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89994U - 一种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89994U
CN208889994U CN201821730127.9U CN201821730127U CN208889994U CN 208889994 U CN208889994 U CN 208889994U CN 201821730127 U CN201821730127 U CN 201821730127U CN 208889994 U CN208889994 U CN 208889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ixing seat
connector
hole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301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国钞
张晓瑞
卢志明
周尔康
韩敏杰
张鹏磊
步巧凤
沈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301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89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89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89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以提高插接速度,同时提高连接器的使用寿命。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其中:插头包括连接板、第一固定座、第一电路板、连接件、导向柱以及第一转接端子,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固定座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位置相对的第二连接孔;连接件包括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连接杆且连接杆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内径;第一电路板固定于第一固定座且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弹簧探针;导向柱设置于第一固定座且导向柱的末端具有倒角;插座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电路板和第二转接端子,第二固定座上开设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第二电路板固定于第二固定座,且第二电路板设置有与弹簧探针相对应的接触片。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连接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航空电子等技术领域中,因常常涉及到电子设备的快装、快卸操作,以便进行点检维护、故障处理等作业,因此快速式插拔连接器是必不可少的连接器件。快速式插拔连接器一般包括插头和插座两部分,且插头和插座分别与产品与设备电路电连接,当需要将产品连接至设备电路中时,只需控制快速式插拔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对插连接即可。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快速式插拔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在对插过程中很难准确对齐,影响插接速度;并且插头和插座之间的插拔力也比较大,在插拔频率较高的使用环境中,较易发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以提高插接速度,同时提高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其中:
插头包括连接板、第一固定座、第一电路板、连接件、导向柱以及第一转接端子,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且连接板的一侧与直线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第一固定座位于连接板背离直线驱动装置的一侧且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位置相对的第二连接孔;连接件包括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连接杆以及设置于连接杆两端的限位元件,至少一个限位元件与连接杆可拆卸连接且连接杆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内径;第一电路板固定于第一固定座背离连接板的一侧,且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弹簧探针;导向柱设置于第一固定座背离连接板的一侧上避开第一电路板的区域,且导向柱的末端具有倒角;第一转接端子位于第一电路板朝向第一固定座的一侧且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插座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电路板和第二转接端子,第二固定座上开设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第二电路板固定于第二固定座,且第二电路板背离第二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与弹簧探针相对应的接触片;第二转接端子位于第二电路板朝向第二固定座的一侧且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铁,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位置相对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吸附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第一定位孔。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对应所述定位销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端,所述定位销穿射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并与所述第二磁铁吸附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第一底壁和位于所述第一底壁的相对的两端的两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于所述两个第一侧壁远离所述第一底壁的一端,所述第一转接端子固定于所述两个第一侧壁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固定座包括第二底壁和位于所述第二底壁的相对的两端的两个第二侧壁,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于所述两个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二底壁的一端,所述第二转接端子固定于所述两个第二侧壁之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杆为双头螺柱,所述限位元件分别为螺纹联接于所述双头螺柱的两端的螺母;或者,
所述连接杆为螺栓的螺杆,所述限位元件分别为螺栓的头部以及与所述螺栓螺纹联接的螺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弹簧探针和所述接触片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一个。
在本实用实施例方案中,由于连接杆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内径,因此连接杆可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径向移动,也就是说,第一固定座相对连接板可在垂直于连接杆的轴向方向的平面内产生一定范围的移动,使第一固定座与连接板之间实现了浮动连接;在驱动装置驱动插头朝向靠近插座的一侧移动时,导向柱末端的倒角首先会插入导向孔内,此时如果插头与插座之间未准确对齐,当驱动装置继续驱动插头移动时,在导向柱与导向孔的导向配合下,第一固定座就会在垂直于连接杆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了第一固定座与连接板间相对位置的自动调整,使得导向柱的主体部分也能够插入导向孔内,这样,当导向柱完全插入导向孔内时,就实现了插头与插座间的准确对齐,使得弹簧探针与接触片之间能够良好接触;同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簧探针与接触片之间为触点接触,在连接器的插拔过程中没有摩擦力,因此连接器也不易发生损坏。可见,相比现有技术,该方案利用第一固定座与连接板之间的浮动连接,提高了连接器的插接速度,同时利用弹簧探针与接触片之间的触点接触,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插头;20-插座;11-连接板;12-第一固定座;13-第一电路板;
