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55344U - 汽车悬架衬套、悬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悬架衬套、悬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55344U
CN208855344U CN201821266691.XU CN201821266691U CN208855344U CN 208855344 U CN208855344 U CN 208855344U CN 201821266691 U CN201821266691 U CN 201821266691U CN 208855344 U CN208855344 U CN 208855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ment
bushing
ring
pipeline section
intermediat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666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666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55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55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55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衬套、悬架及汽车。该汽车悬架衬套包括衬套内管、衬套外管以及固定连接在衬套内管和衬套外管之间的橡胶体,其中衬套内管包括中间管体以及调整管段,调整管段设置在中间管体的两端或一端且包括至少两个调整环,调整环可拆卸地顺次连接在一起,同时可拆卸地连接在中间管体上,以使中间管体和调整管段共同构成衬套内管。在进行汽车底盘调校时,通过调整可拆卸连接在中间管体上调整环的数量即可改变汽车悬架衬套的几何中心,从而获得最佳的悬架硬点位置,而不用多次更换具有不同几何中心的汽车悬架衬套,减少了底盘调校时的工序和材料的浪费。

Description

汽车悬架衬套、悬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悬架衬套、悬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设计中,硬点是指控制车身、底盘等零部件间相互关系的基准点、线、面及控制结构的统称。汽车悬架系统的硬点影响着整车操作稳定性及平顺性,衬套作为汽车悬架系统中导向机构的重要柔性元件,其几何中心是悬架系统的硬点,因此在进行底盘调校时,通过调整衬套几何中心,以调整硬点位置,从而优化底盘性能表现。
现有技术中衬套由衬套内管、橡胶体、衬套外管组成,橡胶体设置在衬套内管和衬套外管之间,并且通过硫化工艺与衬套内管的外表面和衬套外管的内表面形成一体式结构。
但是,现有技术这种一体式的衬套其安装后即使得对应的硬点位置难以改变,而在进行汽车底盘调校的过程中,为了调整硬点位置,只能采用更换不同的衬套来实现,但是,频繁的更换衬套不仅增加了底盘调校的工序,也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悬架衬套、悬架及汽车,以减少底盘调校时的工序和材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包括:衬套内管、衬套外管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衬套内管和衬套外管之间的橡胶体,所述衬套内管包括:中间管体以及调整管段,所述调整管段设置在所述中间管体的两端或一端;所述调整管段包括至少两个调整环,每个所述调整环上设置有第一装配部,所述中间管体朝向所述调整管段的一端设有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能够将所述至少两个调整环可拆卸地顺次连接在一起,且通过与所述第二装配部的配合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中间管体上,以使所述中间管体和调整管段共同构成所述衬套内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配部包括:开设在所述调整环一侧端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以及形成在所述调整环另一侧端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能够卡合在相邻的所述调整环的第一凹槽中,以将各所述调整环可拆卸连接以形成所述调整管段。
优选地,所述第二装配部包括开设在所述中间管体朝向所述调整管段的端面上的第二凹槽或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凹槽或第二凸起能够与所述调整管段中调整环上的第一凸起或第一凹槽卡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调整管段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环形本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环形本体一侧端面上的限位杆;所述第一装配部包括开设在调整环上的通孔,所述第二装配部包括开设在中间管体端面上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调整环上的通孔后穿设在对应的所述中间管体端面上的限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垂直于所述环形本体设置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由所述环形本体的内圈向所述中间管体方向的延伸;
所述第二翻边由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圈向所述中间管体方向的延伸;
所述调整环能够套设在所述第一翻边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调整环的两侧端面上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一凸起上,所述限位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凸起或所述第二凹槽上。
优选地,所述橡胶体上形成有两个对称的扇形缺口,两个所述扇形缺口由所述衬套外管向所述衬套内管的方向逐渐缩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悬架,包括弹性元件、减震器以及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摆臂,所述摆臂端部设置有如上述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轮、车架和车身,以及用于连接在所述车轮和车架、车身之间的如上述所述的悬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悬架及汽车,通过将汽车悬架衬套的衬套内管设置为包括中间管体以及调整管段,并且调整管段包括可拆卸连接在中间管体的两端或一端的至少两个、可顺次连接在一起的调整环,实现了通过选择不同的调整环数量来形成不同长度的调整管段,从而改变整个汽车悬架衬套的几何中心的位置,以满足在进行汽车底盘调校过程中硬点位置的调整需求,进而更方便、快捷地获得悬架最佳的硬点位置,而不用多次更换具有不同几何中心的汽车悬架衬套,减少了底盘调校时的工序和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的调整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的中间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中间管体; 101:第二装配部;
1011:限位孔; 20:调整管段;
21:调整环; 211:第一装配部;
2111:通孔; 22:安装座;
221:环形本体; 222:第一翻边;
223:第二翻边; 224:限位杆;
30:橡胶体; 31:扇形缺口;
