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5893U - 储液装置和应用该储液装置的液体散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储液装置和应用该储液装置的液体散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5893U
CN208915893U CN201821467636.7U CN201821467636U CN208915893U CN 208915893 U CN208915893 U CN 208915893U CN 201821467636 U CN201821467636 U CN 201821467636U CN 208915893 U CN208915893 U CN 208915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density portion
porous body
low
d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676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bo Polymer Materials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bo Polymer Materials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bo Polymer Materials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bo Polymer Materials (ningb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676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5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5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5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液装置,用于吸收、储存和释放液体,该储液装置包括多孔体,该多孔体由纤维粘结制成,包括低密度部、高密度部和设置在该低密度部和该高密度部之间的递减毛细部,该递减毛细部的密度沿轴向从该高密度部向该低密度部递减,该高密度部的横截面积为该低密度部横截面积的10‑80%,且该低密度部的密度为该高密度部的密度的10‑80%;其中,该储液装置还包括用于预热该多孔体中储存的液体的预热部件。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储液装置的液体散发装置的残液量少、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Description

储液装置和应用该储液装置的液体散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液装置,特别涉及用于液体散发装置中吸收、储存和释放液体的储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经常涉及到采用气化或雾化来散发液体的装置,如电蚊香、空气清香器、电子烟等。在这类装置中,常见的方法是将液体吸收在均匀的片状或棒状材料中,使用时利用加热、超声波或气流将片状或棒状材料中吸收的液体散发出来。采用这种技术的装置,其释放量随使用时间严重衰减,性能十分不稳定,并且在废弃时仍残留较多液体,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为解决现有液体散发装置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液体散发装置中吸收、储存和释放液体的储液装置,储液装置的密度沿轴向从一端向另一端递增,液体释放时液体从低密度部向高密度部富集,从而使采用这种多孔体的液体散发装置能更加均匀地散发液体有效成份,减少残留量,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液装置,用于吸收、储存和释放液体,其特征在于,该储液装置包括多孔体,该多孔体由纤维粘结制成,包括低密度部、高密度部和设置在该低密度部和该高密度部之间的递减毛细部,该递减毛细部的密度沿轴向从该高密度部向该低密度部递减,该高密度部的横截面积为该低密度部横截面积的10-80%,且该低密度部的密度为该高密度部的密度的10-80%;其中,该储液装置还包括用于预热该多孔体中储存的液体的预热部件。
进一步,该低密度部的密度介于0.03-0.35g/cm3
进一步,该高密度部的密度介于0.08-0.55g/cm3
进一步,该多孔体的纤维纤度介于0.2-30旦。
进一步,制成该多孔体的纤维成份为单组份纤维,或者双组分纤维,或者单组份纤维和双组份纤维的混合物。
进一步,该多孔体通过该预热部件将密度均匀的一体式多孔材料由外向内径向挤压形成。
进一步,该多孔体通过该预热部件将密度均匀的一体式多孔材料由内向外径向挤压形成。
进一步,该多孔体通过该预热部件将密度均匀的一体式多孔材料由外向内径向挤压并且同时由内向外径向挤压形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体散发装置,包括液体散发促发部和上述的储液装置,该液体散发促发部靠近或者接触该多孔体的高密度部。