14-连接件;15-导向柱;16-第一转接端子;111-第一连接孔;
121-第二连接孔;141-连接杆;142-限位元件;131-弹簧探针;
21-第二固定座;22-第二电路板;23-第二转接端子;24-导向孔;
221-接触片;112-第一磁铁;122-第二磁铁;132-定位销;
222-第一定位孔;123-第二定位孔;124-第一底壁;125-第一侧壁;
211-第二底壁;212-第二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插接速度,同时提高连接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包括插头10和插座20,其中:
插头10包括连接板11、第一固定座12、第一电路板13、连接件14、导向柱15以及第一转接端子16,连接板1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1且连接板11的一侧与直线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第一固定座12位于连接板11背离直线驱动装置的一侧且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11位置相对的第二连接孔121;连接件14包括穿过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的连接杆141以及设置于连接杆141两端的限位元件142,至少一个限位元件142与连接杆141可拆卸连接且连接杆141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的内径;第一电路板13固定于第一固定座12背离连接板11的一侧,且第一电路板13上设置有弹簧探针131;导向柱15设置于第一固定座12背离连接板11的一侧上避开第一电路板13的区域,且导向柱15的末端具有倒角;第一转接端子16位于第一电路板13朝向第一固定座12的一侧且与第一电路板13电连接;
插座20包括第二固定座21、第二电路板22和第二转接端子23,第二固定座21上开设有与导向柱15配合的导向孔24;第二电路板22固定于第二固定座21,且第二电路板22背离第二固定座21的一侧设置有与弹簧探针131相对应的接触片221;第二转接端子23位于第二电路板22朝向第二固定座21的一侧且与第二电路板22电连接。
其中,第一电路板13固定于第一固定座12的具体实现方式不限,例如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第一固定座12上;同理,第二电路板22也可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第二固定座21上。
连接件14的具体结构不限,只要能够将第一固定座12与连接板11浮动连接即可。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杆141为双头螺柱,限位元件142分别为螺纹联接于双头螺柱的两端的螺母;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杆141为螺栓的螺杆,限位元件142分别为螺栓的头部以及与螺栓螺纹联接的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簧探针131与接触片221的具体数量不限。可以理解的,每对弹簧探针131和与其相配合的接触片221之间能够实现一种信号的传递,由于弹簧探针131与接触片221的体积较小,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对弹簧探针131与接触片221,这样就可实现多种信号的传递,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方案能够更加适应现代产品的柔性生产需求。
在本实用实施例方案中,由于连接杆141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的内径,因此连接杆141可在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内径向移动,也就是说,第一固定座12相对连接板11可在垂直于连接杆141的轴向方向的平面内产生一定范围的移动,使第一固定座12与连接板11之间实现了浮动连接;在驱动装置驱动插头10朝向靠近插座20的一侧移动时,导向柱15末端的倒角首先会插入导向孔24内,此时如果插头10与插座20之间未准确对齐,当驱动装置继续驱动插头10移动时,在导向柱15与导向孔24的导向配合下,第一固定座12就会在垂直于连接杆141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了第一固定座12与连接板11间相对位置的自动调整,使得导向柱15的主体部分也能够插入导向孔24内,这样,当导向柱15完全插入导向孔24内时,就实现了插头10与插座20间的准确对齐,使得弹簧探针131与接触片221之间能够良好接触;同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簧探针131与接触片221之间为触点接触,在连接器的插拔过程中没有摩擦力,因此连接器也不易发生损坏。可见,相比现有技术,该方案利用第一固定座12与连接板11之间的浮动连接,提高了连接器的插接速度,同时利用弹簧探针131与接触片221之间的触点接触,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方案中,优选的,连接件1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当连接件14的数量为两个或以上时(例如图2所示的呈直线排列的三个连接件14),可以在不影响第一固定座12与连接板11间浮动连接的前提下,避免第一固定座12相对连接板11发生旋转,从而提高了插头的结构可靠性。
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连接板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铁112,第一固定座12上设置有与第一磁铁112位置相对的第二磁铁122,第一磁铁112与第二磁铁122吸附连接。本实施例方案中,在驱动装置驱动插头朝向靠近插座的一侧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磁铁112与第二磁铁122之间能够始终保持吸附连接,只是当第一固定座12在垂直于连接杆141的轴向方向移动时,第一磁铁112与第二磁铁122之间的接触面积会发生变化,因此该方案在不影响第一固定座12与连接板11间浮动连接的前提下,保证了第一固定座12与连接板11的连接可靠性。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13上设置有定位销132,第二电路板22上开设有与定位销132配合的第一定位孔222,该方案通过定位销132与第一定位孔222的配合作用进一步保证了插头与插座之间的对位精确性,使得弹簧弹片131与接触片221之间能够良好接触。可以理解的,定位销132朝向第二电路板22的一端也具有倒角结构,其作用与导向柱15末端的倒角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将定位销132固定于插头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12上对应定位销13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23,第二磁铁122位于第二定位孔123远离第一电路板13的一端,定位销132穿射于第二定位孔123内并与第二磁铁122吸附连接。
第一固定座12的具体结构不限,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12包括第一底壁124和位于第一底壁124的相对的两端的两个第一侧壁125,第一电路板13固定于两个第一侧壁125远离第一底壁124的一端,第一转接端子16固定于两个第一侧壁125之间。可以理解的,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座21也可以包括第二底壁211和位于第二底壁211的相对的两端的两个第二侧壁212,第二电路板22固定于两个第二侧壁212远离第二底壁211的一端,第二转接端子23固定于两个第二侧壁212之间。
下面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应用于某电子产品测试过程中的具体案例来说明连接器的使用方法:连接器插头10的第一转接端子16与测试设备的相应线束连接,连接器插座20固定于用于承载该电子产品的载具上,插座20的第二转接端子23与电子产品的对应线束连接,当载具流动至测试工位并定位完毕后,驱动装置(如气缸)驱动插头10朝向靠近插座20的一侧移动,使弹簧探针131与接触片221接触实现电路互连,然后即可进行相关测试作业。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和插座,其中:
