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7873U - 一种环境装置盒和环境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境装置盒和环境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07873U
CN208907873U CN201821334761.0U CN201821334761U CN208907873U CN 208907873 U CN208907873 U CN 208907873U CN 201821334761 U CN201821334761 U CN 201821334761U CN 208907873 U CN208907873 U CN 208907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ice box
upper housing
lower case
environmental devic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347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赵辉
张佳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 L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 L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 L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 L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347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07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07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07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环境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环境装置盒和环境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环境装置盒,包括:装饰层、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上壳体的上底面上设有若干通孔,上壳体和下壳体沿预设方向卡合,预设方向为绕环境装置盒的轴线的圆周方向,轴线为上壳体的上底面的中心点和下壳体的下底面的中心点的连线相重合;下壳体内侧向上凸起若干支撑柱,各支撑住的顶端具有安装孔,支撑柱抵持上壳体的上底面的内侧,且各支撑柱的安装孔分别对应上底面上的通孔;装饰层贴附于上壳体的上底面的外侧,使得装置盒的装配件隐蔽,装配方式巧妙,用户不易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环境装置盒和环境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监测装置主要是监测周围环境变化的设备,所以为了使用户更加直观地了解环境的各种变化情况,环境监测装置需要向用户显示若干类型的参数,例如温度、湿度、一氧化碳、PM2.5(细颗粒物)和甲醛等。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的提升,人们对环境监测装置的检测数值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环境监测装置一般将多种检测器共置于一个壳体内,壳体的进出风口间存在空气流动,使得检测器对于进入壳体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由于一般的装置壳体极易拆卸,那么壳体内的检测器可能被直接暴露,造成检测数据的不准确,更可能损坏内部的检测器。而且这种监测装置中各检测器的检测内容不同,其中一些检测器对空气影响较大,所以靠近出风口的检测器可能无法获得精确的检测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装置盒和环境监测装置,使得装置盒的装配件隐蔽,装配方式巧妙,用户不易拆卸。
检测器和出风口之间被物理隔离,尽量减少出风口空气对检测器的影响,提高检测器的准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环境装置盒,包括:装饰层、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所述上壳体的上底面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沿预设方向卡合,所述预设方向为绕所述环境装置盒的轴线的圆周方向,所述轴线为所述上壳体的所述上底面的中心点和所述下壳体的下底面的中心点的连线相重合;所述下壳体内侧向上凸起若干支撑柱,各所述支撑住的顶端具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柱抵持所述上壳体的所述上底面的内侧,且各所述支撑柱的安装孔分别对应所述上底面上的通孔;所述装饰层贴附于所述上壳体的上底面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环境监测装置,包括上述的环境装置盒,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隔离部远离所述出风口一侧的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利用从下壳体内侧凸起的支撑柱顶端的安装孔,和上壳体的上底面的通孔固定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只需从上底面进行安装,即可锁定上下壳体,装配十分方便。同时上下壳体沿预设方向卡合,该预设方向为绕所述环境装置盒的轴线的圆周方向,所述轴线为所述上壳体的所述上底面的中心点和所述下壳体的下底面的中心点的连线相重合,这说明上下壳体在卡合后,无法轻易产生相对位移,再利用安装孔和通孔的固定,使得上下壳体被锁定。再利用上底面外侧贴附的装饰层,使得通孔位置被装饰层遮挡,从壳体外侧不易看出装配方式。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使得装置盒的装配件隐蔽,装配方式巧妙,用户不易拆卸。
