉伸、第二次后拉伸、前拉伸、去废料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位阳模包括:
第一阳模套,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一阳模冲芯,设于所述第一阳模套的前端,且其端部设有产品头部成型腔,所述第一阳模冲芯与第一阳模套采用过盈配合形成一体;
所述第一工位阴模包括:
第一阴模套,相对所述第一阳模套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一直通模套,采用白钢制作,设于所述第一阴模套内;
第一阴模芯,采用钨钢制成,设于所述第一直通模套内且与所述第一直通模套过盈配合,用于产品的杆部整形;
第一弹簧座,设于所述第一阴模套内,用于顶住所述第一直通模套;
第一弹簧,设于所述第一弹簧座内,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直通模套,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座;
第一顶杆,贯穿所述第一弹簧座、第一直通模套和第一阴模芯,用于顶出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工位阳模包括:
第二阳模套,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二阳模后垫,设于所述第二阳模套内的一端,;
第二冲套,设于所述第二阳模套内的另一端;
第二冲针,一端设于所述第二阳模后垫,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冲套内,与所述第二冲套共同作用成型产品头部法兰;
所述第二工位阴模包括:
第二阴模套,相对所述第二阳模套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二阴模芯,由头部、杆部及底部三段组成,分别对产品的头部、杆部及底部进行强束整形,所述第二阴模芯采用钨钢材质制成,且与所述第二阴模套呈锥度过盈配合;
第二阴模垫块,设于所述第二阴模套内,用于顶住所述第二阴模芯;
第二锁紧螺母,设于所述第二阴模套,用于锁紧所述第二阴模垫块;
第二压力垫块,设于所述第二锁紧螺母;
第二顶杆,贯穿所述第二压力垫块、第二锁紧螺母、第二阴模垫块延伸至所述第二阴模芯内,用于顶出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工位阳模包括:
第三阳模套,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三后垫,设于所述第三阳模套内;
第三冲头,设于所述第三阳模套内与所述第三后垫抵接,且所述第三冲头与第三阳模套过盈配合;
第三冲针,设于所述第三冲头内,与第三冲头组合成产品头部法兰成型腔,用于对产品头部法兰成型的强束;
所述第三工位阴模包括:
第三阴模套,相对所述第三阳模套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三直通模套,采用白钢制作,设于所述第三阴模套内;
第三阴模芯,采用钨钢制成,设于所述第三直通模套内且与所述第三直通模套过盈配合,用于产品杆部的强束;
第三压力垫块,设于所述第三阴模套内且位于所述第三直通模套的后端;
第三锁模盖,设于所述第三阴模套,用于锁紧所述第三压力垫块;
第三拉伸棒,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压力垫块,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三直通模套延伸至所述第三阴模芯内,用于拉伸孔;
第三顶杆套,设于所述第三阴模套内,用于限位所述第三压力垫块;
第三弹簧套和弹簧杆,设于所述第三直通模套;
第三弹簧,其一端连接弹簧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顶杆套;
第三推出垫,设于所述第三拉伸棒上;
第三推管,套设于所述第三拉伸棒,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推出垫,另一端沿所述第三拉伸棒设于所述第三阴模芯内;
第三顶针,贯穿所述第三锁模盖、第三压力垫块、第三顶杆套连接所述第三推出垫,用于推出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工位阳模包括:
第四阳模套,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四后垫,设于所述第四阳模套内;
第四冲头,设于所述第四阳模套内与所述第四后垫抵接,且所述第四冲头与第四阳模套过盈配合;
第四冲针,设于所述第四冲头内,与第四冲头组合成产品头部法兰成型腔,用于对产品头部法兰成型的强束;
所述第四工位阴模包括:
第四阴模套,相对所述第四阳模套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四直通模套,采用白钢制作,设于所述第四阴模套内;
第四阴模芯,采用钨钢制成,设于所述第四直通模套内且与所述第四直通模套过盈配合,用于产品杆部的强束;
第四压力垫块,设于所述第四阴模套内且位于所述第四直通模套的后端;
第四锁模盖,设于所述第四阴模套,用于锁紧所述第四压力垫块;
第四拉伸棒,其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压力垫块,另一端贯通所述第四直通模套延伸至所述第四阴模芯内,用于拉伸孔;
第四顶杆套,设于所述第四阴模套内,用于限位所述第四压力垫块;
