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5147U - 一种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05147U
CN208905147U CN201821907123.3U CN201821907123U CN208905147U CN 208905147 U CN208905147 U CN 208905147U CN 201821907123 U CN201821907123 U CN 201821907123U CN 208905147 U CN208905147 U CN 208905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ing note
center
note section
air filte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071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春树
严笔祥
欧阳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071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05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05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05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中框组件包括中框及第一防尘网,中框设有导音通道,导音通道包括第一导音段及第二导音段,第一导音段的一端与第二导音段的一端连通,且第一导音段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导音段的一端的开口面积,第一防尘网设置于第一导音段内并盖设于第二导音段的一端,以使得第一防尘网在导音通道内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在进行防尘保护的同时,降低装配难度以及第一防尘网所占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声器件作为电子设备中的一个常用器件,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内部,并通过电子设备上设置的导音通道传输声音,但是电子设备外部的灰尘会通过导音通道进入电子设备的内部,从而降低电声器件的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框组件,所述中框组件包括中框及第一防尘网,所述中框设有导音通道,所述导音通道包括第一导音段及第二导音段,所述第一导音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音段的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一导音段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导音段的一端的开口面积,所述第一防尘网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音段内并盖设于所述第二导音段的一端。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中框组件,包括中框及第一防尘网,所述中框设有导音通道,所述导音通道包括第一导音段及第二导音段,所述第一导音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音段的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一导音段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导音段的一端的开口面积,所述第一防尘网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音段内并盖设于所述第二导音段的一端;电声组件,用于接收从所述导音通道进入的声音或向所述导音通道发出声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组件,通过将第一防尘网设置于第一导音段内且盖设于第二导音段的一端,以使得第一防尘网在导音通道内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在进行防尘保护的同时,降低装配难度以及第一防尘网所占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中框组件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中框在II-II向上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中框在III-III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中框在II-II向上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中中框组件装配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第一防尘网与图4中中框装配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中框组件10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中框组件10包括中框11及第一防尘网12。
中框11是电子设备的框体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壳体,比如前壳、后壳或者前壳与后壳组成的壳体组件。其中,中框11一般为金属合金材料制作,例如,钢板、镁铝合金。
共同参阅图2及图3,图2是图1中中框11在II-II向上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中框11在III-III向上的剖面示意图,中框11设有导音通道111,该导音通道111包括第一导音段1111及第二导音段1112,第一导音段1111的一端与第二导音段1112的一端连通,且第一导音段1111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导音段1112的一端的开口面积。
可选的,第一导音段1111从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积保持不变,第二导音段1112从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积保持不变,也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音段1111从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导音段1112从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积。
可选的,导音通道111还包括第三导音段1113,第三导音段1113与第二导音段1112连通,且与第二导音段1112弯折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导音段1113远离第二导音段1112的一端与电子设备的外部连通,以接收外部进入的声音或向外部发出声音。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参阅图4,图4是图1中中框11在II-II向上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在该另一实施例中,中框11还设有第一凹槽112,第一凹槽112分别与第一导音段1111的一端及第二导音段1112的一端连通。
进一步参阅图2及图3,可选的,中框11还设有第二凹槽113,该第二凹槽113与第一导音段1111的另一端连通。
可选的,中框11还设有第一导音孔114,第一导音孔114的一端与第一导音段1111的一端连通,也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音孔114与第二导音段1112与第一导音段1111的同一段连通,该第一导音孔114用于接收电声器件发出的声音或使得电声器件接收从第一导音孔114进入的声音,也即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的声音可依次通过第三导音段1113、第二导音段1112、第一导音段1111及第一导音孔114发出而被电声器件接收,或者电声器件发出的声音可依次通过第一导音孔114、第一导音段1111、第二导音段1112及第三导音段1113传出。
可选的,中框11还设有第三凹槽115,第三凹槽115与第一导音孔114的另一端连通。
