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5409U -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05409U
CN208905409U CN201821231769.4U CN201821231769U CN208905409U CN 208905409 U CN208905409 U CN 208905409U CN 201821231769 U CN201821231769 U CN 201821231769U CN 208905409 U CN208905409 U CN 208905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seat
atomization
atomization chamber
movable par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317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伟华
蔡万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317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05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05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05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以及电子烟包括其内形成有雾化腔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贯穿开设有连通储液腔与雾化腔的进液口;发热组件,固定配接于固定座的雾化腔内;以及活动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配接于固定座上,且包括连通外部与雾化腔的进气口及连通雾化腔与出烟通道的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形成一条贯穿发热组件纵长方向的气流通道,活动件沿第一方向相对固定座于封闭气流通道的关闭位置和导通气流通道的打开位置之间往复。在未使用时,活动件相对固定座移动至关闭位置,气路被截断,避免外部空气进入雾化腔与储液腔内,引起雾化腔与储液腔内烟油变质。而在使用时,气路导通,以允许外部空气进入雾化腔。

Description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吸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雾化器作为电子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用于当烟油传送到雾化器内,雾化器内的发热组件工作产生高温,雾化烟油使之形成烟雾,从而让人吸的时候达到“吞云吐雾”的效果。
目前,现有市面上的电子烟中储存的烟油与外界空气之间缺乏有效地隔离措施,在长时间不使用电子烟时,储油腔内的烟油容易与外界空气接触使烟油过期变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避免电子烟中储存的烟油与外界空气接触而发生过期变质问题的雾化芯及雾化器。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雾化器的电子烟。
一种雾化芯包括:
其内形成有雾化腔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贯穿开设有连通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腔的进液口;
发热组件,固定配接于所述固定座的所述雾化腔内;以及
活动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配接于所述固定座上,且包括连通外部与所述雾化腔的进气口及连通所述雾化腔与出烟通道的出气口;
其中,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一条贯穿所述发热组件纵长方向的气流通道,所述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固定座于封闭所述气流通道的关闭位置和导通所述气流通道的打开位置之间往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贯穿所述固定座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连接的进气段和出气段,所述进气段位于所述雾化腔下方且其内形成进气通道,所述进气口贯穿开设于所述进气段并随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固定座移动以封闭或导通外部与所述雾化腔之间的气路;所述出气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发热组件且其内形成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口贯穿开设于所述出气段并随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固定座移动以封闭或导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烟通道之间的气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包括进气孔及第一导流孔,所述进气孔连通外部与所述进气通道;
所述第一导流孔可择一地与所述固定座正对以截断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之间的气路,
或与所述固定座错开以导通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之间的气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包括第二导流孔及出气孔,所述第二导流孔连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气通道,所述出气孔可择一地与所述固定座正对以截断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出烟通道之间的气路,
或与所述固定座错开以导通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出烟通道之间的气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可弹性形变地抵接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活动件之间,用于为所述活动件提供由所述打开位置复位至所述关闭位置的回复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为形成与电池装置电连接的负极柱,所述活动件形成与所述电池装置电连接的正极柱,所述雾化芯包括绝缘组件,所述绝缘组件绝缘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活动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缘组件包括绝缘垫、绝缘环以及绝缘圈,且所述雾化芯还包括电接触环;所述绝缘垫设置于所述负极柱远离所述发热组件的一端并套设于所述正极柱外,所述绝缘环盖设于所述负极柱靠近所述发热组件的一端并套设于所述正极柱外,所述电接触环套设于所述正极柱外以用作正极,所述绝缘圈位于所述绝缘垫与所述绝缘环之间,且绝缘设置于所述电接触环与所述负极柱之间;所述发热组件的正极与所述电接触环电连接,所述发热组件的负极与所述负极柱连接,以与所述电池装置连通形成加热回路。