第四弹簧套和弹簧杆,设于所述第四直通模套;
第四弹簧,其一端连接弹簧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顶杆套;
第四推出垫,设于所述第四拉伸棒上;
第四推管,套设于所述第四拉伸棒,其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推出垫,另一端沿所述第四拉伸棒设于所述第四阴模芯内;
第四顶针,贯穿所述第四锁模盖、第四压力垫块、第四顶杆套连接所述第四推出垫,用于推出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工位阳模包括:
第五阳模套,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五后垫,设于所述第五阳模套内的一端;
第五阳模芯,设于第五阳模套内的另一端的端部,与所述第五后垫相对设置;
第五拉伸棒,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后垫,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五阳模芯,用于产品头部孔的拉伸;
所述第五工位阴模包括:
第五阴模套,相对所述第五阳模套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五阴模芯,由头部、杆部及底部三段组成,分别对产品的头部拉伸孔、底部拉伸孔及产品的底部外形进行强束整形,所述第五阴模芯采用钨钢材质制成,且与所述第五阴模套呈锥度过盈配合;
第五阴模垫块,设于所述第五阴模套内,用于顶住所述第五阴模芯;
第五锁紧螺母,设于所述第五阴模套,用于锁紧所述第五阴模垫块;
第五阴模后垫,设于所述第五锁紧螺母的后端;
第五压力垫块,设于所述第五阴模后垫内;
第五顶棒,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压力垫块,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五阴模后垫、第五锁紧螺母、第五阴模垫块,延伸至所述第五阴模芯,用于对产品杆部拉伸孔的强束;
第五顶杆套,套设于所述第五顶棒,且位于所述第五阴模后垫和第五压力垫块之间;
第五推出垫,套设于所述第五顶棒,且设于所述第五阴模后垫内;
第五推管,套设于所述第五顶棒,且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推出垫;
第五顶针,贯穿所述第五压力垫块、第五顶杆套连接所述第五推出垫,用于推出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六工位阳模包括|:
第六阳模套,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六阳模芯,设于所述第六阳模套内,其端部设有容纳产品头部法兰的型腔;
所述第六工位阴模包括:
第六阴模套,相对所述第六阳模套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六直通模套,设于所述第六阴模套内;
第六直通模芯,设于所述第六直通模套内;
第六阴模后垫,设于所述第六阴模套内,用于顶住所述第六直通模套;
第六压力垫块,设于所述第六阴模后垫内;
第六顶棒,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压力垫块,另一端贯穿所述第六阴模后垫,延伸至所述第六直通模芯内,用于产品的废料切除;
第六顶杆套,套设于所述第六顶棒,且设于所述第六阴模后垫和第六压力垫块之间;
第六推出垫,套设于所述第六顶棒,且设于所述第六阴模后垫内;
第六推管,套设于所述第六顶棒,且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推出垫;
第六顶针,贯穿所述第六压力垫块、第六顶杆套连接所述第六推出垫,用于推出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料坯依次进行镦头、整形、第一次后拉伸、第二次后拉伸、前拉伸、去废料成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材料利用率高达95.74%,节约了生产成本,且冷镦加工质量更好,提高了产品的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在第一工位的第一工位阳模和第一工位阴模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图1提供的第一工位冷镦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在第二工位的第二工位阳模和第二工位阴模的工作原理图;
图4是图3提供的第二工位冷镦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在第三工位的第三工位阳模和第三工位阴模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图5提供的第三工位冷镦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在第四工位的第四工位阳模和第四工位阴模的工作原理图;
图8是图7提供的第四工位冷镦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在第五工位的第五工位阳模和第五工位阴模的工作原理图;