进一步,该液体散发装置还包括集成架,用于装配该液体散发促发部和/或该预热部件。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储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储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储液装置的第一液体散发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储液装置的第二液体散发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储液装置的第三液体散发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实用新型,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本实用新型中上升毛细压P的定义为当足够长度(一般要求5-10cm)的多孔材料(高密度部或低密度部),在正常状况下,一端刚好接触水平的液体液面并竖直放置30分钟后液体上升高度h产生的压强,
P=ρgh,
其中ρ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上升高度
液体上升高度h的测试方法在本实用新型中定义如下:
1)将长度为H的多孔材料放入液体中吸液至饱和,测试其饱和吸液重量W0
2)用同样的多孔材料和同样的液体,将多孔材料的一端刚好接触液体液面并竖直放置30分钟,测试其吸液重量为W,
3)计算h值为:h=(W/W0)xH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储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根据本实施例的一种储液装置,用于吸收、储存和释放液体,储液装置包括多孔体,多孔体由纤维粘结制成,包括低密度部20、高密度部22和设置在低密度部20和高密度部22之间的递减毛细部21,递减毛细部21的上升毛细压从高密度部22到低密度部20递减;高密度部22的横截面积为低密度部20横截面积的10-80%,且低密度部20的密度为高密度部22的密度的10-80%,其中,储液装置还包括用于预热多孔体中储存的液体的预热部件31。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储液装置的液体散发装置,如电蚊香、空气清香器、电子烟等产品,将高密度部22或者高密度部22的端面作为液体散发部。这样,液体释放时,液体从低密度部20向高密度部22富集,从而使采用这种多孔体的液体散发装置能更加均匀地散发液体有效成份,减少残留量,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此外,储液装置还包括用于预热多孔体中储存的液体的预热部件31,可以通过预热来改善储存在多孔体中液体的流动性,从而提高雾化的效果。
例如,在储液装置中储存诸如精油等粘度高的液体时,预热部件31可以把多孔体中的液体加热,使其粘度降低、流动性提高。从而使采用这种储液装置的液体散发装置,可以通过多孔体的上升毛细压的递减来控制精油的富集,有效地提高雾化挥发的均匀性,并大幅降低多孔体中的残留量。由于精油等粘度高的液体通常比较昂贵,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液装置,可以大大降低多孔体中的残留量,并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浪费。此外,由于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液装置可以充分地将储存于其中的液体释放,由此可以使得多孔体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的储液装置,递减毛细部21与高密度部22接壤的横截面积为递减毛细部21与低密度部20接壤的横截面积的10%-80%,优选为25%-65%。并且,低密度部20的密度为高密度部22的密度的10%-80%,优选为25%-65%。
当低密度部20的密度与高密度部22的密度的比值等于10%时,低密度部20和高密度部22之间的密度差异已经足够大,液体从低密度部20到高密度部22的富集效果已经足够好;再进一步增加低密度部20和高密度部22之间的密度差,即当低密度部20的密度与高密度部22的密度的比值小于10%时,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制造困难。当低密度部20的密度与高密度部22的密度的比值大于80%时,低密度部20和高密度部22之间的密度差异过小,液体从低密度部20到高密度部22的富集效果不明显,储存在多孔体中的液体难以充分释放,导致液体留存在多孔体中的液体过多,残留量过大,造成资源浪费。
高密度部22的密度介于0.08-0.55g/cc,优选0.15-0.45g/cc;低密度部20的密度介于0.03-0.35g/cc,优选0.05-0.25g/cc;g/cc为克/立方厘米。当低密度部20的密度小于0.03g/cc时,低密度部20难以成型,制造困难。当低密度部20的密度大于0.35g/cc,低密度部20的吸液能力过强,液体释放时,液体难以从低密度部20向高密度部22富集,使得多孔体中的液体残留量过多,导致资源浪费。
当高密度部22的密度小于0.08g/cc时,高密度部22的吸液能力过弱,液体释放时,液体难以从低密度部20向高密度部22富集。当高密度部22的密度大于0.55g/cc,制造困难。
低密度部20的上升毛细压为高密度部22的上升毛细压的10%-80%,例如,低密度部20的上升毛细压为高密度部22的上升毛细压的10%、20%、30%、40%、50%、60%、70%、80%。当低密度部20的上升毛细压与高密度部22的上升毛细压的比值越大时,液体越难于从低密度部20向高密度部22富集。当低密度部20的上升毛细压与高密度部22的上升毛细压的比值越小时,液体越易于从低密度部20向高密度部22富集。
