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8652U - 排气消音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排气消音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8652U
CN208918652U CN201821661256.7U CN201821661256U CN208918652U CN 208918652 U CN208918652 U CN 208918652U CN 201821661256 U CN201821661256 U CN 201821661256U CN 208918652 U CN208918652 U CN 208918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muffler
cavity
pipe
tub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612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友锋
张涛
盛先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neco FAWSN Changch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neco FAWSN Changch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neco FAWSN Changch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neco FAWSN Changch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612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8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8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86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排气消音器组件,其包括第一消音器、第二消音器以及第三消音器,其中所述第一消音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进气管以及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出气管均延伸入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出气管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部分间隔设置且相互对齐。所述第二消音器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第三消音器包括第三壳体、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其中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拼插在一起。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串联在一起的三个消音器以及各自消音器的消音结构,整体上提高了消音功能。

Description

排气消音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消音器组件,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排气消音器组件通常包括前消音器与后消音器。然而,随着消音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实现更好的消音功能是业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音功能较好的排气消音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种排气消音器组件,其包括第一消音器、第二消音器以及通过连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消音器与所述第二消音器之间的第三消音器,其中所述第一消音器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进气管以及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一端盖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盖、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的第二腔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进气管穿过所述第一隔板以延伸入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一出气管穿过所述第二隔板以延伸入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出气管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部分间隔设置且相互对齐;所述第二消音器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第三消音器包括第三壳体、位于所述第三壳体中的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其中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拼插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消音器包括填充在所述第二腔体中的第一消音棉,所述第一消音棉被限制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消音器包括填充在所述第三腔体中的第二消音棉,所述第二消音棉被限制在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进气管设有被所述第一消音棉包围的若干第一消音孔,所述第一出气管设有被所述第二消音棉包围的若干第二消音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消音器包括位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第三隔板与第四隔板、位于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第四隔板之间的第四腔体、位于所述第三隔板的一侧的第五腔体以及位于所述第四隔板的另一侧的第六腔体,所述第二消音器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第四隔板以与所述第五腔体相连通的第二入口管、架设在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第四隔板上且连通所述第五腔体与所述第六腔体的直管、穿过所述第三隔板的第二出气管以及连接所述直管与所述第二出气管的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弯管呈C形,所述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直管焊接在一起,所述弯管的另一端通过钢丝绒与所述第二出气管滑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入口管设有与所述第四腔体相连通的若干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六腔体内填充有消音棉,所述弯管位于所述第六腔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消音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壳体内且包裹在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围的消音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体以及所述第二管体均设有分布在周壁上若干通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串联在一起的三个消音器以及各自消音器的消音结构,整体上提高了消音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排气消音器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一消音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第三消音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第二消音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去除图5中上壳体之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排气消音器组件100,用以处理发动机的排气。所述排气消音器组件100包括第一消音器1、第二消音器2以及通过连接管4连接在所述第一消音器1与所述第二消音器2之间的第三消音器3。
所述第一消音器1包括第一壳体1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的第一进气管12以及第一出气管13。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端盖14、与所述第一端盖14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盖15、第一隔板16、第二隔板17、位于所述第一隔板16与所述第二隔板17之间的第一腔体10、位于所述第一端盖14与所述第一隔板16之间的第二腔体20、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隔板17与所述第二端盖15之间的第三腔体30。所述第一进气管12穿过所述第一隔板16以延伸入所述第一腔体10中,所述第一出气管13穿过所述第二隔板17以延伸入所述第一腔体10中。所述第一进气管12与所述第一出气管13在所述第一腔体10中的部分间隔设置且相互对齐。如此设置,可以打断驻波,提高声学性能。
所述第一消音器1包括填充在所述第二腔体20中的第一消音棉18,所述第一消音棉18被限制在所述第一端盖14与所述第一隔板16之间。类似地,所述第一消音器1还包括填充在所述第三腔体30中的第二消音棉19,所述第二消音棉19被限制在所述第二端盖15与所述第二隔板17之间。所述第一进气管12设有被所述第一消音棉18包围的若干第一消音孔121,所述第一出气管13设有被所述第二消音棉19包围的若干第二消音孔131。
