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89806U - 导风装置及使用该导风装置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导风装置及使用该导风装置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89806U
CN208889806U CN201821358571.2U CN201821358571U CN208889806U CN 208889806 U CN208889806 U CN 208889806U CN 201821358571 U CN201821358571 U CN 201821358571U CN 208889806 U CN208889806 U CN 208889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ing
cover
interior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585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腾斐
王乾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tong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585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89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89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89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风装置及使用该导风装置的车辆。导风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车体上的防尘罩,防尘罩的底部设有用于连通防尘罩的内腔与电池舱的风道,防尘罩上设有用于与车辆内部连通的透气格栅,防尘罩内设有内罩体,所述风道通过内罩体的底面与内罩体的内腔连通,内罩体包括与所述透气格栅对应设置的挡风侧面,定义挡风侧面的水平方向两侧分别为前侧和后侧,所述内罩体上设有位于透气格栅前侧和/或后侧的进风口;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电池舱以及上述导风装置。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车辆内的导风装置防水、防尘性能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导风装置及使用该导风装置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风装置及使用该导风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能源的日渐枯竭和对空气环境的污染破坏,使能源改革成为全球的绿色新政,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辆在推动这场绿色革命的同时,也成为了国家新能源产业化的重点。车载能源系统作为新能源车辆的主要系统之一,其性能的优劣决定着整车性能的好坏。目前动力锂电池是车载能源的主流形式,为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有必要对电池系统进行充分的热管理,通过合理的风道结构使得电池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性能,为电池工作性能的发挥提供良好的温度环境。
现有车辆的电池温度大部分通过电池舱体开通风孔或者增加电池保温材料等措施进行控制,还有在电池舱体内增加小风扇控制温度的,这几种方式容易受外界温度或者电池舱空间以及走线方式等限制,并且部分车辆内引风装置安全系数低,侵占车内空间,温度控制效果不理想,一旦损坏会造成很大的维修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55954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纯电动公路客车电池引风装置,该引风装置包括可连通客舱与电池箱的引风管、转接风道和防尘罩,引风管通过转接风道与客舱连通,防尘罩罩设在转接风道与客舱连通处的上方,防尘罩的侧边设置有复数个透气格栅。该引风装置能对电池的工作环境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但是由于其透气格栅设置在转接风道的上方,积水和灰尘很容易通过透气格栅从转接风道的上方并沿着转接风道进入电池箱,时间久了容易造成电池受损或者使引风管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装置,解决现有车辆内的导风装置防水、防尘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导风装置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风装置的技术方案是:导风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车体上的防尘罩,防尘罩的底部设有用于连通防尘罩的内腔与电池舱的风道,防尘罩上设有用于与车辆内部连通的透气格栅,防尘罩内设有内罩体,所述风道通过内罩体的底面与内罩体的内腔连通,内罩体包括与所述透气格栅对应设置的挡风侧面,定义挡风侧面的水平方向两侧分别为前侧和后侧,所述内罩体上设有位于透气格栅前侧和/或后侧的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风装置的有益效果是:该导风装置通过防尘罩底部设有的用于连通防尘罩的内腔与电池舱的风道来实现电池舱的通风散热,克服了现有车辆电池舱散热对空间的限制;该导风装置在防尘罩内再设一个内罩体,通过内罩体的一个挡风侧面,将从透气格栅处进入的气流分向,同时又可以阻挡车内的灰尘或水直接进入风道中,造成电池受损或使得风道堵塞,具有很好的防水和防尘性能。
进一步地,限定进风口的底部口沿高于内罩体的底面。进风口的底部口沿高于内罩体的底面可以防止车辆内的水珠或灰尘通过通气格栅被挡风侧面阻挡后沿着内罩体的底部流入风道内。
进一步地,对内罩体的结构进行改进,限定所述内罩体包括靠近车身的外侧壁和与外侧壁对应平行的内侧壁,内侧壁形成所述挡风侧面。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内罩体还包括连接在外侧壁的底部和内侧壁的底部之间的底壁,所述内侧壁的底部为台阶结构,内罩体的底壁具有与台阶高度适配的折边,折边的边缘形成所述进风口的底部口沿。内侧壁的底部为台阶结构,台阶的一个台阶面对进入防尘罩内的水珠和灰尘进行阻挡,使水珠沿该台阶面滑至另一个台阶面上,不至于直接在防尘罩的底部进行堆积而使水珠沿着防尘罩的底部进入风道内;底壁的折边具有一定高度使得进风口的底部口沿高于内罩体的底面,增强了导风装置的防水防尘性能。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挡风侧面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透气格栅的长度和宽度。挡风侧面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透气格栅的长度和宽度,保证水珠从透气格栅溅入防尘罩内时,不会直接溅入导气管中,灰尘也不会直接吹入导气管内,而是被挡风侧面给阻挡,保证了整个导风装置的防水和防尘性能。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风道设有两处以上。设置两处以上风道,可以实现在保证通风的情况下减小风道的尺寸,从而可减小整个导风装置的尺寸,更好的满足安装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的技术方案为: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电池舱以及导风装置,导风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车体上的防尘罩,防尘罩的底部设有用于连通防尘罩的内腔与电池舱的风道,防尘罩上设有用于与车辆内部连通的透气格栅,防尘罩内设有内罩体,所述风道通过内罩体的底面与内罩体的内腔连通,内罩体包括与所述透气格栅对应设置的挡风侧面,定义挡风侧面的水平方向两侧分别为前侧和后侧,所述内罩体上设有位于透气格栅前侧和/或后侧的进风口。