当低密度部20的上升毛细压与高密度部22的上升毛细压的比值超过80%时,大量的液体会吸收到递减毛细部21和低密度部20,储存在多孔体中的液体难以充分释放,导致液体留存在多孔体中的液体过多,残留量过大,造成资源浪费。当低密度部20的上升毛细压与高密度部22的上升毛细压的比值低于10%时,低密度部20的吸液能力过小,不利于液体在多孔体中的吸收和储存。
本实施方式的低密度部20的上升毛细压与高密度部22的上升毛细压的比值优选范围为25%到65%。
本实施例中的预热部件31,可以设置为容纳多孔体并为多孔体预热,即多孔体全部或至少高密度部22安装在预热部件31中。制成一定形状的预热部件31可以让多孔体方便地塑形,从而形成适当形状的递减毛细部21和高密度部22。即高密度部22和递减毛细部21可由预热部件31从外向内径向挤压多孔材料而形成。
当低密度部20或高密度部22与递减毛细部21为分体式结构时,预热部件31有助于各材料之间紧密接触,使液体在各部之间顺利流通。
在本实施例中,多孔材料在与预热部件31装配时,高密度部22和递减毛细部21被塑形成要求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安装前密度一致的多孔材料,安装时利用预热部件31的形状将多孔材料塑形成要求形状的多孔体,即,如图1所示,多孔体通过预热部件31将密度均匀的一体式多孔材料由外向内径向挤压形成。该方案生产制造方便,成本低廉。
预热部件31可以与多孔体预先装配在一起,再安装到液体散发装置上。也可以是预热部件31设置在液体散发装置上,再将多孔体与预热部件31装配。考虑到便于储存液体的多孔体易于更换,优选将预热部件31设置在液体散发装置上。
储液装置还可以包括多孔体容纳室5,多孔体容纳室5可以用来容纳多孔体,并可以在多孔体容纳室5的顶部加装密封盖(未图示)来密封、运输和存储多孔体,保证储存了液体的多孔体在使用前的挥发量尽可能地减少。
如图1中A-A的剖面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孔体容纳室5的内径略大于多孔体的最大直径,形成孔隙51,以利于多孔体在装配后与外界的气路畅通,从而确保储存在多孔体中的液体能够向高密度部22富集。
如图1中B-B的剖面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预热部件31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凹槽52,凹槽52优选为2-6个,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3个凹槽52,凹槽52与孔隙51连通。当预热部件31可以与多孔体装配一起后,凹槽52可以确保多孔体与外界的气路畅通。当然,也可以在预热部件31中设置一个或者多个通气孔(未图示),与孔隙51连通,从而确保多孔体与外界的气路畅通。
多孔体由长丝或短纤粘接制成,粘接的方法可以用粘结剂或热粘接等粘接方式。
制成多孔体的纤维纤度介于0.2旦-30旦。旦是指9000m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本实用新型制成多孔体的纤维纤度优选1旦-15旦,最优选2旦-6旦。
制成所述多孔体的纤维成份可以为单组份纤维,如PE,PP,PET,PBT,PTT,尼龙6,尼龙66,聚乳酸等,或者双组分纤维,如PE/PP,PE/PET,PP/PET,EVA/PET,PBT/PET,尼龙/PET,尼龙6/尼龙66等,或者单组份纤维和双组份纤维的混合物。
多孔体径向中心设有内孔。本实用新型中多孔体为由纤维粘结制成的多孔材料,但也可以由海绵、多孔塑料或毛毡等制成。通过一定的工艺控制,可以使粘接纤维多孔体的轴向强度高于径向强度,既便于径向压缩,又便于轴向组装。也可以在纤维粘接的同时形成内孔,便于辅助部件插入。
多孔体包括低密度部20、递减毛细部21和高密度部22,为一体式或分体式。一体式的结构组装方便,成本较低,分体式的结构在各部的材料选择上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当低密度部20和递减毛细部21为一体时,低密度部20与递减毛细部21接壤处的上升毛细压和低密度部20上升毛细压相同。当高密度部22和递减毛细部21为一体时,高密度部22与递减毛细部21接壤处的上升毛细压和高密度部22的上升毛细压相同。当低密度部20、递减毛细部21和高密度部22为分体式时,可根据材料的选择,低密度部20与递减毛细部21接壤处的上升毛细压和低密度部20的上升毛细压可以相同或不同,高密度部22与递减毛细部21接壤处的上升毛细压和高密度部22的上升毛细压可以相同或不同。
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一体式多孔材料径向压缩形成高密度部22和递减毛细部21,既满足对上升毛细压的要求,又减少部件,便于制造。递减毛细部21的上升毛细压从高密度部22向低密度部20递减,在这种情况下,递减毛细部21靠近高密度部22部分的性能接近高密度部22,而其靠近低密度部20部分的性能接近低密度部20。这种结构,既能确保液体储存的可靠性,也能保证液体散发时,液体向高密度部22富集的可靠性。
低密度部20、递减毛细部21、或高密度部22的径向中心可以形成通孔,以方便组装时将辅助部件插入。当高密度部22、递减毛细部21或低密度部20有通孔时,上述横截面积不包含孔的横截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应用本实施例的储液装置的液体散发装置的残液量少、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第二实施例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储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似,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不再赘述。