图10是图9提供的第五工位冷镦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在第六工位的第六工位阳模和第六工位阴模的工作原理图;
图12是图11提供的第六工位冷镦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图12,所述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包括:
六组阳模,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工位阳模11、13、15、17、19、21;
六组阴模,包括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工位阳模对应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工位阴模12、14、16、18、20、22;
六组所述阳模和阴模分别对应安装于多工位成型机,通过所述成型机的夹料系统将料坯移动于六组所述阳模和阴模之间,对料坯依次进行镦头、整形、第一次后拉伸、第二次后拉伸、前拉伸、去废料成型。
所述第一工位阳模11包括:
第一阳模套111,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一阳模冲芯112,设于所述第一阳模套111的前端,且其端部设有产品头部成型腔1120,所述第一阳模冲芯112与第一阳模套111采用过盈配合形成一体;
所述第一工位阴模12包括:
第一阴模套121,相对所述第一阳模套111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一直通模套122,采用白钢制作,设于所述第一阴模套12内;
第一阴模芯123,采用钨钢制成,设于所述第一直通模套122内且与所述第一直通模套122过盈配合,用于产品的杆部整形;
第一弹簧座124,设于所述第一阴模套121内,用于顶住所述第一直通模套122;
第一弹簧125,设于所述第一弹簧座124内,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直通模套12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座124;
第一顶杆126,贯穿所述第一弹簧座124、第一直通模套122和第一阴模芯123,用于顶出产品。
第一工位墩头成型时,成型机的夹料系统将料坯送到第一工位阴模12的模口,当成型机的主滑块向第一工位阴模12方向移动,料坯在第一工位阳模11的作用下被顶入第一阴模芯123内,滑块继续向前移动到最前点,所述第一阳模冲芯112的产品头部成型腔1120将料坯压缩变形,完成产品的墩头成型。
所述第二工位阳模13包括:
第二阳模套131,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二阳模后垫132,设于所述第二阳模套131内的一端,;
第二冲套133,设于所述第二阳模套131内的另一端;
第二冲针134,一端设于所述第二阳模后垫132,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冲套133内,与所述第二冲套133共同作用成型产品头部法兰;所述第二工位阴模14包括:
第二阴模套141,相对所述第二阳模套131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二阴模芯142,由头部、杆部及底部三段组成,分别对产品的头部、杆部及底部进行强束整形,所述第二阴模芯142采用钨钢材质制成,且与所述第二阴模套141呈锥度过盈配合;
第二阴模垫块143,设于所述第二阴模套142内,用于顶住所述第二阴模芯142;
第二锁紧螺母144,设于所述第二阴模套141,用于锁紧所述第二阴模垫块143;
第二压力垫块145,设于所述第二锁紧螺母144;
第二顶杆146,贯穿所述第二压力垫块145、第二锁紧螺母144、第二阴模垫块143延伸至所述第二阴模芯142内,用于顶出产品。
第二工位整形时,成型机的夹料系统将第一工位的墩头件送到第二工位阴模14的模口,当成型机的主滑块向第二工位阴模14方向移动,墩头件在第二工位阳模13的作用下被顶入第二阴模芯142内,滑块继续向前移动到最前点,所述第二冲针134与所述第二冲套133共同作用成型产品头部法兰。
所述第三工位阳模15包括:
第三阳模套151,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三后垫152,设于所述第三阳模套151内;
第三冲头153,设于所述第三阳模套151内与所述第三后垫152抵接,且所述第三冲头153与第三阳模套151过盈配合;
第三冲针154,设于所述第三冲头153内,与第三冲头153组合成产品头部法兰成型腔,用于对产品头部法兰成型的强束;
所述第三工位阴模16包括:
第三阴模套161,相对所述第三阳模套151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三直通模套162,采用白钢制作,设于所述第三阴模套161内;
第三阴模芯163,采用钨钢制成,设于所述第三直通模套162内且与所述第三直通模套162过盈配合,用于产品杆部的强束;
第三压力垫块164,设于所述第三阴模套161内且位于所述第三直通模套162的后端;
第三锁模盖165,设于所述第三阴模套161,用于锁紧所述第三压力垫块164;
第三拉伸棒166,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压力垫块164,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三直通模套162延伸至所述第三阴模芯163内,用于拉伸孔;