雾化器,包括外壳及装配于所述外壳内的雾化芯,所述外壳内形成有所述储液腔及所述出烟通道,所述雾化芯为上述所述的雾化芯。
电子烟,包括雾化器及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且所述电池装置与所述雾化器的组装为所述雾化芯中所述活动件提供相对所述固定座由所述关闭位置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的驱动力,所述雾化器为上述所述的雾化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一端的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电池装置之间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在未使用时,活动件相对固定座移动至关闭位置,进气口与出气口均被封堵,气路被截断,避免外部空气进入雾化腔与储液腔内,引起雾化腔与储液腔内烟油变质。而在使用时,活动件相对固定座移动至打开位置,进气口与出气口均被打开,气路导通,以允许外部空气进入雾化腔,与雾化腔内加热形成的烟雾混合后流入出烟通道,以供用户吸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雾化芯中活动件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雾化芯中活动件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雾化器100 外壳10
底壁110 装配孔1101
侧壁112 弯折壁114
出烟通道1141 储液腔1143
雾化芯30 固定座31
雾化腔310 进液口312
发热组件33 加热件330
导液件332 活动件35
进气孔3501 第一导流孔3503
第二导流孔3521 出气孔3523
主体354 进气段3541
出气段3543 限位部356
复位件37 绝缘垫390
绝缘环392 绝缘圈394
电接触环40 底座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电子烟包括具有储液件、雾化器、电池装置(图未示)以及烟嘴组件,储液件用于存储烟油,雾化器内的发热组件与电池装置电连接,电池装置电驱动加热烟油以形成烟雾,烟雾经烟嘴组件流入吸食者口中。
其中,为了在电驱动作用下实现雾化器对烟油的雾化作用,雾化器上通常开设有供外部气流进入以与烟雾混合的气流通道。在使用过程中,外部气流在抽吸动作下经进气口流入,并与由发热组件加热烟油形成的烟雾混合后,再经出气口流出至烟嘴组件,以供用户吸食。而在不使用时(例如,运输或保存),由于进气口始终与雾化器内部保持连通,雾化器内部经进液口始终与储液件内部保持连通,使得储存于储液件内的烟油及吸附于发热组件上的烟油常期与外部空气接触,容易使烟油过期变质,影响烟油口感及使用寿命。
请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电子烟包括雾化器100、电池装置(图未示)以及烟嘴组件。雾化器100与电池装置电连接,电池装置电驱动加热烟油以形成烟雾,烟雾经烟嘴组件流入吸食者口中。其中,烟嘴组件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可拆卸地配接于雾化器100上的独立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烟嘴组件亦可为与雾化器100一体设置,在此均不作限定。
雾化器100包括外壳10及装配于外壳10内的雾化芯30。外壳10用于提供安装基础的同时用于存储烟油,雾化芯30用于吸附烟油并在电池装置驱动下加热所吸附的烟油以形成烟雾。
外壳10大体呈中空柱状结构,其包括底壁110、侧壁112以及弯折壁114。底壁110上贯穿开设有装配孔1101,用于雾化芯30的安装。侧壁112由底壁110外缘沿垂直于底壁110的方向延伸形成,侧壁112围合形成一中空空间,弯折壁114设置在侧壁112远离底壁110的一端,且弯折壁114沿侧壁112径向延伸后向沿侧壁112的轴向朝向底壁110方向延伸,弯折壁114围合形成一出烟通道1141。如此,中空空间被弯折壁114分隔形成位于弯折壁114内周的出烟通道1141及位于弯折壁114外周的储液腔1143。储液腔1143用于存储烟油,以供雾化芯30雾化使用。出烟通道1141连通雾化芯30与烟嘴组件,雾化芯30加热形成的烟雾在抽吸动作下经出烟通道1141流出至烟嘴组件。
其中上述弯折壁114的末端与底壁110间隔一定距离,以为雾化芯30提供装配空间。即雾化芯30的一端穿过装配孔1101伸入该装配空间内并与弯折壁114密封设置。
雾化芯30与电池装置电连接,且包括固定座31、发热组件33以及活动件35。固定座31大致呈中空管状结构,固定座31固定装配于上述装配空间内,其内部形成有雾化腔310,且固定座31上贯穿开设有连通储液腔1143与雾化腔310的进液口312。
发热组件33固定配接于固定座31内的雾化腔310内,且包括加热件330及与加热件330配合的导液件332。导液件332通过进液口312吸附储存于储液腔1143内的烟液。加热件330与电池装置电连接,用于在电驱动下加热导液件332吸附的烟液。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加热件330为由加热丝螺旋绕设形成的加热柱,加热柱沿轴向竖直设置于雾化腔310内,且轴向两端分别与电池装置的正负极电连接,以与电池装置形成加热回路。导液件332为套设于加热柱外的筒状导液棉,导液棉覆盖进液口312,以通过进液口312吸附储存于储液腔1143内的烟液。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加热件330与导液件332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只需实现导液与加热雾化功能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活动件35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配接于固定座31上,且包括连通外部与雾化腔310的进气口(即下述提及的进气孔3501及第一导流孔3503)及连通雾化腔310与出烟通道1141的出气口(即下述提及的第二导流孔3521及出气孔3523)。其中,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形成一条贯穿发热组件33的气流通道,活动件35沿第一方向相对固定座31于截断气流通道的关闭位置和导通气流通道的打开位置之间往复。第一方向为固定座31的轴向。
其中,活动件35包括主体354及凸出于主体354外周的限位部356。主体354大体呈中空管状,其沿第一方向上下可移动地贯穿固定座31内。主体354包括沿第一方向相互连接的进气段3541和出气段3543。
进气段3541位于雾化腔310下方,其内形成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气通道,进气口贯穿开设于进气段3541,并随活动件35沿第一方向相对固定座31移动以封闭或导通外部与雾化腔310之间的气路。