车辆的有益效果:车辆采用上述的导风装置后,整个电池舱的通风散热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同时由于导风装置具有防尘防水性能,保证了电池的安全运行,使电池更好发挥其工作性能,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进一步地,限定进风口的底部口沿高于内罩体的底面。进风口的底部口沿高于内罩体的底面可以防止车辆内的水珠或灰尘通过通气格栅被挡风侧面阻挡后沿着防尘罩的底部流入风道内。
进一步地,对内罩体的结构进行改进,限定所述内罩体包括靠近车身的外侧壁和与外侧壁对应平行的内侧壁,内侧壁形成所述挡风侧面。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内罩体还包括连接在外侧壁的底部和内侧壁的底部之间的底壁,所述内侧壁的底部为台阶结构,内罩体的底壁具有与台阶高度适配的折边,折边的边缘形成所述进风口的底部口沿。内侧壁的底部为台阶结构,台阶的一个台阶面对进入防尘罩内的水珠和灰尘进行阻挡,使水珠沿该台阶面滑至另一个台阶面上,不至于直接在防尘罩的底部进行堆积而使水珠沿着防尘罩的底部进入风道内;底壁的折边具有一定高度使得进风口的底部口沿高于内罩体的底面,增强了导风装置的防水防尘性能。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挡风侧面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透气格栅的长度和宽度。挡风侧面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透气格栅的长度和宽度,保证水珠从透气格栅溅入防尘罩内时,不会直接溅入导气管中,灰尘也不会直接吹入导气管内,而是被挡风侧面给阻挡,保证了整个导风装置的防水和防尘性能。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风道设有两处以上。设置两处以上风道,可以实现在保证通风的情况下减小风道的尺寸,从而可减小整个导风装置的尺寸,更好的满足安装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从正面视角看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风装置去掉进风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风装置的进风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从底部视角看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底座的截面形状图;
图中,1-导风管,2-底座,3-折边,4-进风盒,5-通风孔,6-前侧进风口,7-后侧进风口,8-透气格栅,9-车身侧封板,1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风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该导风装置包括导风管1,导风管1形成将车辆乘客舱和电池舱连通的风道,导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导风管1上方并用于导风管1贯通的底座2,底座2采用欧米伽形底板边梁型材组焊件,其截面形状如图5所示,一方面担承着其周围的竹地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露自攻钉,在使用时焊接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侧封板9上。在本实施例中,导风管1并排间隔设有4根。底座2上罩有一个进风盒4,进风盒4扣在车身侧封板9的内侧壁并与底座2焊接。进风盒4和底座2形成一个防尘罩,导风管1将电池舱和防尘罩的内腔连通。进风盒4于车身侧封板9平行的一侧开有通风孔5,通风孔5处通过螺钉安装有用于与车辆内部连通的透气格栅8,透气格栅8具有若干百叶窗,百叶窗的窗口朝下布置,能有效防止水珠通过导风管1进入电池舱内。
进风盒4和底座2所形成的防尘罩内设有内罩体,在本实施例中,内罩体为设置在底座2上并与透气格栅8平行布置的挡板10,如图2所示,挡板10由外侧壁、内侧壁、上侧壁和底壁组成,其中外侧壁和内侧壁均与透气格栅8平行,外侧壁扣在车身侧封板9的内侧壁中,挡板10的内侧壁形成用于阻挡从透气格栅8进入的灰尘和水珠的挡风侧面。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挡风侧面水平方向的两侧为前侧和后侧。挡板10的内侧壁的底部为台阶状结构,挡板10的底壁具有与台阶高度适配的折边3,折边3与挡板10的内、外侧壁和上侧壁之间形成前侧进风口6和后侧进风口7,且前侧、后侧进风口的底部口沿高度大于挡板10的底壁。由于导风管1贯穿底座2,为同时保证导气管1通过挡板10的底壁与挡板10内形成的气流通道连通,折边3的宽度小于底座2的宽度。为了防止透气格栅8无法挡住的水珠或灰尘等直接进入导风管1内,挡板10的挡风侧面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透气格栅8的长度和宽度;同时为了提高通风散热效果,前侧进风口6和后侧进风口7的截面面积总和大于透气格栅8的有效进气孔面积总和。
乘客舱内的风通过透气格栅8进入进风盒4内,遇到挡板10的挡风侧面之后改变气流的方向,使气流沿挡风侧面的两侧流动,分别通过前侧进风口6和后侧进风口7进入导风管1内,顺着导风管1流入电池舱内对电池舱进行散热或保温。进水格栅8无法挡住的水珠或车内的灰尘吹击到挡板10的挡风侧面上后,会沿挡风侧面滑落至挡板10的台阶状内侧壁的台阶面上,不会直接进入导风管1内。另外,当乘客舱内开暖风时,水蒸气会从透气格栅8处进入进风盒4内,初始时挡板10表面温度较低,水蒸气与挡板10的挡风侧面接触时会形成水珠直接沿着挡风侧面滑落至挡板10的底壁,由于底壁具有折边3,水珠不会直接流入导风管1内,随着暖风的流通,水珠会逐渐蒸发减少,保证整个导风装置的防水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乘客舱内的风是通过前、后侧进风口中进入导风管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挡板的外侧壁不扣在车身侧封板的内侧壁上,使得挡板的外侧壁和车身侧封板的内侧壁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将进风口开设在挡板的外侧壁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挡板的底壁具有折边的结构使得前、后侧进风口的底部口沿高于底座,来防止水珠或灰尘直接沿着底座流向导风管中。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挡板的底壁不设置成带折边的结构,只需将导风管从挡板的底壁穿出的高度调高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挡板包括扣在车身侧封板的内侧壁上的外侧壁,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板也可以不设外侧壁,而直接通过其上侧壁、内侧壁、底壁与车身侧封板之间形成进风通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的实施例,该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电池舱以及导风装置,该导风装置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Claims (7)