第三顶杆套167,设于所述第三阴模套161内,用于限位所述第三压力垫块164;
第三弹簧套和弹簧杆168,设于所述第三直通模套162;
第三弹簧169,其一端连接弹簧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顶杆套167;
第三推出垫1610,设于所述第三拉伸棒166上;
第三推管1611,套设于所述第三拉伸棒166,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推出垫1610,另一端沿所述第三拉伸棒166设于所述第三阴模芯163内;
第三顶针1612,贯穿所述第三锁模盖165、第三压力垫块164、第三顶杆套167连接所述第三推出垫1610,用于推出产品,所述第三顶针1612优选三根,均布于所述第三推出垫1610。
第三工位第一次后拉伸时,成型机的夹料系统将第二工位的整形件送到第三工位阴模16的模口,当成型机的主滑块向第三工位阴模16方向移动,整形件在第三工位阳模15的作用下被顶入第三阴模芯163内,随着滑块继续向前移动,第三直通模套162下行,第三拉伸棒166对工件进行第一次后拉伸。
所述第四工位阳模17包括:
第四阳模套171,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四后垫172,设于所述第四阳模套171内;
第四冲头173,设于所述第四阳模套171内与所述第四后垫172抵接,且所述第四冲头173与第四阳模套171过盈配合;
第四冲针174,设于所述第四冲头173内,与第四冲头173组合成产品头部法兰成型腔,用于对产品头部法兰成型的强束;
所述第四工位阴模18包括:
第四阴模套181,相对所述第四阳模套171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四直通模套182,采用白钢制作,设于所述第四阴模套181内;
第四阴模芯183,采用钨钢制成,设于所述第四直通模套182内且与所述第四直通模套182过盈配合,用于产品杆部的强束;
第四压力垫块184,设于所述第四阴模套181内且位于所述第四直通模套182的后端;
第四锁模盖185,设于所述第四阴模套181,用于锁紧所述第四压力垫块184;
第四拉伸棒186,其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压力垫块184,另一端贯通所述第四直通模套182延伸至所述第四阴模芯183内,用于拉伸孔;
第四顶杆套187,设于所述第四阴模套181内,用于限位所述第四压力垫块184;
第四弹簧套和弹簧杆188,设于所述第四直通模套182;
第四弹簧189,其一端连接弹簧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顶杆套187;
第四推出垫1810,设于所述第四拉伸棒186上;
第四推管1811,套设于所述第四拉伸棒186,其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推出垫1810,另一端沿所述第四拉伸棒186设于所述第四阴模芯183内;
第四顶针1812,贯穿所述第四锁模盖185、第四压力垫块184、第四顶杆套187连接所述第四推出垫1810,用于推出产品,所述第四顶针1812优选三根,均布于所述第四推出垫1810。
第四工位第二次后拉伸时,成型机的夹料系统将第三工位的拉伸件送到第四工位阴模18的模口,当成型机的主滑块向第四工位阴模18方向移动,拉伸件在第四工位阳模17的作用下被顶入第四阴模芯183内,随着滑块继续向前移动,第四直通模套182下行,第四拉伸棒186对工件进行第二次后拉伸。
所述第五工位阳模19包括:
第五阳模套191,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五后垫192,设于所述第五阳模套191内的一端;
第五阳模芯193,设于第五阳模套192内的另一端的端部,与所述第五后垫192相对设置;
第五拉伸棒194,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后垫192,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五阳模芯193,用于产品头部孔的拉伸;
所述第五工位阴模20包括:
第五阴模套201,相对所述第五阳模套191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五阴模芯202,由头部、杆部及底部三段组成,分别对产品的头部拉伸孔、底部拉伸孔及产品的底部外形进行强束整形,所述第五阴模芯202采用钨钢材质制成,且与所述第五阴模套201呈锥度过盈配合;
第五阴模垫块203,设于所述第五阴模套201内,用于顶住所述第五阴模芯202;
第五锁紧螺母204,设于所述第五阴模套201,用于锁紧所述第五阴模垫块203;
第五阴模后垫205,设于所述第五锁紧螺母204的后端;
第五压力垫块206,设于所述第五阴模后垫205内;
第五顶棒207,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压力垫块206,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五阴模后垫205、第五锁紧螺母204、第五阴模垫块203,延伸至所述第五阴模芯202,用于对产品杆部拉伸孔的强束;
第五顶杆套208,套设于所述第五顶棒207,且位于所述第五阴模后垫205和第五压力垫块206之间;
