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74765U - 理线器及该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理线器及该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74765U
CN208874765U CN201821098203.9U CN201821098203U CN208874765U CN 208874765 U CN208874765 U CN 208874765U CN 201821098203 U CN201821098203 U CN 201821098203U CN 208874765 U CN208874765 U CN 208874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line winder
buckle
cable
sn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982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卫星
刘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 K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 K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 K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 K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982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74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74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74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理线器及该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该理线器包括具有弹性的架体,所述架体具有供线缆穿过的容纳腔;形成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壁具有用于安装的葫芦孔。该理线器能够对多根线缆进行束缚,以对线缆进行整理和保护,同时该理线器具有安装结构,能够将理线器安装于机体,以对束缚后的线缆进行定位,使机体内的线缆得到有效保护,减少线缆的更换频率。

Description

理线器及该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器产品机箱内部的理线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上述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器产品的机箱内部所连接的线缆较多,机箱内部的诸多线缆往往相互缠绕在一起,显得杂乱无章,维护时因难以厘清线缆而增加了难度,不仅费时费力,也极易损伤线缆。
目前虽然有用于整理线缆的理线产品,但只能将多根线缆束缚在一起,束缚后的线缆在机箱内无法定位,仍然存在相互缠绕而导致损伤线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理线器以及该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该理线器能够对多根线缆进行束缚,以对线缆进行整理和保护,同时该理线器具有安装结构,能够将理线器安装于机体,以对束缚后的线缆进行定位,使机体内的线缆得到有效保护,减少线缆的更换频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理线器,包括具有弹性的架体,所述架体具有供线缆穿过的容纳腔;形成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壁具有用于安装的葫芦孔。
如上,该理线器具有供线缆穿过的容纳腔,可以对线缆进行束缚,特别是对多根线缆进行束缚,以防止多根线缆缠绕;同时,形成该容纳腔的第一壁开设有安装用的葫芦孔,这样,该理线器可通过葫芦孔安装至容设有多根线缆的机体内,也就是说,理线器可与机体相对定位,而对线缆在机体内的排布进行定位,确保束缚后的线缆与机体位置相对限定,避免线缆在机体内晃动而发生磨损,从而对线缆进行有效保护,减少线缆的更换频率。
如上所述的理线器,所述架体包括自所述第一壁上端向上延伸的安装壁,所述安装壁的靠近顶端的部位具有镂空结构,以便其顶端具有向下弹性变形的空间。
如上所述的理线器,所述架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两者的下端通过底壁连接,所述第二壁的上端设有朝向所述安装壁弯折的顶壁,所述顶壁设有卡扣,所述安装壁朝向所述第二壁的一侧设有卡口部,所述卡扣能够卡嵌或脱离所述卡口部;
所述卡扣卡嵌于所述卡口部的状态下,所述顶壁、所述安装壁、所述第一壁、所述底壁及所述第二壁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
如上所述的理线器,所述卡扣包括自所述顶壁朝向所述安装壁延伸的基板和自所述基板向所述顶壁的外侧斜向延伸的卡板,所述卡板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允许所述卡板向所述基板方向弹性变形的空间;
所述卡扣卡嵌于所述卡口部的状态下,所述卡板具有远离所述基板方向的弹性复位力。
如上所述的理线器,所述卡口部包括固设于所述安装壁的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之间形成供所述卡扣嵌入的卡口;
所述上板体具有朝向所述下板体延伸的凸部,所述卡板具有卡槽,所述卡扣卡嵌于所述卡口部的状态下,所述凸部插入所述卡槽。
如上所述的理线器,所述凸部的底面为远离所述安装壁的一侧向上倾斜的倾斜面。
如上所述的理线器,所述卡板的外端部形成有横截面呈圆形的执手部。
如上所述的理线器,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二壁连接处的过渡壁具有自其内壁面向外壁面凹陷的通槽。