1.导风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车体上的防尘罩,防尘罩的底部设有用于连通防尘罩的内腔与电池舱的风道,防尘罩上设有用于与车辆内部连通的透气格栅,其特征在于:防尘罩内设有内罩体,所述风道通过内罩体的底面与内罩体的内腔连通,内罩体包括与所述透气格栅对应设置的挡风侧面,定义挡风侧面的水平方向两侧分别为前侧和后侧,所述内罩体上设有位于透气格栅前侧和/或后侧的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口的底部口沿高于内罩体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体包括靠近车身的外侧壁和与外侧壁对应平行的内侧壁,内侧壁形成所述挡风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体还包括连接在外侧壁的底部和内侧壁的底部之间的底壁,所述内侧壁的底部为台阶结构,内罩体的底壁具有与台阶高度适配的折边,折边的边缘形成所述进风口的底部口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侧面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透气格栅的长度和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设有两处以上。
7.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电池舱以及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导风装置。
CN201821358571.2U 2018-08-22 2018-08-22 导风装置及使用该导风装置的车辆 Active CN208889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8571.2U CN208889806U (zh) 2018-08-22 2018-08-22 导风装置及使用该导风装置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8571.2U CN208889806U (zh) 2018-08-22 2018-08-22 导风装置及使用该导风装置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89806U true CN208889806U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09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58571.2U Active CN208889806U (zh) 2018-08-22 2018-08-22 导风装置及使用该导风装置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898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8674A (zh) * 2018-08-22 2020-03-03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装置及使用该导风装置的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8674A (zh) * 2018-08-22 2020-03-03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装置及使用该导风装置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51221U (zh) 一种客车动力蓄电池舱散热结构
CN102665380B (zh) 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的气液分离式散热风道结构
CN203883059U (zh) 一种适用于储能系统的电池箱
CN202464115U (zh) 玻璃钢船艇的机舱进出风装置
CN208889806U (zh) 导风装置及使用该导风装置的车辆
CN115551322A (zh) 一种具有新型散热结构的机箱
CN103419799A (zh) 机车通风导流罩
CN204069614U (zh) 一种多功能通风格栅
CN202088860U (zh) 一种客车节能安全型动力电池舱
CN109927535A (zh) 导风罩
CN204161089U (zh) 发动机舱通风结构和具有该发动机舱通风结构的客车
CN205429522U (zh) 一种可实现精确散热的配电箱
CN102931449B (zh) 一种车用电池包的散热结构
CN204088525U (zh)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组散热结构
CN104168748A (zh) 一种多功能通风格栅
CN110858674A (zh) 一种导风装置及使用该导风装置的车辆
CN209133867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电气柜散热装置
CN203518395U (zh) 一种冰箱风道以及应用该风道的冰箱
CN207834421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动客车电池仓的电池热平衡结构
CN105202731A (zh) 机车驾驶室空气分配结构
CN213093647U (zh) 一种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柜
CN218274758U (zh) 储能机柜
CN205090574U (zh) 机车驾驶室空气分配结构
CN106004897B (zh) 一种机车动力电池组散热系统
CN110871760A (zh) 一种客车及其后保险杠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50061 Yudao Road, Guancheng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tong Bus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61 Yudao Road, Guancheng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