第五推出垫209,套设于所述第五顶棒208,且设于所述第五阴模后垫205内;
第五推管2010,套设于所述第五顶棒209,且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推出垫209;
第五顶针2011,贯穿所述第五压力垫块206、第五顶杆套208连接所述第五推出垫209,用于推出产品,所述第五顶针2011优选三根,均布于所述第五推出垫209。
第五工位前拉伸时,成型机的夹料系统将第四工位的第二次后拉伸件送到第五工位阴模20的模口,当成型机的主滑块向第五工位阴模20方向移动,第二次后拉伸件在第五工位阳模19的作用下被顶入第五阳模芯193内,随着滑块继续向前移动,第五拉伸棒194进行产品头部孔的拉伸。
所述第六工位阳模21包括|:
第六阳模套211,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六阳模芯212,设于所述第六阳模套211内,其端部设有容纳产品头部法兰的型腔;
所述第六工位阴模22包括:
第六阴模套221,相对所述第六阳模套211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六直通模套222,设于所述第六阴模套221内;
第六直通模芯223,设于所述第六直通模套222内;
第六阴模后垫224,设于所述第六阴模套221内,用于顶住所述第六直通模套222;
第六压力垫块225,设于所述第六阴模后垫224内;
第六顶棒226,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压力垫块225,另一端贯穿所述第六阴模后垫224,延伸至所述第六直通模芯222内,用于产品的废料切除;
第六顶杆套227,套设于所述第六顶棒226,且设于所述第六阴模后垫224和第六压力垫块225之间;
第六推出垫228,套设于所述第六顶棒226,且设于所述第六阴模后垫224内;
第六推管229,套设于所述第六顶棒226,且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推出垫228;
第六顶针2210,贯穿所述第六压力垫块225、第六顶杆套227连接所述第六推出垫228,用于推出产品,所述第六顶针2211优选三根,均布于所述第六推出垫228。
第六工位去废料成型时,成型机的夹料系统将第五工位的工件送到第六工位阴模22的模口,当成型机的主滑块向第六工位阴模22方向移动,墩头件在第六工位阳模21的作用下被顶入第六直通模芯223内,滑块继续向前移动到最前点,第六顶棒226贯通第二次拉伸和前拉伸的孔,进行废料的去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料坯依次进行镦头、整形、第一次后拉伸、第二次后拉伸、前拉伸、去废料成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材料利用率高达95.74%,节约了生产成本,且冷镦加工质量更好,提高了产品的机械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其特征在于:包括:
六组阳模,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工位阳模;
六组阴模,包括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工位阳模对应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工位阴模;
六组所述阳模和阴模分别对应安装于多工位成型机,通过所述成型机的夹料系统将料坯移动于六组所述阳模和阴模之间,对料坯依次进行镦头、整形、第一次后拉伸、第二次后拉伸、前拉伸、去废料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位阳模包括:
第一阳模套,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一阳模冲芯,设于所述第一阳模套的前端,且其端部设有产品头部成型腔,所述第一阳模冲芯与第一阳模套采用过盈配合形成一体;
所述第一工位阴模包括:
第一阴模套,相对所述第一阳模套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一直通模套,采用白钢制作,设于所述第一阴模套内;
第一阴模芯,采用钨钢制成,设于所述第一直通模套内且与所述第一直通模套过盈配合,用于产品的杆部整形;
第一弹簧座,设于所述第一阴模套内,用于顶住所述第一直通模套;
第一弹簧,设于所述第一弹簧座内,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直通模套,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座;
第一顶杆,贯穿所述第一弹簧座、第一直通模套和第一阴模芯,用于顶出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位阳模包括:
第二阳模套,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二阳模后垫,设于所述第二阳模套内的一端,;
第二冲套,设于所述第二阳模套内的另一端;
第二冲针,一端设于所述第二阳模后垫,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冲套内,与所述第二冲套共同作用成型产品头部法兰;
所述第二工位阴模包括:
第二阴模套,相对所述第二阳模套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二阴模芯,由头部、杆部及底部三段组成,分别对产品的头部、杆部及底部进行强束整形,所述第二阴模芯采用钨钢材质制成,且与所述第二阴模套呈锥度过盈配合;
第二阴模垫块,设于所述第二阴模套内,用于顶住所述第二阴模芯;
第二锁紧螺母,设于所述第二阴模套,用于锁紧所述第二阴模垫块;
第二压力垫块,设于所述第二锁紧螺母;
第二顶杆,贯穿所述第二压力垫块、第二锁紧螺母、第二阴模垫块延伸至所述第二阴模芯内,用于顶出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位阳模包括:
第三阳模套,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三后垫,设于所述第三阳模套内;
第三冲头,设于所述第三阳模套内与所述第三后垫抵接,且所述第三冲头与第三阳模套过盈配合;
第三冲针,设于所述第三冲头内,与第三冲头组合成产品头部法兰成型腔,用于对产品头部法兰成型的强束;
所述第三工位阴模包括:
第三阴模套,相对所述第三阳模套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三直通模套,采用白钢制作,设于所述第三阴模套内;
第三阴模芯,采用钨钢制成,设于所述第三直通模套内且与所述第三直通模套过盈配合,用于产品杆部的强束;
第三压力垫块,设于所述第三阴模套内且位于所述第三直通模套的后端;
第三锁模盖,设于所述第三阴模套,用于锁紧所述第三压力垫块;
第三拉伸棒,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压力垫块,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三直通模套延伸至所述第三阴模芯内,用于拉伸孔;
第三顶杆套,设于所述第三阴模套内,用于限位所述第三压力垫块;
第三弹簧套和弹簧杆,设于所述第三直通模套;
第三弹簧,其一端连接弹簧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顶杆套;
第三推出垫,设于所述第三拉伸棒上;
第三推管,套设于所述第三拉伸棒,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推出垫,另一端沿所述第三拉伸棒设于所述第三阴模芯内;
第三顶针,贯穿所述第三锁模盖、第三压力垫块、第三顶杆套连接所述第三推出垫,用于推出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工位阳模包括:
第四阳模套,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四后垫,设于所述第四阳模套内;
第四冲头,设于所述第四阳模套内与所述第四后垫抵接,且所述第四冲头与第四阳模套过盈配合;
第四冲针,设于所述第四冲头内,与第四冲头组合成产品头部法兰成型腔,用于对产品头部法兰成型的强束;
所述第四工位阴模包括:
第四阴模套,相对所述第四阳模套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四直通模套,采用白钢制作,设于所述第四阴模套内;
第四阴模芯,采用钨钢制成,设于所述第四直通模套内且与所述第四直通模套过盈配合,用于产品杆部的强束;
第四压力垫块,设于所述第四阴模套内且位于所述第四直通模套的后端;
第四锁模盖,设于所述第四阴模套,用于锁紧所述第四压力垫块;
第四拉伸棒,其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压力垫块,另一端贯通所述第四直通模套延伸至所述第四阴模芯内,用于拉伸孔;
第四顶杆套,设于所述第四阴模套内,用于限位所述第四压力垫块;
第四弹簧套和弹簧杆,设于所述第四直通模套;
第四弹簧,其一端连接弹簧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顶杆套;
第四推出垫,设于所述第四拉伸棒上;
第四推管,套设于所述第四拉伸棒,其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推出垫,另一端沿所述第四拉伸棒设于所述第四阴模芯内;
第四顶针,贯穿所述第四锁模盖、第四压力垫块、第四顶杆套连接所述第四推出垫,用于推出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工位阳模包括:
第五阳模套,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五后垫,设于所述第五阳模套内的一端;
第五阳模芯,设于第五阳模套内的另一端的端部,与所述第五后垫相对设置;
第五拉伸棒,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后垫,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五阳模芯,用于产品头部孔的拉伸;
所述第五工位阴模包括:
第五阴模套,相对所述第五阳模套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五阴模芯,由头部、杆部及底部三段组成,分别对产品的头部拉伸孔、底部拉伸孔及产品的底部外形进行强束整形,所述第五阴模芯采用钨钢材质制成,且与所述第五阴模套呈锥度过盈配合;
第五阴模垫块,设于所述第五阴模套内,用于顶住所述第五阴模芯;
第五锁紧螺母,设于所述第五阴模套,用于锁紧所述第五阴模垫块;
第五阴模后垫,设于所述第五锁紧螺母的后端;
第五压力垫块,设于所述第五阴模后垫内;