如上所述的理线器,所述架体包括封闭的环绕体,所述环绕体由顺次连接的所述第一壁、底壁、第二壁和顶壁组成;所述环绕体环绕形成的腔体形成所述容纳腔。
如上所述的理线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底壁的长度一致,且大于所述第二壁的长度;所述第一壁的两端部分别伸出所述第二壁的两端,所述第一壁的两端部均设有所述葫芦孔。
如上所述的理线器,所述镂空结构具体为长条孔,所述长条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理线器的长度方向一致。
如上所述的理线器,所述安装壁的顶端具有朝所述长条孔方向凹陷的凹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所述理线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理线器,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卡持件,其固设于所述机体,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卡持件的头部尺寸小于所述葫芦孔的大孔尺寸,且大于所述葫芦孔的小孔尺寸;所述卡持件的杆部尺寸小于所述葫芦孔的小孔尺寸;
止挡件和限位件,均固设于所述机体;
并配置成:所述理线器通过所述葫芦孔的小孔套设于所述卡持件的杆部的状态下,所述止挡件抵接所述安装壁的顶端,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壁抵接,以防止所述理线器沿所述葫芦孔的大孔至其小孔方向移动。
该连接结构用于理线器与机体的组装;安装时,先将理线器的葫芦孔的大孔对准机体上卡持件的头部,使卡持件的头部穿过葫芦孔的大孔,以将理线器套设于卡持件,同时将理线器的安装壁的顶端向下挤压,使其位于止挡件的下方,此时,限位件位于理线器第一壁与机体之间;接着,移动理线器使其葫芦孔的小孔与卡持件的杆部配合,以将理线器卡挂于卡持件,同步向机体方向推动理线器,使其与机体壁面贴合,此时,限位件正好与理线器抵接,防止理线器沿葫芦孔的大孔至小孔方向移动,同时消除前述施加于理线器的安装壁的挤压力,使其恢复原状而与机体上的止挡件抵接;拆卸时,反向操作即可。
由上可见,该连接结构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无需使用工具即可快速完成理线器与机体的拆装,方便对机体内线缆的整理与定位,效率高。
如上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止挡件具体为T型钉,所述安装壁的顶端具有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具体呈弧状结构,并配置成:所述理线器通过所述葫芦孔的小孔套设于所述卡持件的杆部的状态下,所述T型钉的杆部卡入所述凹部,所述T型钉的头部对所述凹部形成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理线器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斜视图;
图2A为图1所示理线器处于未卡嵌状态的侧视图;
图2B为图1所示理线器处于卡嵌状态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中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图1所示理线器与图3所示机体安装时处于活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1所示理线器与图3所示机体安装时处于限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C为图1所示理线器安装于图3所示机体且束缚线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应用图1所示理线器对机体内的线缆布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理线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理线器100 容纳腔101 第一壁110
底壁120 第二壁130 顶壁140
安装壁150 长条孔151 凹部152
卡扣160 基板161 卡板162
卡槽163 执手部164 卡口部170
上板体171 下板体172 凸部173
过渡壁180 通槽181 葫芦孔190
大孔191 小孔192
机体200 卡持件210 头部211
杆部212 T型钉220 限位件230
理线器100′ 容纳腔101′ 第一壁110′
底壁120′ 第二壁130′ 顶壁140′
安装壁1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便于理解和描述简洁,下文结合理线器及该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一并说明。
该实施例提供的理线器可应用于电器产品中,对电器产品机体内部的线缆进行束缚,也可应用于其他需要对线缆进行束缚的产品中,以避免相互缠绕而损伤;同时,该实施例提供的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可使理线器与机体相对固定,以对束缚的线缆进行定位。
请参考图1、图2A和图2B,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理线器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斜视图;图2A为图1所示理线器处于未卡嵌状态的侧视图;图2B为图1所示理线器处于卡嵌状态的侧视图。
该实施例中,理线器100包括具有弹性的架体,该架体具有供线缆穿过的容纳腔101;形成该容纳腔101的第一壁110具有安装用的葫芦孔190,该葫芦孔190由尺寸较大的大孔191和尺寸较小的小孔192贯通形成。
该理线器100的容纳腔101可以对线缆进行束缚,特别是对多根线缆进行束缚,以防止多根线缆缠绕而造成损伤;同时,在形成容纳腔101的第一壁110开设安装用的葫芦孔,葫芦孔190的结构设置可以将该理线器100安装于容设线缆的机体内,也就是说,理线器100与机体可相对定位,从而对机体内线缆的排布进行定位,以确保束缚后的线缆与机体位置相对固定,不会在机体内部晃动而发生磨损,进而对线缆形成有效的保护,减少对线缆的更换频率。
进一步的,该架体还包括自第一壁110的上端向上延伸的安装壁150,该安装壁150靠近顶端的部位具有镂空结构,以便其顶端具有向下弹性变形的空间。