所述第二消音器2包括上壳体21、下壳体22、位于所述上壳体21与所述下壳体22之间的第三隔板23与第四隔板24、位于所述第三隔板23与所述第四隔板24之间的第四腔体40、位于所述第三隔板23的一侧的第五腔体50以及位于所述第四隔板24的另一侧的第六腔体60。所述第二消音器2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三隔板23与所述第四隔板24以与所述第五腔体50相连通的第二入口管25、架设在所述第三隔板23与所述第四隔板24上且连通所述第五腔体50与所述第六腔体60的直管26、穿过所述第三隔板23的第二出气管27以及连接所述直管26与所述第二出气管27的弯管28。
所述弯管28呈C形,所述弯管28的一端与所述直管26焊接在一起,所述弯管28的另一端通过钢丝绒(未图示)与所述第二出气管27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入口管25设有与所述第四腔体40相连通的若干穿孔251。所述第六腔体60内填充有消音棉29,所述弯管28位于所述第六腔体60内。
所述第三消音器3包括第三壳体31、位于所述第三壳体31中的第一管体32以及第二管体33,其中所述第一管体32与所述第二管体33拼插在一起。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消音器3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壳体31内且包裹在所述第一管体32与所述第二管体33的外围的消音棉34。所述第一管体32以及所述第二管体33均设有分布在周壁上若干通孔35。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串联在一起的三个消音器以及各自消音器的消音结构,整体上提高了消音功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排气消音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消音器组件包括第一消音器、第二消音器以及通过连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消音器与所述第二消音器之间的第三消音器,其中所述第一消音器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进气管以及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一端盖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盖、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的第二腔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进气管穿过所述第一隔板以延伸入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一出气管穿过所述第二隔板以延伸入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出气管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部分间隔设置且相互对齐;所述第二消音器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第三消音器包括第三壳体、位于所述第三壳体中的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其中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拼插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音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器包括填充在所述第二腔体中的第一消音棉,所述第一消音棉被限制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消音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器包括填充在所述第三腔体中的第二消音棉,所述第二消音棉被限制在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消音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设有被所述第一消音棉包围的若干第一消音孔,所述第一出气管设有被所述第二消音棉包围的若干第二消音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音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音器包括位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第三隔板与第四隔板、位于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第四隔板之间的第四腔体、位于所述第三隔板的一侧的第五腔体以及位于所述第四隔板的另一侧的第六腔体,所述第二消音器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第四隔板以与所述第五腔体相连通的第二入口管、架设在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第四隔板上且连通所述第五腔体与所述第六腔体的直管、穿过所述第三隔板的第二出气管以及连接所述直管与所述第二出气管的弯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消音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呈C形,所述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直管焊接在一起,所述弯管的另一端通过钢丝绒与所述第二出气管滑动连接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消音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口管设有与所述第四腔体相连通的若干穿孔。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消音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腔体内填充有消音棉,所述弯管位于所述第六腔体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音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音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壳体内且包裹在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围的消音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气消音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以及所述第二管体均设有分布在周壁上若干通孔。
CN201821661256.7U 2018-10-12 2018-10-12 排气消音器组件 Active CN208918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61256.7U CN208918652U (zh) 2018-10-12 2018-10-12 排气消音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61256.7U CN208918652U (zh) 2018-10-12 2018-10-12 排气消音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8652U true CN208918652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09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61256.7U Active CN208918652U (zh) 2018-10-12 2018-10-12 排气消音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86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61034U (zh) 轻型汽车用排气消声器
US2416452A (en) Muffler
CN202833034U (zh) 一种双重消音的消音器
CN208918652U (zh) 排气消音器组件
CN208918659U (zh) 排气消音器总成
CN201461037U (zh) 微型汽车用阻抗复合排气消声器
CN104265413A (zh) 拖拉机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CN209011923U (zh) 排气消音器
CN104074583A (zh) 一种简易消音器
CN205225522U (zh) 一种发动机及消声装置
CN208310886U (zh) 双尾桥式消声器
CN208918629U (zh) 排气消音器组件
CN203978559U (zh) 一种简易消音器
US2706014A (en) Exhaust muffler
CN208803888U (zh) 消音器
CN204457945U (zh) 汽车消音器
CN206092118U (zh) 消声器
CN208918640U (zh) 尾气后处理组件
CN202117738U (zh) 柴油机消声器
CN209179977U (zh) 一种压缩机消声器
CN105673170A (zh) 内吸音式谐振消声器
CN109184878A (zh) 排气消音器总成
CN206092124U (zh) 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的消声器
CN206617214U (zh) 一种双尾管的排气消声器
CN206054062U (zh) 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30000 Changchun high tech Zone, the main street, No. 2616 plant

Patentee after: TENNECO FAWSN(CHANGCHUN) AUTOMOBILE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Factory Building 2616 Yuejie, Suzhou High-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ENNECO FAWSN(CHANGCHUN) AUTOMOBILE PARTS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