参考图2,根据本实施例的一种储液装置,用于吸收、储存和释放液体,储液装置包括多孔体,多孔体由纤维粘结制成,包括低密度部20、高密度部22和设置在低密度部20和高密度部22之间的递减毛细部21,递减毛细部21的上升毛细压从高密度部22到低密度部20递减;高密度部22的横截面积为低密度部20横截面积的10-80%,且低密度部20的密度为高密度部22的密度的10-80%,其中,储液装置还包括用于预热所述多孔体中储存的液体的预热部件32。
本实施例中的多孔体,通过预热部件32将密度均匀的一体式多孔材料由内向外径向挤压形成。
预热部件32可以是插入多孔体中的预热芯。与高密度部22、递减毛细部21和低密度部20分别对应,预热芯的包括大直径部、递减直径部和小直径部。小直径部从递减毛细部21和低密度部20的接合端面向另一端面处延伸,其长度可以为零,也可以一直延伸至低密度部20的另一端面。
预热芯可以与多孔体预先装配在一起,再安装到液体散发装置上。也可以是预热芯设置在液体散发装置上,再将多孔体与预热芯装配。考虑到便于储存液体的多孔体易于更换,优选将预热芯设置在液体散发装置上。
为了便于预热芯插入多孔体,多孔体径向中心可以设有内孔。也可以把预热芯的小直径部设置为锥体形状。
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生产制造方便,成本低廉。预热部件32除了可以将多孔材料塑形成要求形状的多孔体外,还可以从内向外预热多孔体,特别是预热部件32延伸至低密度部20的另一端面的设置,预热部件32可以同时预热高密度部22、递减毛细部21和低密度部20,可以有效地把多孔体中的液体加热,使其粘度降低、流动性提高。
同时,预热部件32设置为变直径的结构,即从低密度部20到高密度部22,其直径逐渐递增,使得其预热的效果从低密度部20到高密度部22逐渐增强,这样使得更有利于液体向高密度部22富集,从而使采用这种多孔体的液体散发装置能更加均匀地散发液体有效成份,减少残留量,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
储液装置还可以包括多孔体容纳室5,多孔体容纳室5可以用来容纳多孔体,并可以在多孔体容纳室5的顶部加装密封盖(未图示)来密封、运输和存储多孔体,保证储存了液体的多孔体在使用前的挥发量尽可能地减少。
如图2中C-C的剖面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孔体容纳室5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凹槽52,凹槽52优选为2-6个,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3个凹槽52。当预热部件32与多孔体装配一起后,凹槽52可以确保多孔体与外界的气路畅通。当然,也可以将多孔体容纳室5的内径设置为略大于多孔体的最大直径,从而在多孔体容纳室和多孔体之间形成孔隙(未图示),从而确保多孔体与外界的气路畅通。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储液装置的液体散发装置,如电蚊香、空气清香器、电子烟等产品,预热部件32可以把多孔体中的液体加热,使其粘度降低、流动性提高,液体释放时,液体从低密度部20向高密度部22富集,从而使采用这种多孔体的液体散发装置能更加均匀地散发液体有效成份,减少残留量,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
第三实施例
图3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储液装置的第一液体散发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液体散发装置包括液体散发促发部4和上述的储液装置,液体散发促发部4靠近或者接触多孔体的高密度部22。
本实施例中的储液装置,用于吸收、储存和释放液体,储液装置包括多孔体,多孔体由纤维粘结制成,包括低密度部20、高密度部22和设置在低密度部20和高密度部22之间的递减毛细部21,递减毛细部21的上升毛细压从高密度部22到低密度部20递减;高密度部22的横截面积为低密度部20横截面积的10-80%,且低密度部20的密度为高密度部22的密度的10-80%,其中,储液装置还包括用于预热多孔体中储存的液体的预热部件32。
本实施例中的多孔体,通过预热部件32将密度均匀的一体式多孔材料由内向外径向挤压形成。预热部件32可以是插入多孔体中的预热芯。液体散发装置还包括集成架6,用于装配液体散发促发部4和/或预热部件32。
作为预热部件32的预热芯可以与多孔体预先装配在一起,再安装到液体散发装置的集成架6上。也可以是预热芯设置在液体散发装置的集成架6上,再将多孔体与预热芯装配。考虑到便于储存液体的多孔体易于更换,优选将预热芯设置在液体散发装置的集成架6上。
本实施例中的多孔体由纤维粘接制成,包括低密度部20、高密度部22和设置在低密度部20和高密度部22之间的递减毛细部21,递减毛细部21的密度沿轴向从高密度部22向低密度部20递减,高密度部22的横截面积为低密度部20横截面积的10-80%,且低密度部20的密度为高密度部22的密度的10-80%。
低密度部20的密度介于0.03-0.35g/cm3,优选0.05-0.25g/cm3,高密度部22的密度介于0.08-0.55g/cm3,优选0.15-0.45g/cm3。高密度部22的横截面积为低密度部20横截面积的10-80%,优选25-65%。低密度部20的密度为高密度部22的密度的10-80%,优选25-65%。
制成多孔体的纤维成份可以为单组份纤维,如PE,PP,PET,PBT,PTT,尼龙6,尼龙66,聚乳酸等,或者双组分纤维,如PE/PP,PE/PET,PP/PET,EVA/PET,PBT/PET,尼龙/PET,尼龙6/尼龙66等,或者单组份纤维和双组份纤维的混合物。制成多孔体的纤维纤度介于0.2-30旦,多孔体可以由单一纤度的纤维制成,也可以由多种纤度的纤维混合在一起制成。