共同参阅图1、图2、图5及图6,图5是图1中中框组件10装配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第一防尘网12设置于第一导音段1111内并盖设于第二导音段1112的一端,以使得第一防尘网12在导音通道111内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在进行防尘保护的同时,降低装配难度以及第一防尘网12所占空间。
参阅图7,图7是图1中第一防尘网12与图4中中框11装配的剖面示意图,在该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防尘网12设置于第一凹槽112内,以在进行防尘保护的同时,降低第一防尘网12占用导音通道111的空间,提高导音空间111的导音效果,降低电子设备的厚度。
进一步参阅图5及图6,第一防尘网12与中框11之间设有第一粘贴件13,第一防尘网12通过第一粘贴件13粘接于中框11。
可选的,第一粘贴件13为双面胶或通过在中框11上点胶的方式形成的粘接胶。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中框组件1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4,第一密封件14盖设于第一导音段1111的另一端,以密封第一导音段1111的另一端。
可选的,第一密封件14设置于第二凹槽113内,在进行密封的同时,降低第一密封件14所占的空间,进而降低电子设备的厚度。
可选的,第一密封件14为密封泡棉。
可选的,第二密封件14与中框11之间设有第二粘贴件15,第二密封件14通过第二粘贴件15粘接于中框11。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中框组件10还包括第二防尘网16,第二防尘网16盖设于第一导音孔114的另一端,以通过第一防尘网12与第二防尘网16共同进行防尘保护,进一步提高防尘效果。
可选的,第二防尘网16设置于第三凹槽115内。
可选的,第二防尘网16与中框11之间还设有第三粘贴件17,第二防尘网16通过第三粘贴件17粘接于中框11。
其中,第三粘贴件17设有与第一导音孔114连通的第一通孔171。
可选的,第三粘贴件17为双面胶或通过在中框11上点胶的方式形成的粘接胶。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中框组件1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8,第二密封件18设置于第二防尘网16远离第一导音孔114的一侧,以对导音孔第一114的另一端进行密封。
其中,第二密封件18设有与第一通孔171连通的第二通孔181。
可选的,第二密封件18为密封泡棉。
可选的,第二密封件18与第二防尘网16之间还设有第四粘贴件19,第二密封件18通过第四粘贴件19粘接于第二防尘网16。
其中,第四粘贴件19设有分别连通第一通孔171及第二通孔181的第三通孔191。
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20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2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20包括中框组件10及电声组件21。
中框组件10包括中框11及第一防尘网12,其中,中框11设有导音通道111,该导音通道111包括第一导音段1111及第二导音段1112,第一导音段1111的一端与第二导音段1112的一端连通,且第一导音段1111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导音段1112的一端的开口面积。
可选的,第一导音段1111从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积保持不变,第二导音段1112从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积保持不变,也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音段1111从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导音段1112从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积。
可选的,导音通道111还包括第三导音段1113,第三导音段1113与第二导音段1112连通,且与第二导音段1112弯折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导音段1113远离第二导音段1112的一端与电子设备的外部连通,以接收外部进入的声音或向外部发出声音。
可选的,中框11还设有第一凹槽112,第一凹槽112分别与第一导音段1111的一端及第二导音段1112的一端连通。
可选的,中框11还设有第二凹槽113,该第二凹槽113与第一导音段1111的另一端连通。
可选的,中框11还设有第一导音孔114,第一导音孔114的一端与第一导音段1111的一端连通,也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音孔114与第二导音段1112与第一导音段1111的同一段连通,该第一导音孔114用于接收电声器件发出的声音或使得电声器件接收从第一导音孔114进入的声音,也即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的声音可依次通过第三导音段1113、第二导音段1112、第一导音段1111及第一导音孔114发出而被电声器件接收,或者电声器件发出的声音可依次通过第一导音孔114、第一导音段1111、第二导音段1112及第三导音段1113传出。
可选的,中框11还设有第三凹槽115,第三凹槽115与第一导音孔114的另一端连通。
第一防尘网12设置于第一导音段1111内并盖设于第二导音段1112的一端,以使得第一防尘网12在导音通道111内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在进行防尘保护的同时,降低装配难度以及第一防尘网12所占空间。
可选的,第一防尘网12设置于第一凹槽112内,以在进行防尘保护的同时,降低第一防尘网12占用导音通道111的空间,提高导音空间111的导音效果,降低电子设备的厚度。
可选的,第一防尘网12与中框11之间设有第一粘贴件13,第一防尘网12通过第一粘贴件13粘接于中框11。
可选的,第一粘贴件13为双面胶或通过在中框11上点胶的方式形成的粘接胶。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中框组件1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4,第一密封件14盖设于第一导音段1111的另一端,以密封第一导音段1111的另一端。
可选的,第一密封件14设置于第二凹槽113内,在进行密封的同时,降低第一密封件14所占的空间,进而降低电子设备的厚度。
可选的,第一密封件14为密封泡棉。
可选的,第二密封件14与中框11之间设有第二粘贴件15,第二密封件14通过第二粘贴件15粘接于中框11。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中框组件10还包括第二防尘网16,第二防尘网16盖设于第一导音孔114的另一端,以通过第一防尘网12与第二防尘网16共同进行防尘保护,进一步提高防尘效果。
可选的,第二防尘网16设置于第三凹槽115内。
可选的,第二防尘网16与中框11之间还设有第三粘贴件17,第二防尘网16通过第三粘贴件17粘接于中框11。
其中,第三粘贴件17设有与第一导音孔114连通的第一通孔171。
可选的,第三粘贴件17为双面胶或通过在中框11上点胶的方式形成的粘接胶。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中框组件1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8,第二密封件18设置于第二防尘网16远离第一导音孔114的一侧,以对导音孔第一114的另一端进行密封。
其中,第二密封件18设有与第一通孔171连通的第二通孔181。
可选的,第二密封件18为密封泡棉。
可选的,第二密封件18与第二防尘网16之间还设有第四粘贴件19,第二密封件18通过第四粘贴件19粘接于第二防尘网16。
其中,第四粘贴件19设有分别连通第一通孔171及第二通孔181的第三通孔191。
电声组件21用于接收导音通道111进入的声音或向导音通道111发出声音。
具体的,电声组件21包括电路板211及电声器件212,电路板211设有与第一导音孔114的另一端连通的第二导音孔2111,电声器件212设置于电路板211上且设有与第二导音孔2111连通的工作孔2121,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11设置于第二密封件18远离第二防尘网16的一侧,第二导音孔2111通过第一通孔171、第二通孔181及第三通孔191与第一导音孔114连通。