出气段3543沿第一方向贯穿发热组件33且其内形成有与雾化腔310连通的出气通道,出气口贯穿开设于出气段3543,并随活动件35沿第一方向相对固定座31移动以封闭或导通雾化腔310与出烟通道1141之间的气路。
如此,在未使用时,活动件35沿第一方向相对固定座31移动至关闭位置,进气口与出气口均被封堵,进气通道与雾化腔310之间的气路以及出气通道与雾化腔310之间的气路被截断,避免外部空气进入雾化腔310与储液腔1143内,引起雾化腔310与储液腔1143内烟油变质。而在使用时,活动件35沿第一方向相对固定座31移动至打开位置,进气口与出气口均被打开,进气通道与雾化腔310之间的气路以及出气通道与出烟通道1141之间的气路被导通,以允许外部空气进入雾化腔310,外部空气与雾化腔310内加热形成的烟雾混合后流入出烟通道1141,以供用户吸食。
具体地,进气口包括进气孔3501及第一导流孔3503。进气孔3501连通外部与进气通道,第一导流孔3503可择一地与固定座31正对以截断进气通道与雾化腔310之间的气路,或与固定座31错开以导通进气通道与雾化腔310之间的气路。
出气口包括第二导流孔3521及出气孔3523,第二导流孔3521连通雾化腔310与出气通道,出气孔3523可择一地与固定座31正对以截断出气通道与出烟通道1141之间的气路,或与固定座31错开以导通出气通道与出烟通道1141之间的气路。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主体354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结构,其中开口端即为进气孔3501,第一导流孔3503开设于进气段3541靠近出气段3543的侧壁,以在活动件35向上移动时,第一导流孔3503能导通进气通道与雾化腔310。第二导流孔3521相较出气孔3523开设于出气段3543靠近进气段3541的侧壁,使得第二导流孔3521始终连通雾化腔310与出气通道,而出气孔3523相较第二导流孔3521开设于出气段3543远离进气段3541的侧壁,出气孔3523在活动件35向上移动时由与固定座31正对改变为与固定座31错开,以导通出气通道与出烟通道1141。
此外,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导流孔3521与出气孔3523为上下开设的两个单独孔结构。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流孔3521与出气孔3523可为一体设置的孔结构,只需要保证活动件35位于打开位置时,外部气流经雾化腔310混合后进入出气通道,并可经出气通道流入出烟通道1141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雾化芯30包括复位件37,复位件37可弹性形变地抵接于固定座31与活动件35之间,用于为活动件35提供由打开位置复位至关闭位置的回复力。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限位部356为凸设于进气段3541外周的凸缘,复位件37为抵接于固定座31与限位部356之间的弹性件。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356可凸设于出气段3543的外周,复位件37对应抵接于固定座31与出气段3543外周的限位部356之间,以实现活动件35的复位即可,在此不作限定。另外,限位部356亦可为开设于进气段3541的凹槽或其它用于限位复位件37的结构,在此均不作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座31和活动件35分别形成与电池装置电连接的负极或正极,两者对雾化芯30中气流通道打开与关闭的同时,实现对雾化芯30的电驱动,从而使雾化芯30的结构简单且紧凑。其中,雾化芯30包括绝缘组件,绝缘组件绝缘设置于固定座31和活动件35之间。
下面以本具体实施例中,固定座31形成与电池装置电连接的负极,活动件35形成与电池装置电连接的正极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中雾化芯30的结构及原理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
固定座31为贯穿装配孔1101并容置于外壳10装配空间内的负极柱,活动件35为穿设于负极柱与发热组件33内的正极柱。如此,当雾化芯30与电池装置配接时,电池装置的正极端与正极柱(活动件35)抵接,且较为凸出的正极端将顶推正极柱相对负极柱向上移动,以实现活动件35相对固定座31由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电池装置为雾化芯30中活动件35提供相对固定座31由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的驱动力,即巧妙的利用电池装置的正极端与正极柱相顶推的作用实现电连接的同时,实现对气流通道的打开或关闭。
绝缘组件包括绝缘垫390、绝缘环392以及绝缘圈394,且雾化芯30还包括电接触环40。绝缘垫390设置于负极柱远离发热组件33的一端并套设于正极柱外,绝缘环392盖设于负极柱靠近发热组件33的一端并套设于正极柱外,电接触环40套设于正极柱外以用作正极,绝缘圈394位于绝缘垫390与绝缘环392之间,且绝缘设置于电接触环40与负极柱之间。复位件37可弹性形变地抵接于电接触环40与限位部356之间。加热件330的正极与电接触环40电连接,加热件330的负极与负极柱连接,以与电池装置连通形成加热回路。
此外,外壳10包括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1一端的底座13,底座13的外表面具有连接螺纹,以实现雾化器100与电池装置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也就是说,通过螺纹配合往电池装置上拧装雾化器100时,作动活动件35达到导通气流通道的作用。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底座13为金属导电材料制成,并与负极柱之间电连接,以用作负极。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3与壳体11可均为相同绝缘材料制成,且两者一体成型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此外,雾化器100与电池装置之间的装配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而定,例如卡钩连接、键连接、销连接亦可,以使两者在装配时同时实现对气流通道的控制和电连接。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100与电池装置之间的装配可以仅用于实现两者之间的电连接,而对气流通道的控制可以通过其它结构实现,在此不作限定。
在未使用时,雾化芯30中活动件35处于关闭位置,第一导流孔3503被电接触环40封堵,第二导流孔3521与雾化腔310连通,而出气孔3523被绝缘环272封堵。此时,外部气流虽然可经进气孔3501进入进气通道,但由于通于进气通道与雾化腔310之间的第一导流孔3503被封堵,使得进气通道与雾化腔310之间的气路被截断,避免空气进入雾化腔310与储液腔1143内。
在使用时,当雾化器100配接于电池装置上时,电池装置中正极端向上顶推并挤压正极柱(即活动件35)。当到一定的行程后,正极柱相对负极柱(即固定座31)向上移动,此时第一导流孔3503向上移动至与电接触环40错开,第二导流孔3521向上移动至部分连通雾化腔310与出气通道,而出气孔3523向上移动至与绝缘环392错开并连通出气通道与出烟通道1141。外部冷空气(沿图2中气流路径)在抽吸力作用下由进气孔3501进入进气通道内,经第一导流孔3503进入雾化腔310内并与烟雾混合,混合后的气流经第二导流孔3521流出至出气通道,并最终经出气孔3523流至出烟通道1141内进入烟嘴组件,供用户吸食。