本实施例中储液装置还可以包括多孔体容纳室5,多孔体容纳室5可以用来容纳多孔体,并可以在多孔体容纳室5的顶部加装密封盖(未图示)来密封、运输和存储多孔体,保证储存了液体的多孔体在使用前的挥发量尽可能地减少。
多孔体容纳室5的内径设置为略大于多孔体的最大直径,从而在多孔体容纳室和多孔体之间形成孔隙51,从而确保多孔体与外界的气路畅通。
应用本实用新型储液装置的第一液体散发装置,液体散发促发部4靠近或者接触高密度部22,便于空气流通时富集在高密度部22的液体香精散发出来。
由于高密度部22的上升毛细压最大,当高密度部22中液体被消耗时,多孔体中的液体被不断地富集到高密度部。预热部件32可以把多孔体中的液体加热,使其粘度降低、流动性提高。与不具备预热部件的密度均匀的液体载体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孔体可以使液体的散发量更均匀,并且更完全地释放储存于多孔体中的液体。
第四实施例
图4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储液装置的第二液体散发装置的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结构相似,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该液体散发装置包括液体散发促发部4和上述的储液装置,液体散发促发部4靠近或者接触多孔体的高密度部22。
本实施例中的储液装置,用于吸收、储存和释放液体,储液装置包括多孔体,多孔体由纤维粘结制成,包括低密度部20、高密度部22和设置在低密度部20和高密度部22之间的递减毛细部21,递减毛细部21的上升毛细压从高密度部22到低密度部20递减;高密度部22的横截面积为低密度部20横截面积的10-80%,且低密度部20的密度为高密度部22的密度的10-80%,其中,储液装置还包括用于预热多孔体中储存的液体的预热部件32。液体散发装置还包括集成架6,用于装配液体散发促发部4和/或预热部件3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孔体,通过集成架6和预热部件32将密度均匀的一体式多孔材料同时从外向内径向挤压和从内向外径向挤压而形成。预热部件32可以是插入多孔体中的预热芯。通过集成架6和预热部件32的共同作用,可以更可靠的形成低密度部20、高密度部22和设置在低密度部20和高密度部22之间的递减毛细部21。
第五实施例
图5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储液装置的第三液体散发装置的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结构相似,与第四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该液体散发装置包括液体散发促发部4和上述的储液装置,液体散发促发部4靠近或者接触多孔体的高密度部22。
本实施例中的储液装置,用于吸收、储存和释放液体,储液装置包括多孔体,多孔体由纤维粘结制成,包括低密度部20、高密度部22和设置在低密度部20和高密度部22之间的递减毛细部21,递减毛细部21的上升毛细压从高密度部22到低密度部20递减;高密度部22的横截面积为低密度部20横截面积的10-80%,且低密度部20的密度为高密度部22的密度的10-80%,其中,储液装置还包括用于预热多孔体中储存的液体的预热部件31和预热部件32。
预热部件31可以作为集成架,用于装配液体散发促发部4和/或预热部件32。预热部件32可以是插入多孔体中的预热芯。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孔体,通过预热部件31和预热部件32将密度均匀的一体式多孔材料同时从外向内径向挤压和从内向外径向挤压而形成。
通过预热部件31和预热部件32的共同作用,可以更可靠的形成低密度部20、高密度部22和设置在低密度部20和高密度部22之间的递减毛细部21。同时,采用预热部件31从外向内预热的同时,预热部件32也从内向外预热多孔体,可以使得多孔体中的液体加热更加充分,使其粘度降低、流动性提高。
综上,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多孔体及采用本实用新型多孔体的液体散发装置来气化或雾化液体,并且设置了预热多孔体中液体的预热部件,使得液体散发更稳定,残留量更低,并且结构小巧,方便携带和使用;如果在液体中加入色素,还可以根据多孔体各部位的色泽变化来判断多孔体中的液体使用状态。此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储液装置,用于吸收、储存和释放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包括多孔体,所述多孔体由纤维粘结制成,包括低密度部、高密度部和设置在所述低密度部和所述高密度部之间的递减毛细部,所述递减毛细部的密度沿轴向从所述高密度部向所述低密度部递减,所述高密度部的横截面积为所述低密度部横截面积的10-80%,且所述低密度部的密度为所述高密度部的密度的10-80%;其中,所述储液装置还包括用于预热所述多孔体中储存的液体的预热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部的密度介于0.03-0.35g/c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部的密度介于0.08-0.55g/cm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的纤维纤度介于0.2-30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多孔体的纤维成份为单组份纤维,或者双组分纤维,或者单组份纤维和双组份纤维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通过所述预热部件将密度均匀的一体式多孔材料由外向内径向挤压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通过所述预热部件将密度均匀的一体式多孔材料由内向外径向挤压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通过所述预热部件将密度均匀的一体式多孔材料由外向内径向挤压并且同时由内向外径向挤压形成。