这里所用的方位词“上”、“顶”及后文涉及到的方位词均是基于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该架体的上述安装壁150及其镂空结构的设置,能够与葫芦孔190相配合,与机体更可靠地定位。具体配合形式在后文中详细说明。
该实施例中,架体还包括与第一壁110相对的第二壁130,两者的下端通过底壁120连接,第二壁130的上端设有朝向安装壁150弯折的顶壁140,顶壁140上设有卡扣160,安装壁150朝向第二壁的一侧设有卡口部170,卡扣160能够卡嵌于卡口部170而使顶壁140与安装壁150连接,卡扣160还能够脱离卡口部170而使顶壁140与安装壁150分离。
如图2A所示,当卡扣160脱离卡口部170时,安装壁150、第一壁110、底壁120、第二壁130和顶壁140围成具有敞口的腔体;如图2B所示,当卡扣160卡嵌于卡口部170时,安装壁150、第一壁110、底壁120、第二壁130和顶壁140围成一个封闭的环绕体,该环绕体的环绕腔即为前述用于供线缆穿过的容纳腔。
如上,该理线器100设置卡扣160与卡口部170的配合结构,使得束缚线缆的容纳腔可为敞口或封闭状态,这样,在对线缆进行束缚时,可先使卡扣160脱离卡口部170,将线缆的待束缚部位从顶壁140与安装壁150之间的敞口放入腔体内,再使卡扣160卡嵌于卡口部170,实现对线缆的束缚;由此可见,该结构的设置在对线缆进行束缚时,可直接在需要束缚的部位进行操作,无需使线缆的一端穿过容纳腔,对于较长的线缆来说,操作方便,效率高。
如图2A所示,该实施例中,卡扣160包括自顶壁140朝向安装壁150延伸的基板161和自基板161向顶壁140的外侧斜向延伸的卡板162,在卡板162与基板161之间形成允许卡板162向基板161方向弹性变形的空间。
这里,“外”以容纳腔101为基准定义,靠近容纳腔101的一侧为内,远离容纳腔101的一侧为外。
卡口部170与卡扣160配置为:卡扣160卡嵌于卡口部170的状态下,卡板162具有远离基板161方向的弹性复位力,也就是说,卡扣160卡嵌于卡口部170时,卡板162与基板161之间的空间被压缩,小于常态下两者之间形成的空间。
该实施例中,卡口部170包括固设于安装壁150的上板体171和下板体172,两者之间形成供卡扣160嵌入的卡口;卡扣160卡嵌于卡口部170后,其卡板162和基板161分别与上板体171和下板体172相抵,因卡板162具有远离基板161方向的弹性复位力,所以可防止卡扣160脱出卡口部170。
可以理解,要使卡扣160卡嵌于卡口部170后,其卡板162具有远离基板161方向的弹性复位力,那么卡口的尺寸应当小于卡扣160的尺寸。
卡入卡扣160时,朝基板161的方向按压卡板162,以缩小卡扣160的尺寸,方便其卡入卡口部170,在卡扣160卡入卡口部170后,释放卡扣160,此时,卡板162具有复位的趋势,受上板体171的限制,在复位弹性力的作用下抵顶上板体171。
具体的,上板体171还具有朝向下板体172延伸的凸部173,卡扣160的卡板162具有卡槽163,在卡扣160卡嵌于卡口部170的状态下,前述凸部173正好插入卡槽163内,如图2B所示,凸部173与卡槽163相抵,可防止卡扣160脱出卡口部170,提高卡扣160与卡口部170卡嵌的可靠性。
具体的,凸部173的底面为远离安装壁130的一侧向上倾斜的倾斜面,这样设置,可为卡扣160的嵌入形成导向作用,方便卡扣160与卡口部170的配合。
具体的方案中,卡板162的外端部形成有横截面呈圆形的执手部164,该执手部164的设置方便卡嵌时,向基板161的方向按压卡板162。
具体的方案中,理线器100的底壁120与第二壁130连接处的过渡壁180具有自其内壁面向其外壁面凹陷的通槽181,这样设置后,卡扣160卡嵌于卡口部170的状态下,通槽181的结构设计使第二壁130具有靠近第一壁110的趋势,在一定程度可降低卡扣160脱出卡口部170的机率。
请一并参考图3、图4A至图4C,其中,图3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中机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图1所示理线器与图3所示机体安装时处于活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1所示理线器与图3所示机体安装时处于限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C为图1所示理线器安装于图3所示机体且束缚线缆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理线器100与机体200的连接结构,除了包括前述理线器100上的葫芦孔190及安装壁150顶端的镂空结构外,还包括固设于机体200上的卡持件210、止挡件220和限位件230。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设置时,理线器100通常安装于机体200的一个壁面,也就是说,卡持件210、止挡件220和限位件230均固设于与理线器100安装配合的机体200的一个壁面;为清楚示意,图3仅示出机体200的局部结构。
其中,卡持件210与葫芦孔190相配合,该卡持件210具体包括尺寸较大的头部211和尺寸较小的杆部212,卡持件210的头部211尺寸小于葫芦孔190的大孔191尺寸,且大于葫芦孔190的小孔192尺寸。
卡持件210、止挡件220、限位件230的位置关系具体配置成:
理线器100通过其葫芦孔190的小孔套设于卡持件210的杆部212的状态下,止挡件220与理线器100的安装壁150的顶端抵接,限位件230与理线器100的第一壁110抵接,以防止理线器100沿葫芦孔190的大孔191至其小孔192方向移动。
为便于说明,图3、图4A至图4C中引入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中所示,定义X轴方向为机体200的长度方向,Z轴方向为机体200的高度方向,Y轴方向为机体200的厚度方向,上文中所提及的上、顶、底等即为Z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
下面具体说明理线器100与机体200的组装过程。
如图4A所示,先将理线器100的葫芦孔190的大孔191对准机体200上卡持件210的头部211,并沿Y轴向机体200方向移动理线器100,使卡持件210的头部211穿过葫芦孔190的大孔191,以将理线器100套设于卡持件110;此时,限位件230位于理线器100的第一壁110与机体200之间,也就是说,受限位件230的阻隔,理线器100的第一壁110处于弹性变形的状态,以图4A所示视角来看,限位件230处于不可见状态,为表明位置关系,图4A中以虚线示意限位件230;同时,沿Z轴向下挤压安装壁150,使其变形而位于止挡件220的下方;