当需要闲置或不使用时,卸下电池装置,活动件35在复位件37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重新复位至关闭状态,实现对储液腔1143和雾化腔310内烟油与外部空气隔离。
本实用新型中,雾化器100中雾化腔310与储液腔1143一体设置,避免储液件与雾化芯3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或对接形成间隙,而造成烟油缓慢渗漏。此外,当雾化器100与电池装置组装时,电池装置的正极端将雾化器100的正极柱往上挤压,从而实现气流通道的导通;而在未初次使用或使用完毕需要闲置时,将电池装置拆卸后,正极柱在复位件37作用下复位,以将气流通道截断,达到密封烟液,保证烟液口感及保质期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
其内形成有雾化腔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贯穿开设有连通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腔的进液口;
发热组件,固定配接于所述固定座的所述雾化腔内;以及
活动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配接于所述固定座上,且包括连通外部与所述雾化腔的进气口及连通所述雾化腔与出烟通道的出气口;
其中,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一条贯穿所述发热组件的气流通道,所述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固定座于封闭所述气流通道的关闭位置和导通所述气流通道的打开位置之间往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贯穿所述固定座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连接的进气段和出气段,所述进气段位于所述雾化腔下方且其内形成进气通道,所述进气口贯穿所述进气段并随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固定座移动以封闭或导通外部与所述雾化腔之间的气路;所述出气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发热组件且其内形成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口贯穿所述出气段并随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固定座移动以封闭或导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烟通道之间的气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包括进气孔及第一导流孔,所述进气孔连通外部与所述进气通道;
所述第一导流孔可择一地与所述固定座正对以截断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之间的气路,
或与所述固定座错开以导通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之间的气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包括第二导流孔及出气孔,所述第二导流孔连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气通道,所述出气孔可择一地与所述固定座正对以截断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出烟通道之间的气路,
或与所述固定座错开以导通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出烟通道之间的气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可弹性形变地抵接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活动件之间,用于为所述活动件提供由所述打开位置复位至所述关闭位置的回复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为形成与电池装置电连接的负极柱,所述活动件形成与所述电池装置电连接的正极柱,所述雾化芯包括绝缘组件,所述绝缘组件绝缘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活动件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缘组件包括绝缘垫、绝缘环以及绝缘圈,且所述雾化芯还包括电接触环;所述绝缘垫设置于所述负极柱远离所述发热组件的一端并套设于所述正极柱外,所述绝缘环盖设于所述负极柱靠近所述发热组件的一端并套设于所述正极柱外,所述电接触环套设于所述正极柱外以用作正极,所述绝缘圈位于所述绝缘垫与所述绝缘环之间,且绝缘设置于所述电接触环与所述负极柱之间;所述发热组件的正极与所述电接触环电连接,所述发热组件的负极与所述负极柱连接,以与所述电池装置连通形成加热回路。
8.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外壳及装配于所述外壳内的雾化芯,所述外壳内形成有所述储液腔及所述出烟通道,所述雾化芯为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
9.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包括雾化器及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且所述电池装置与所述雾化器的组装为所述雾化芯中所述活动件提供相对所述固定座由所述关闭位置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的驱动力,所述雾化器为上述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一端的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电池装置之间螺纹连接。
CN201821231769.4U 2018-08-01 2018-08-01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Active CN208905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1769.4U CN208905409U (zh) 2018-08-01 2018-08-01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1769.4U CN208905409U (zh) 2018-08-01 2018-08-01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05409U true CN208905409U (zh) 2019-05-28

Family