作为进一步改进,上壳体的所述上底面可以设有条状凹槽,所述条状凹槽靠近所述上底面的棱边,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凹槽的侧壁。利用在凹槽的侧壁上设置进风口,使得从壳体外侧隐藏进风口,阻挡灰尘进入。
作为进一步改进,装饰层覆盖所述上壳体的通孔。进一步限定装饰层可以完全遮挡上壳体的通孔,保证从壳体外部无法看出通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为五边形。利用五边形的上下底面,便于上下壳体的侧壁互相卡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下壳体的下底面具有若干个出风口;所述壳体还包括:具有镂空部的罩形隔离部,所述隔离部罩设于各所述出风口上;所述隔离部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用于安装所述检测器。在壳体中新增隔离部,将检测器和出风口隔离,由于出风口仍然会存在回风,壳体外的空气会倒流至壳体内,所以出风口的回风会影响壳体内的检测器的检测值,设计隔离部件后,大大减小回风对检测器数值的影响。而且,由于采用的是机械结构隔离,所以对检测数据的改善效果准确明显,无需改变检测器本身,任可采用现有的检测器,改进成本较低,利于广泛推广。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部具有向所述上壳体突出垂直于所述下壳体的下底面的安装部。进一步限定隔离部上还具有安装部,安装部和壳体的底面垂直,安装部可用于安装检测芯片等,利于壳体内器件的安装和固定。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口呈条状。
作为进一步改进,各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距离所述下壳体的下底面的棱边的最小距离为预设宽度。出风口延长度方向排列,且与底面的棱边接近,便于从壳体外侧隐藏出风口,同时保持底面内侧可用区域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环境装置盒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环境装置盒中下壳体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环境装置盒中下壳体和安装部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环境装置盒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环境装置盒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环境装置盒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环境装置盒中安装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环境装置盒。
本实施方式中的环境装置盒可以用于设置所需的环境检测器,可以用于室内的环境监测,尤其是小型家用监测装置。其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具体包括:装饰层11、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中,上壳体1和下壳体2沿预设方向卡合,预设方向为绕环境装置盒的轴线ab的圆周方向,轴线为上壳体1的上底面的中心点和下壳体2的下底面的中心点的连线相重合。
具体的说,上底面和下底面为五边形。上壳体1包括上底面和从上底面五条棱延伸出五个依次连接的侧壁,侧壁向远离轴线的方向倾斜,同样的,下壳体2包括下底面和从下底面五条棱延伸出五个依次连接的侧壁,侧壁同样向远离轴线的方向倾斜。上下壳体2卡合时,侧壁如图1所示交错,形成上下壳体2的卡合结构。从整体来看,装配后的环境装置盒呈十二面体,除上下底面外,上下壳体2分别有五个侧面,这样的十二面体外观的装置盒内部容积较大,且摆放灵活稳固。同时,由于上下壳体2在装配后,衔接缝和各侧面的棱相似,较好地隐蔽了衔接缝的位置,不易被用户拆卸。
需要继续说明的是,上壳体1的上底面上设有若干通孔12,下壳体2内侧向上凸起若干支撑柱,各支撑住5的顶端具有安装孔51,支撑柱5抵持上壳体1的上底面的内侧,且各支撑柱的安装孔51分别对应上底面上的通孔12。
具体从图3可以看出,支撑柱5可以呈细长的圆柱形,其高度刚好从下壳体2的下底面至上壳体1的顶面的距离,在上下壳体2安装完成后,支撑柱5可以支撑顶面,加强整个壳体的抗摔抗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支撑柱5可以从下壳体2的内侧壁向上壳体1的顶面的方向突出,且支撑柱5和下壳体2的内侧壁之间具有加强筋52,以加强支撑柱5的强度。
实际应用中,本实施方式存在五个支撑柱5,其中四个支撑柱5抵持隔离部3,且其中两个相邻的支撑柱5抵持在柱体的侧壁,另两个抵持在板状的安装部33,装配时,将隔壁部沿垂直于下底面的方向逐渐靠近下底面,从而卡在四个支撑柱5之间。
另外,每个支撑柱5的顶端设有安装孔51,各安装孔51分别对应上底面上的通孔12位置。实际应用中,可以从顶面的外侧利用安装孔51和通孔固定连接上壳体1和支撑柱5,又由于支撑柱5为下壳体2的一部分,所以利用从顶面装配固定,可以直接完成上下壳体2的固定连接,使得装配简单快速且牢固。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装饰层贴附于上壳体1的上底面的外侧。装配时,当通过安装孔51和上底面的通孔12固定上下壳体后,将装饰层11贴附于上底面的外侧,装饰层可以覆盖上壳体的通孔12,装饰层11可以和上底面是相似的五边形。如图4所示,贴附后装饰层11和上底面形成一个整体,使得原本用于安装的通孔12隐藏于装饰层11之下,不易被发现。具体的说,装饰层11上可以设置产品介绍、相关参数等信息,也可以设置显示层,如电子显示屏,显示监测到的环境数据等。
此外,如图4所示,上壳体1的顶面靠近棱边处存在条状凹槽6,进风口5位于凹槽6的侧壁。进风口5同样可以呈长条状,由于进风口5处于壳体顶面,直接设置于顶面,空气中的灰尘等由上至下掉落时,很容易从进风口5掉落进壳体内,同时容易阻塞进风口5,影响空气进入。所以本实施方式中将进风口5设置于顶面的凹槽6的侧壁,避免灰尘直接进入壳体内。
