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4197U - 一种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4197U
CN208864197U CN201820675800.7U CN201820675800U CN208864197U CN 208864197 U CN208864197 U CN 208864197U CN 201820675800 U CN201820675800 U CN 201820675800U CN 208864197 U CN208864197 U CN 208864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upper housing
sliding panel
lower c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758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双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uan Rong Rubber And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uan Rong Rubber And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uan Rong Rubber And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uan Rong Rubber And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758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64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4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41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固定在下壳体上的盘状刷毛,压合装置用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压合;压合装置包括装置架、设于装置架下部的定位机构、用于在上下方向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压合的压合机构、控制压合机构工作的控制系统,压合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滑动的设于装置架上的压装板、为压装板上下运动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钮,通过自动化的设计结构,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安装工作,拜托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手动压合,整个压合工作,在将上壳体和下壳体摆放好后,按压控制钮,压合装置即可自动执行压合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人们清洁环境的重要工具。现有的吸尘器一般包括地刷和尘桶,以及将地刷和尘桶连接的连接管。其中,地刷的壳体通常是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装而成,在现有技术中,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设置有多个插孔和多个连接柱,当连接柱插入到插入到插孔中,并与插孔紧密连接后,即实现了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对接安装,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人工手动使用简易治具抵压上壳体和下壳体,从而使连接柱插入到插入到插孔中,完成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对接安装,但是在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压合时需要的力度较大,增加了员工疲劳度,而且人工手动的方式,使得生产工作的率及其低下,还存在容易产生工伤事故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固定在下壳体上的盘状刷毛,压合装置用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压合;压合装置包括装置架、设于装置架下部的定位机构、用于在上下方向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压合的压合机构、控制压合机构工作的控制系统,压合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滑动的设于装置架上的压装板、为压装板上下运动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钮,将安装有刷毛的下壳体定位于定位机构处,上壳体对应定位在下壳体的上侧面上,当按压控制钮,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带动压装板向下运动,压装板抵压上壳体,上壳体向下运动,进而上壳体与下壳体被压合。
优选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架上的固定板,固定板的内周部形成有空腔,定位机构还包括沿上下方向滑动的设于空腔中的滑动板,滑动板具有第一位置和位于第一位置下方的第二位置,定位机构还包括趋向于带动滑动板回复至第一位置的回复件,当压装板向下抵压上壳体,上壳体抵压下壳体,进而滑动板由第一位置向下滑动至第二位置,上壳体和下壳体被压合,当压装板向上运动并解除对上壳体的抵压,滑动板在回复件的作用下向上滑动并回复至第一位置,进而被压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够从空腔中脱出。由于压合过后,壳体在周向紧密的贴合在定位机构上,比较难以从定位机构的定位腔中脱出,通过滑动板与固定板的配合设置,使得壳体自动从空腔中脱出,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地,回复件包括抵触在滑动板的下表面与装置架之间的弹簧,定位机构还包括设于滑动板的下表面与装置架之间的多个阻挡块,当滑动板向下运动至其下表面与阻挡块相抵,滑动板运动至第二位置。
优选地,压合装置还包括设于多个阻挡块中的一个上的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当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带动压装板向下抵压上壳体时,下壳体抵压滑动板向下运动至滑动板的下表面与阻挡块相抵,距离传感器感应到滑动板运动至第二位置,距离传感器发出信号至控制系统,进而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带动压装板向上运动。
优选地,滑动板上表面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有凸缘,当滑动板装设在固定板的空腔中时,凸缘的侧壁与固定板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定位腔和第二定位腔,定位机构还包括分别设于第一定位腔和第二定位腔内的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凸起。
优选地,定位机构还包括开设在固定板上表面上的让位槽。
优选地,装置架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支撑板、位于上部的第二支撑板、支撑并连接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多根支撑柱,定位机构设于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驱动装置设于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向下穿过第二支撑板设置。
优选地,装置架还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导向柱、滑动的设于导向柱上的安装板,压装板固定设于安装板的下表面,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压装板的下表面覆设有遮挡层。遮挡层可以布匹,在压装板抵压上壳体时,遮挡层可以避免上壳体刮伤或形成压痕或受损。