9.一种液体散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散发促发部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装置,所述液体散发促发部靠近或者接触所述多孔体的高密度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液体散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散发装置还包括集成架,用于装配所述液体散发促发部和/或所述预热部件。
CN201821467636.7U 2018-09-09 2018-09-09 储液装置和应用该储液装置的液体散发装置 Active CN208915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7636.7U CN208915893U (zh) 2018-09-09 2018-09-09 储液装置和应用该储液装置的液体散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7636.7U CN208915893U (zh) 2018-09-09 2018-09-09 储液装置和应用该储液装置的液体散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5893U true CN208915893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03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67636.7U Active CN208915893U (zh) 2018-09-09 2018-09-09 储液装置和应用该储液装置的液体散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58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8622A (zh) * 2019-09-27 2019-12-13 深圳市汉清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
WO2021120748A1 (zh) * 2019-01-21 2021-06-24 浙江迈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储液元件、导液元件、冷却元件、冷凝液吸收元件及支撑元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20748A1 (zh) * 2019-01-21 2021-06-24 浙江迈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储液元件、导液元件、冷却元件、冷凝液吸收元件及支撑元件
CN110558622A (zh) * 2019-09-27 2019-12-13 深圳市汉清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15893U (zh) 储液装置和应用该储液装置的液体散发装置
WO2021143188A1 (zh) 一种具有气液通道的气雾弹
CN208540740U (zh) 一种多孔体和液体散发装置
US7004657B2 (en) Single use applicator for applying viscous fluids
CN106235419B (zh) 具有储液过渡腔的电子烟雾化器
CN211631799U (zh) 一种具有气液通道的气雾弹
CN103263085B (zh) 电子烟用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7753993A (zh) 香薰机及供油方法
CN208905409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9043674A (zh) 一种自动输出烟油装置及电子烟
CN109330028A (zh) 电子烟雾化器及其组装方法、电子烟
CN110326818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0558616A (zh) 一种多孔体
CN208591355U (zh) 香薰机
EP3120873A1 (en) Two phase liquid evaporator device
US11858290B2 (en) Liquid applicator
CN208232642U (zh) 一种多孔体
CN208277693U (zh) 一种涂写工具
CN208263812U (zh) 一种涂写工具
CN110561944A (zh) 一种多孔体
US10561758B2 (en) Nonleaking volatile substance delivery system
CN110561942A (zh) 一种多孔体
CN110561947A (zh) 一种涂写工具
CN110561943A (zh) 一种多孔体
CN219699032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