接着,沿图示D2向D1的方向移动理线器100,使葫芦孔190的小孔192与卡持件210的杆部212配合,因理线器100的移动,限位件230不再位于第一壁110与机体200之间,可将理线器100沿Y轴向机体200的方向推动,而使第一壁110与对应的机体200壁面接触,此时,受卡持件210的头部211的干涉作用,理线器100卡挂于卡持件210,并限位件230正好与第一壁110的左侧壁抵接,限制理线器100沿D1向D2方向移动,同时,消除之前施加于安装壁150的挤压力,使安装壁150恢复原状而与止挡件220抵接;此时,理线器100与机体200的相对位置如图4B所示,理线器100与机体200的位置相互限定,两者之间的稳固性良好。
图4A和图4B中,理线器100的卡扣160均处于脱离卡口部170的状态,可以理解,对线缆进行束缚和定位时,为方便操作,可先将理线器100安装于机体200,再对线缆进行束缚。
如图4C所示,线缆W以前述方式置入理线器100的腔体后,将卡扣160卡嵌于卡口部170,以防止线缆W脱出理线器100。
如上,该连接结构的设计使得操作者无需使用工具就可快速完成理线器100与机体200的拆装,并可快速实现对线缆的束缚。
具体的方案中,安装壁150靠近顶端的部位的镂空结构具体为长条孔151,其长度方向与理线器100的长度方向一致,也即图中所示的X轴方向。这样,安装壁150顶端向下弹性变形的空间较大,在将理线器100安装至机体200时,安装壁150的顶端容易变形而与止挡件220配合。
可以理解,所述镂空结构不限于长条孔151的形式,比如可以为沿X轴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圆孔或多边形孔或不规则孔等。
具体的方案中,安装壁150的顶端具有朝长条孔151方向凹陷的凹部152,理线器100安装于机体200后,止挡件220正好卡入该凹部152,避免止挡件220压抵安装壁150的顶端,而对其压抵部位造成磨损。
具体的,止挡件220可以为T型钉,上述凹部152具体呈弧状结构,理线器100安装于机体200后,T型钉220的钉杆与凹部152配合,T型钉220的钉头对凹部152形成干涉,这样,相当于凹部152位于T型钉220的钉头与机体200之间,可以防止凹部152朝远离机体200的方向移动,提高理线器100与机体200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的方案中,理线器100的第一壁110和底壁120的长度一致,且大于第二壁130的长度,并第一壁110的两端部分别伸出第二壁130的两端,第一壁110的两端部均设有葫芦孔190。
这样设置,在安装理线器100时,操作者能清楚看到葫芦孔190与卡持件210的配合情况,方便组装。
请一并参考图5,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应用图1所示理线器对机体内的线缆布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实际进行线缆W的束缚和限位时,可以沿线缆W的布线方向在机体200上间隔安装理线器100。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理线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该实施例提供的理线器100′与前述理线器100的区别在于:该理线器100′的架体包括封闭的环绕体,该环绕体由顺次连接的第一壁110′、底壁120′、第二壁130′和顶壁140′组成,该环绕体形成腔体形成供线缆穿过的容纳腔101′。
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理线器100相比,该理线器100′的容纳腔101′始终处于封闭状态,不可敞开,相应地也就取消了前述卡扣160和卡口部170的结构,相对来说,该理线器100′的结构简单。
该理线器100′的安装壁150′的具体结构及第一壁110′的葫芦孔的结构设置等均可参照前述实施例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理线器及该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理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弹性的架体,所述架体具有供线缆穿过的容纳腔;形成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壁具有用于安装的葫芦孔;
所述架体包括自所述第一壁上端向上延伸的安装壁,所述安装壁的靠近顶端的部位具有镂空结构,以便其顶端具有向下弹性变形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两者的下端通过底壁连接,所述第二壁的上端设有朝向所述安装壁弯折的顶壁,所述顶壁设有卡扣,所述安装壁朝向所述第二壁的一侧设有卡口部,所述卡扣能够卡嵌或脱离所述卡口部;
所述卡扣卡嵌于所述卡口部的状态下,所述顶壁、所述安装壁、所述第一壁、所述底壁及所述第二壁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自所述顶壁朝向所述安装壁延伸的基板和自所述基板向所述顶壁的外侧斜向延伸的卡板,所述卡板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允许所述卡板向所述基板方向弹性变形的空间;
所述卡扣卡嵌于所述卡口部的状态下,所述卡板具有远离所述基板方向的弹性复位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部包括固设于所述安装壁的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之间形成供所述卡扣嵌入的卡口;