更具体的说,从图2还可以看出,下壳体2的侧壁上可以存在一对导向槽7,导向槽7可用于固定安装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8,PCB板8在安装时垂直下壳体2的下底面移入,直至安装稳固,无法移动。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出风口4呈条状,具体的说,各出风口4沿出风口4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距离下壳体2的下底面的棱边的最小距离为预设宽度(如5mm)。本实施方式中出风口4和下底面的棱边间预留的宽度可以作为罩形隔离部3的放置位置,这样使得隔离部3本身不会阻挡出风口4的空气流通,也使得出风口4尽量靠近下底面边缘。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上壳体1的顶面和下壳体2的下底面分别是五边形,且上壳体1的侧壁和下壳体2的侧壁分别由五个面构成,在实际应用中环境装置盒被放置时,可以通过壳体的下底面接触放置面,也可以通过下壳体2的某一侧壁接触放置面,其放置方式灵活,在此不做限定。具体的说,如图5所示,放置面上还可以设有向壳体外侧突出的条状防滑条9,使得放置时壳体更为稳固。另外,设置有防滑条9的面上还可以设置通孔10,通孔10用于设置环境监测装置的各类插口,如充电接口或外接电源插口,还可以是可移动存储设备的插口,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利用从下壳体内侧凸起的支撑柱顶端的安装孔,和上壳体的上底面的通孔固定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只需从上底面进行安装,即可锁定上下壳体,装配十分方便。同时上下壳体沿预设方向卡合,该预设方向为绕环境装置盒的轴线的圆周方向,轴线为上壳体的上底面的中心点和下壳体的下底面的中心点的连线相重合,这说明上下壳体在卡合后,无法轻易产生相对位移,再利用安装孔和通孔的固定,使得上下壳体被锁定。再利用上底面外侧贴附的装饰层,使得通孔位置被装饰层遮挡,从壳体外侧不易看出装配方式。可见,本实施方式使得装置盒的装配件隐蔽,装配方式巧妙,用户不易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环境装置盒。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新增罩形隔离部,利用罩设于出风口上的隔离部,大大减小回风对检测器数值的影响。
如图6和图7所示,罩形隔离部3具有镂空部34,隔离部3罩设于各出风口4上,本实施方式中的镂空部34可以设在隔离部3的顶部,镂空部34的形式可以是条状通孔,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合围的空间可用于安装检测器,而本实施方式中隔离部3远离出风口4的一侧用于安装检测器。
实际应用中,镂空部34还可以为圆形通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利用圆形通孔可以为安装检测器提供空间,使得有些体积较大的检测器可以借用通孔的区域进行安装。更具体的说,镂空部34可以是直径2cm左右的通孔。
从图6可以看出,壳体的内部空间被隔离部3从中隔开,一部分为隔离部3至下壳体2的下底面,隔离部3将各出风口4罩设在内,一部分为隔离部3至上壳体1的顶部,其中仍可以安置检测器。从气流方向来看,空气从顶部的进风口5进入壳体,经过隔离部3的镂空部34,再从底部的出风口4至壳体外。外部空气进入后,壳体内的检测器分别检测对应的参数值。其中,由于本监测装置内部的检测模块内置风扇,所以检测模块工作时,通过内置风扇可形成空气流动。
进一步说,隔离部3可以是柱形,如三角柱形,柱形中空,隔离部3可以包括一个包含镂空部34的第一平面31以及和该平面垂直的侧壁32。同时,隔离部3还具有向上壳体1突出垂直于下壳体2的下底面的安装部33。安装部33可以呈板状,可以和柱形的其中一个侧壁在同一平面上,安装部33一侧作为安装面,另一侧可以设置若干条加强筋35,以提升安装部33的强度。安装部33上可用于安装监测装置的PCB线路板或者检测模块,在安装检测模块时,可以将检测模块的出风口对应第一平面31上的镂空部34,条状通孔作为镂空部34可以作为通风口,同时条状通孔可以进行一定排列,以增大通风区域,风扇可以引导壳体内的空气流动。
可见,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在壳体中新增隔离部3,将检测器和出风口4隔离,由于出风口4仍然会存在回风,壳体外的空气会倒流至壳体内,所以出风口4的回风会影响壳体内的检测器的检测值,设计隔离部3件后,大大减小回风对检测器数值的影响。而且,由于采用的是机械结构隔离,所以对检测数据的改善效果准确明显,无需改变检测器本身,任可采用现有的检测器,改进成本较低,利于广泛推广。另外,由于室内的监测装置有体积小的要求,所以实施方式中的壳体在设计时,考虑到尽量多地容置检测器或线路板,做了较多设计,比如尽量减少进出风口4对下底面或顶面的空间占用,尽量减少上下壳体2间的连接件,尽量保证各个面的完整性,保证可装器件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环境监测装置。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中任意一个环境装置盒,另外还包括:安装于隔离部3远离出风口4一侧的检测器。
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的环境监测装置中的检测器和出风口4之间存在隔离部3,尽量减少出风口4的回风对检测器的影响。
另外,想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测器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细颗粒物PM2.5传感器、甲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还需继续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环境监测装置中检测器的透气口对应于隔离部3的安装部33一侧,其中,检测器的透气口对应隔离部3的镂空部34。利用检测器的排气装置可以保证壳体内的空气流向,从而保证缓解监测装置的监测质量。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在壳体中新增隔离部3,将检测器和出风口隔离,由于出风口仍然会存在回风,壳体外的空气会倒流至壳体内,所以出风口的回风会影响壳体内的检测器的检测值,设计隔离部3件后,大大减小回风对检测器数值的影响。而且,由于采用的是机械结构隔离,所以对检测数据的改善效果准确明显,无需改变检测器本身,任可采用现有的检测器,改进成本较低,利于广泛推广。可见,本实施方式中的环境监测装置比现有环境监测装置的监测结果更为准确。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环境装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装置盒包括:装饰层、上壳体和下壳体;