优选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盒,装置架设于控制盒的上侧面,控制钮包括设于控制盒上的第一控制钮和第二控制钮,控制系统还包括设于控制盒上的紧急停止按钮。控制驱动装置工作时,需要第一控制钮和第二控制钮同时按压,避免一个控制钮的控制方式,因误操作发生压装板在不需要的时候下压造成的产品损坏或工人的工伤事故,大大提高压合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紧急停止按钮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切断压合装置的电路,让压合装置即刻停止,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其进一步的提高了压合装置的安全性。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通过自动化的设计结构,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安装工作,拜托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手动压合,整个压合工作,在将上壳体和下壳体摆放好后,按压控制钮,压合装置即可自动执行压合工作,避免了手动操作的不方便的情况,省时省力,且大大的提高压合工作的工作效率,避免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板与固定板配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滑动板处于第一位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板与固定板配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滑动板处于第二位置);
其中:11、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支撑柱;14、导向柱;15、安装板;21、固定板;210、让位槽;22、滑动板;220、凸缘;221、第一定位腔;222、第二定位腔;23、弹簧;24、阻挡块;25、距离传感器;30、驱动装置;31、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32、压装板;40、控制盒;41、第一控制钮;42、第二控制钮;43、紧急停止按钮;t1、第一定位凸起;t2、第二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固定在下壳体上的盘状刷毛,压合装置用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压合;压合装置包括装置架、设于装置架下部的定位机构、用于在上下方向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压合的压合机构、控制压合机构工作的控制系统,压合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滑动的设于装置架上的压装板32、为压装板32上下运动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30(本例中驱动装置30为气缸),驱动装置30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钮,将安装有刷毛的下壳体定位于定位机构处,上壳体对应定位在下壳体的上侧面上,当按压控制钮,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30带动压装板32向下运动,压装板32抵压上壳体,上壳体向下运动,进而上壳体与下壳体被压合。
具体地,装置架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支撑板11、位于上部的第二支撑板、支撑并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多根支撑柱13,定位机构设于第一支撑板11的上表面,驱动装置30设于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31向下穿过第二支撑板设置,此外,装置架还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导向柱14、滑动的设于导向柱14上的安装板15,压装板32固定设于安装板15的下表面,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31与安装板15固定连接。压装板32的下表面覆设有遮挡层。遮挡层可以布匹,在压装板32抵压上壳体时,遮挡层可以避免上壳体刮伤或形成压痕或受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盒40,装置架设于控制盒40的上侧面,控制钮包括设于控制盒40上的第一控制钮41和第二控制钮42,控制系统还包括设于控制盒40上的紧急停止按钮43。控制驱动装置30工作时,需要第一控制钮41和第二控制钮42同时按压,避免一个控制钮的控制方式,因误操作发生压装板32在不需要的时候下压造成的产品损坏或工人的工伤事故,大大提高压合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紧急停止按钮43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切断压合装置的电路,让压合装置即刻停止,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其进一步的提高了压合装置的安全性。
本例中,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架上的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内周部形成有空腔,定位机构还包括沿上下方向滑动的设于空腔中的滑动板22,滑动板22具有第一位置和位于第一位置下方的第二位置,定位机构还包括趋向于带动滑动板22回复至第一位置的回复件,当压装板32向下抵压上壳体,上壳体抵压下壳体,进而滑动板22由第一位置向下滑动至第二位置,上壳体和下壳体被压合,当压装板32向上运动并解除对上壳体的抵压,滑动板22在回复件的作用下向上滑动并回复至第一位置,进而被压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够从空腔中脱出。由于压合过后,壳体在周向紧密的贴合在定位机构上,比较难以从定位机构的定位腔中脱出,通过滑动板22与固定板21的配合设置,使得壳体自动从空腔中脱出,提高工作效率。回复件包括抵触在滑动板22的下表面与装置架之间的弹簧23,定位机构还包括设于滑动板22的下表面与装置架之间的多个阻挡块24,当滑动板22向下运动至其下表面与阻挡块24相抵,滑动板22运动至第二位置。压合装置还包括设于多个阻挡块24中的一个上的距离传感器25,距离传感器25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当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30带动压装板32向下抵压上壳体时,下壳体抵压滑动板22向下运动至滑动板22的下表面与阻挡块24相抵,距离传感器25感应到滑动板22运动至第二位置,距离传感器25发出信号至控制系统,进而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30带动压装板32向上运动。
进一步地,滑动板22上表面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有凸缘220,当滑动板22装设在固定板21的空腔中时,凸缘220的侧壁与固定板21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定位腔221和第二定位腔222,定位机构还包括分别设于第一定位腔221和第二定位腔222内的第一定位凸起t1和第二定位凸起t2。定位机构还包括开设在固定板21上表面上的让位槽21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通过自动化的设计结构,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安装工作,拜托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手动压合,整个压合工作,在将上壳体和下壳体摆放好后,按压控制钮,压合装置即可自动执行压合工作,避免了手动操作的不方便的情况,省时省力,且大大的提高压合工作的工作效率,避免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的盘状刷毛,所述压合装置用于将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压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包括装置架、设于所述装置架下部的定位机构、用于在上下方向将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压合的压合机构、控制所述压合机构工作的控制系统,所述压合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滑动的设于所述装置架上的压装板、为所述压装板上下运动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钮,将安装有刷毛的所述下壳体定位于所述定位机构处,所述上壳体对应定位在所述下壳体的上侧面上,当按压所述控制钮,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压装板向下运动,所述压装板抵压所述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向下运动,进而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