所述上板体具有朝向所述下板体延伸的凸部,所述卡板具有卡槽,所述卡扣卡嵌于所述卡口部的状态下,所述凸部插入所述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底面为远离所述安装壁的一侧向上倾斜的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的外端部形成有横截面呈圆形的执手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二壁连接处的过渡壁具有自其内壁面向外壁面凹陷的通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封闭的环绕体,所述环绕体由顺次连接的所述第一壁、底壁、第二壁和顶壁组成;所述环绕体环绕形成的腔体形成所述容纳腔。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底壁的长度一致,且大于所述第二壁的长度;所述第一壁的两端部分别伸出所述第二壁的两端,所述第一壁的两端部均设有所述葫芦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结构具体为长条孔,所述长条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理线器的长度方向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壁的顶端具有朝所述长条孔方向凹陷的凹部。
12.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器为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理线器,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卡持件,其固设于所述机体,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卡持件的头部尺寸小于所述葫芦孔的大孔尺寸,且大于所述葫芦孔的小孔尺寸;所述卡持件的杆部尺寸小于所述葫芦孔的小孔尺寸;
止挡件和限位件,均固设于所述机体;
并配置成:所述理线器通过所述葫芦孔的小孔套设于所述卡持件的杆部的状态下,所述止挡件抵接所述安装壁的顶端,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壁抵接,以防止所述理线器沿所述葫芦孔的大孔至其小孔方向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具体为T型钉,所述安装壁的顶端具有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具体呈弧状结构,并配置成:所述理线器通过所述葫芦孔的小孔套设于所述卡持件的杆部的状态下,所述T型钉的钉杆卡入所述凹部,所述T型钉的钉头对所述凹部形成干涉。
CN201821098203.9U 2018-07-11 2018-07-11 理线器及该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08874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98203.9U CN208874765U (zh) 2018-07-11 2018-07-11 理线器及该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98203.9U CN208874765U (zh) 2018-07-11 2018-07-11 理线器及该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74765U true CN208874765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62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98203.9U Active CN208874765U (zh) 2018-07-11 2018-07-11 理线器及该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747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4789A (zh) * 2022-10-10 2022-11-11 广东中强精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边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4789A (zh) * 2022-10-10 2022-11-11 广东中强精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边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15468A (en) IC Extraction tool
CN208874765U (zh) 理线器及该理线器与机体的连接结构
CN106951036A (zh) 电子模块及电子设备
CN203783278U (zh) 一种箱柜电磁锁
CN106253025B (zh) 保护门组装机
JP4832233B2 (ja) 電線管
CN201478589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
US7876578B2 (en) Insertion slot shielding mechanism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10392112U (zh) 一种导线集束装置
CN209183387U (zh) 牢固度高的引脚结构及电感
JP4966185B2 (ja) 配線装置
CN203800308U (zh) 一种网线接口座
CN201230052Y (zh) 电连接器
CN219305252U (zh) 一种空调器电控箱
CN216054534U (zh) 断路器
CN111071607B (zh) 一种便捷式收纳盒的使用方法
CN215496580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万能式断路器
CN210334118U (zh) 一种折弯装置
CN219533201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电阻测试仪
CN218965242U (zh) 一种工装
CN217036160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连接器
CN216213822U (zh) 一种家庭储能电池箱
CN220985023U (zh)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2723476U (zh) 一种光缆终端盒
CN212935405U (zh) 一种方便检修的汽车电控线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