第五顶棒,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压力垫块,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五阴模后垫、第五锁紧螺母、第五阴模垫块,延伸至所述第五阴模芯,用于对产品杆部拉伸孔的强束;
第五顶杆套,套设于所述第五顶棒,且位于所述第五阴模后垫和第五压力垫块之间;
第五推出垫,套设于所述第五顶棒,且设于所述第五阴模后垫内;
第五推管,套设于所述第五顶棒,且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推出垫;
第五顶针,贯穿所述第五压力垫块、第五顶杆套连接所述第五推出垫,用于推出产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工位阳模包括|:
第六阳模套,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六阳模芯,设于所述第六阳模套内,其端部设有容纳产品头部法兰的型腔;
所述第六工位阴模包括:
第六阴模套,相对所述第六阳模套设置,固定于所述成型机;
第六直通模套,设于所述第六阴模套内;
第六直通模芯,设于所述第六直通模套内;
第六阴模后垫,设于所述第六阴模套内,用于顶住所述第六直通模套;
第六压力垫块,设于所述第六阴模后垫内;
第六顶棒,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压力垫块,另一端贯穿所述第六阴模后垫,延伸至所述第六直通模芯内,用于产品的废料切除;
第六顶杆套,套设于所述第六顶棒,且设于所述第六阴模后垫和第六压力垫块之间;
第六推出垫,套设于所述第六顶棒,且设于所述第六阴模后垫内;
第六推管,套设于所述第六顶棒,且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推出垫;
第六顶针,贯穿所述第六压力垫块、第六顶杆套连接所述第六推出垫,用于推出产品。
CN201821359024.6U 2018-08-22 2018-08-22 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 Active CN208929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9024.6U CN208929113U (zh) 2018-08-22 2018-08-22 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9024.6U CN208929113U (zh) 2018-08-22 2018-08-22 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29113U true CN208929113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18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59024.6U Active CN208929113U (zh) 2018-08-22 2018-08-22 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29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70367A (zh) 一种用于制造油管接头的冷镦模组及冷镦工艺
CN207840015U (zh) 六角法兰面螺栓冷镦装置
CN109108203B (zh) 一种球头螺栓冷镦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CN106475502B (zh) 一种开叉拉帽毛坯件的制造方法
CN206824495U (zh) 环形拉伸翻孔成形类级进模
CN202123185U (zh) 一种冷镦成型模具
CN208895095U (zh) 油管螺栓冷镦成型模
CN110280704A (zh) 一种用于制造减震器套筒的冷镦模组及冷镦工艺
CN207839993U (zh) 涡轮增压器旁通阀开关用螺丝冷镦模具
CN208895093U (zh) 六角法兰台阶螺栓冷镦成型模
CN203002943U (zh) 正装复合模具
CN208467148U (zh) 一种自动成型冷锻模具
CN208929113U (zh) 汽车底盘悬置螺母冷镦成型模
CN204276771U (zh) 一种细化双轴颈铝合金叶片晶粒度的压弯及预锻一体模具
CN203764798U (zh) 一种真空助力壳体自动化机械连线生产工程模具
CN108015205A (zh) 刹车卡钳用导向销冷镦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CN205414150U (zh) 一种生产汽车嵌件端子的连续冲压模具
CN108188314A (zh) 带耳缸体锻件一火锻造全纤维成型工艺
CN202356513U (zh) 汽车车体安装支架冲压级进模具
CN207463946U (zh) 一种用于成型微耕机行走轮边板的模具
CN206464490U (zh) 一种用于制造油管接头的冷镦模组
CN206435707U (zh) 不锈钢单座阀体锻造模具
CN209424474U (zh) 一种球头销锻造模具
CN208033535U (zh) 刹车卡钳用导向销冷镦装置
CN215431125U (zh) 汽车空调暖风管双墩头一次成型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