ID=66612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31769.4U Active CN208905409U (zh) 2018-08-01 2018-08-01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05409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9294A (zh) * 2020-07-10 2020-10-20 东莞市昌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烟杆及包括其的电子烟
CN111838761A (zh) * 2020-07-31 2020-10-30 绿烟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雾化器组件及电子烟
CN111838763A (zh) * 2020-07-31 2020-10-30 绿烟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雾化器组件及电子烟
CN113545522A (zh) * 2021-08-06 2021-10-26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2001651A1 (zh) * 2020-07-02 2022-01-06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22048443A1 (zh) * 2020-09-02 2022-03-10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弹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3545522B (zh) * 2021-08-06 2024-06-11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1651A1 (zh) * 2020-07-02 2022-01-06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1789294A (zh) * 2020-07-10 2020-10-20 东莞市昌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烟杆及包括其的电子烟
CN111789294B (zh) * 2020-07-10 2023-03-14 东莞市昌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烟杆及包括其的电子烟
CN111838761A (zh) * 2020-07-31 2020-10-30 绿烟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雾化器组件及电子烟
CN111838763A (zh) * 2020-07-31 2020-10-30 绿烟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雾化器组件及电子烟
CN111838763B (zh) * 2020-07-31 2024-05-28 绿烟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雾化器组件及电子烟
CN111838761B (zh) * 2020-07-31 2024-05-28 绿烟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雾化器组件及电子烟
WO2022048443A1 (zh) * 2020-09-02 2022-03-10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弹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3545522A (zh) * 2021-08-06 2021-10-26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3545522B (zh) * 2021-08-06 2024-06-11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05409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8972674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US11234464B2 (en)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US20160278163A1 (en) Inhaler and atomizing assembly thereof
US10201189B1 (en) Atomization core devic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05876870B (zh) 一种储油装置、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US10512284B2 (en) Atomizer of electronic cigarette
US11871794B2 (en) Atomizer of electronic cigarette providing child protection function
CN205794806U (zh) 上组装电子烟雾化器
US20210298361A1 (en)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09480338A (zh) 一种雾化器及使用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CN105394816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和雾化元件
WO2020134766A1 (zh) 电池壳及电子烟、装配方法
CN203735486U (zh) 一种控油式电子烟雾化器
CN205456055U (zh) 雾化器和电子烟
CN209711525U (zh) 一种雾化器及使用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CN105054300B (zh) 一种电子烟及其使用方法
EP4111878A1 (en) Atomizer and aerosol generating apparatus
CN108420112A (zh) 混合式电子雾化装置
CN211458847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09711528U (zh) 一种雾化器及使用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US20220071283A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09953378A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08403253U (zh) 混合式电子雾化装置
WO2020134762A1 (zh) 电源装置及电子烟、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