可选的,电声器件212为麦克风器件,当外部声音进入导音通道111后,依次通过第一导音孔114、第二导音孔2111进入工作孔2121,从而使得麦克风器件将该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组件,通过将第一防尘网设置于第一导音段内且盖设于第二导音段的一端,以使得第一防尘网在导音通道内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在进行防尘保护的同时,降低装配难度以及第一防尘网所占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组件包括中框及第一防尘网,所述中框设有导音通道,所述导音通道包括第一导音段及第二导音段,所述第一导音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音段的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一导音段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导音段的一端的开口面积,所述第一防尘网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音段内并盖设于所述第二导音段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导音段的一端及所述第二导音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防尘网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网与所述中框之间设有第一粘贴件,所述第一防尘网通过所述第一粘贴件粘接于所述中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盖设于所述第一导音段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音段的另一端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中框之间设有第二粘贴件,所述第一密封件通过所述第二粘贴件粘接于所述中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设有第一导音孔,所述第一导音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音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导音孔用于接收电声器件发出的声音或使得所述电声器件接收从所述导音孔传出的声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组件还包括第二防尘网,所述第二防尘网盖设于所述第一导音孔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防尘网远离所述导音孔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尘网与所述中框之间还设有第三粘贴件,所述第二防尘网通过所述第三粘贴件粘接于所述中框。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音孔的另一端连通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防尘网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二防尘网之间还设有第四粘贴件,所述第二密封件通过所述第四粘贴件粘接于所述第二防尘网。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通道还包括第三导音段,所述第三导音段与所述第二导音段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导音段弯折连接。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中框组件,包括中框及第一防尘网,所述中框设有导音通道,所述导音通道包括第一导音段及第二导音段,所述第一导音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音段的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一导音段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导音段的一端的开口面积,所述第一防尘网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音段内并盖设于所述第二导音段的一端;
电声组件,用于接收从所述导音通道进入的声音或向所述导音通道发出声音。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设有第一导音孔,所述第一导音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音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电声组件包括电路板及电声器件,所述电路板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音孔的另一端连通的第二导音孔,所述电声器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设有与所述第二导音孔连通的工作孔。
CN201821907123.3U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8905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7123.3U CN208905147U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7123.3U CN208905147U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05147U true CN208905147U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78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07123.3U Active CN208905147U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051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3302A (zh) * 2020-03-30 2021-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3302A (zh) * 2020-03-30 2021-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4687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650597B (zh) 一种密封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1190199A1 (zh) 电子设备
EP2723097B1 (en) Microphone modul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995907B (zh) 电子设备
US2023000710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8574919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429831B (zh) 电子设备
CN21046940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19052332A1 (zh) 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0087167A (zh) 终端设备
CN208128300U (zh)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8905147U (zh) 一种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291394A (zh) 电子设备
CN109995898B (zh)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494903B (zh)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113460B (zh) 电子设备
CN107340705A (zh) 一种侧出音的防水智能手表
CN210183490U (zh) 麦克风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866242A (zh) 电子设备
CN208548931U (zh) 移动通讯装置
CN219304882U (zh) 电子设备
CN201966990U (zh) 扬声器的封装结构
CN209017232U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JP2013258698A (ja) マイク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式電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