插头包括连接板、第一固定座、第一电路板、连接件、导向柱以及第一转接端子,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且连接板的一侧与直线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第一固定座位于连接板背离直线驱动装置的一侧且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位置相对的第二连接孔;连接件包括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连接杆以及设置于连接杆两端的限位元件,至少一个限位元件与连接杆可拆卸连接且连接杆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内径;第一电路板固定于第一固定座背离连接板的一侧,且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弹簧探针;导向柱设置于第一固定座背离连接板的一侧上避开第一电路板的区域,且导向柱的末端具有倒角;第一转接端子位于第一电路板朝向第一固定座的一侧且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插座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电路板和第二转接端子,第二固定座上开设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第二电路板固定于第二固定座,且第二电路板背离第二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与弹簧探针相对应的接触片;第二转接端子位于第二电路板朝向第二固定座的一侧且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铁,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位置相对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吸附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第一定位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对应所述定位销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端,所述定位销穿射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并与所述第二磁铁吸附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第一底壁和位于所述第一底壁的相对的两端的两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于所述两个第一侧壁远离所述第一底壁的一端,所述第一转接端子固定于所述两个第一侧壁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固定座包括第二底壁和位于所述第二底壁的相对的两端的两个第二侧壁,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于所述两个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二底壁的一端,所述第二转接端子固定于所述两个第二侧壁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双头螺柱,所述限位元件分别为螺纹联接于所述双头螺柱的两端的螺母;或者,
所述连接杆为螺栓的螺杆,所述限位元件分别为螺栓的头部以及与所述螺栓螺纹联接的螺母。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探针和所述接触片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一个。
CN201821730127.9U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连接器 Active CN208889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0127.9U CN208889994U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0127.9U CN208889994U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89994U true CN208889994U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17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30127.9U Active CN208889994U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89994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5079A (zh) * 2019-07-18 2019-09-2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工装夹
CN111555078A (zh) * 2020-05-22 2020-08-18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磁力可拆卸连接器及航天机构
CN113225945A (zh) * 2021-05-10 2021-08-06 上海昱章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数字式速度控制器
CN113346331A (zh) * 2021-06-23 2021-09-03 上海捷策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头辅助插接装置
CN113552614A (zh) * 2021-07-22 2021-10-26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回收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5079A (zh) * 2019-07-18 2019-09-2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工装夹
CN111555078A (zh) * 2020-05-22 2020-08-18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磁力可拆卸连接器及航天机构
CN113225945A (zh) * 2021-05-10 2021-08-06 上海昱章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数字式速度控制器
CN113225945B (zh) * 2021-05-10 2023-03-10 上海昱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式速度控制器
CN113346331A (zh) * 2021-06-23 2021-09-03 上海捷策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头辅助插接装置
CN113552614A (zh) * 2021-07-22 2021-10-26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回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89994U (zh) 一种连接器
US7458837B2 (en) Connector housing block, interface memb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testing apparatus
KR20200049761A (ko) 자기 서스펜션 베어링의 와이어링 구조, 압축기 및 에어컨
CN110600940A (zh) 一种浮动连接器及led显示屏
CN206962142U (zh) 一种电连接器的浮动定位装置
CN2901612Y (zh) 一种用于与pcb板连接的连接器
CN105305163B (zh) 浮动接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426901B (zh) 一种就地化线路保护装置测试平台
JP4488438B2 (ja)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ブロック、インターフェイス部材および電子部品試験装置
CN207265326U (zh) 一种可伸缩接触式连接器
CN208654190U (zh) 一种电子产品载具
CN213813710U (zh) Pcb射频信号同轴测试探针及自动对位夹具
CN115224508A (zh) 一种双绞线端接可变性减少的模块化连接器
CN211297203U (zh) 用于连接板卡的治具
CN203490942U (zh) 磁头软电缆检测装置
CN106099447A (zh) 线缆接头
CN210442406U (zh) 一种下双针弹性模块
CN214204119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测试的磁性连接器
CN220475033U (zh) 一种多针电子元器件插接件
CN208690551U (zh) 浮动式连接器
CN219715504U (zh) 一种通用转接装置
CN201294682Y (zh) 带自导向连接功能的控制箱
CN213602084U (zh) 插头和插座对接夹具
CN110718477A (zh) 分体式楔焊自动键合台线夹
CN113178733B (zh) 一种两件式经济型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