被压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装置架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周部形成有空腔,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沿上下方向滑动的设于所述空腔中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具有第一位置和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下方的第二位置,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趋向于带动所述滑动板回复至第一位置的回复件,当所述压装板向下抵压所述上壳体,所述上壳体抵压所述下壳体,进而所述滑动板由第一位置向下滑动至第二位置,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被压合,当所述压装板向上运动并解除对所述上壳体的抵压,所述滑动板在回复件的作用下向上滑动并回复至第一位置,进而被压合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够从所述空腔中脱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件包括抵触在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装置架之间的弹簧,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装置架之间的多个阻挡块,当所述滑动板向下运动至其下表面与所述阻挡块相抵,所述滑动板运动至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设于多个所述阻挡块中的一个上的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当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压装板向下抵压所述上壳体时,所述下壳体抵压所述滑动板向下运动至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阻挡块相抵,所述距离传感器感应到所述滑动板运动至第二位置,所述距离传感器发出信号至所述控制系统,进而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压装板向上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上表面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有凸缘,当所述滑动板装设在所述固定板的空腔中时,所述凸缘的侧壁与所述固定板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定位腔和第二定位腔,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定位腔和第二定位腔内的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固定板上表面上的让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架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支撑板、位于上部的第二支撑板、支撑并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多根支撑柱,所述定位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向下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架还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导向柱、滑动的设于所述导向柱上的安装板,所述压装板固定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板的下表面覆设有遮挡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盒,所述装置架设于所述控制盒的上侧面,所述控制钮包括设于所述控制盒上的第一控制钮和第二控制钮,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控制盒上的紧急停止按钮。
CN201820675800.7U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64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75800.7U CN208864197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75800.7U CN208864197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4197U true CN208864197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61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7580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64197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6419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5849A (zh) * 2019-05-28 2019-08-16 苏州双荣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吸尘头的毛刷压装治具
CN112344967A (zh) * 2020-11-09 2021-02-09 明月苹 一种触摸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4310226A (zh) * 2021-12-31 2022-04-12 苏州莱尔特清洁器具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刷头组装设备及刷头组装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5849A (zh) * 2019-05-28 2019-08-16 苏州双荣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吸尘头的毛刷压装治具
CN110125849B (zh) * 2019-05-28 2024-05-17 苏州双荣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吸尘头的毛刷压装治具
CN112344967A (zh) * 2020-11-09 2021-02-09 明月苹 一种触摸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4310226A (zh) * 2021-12-31 2022-04-12 苏州莱尔特清洁器具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刷头组装设备及刷头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64197U (zh) 一种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
CN107620757A (zh) 贴泡棉装置及贴泡棉方法
CN204752088U (zh) 一种气动升降机构
CN110101164B (zh) 一种皮鞋加工用快速喷胶装置
CN201283496Y (zh) 双压头传送压力机
CN107127249A (zh) 一种高精度钣金件一次成型装置
CN203539223U (zh) 自移动装置
CN214982744U (zh) 一种能够针对不同产品进行调节压力的保压装置
CN108999853B (zh) 装饰板与玻璃面板粘接工装
CN211812234U (zh) 新型环形高光产品转移系统
CN110469567A (zh) 热水器玻璃面罩组件粘接工装
CN211888676U (zh) 一种家居设计用板材冲压模具
CN209426256U (zh) 一种精准压力压合机
CN208730304U (zh) 一种用于大型注塑机的安全踏板结构
CN205852189U (zh) 压螺母装置
CN206981520U (zh) 一种钣金冲孔机
CN221022406U (zh) 一种抗原检测试剂盒压合装置
CN215035442U (zh) 一种对产品进行压平定位的装置
CN212793858U (zh) 一种简易压装工装
CN218366706U (zh) 一种酒盒成型机
CN208409759U (zh) 一种装修用固定板钉子安装装置
CN210589790U (zh) 自动化地板压机
CN212606254U (zh) 安全型简易顶侧封口机
CN213440182U (zh) 一种钉框机的压紧装置
CN216780835U (zh) 一种模具隔水片焊接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