其中,所述上壳体的上底面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沿预设方向卡合,所述预设方向为绕所述环境装置盒的轴线的圆周方向,所述轴线为所述上壳体的所述上底面的中心点和所述下壳体的下底面的中心点的连线相重合;
所述下壳体内侧向上凸起若干支撑柱,各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具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柱抵持所述上壳体的所述上底面的内侧,且各所述支撑柱的安装孔分别对应所述上底面上的通孔;
所述装饰层贴附于所述上壳体的上底面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装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所述上底面设有条状凹槽,所述条状凹槽靠近所述上底面的棱边,所述环境装置盒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凹槽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装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覆盖所述上壳体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装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为五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装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下底面具有若干个出风口;
所述壳体还包括:具有镂空部的罩形隔离部,所述隔离部罩设于各所述出风口上;
所述隔离部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用于安装检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境装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具有向所述上壳体突出垂直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下底面的安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境装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呈条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境装置盒,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距离所述下壳体的下底面的棱边的最小距离为预设宽度。
9.一种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环境装置盒,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隔离部远离所述出风口一侧的检测器。
CN201821334761.0U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环境装置盒和环境监测装置 Active CN208907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4761.0U CN208907873U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环境装置盒和环境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4761.0U CN208907873U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环境装置盒和环境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07873U true CN208907873U (zh) 2019-05-28

Family

ID=66613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34761.0U Active CN208907873U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环境装置盒和环境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07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03188U (zh) 空气质量检测仪
US10655887B2 (en) Ventilating device
CN208907873U (zh) 一种环境装置盒和环境监测装置
CN105786040A (zh) 湿度墙壁控制器
CN208907814U (zh) 一种环境监测装置的壳体和环境监测装置
CN108731720A (zh) 一种环境监测装置的壳体和环境监测装置
CN100538597C (zh) 风扇固定架及具有该风扇固定架的机壳
CN205751534U (zh) 一种新型仪表箱
CN206338231U (zh) 人体感应风扇
CN205898624U (zh) 一种粉尘传感器
CN108731720B (zh) 一种环境监测装置的壳体和环境监测装置
CN105547950B (zh)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器
CN106196534A (zh) 蜗壳结构及具有其的新风机
CN211182601U (zh) 带有温湿度检测功能的嵌入式插座
CN203179963U (zh) 便携式电池盒
CN106255372A (zh) 一种无尘散热机柜
CN209879534U (zh) 一种阅读器
CN207586932U (zh) 二维码指纹读卡器
CN206709867U (zh) 家庭环境指数检测仪
CN206061406U (zh) 一种无尘机柜
CN206514433U (zh) 除湿机及其底盘组件
CN206099613U (zh) 一种散热型电机壳体
CN207114382U (zh) 一种无内置风扇的激光粉尘传感器
CN220398822U (zh) 一种噪声记录仪
CN220418573U (zh) 一种抗干扰型液位检测报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