32:调整孔; 40:衬套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汽车总体结构通常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以及电器与电子设备四大部分;其中,发动机是使输送进来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的部件,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底盘是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按驾驶员的操纵而正常行驶的部件,是汽车的基体,其上安装有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车身承载并安装在底盘上,是驾驶员的工作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部件。
悬架系统作为汽车底盘行驶系统的一部分,是汽车的车身与车轮之间的传力连接装置,其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平顺行驶。因此悬挂系统决定着汽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现代汽车十分关键的部件之一。
在汽车设计时,硬点是指控制车身、底盘等零部件间相互关系的基准点、线、面及控制结构的统称。汽车悬架系统的硬点影响着整车操作稳定性及平顺性,衬套作为汽车悬架系统中导向机构的重要柔性元件,其几何中心是悬架系统的硬点,因此在进行底盘调校时,通过对衬套几何中心的调整,可以得到不同的硬点位置,从而获得更好底盘性能表现。现有技术中衬套由衬套内管、橡胶体、衬套外管组成,橡胶体30设置在衬套内管和衬套外管之间,并且通过硫化工艺与衬套内管的外表面和衬套外管的内表面形成一体式结构。
但是,在进行汽车底盘调校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最佳的底盘性能,需要多次更换具有不同几何中心的衬套以调整悬架系统的硬点,而频繁的更换衬套不仅增加了底盘调校的工序,而且造成了材料浪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悬架衬套包括:衬套内管、衬套外管40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衬套内管和衬套外管40之间的橡胶体30,其中衬套内管包括:中间管体10以及调整管段20,调整管段20设置在中间管体10的两端或一端;调整管段20包括至少两个调整环21,每个调整环21上设置有第一装配部211,中间管体10朝向调整管段20的一端设有第二装配部101,第一装配部211能够将至少两个调整环21可拆卸地顺次连接在一起,且通过与第二装配部101的配合可拆卸地连接在中间管体10上,以使中间管体10和调整管段20共同构成衬套内管。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优选在中间管体10的两端均设置有调整管段20,调整管段20包括至少两个调整环21,每个调整环21上设置有第一装配部211,第一装配部211可以为卡接或者螺接的方式,以限制两个调整环21之间发生位移而脱离衬套内管40。在中间管体10的两端朝向调整管段20的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二装配部101,第二装配部101可以与第一装配部211的连接方式相同,以使调整管段20上的调整环21顺次且牢靠的安装在中间管体10上。
如上所述,通过第一装配部211、第二装配部101将调整管段20安装在中间管体10上后,由于调整管段20中调整环2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而不同数量的调整环21可以增加或缩短调整管段20的长度进而增加中间管体10的整体长度,从而改变衬套的几何中心。
在底盘调教过程中,可先将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安装在悬架系统的预设位置,然后根据底盘整体性能情况确定硬点需要调整的量,再将中间管体10任意一端或者两端的调整环21取下、或者顺次在调整管段20的一端或两端上加装调整环21,以改变衬套结构的几何中心位置,获得所需的硬点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通过将衬套内管设置为包括中间管体10以及调整管段20,调整管段20包括至少两个、可顺次连接在一起的调整环21,调整环21可拆卸连接在中间管体10的两端或一端,实现了通过选择不同数量的调整环21来形成不同长度的调整管段20,从而改变整个汽车悬架衬套的几何中心位置,以满足在进行汽车底盘调校过程中硬点位置的调整需求,进而更方便、快捷地获得悬架最佳的硬点位置,而不用多次更换具有不同几何中心的汽车悬架衬套,减少了底盘调校时的工序和材料的浪费。
进一步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的调整环2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装配部211包括:开设在调整环21一侧端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以及形成在调整环21另一侧端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第一凸起能够卡合在相邻的调整环21的第一凹槽中,以将各调整环21可拆卸的连接以形成调整管段2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优选在调整环21的环体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以及两个第一凸起,其中,两个第一凹槽在调整环21的一侧环体上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凸起在调整环21的另一侧环体上对称设置,因此在每一个调整环21的一侧均形成有两个第一凹槽,在另一侧形成有两个第一凸起。装配时,只需将相邻的两个调整环21具有第一凹槽的一侧对应另一调整环21具有第一凸起的一侧,即可完成两个调整环2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设置第一装配部211为凹槽与凸起的配合,结构简单,并且可将多个调整环21顺次连接在一起,同时防止多个调整环21沿径向移动而脱离中间管体10。
进一步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的中间管体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二装配部101包括开设在中间管体10朝向调整管段20的端面上的第二凹槽或第二凸起,第二凹槽或第二凸起能够与调整管段20中调整环21上的第一凸起或第一凹槽卡合固定。
具体的,在中间管体10朝向调整管段20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装配部101,以安装调整管段20固定连接。第二装配部101可以为第二凹槽或者第二凸起,其中当第二装配部101为第二凹槽时可以和调整管段20上的第一凸起卡合固定;当第二装配部101为第二凸起时可以和调整管段20上的第一凹槽卡合固定。且第二凹槽或第二凸起均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凹槽或者第二凸起在中间管体10的端面上对称设置,这样一来,调整管段20和中间管体10通过第一装配部211和第二装配部101的配合,将多个调整环21安装在了中间管体10的两端,安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防止中间管体10、调整环21之间的相对位移,使调整环21牢靠的安装在中间管体10的两端。
更进一步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的安装座2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调整管段20还包括安装座22,安装座22包括环形本体221,以及固定在环形本体221一侧端面上的限位杆224;第一装配部211包括开设在调整环21上的通孔2111,第二装配部101包括开设在中间管体10端面上的限位孔1011,限位杆224贯穿调整环21上的通孔2111后穿设在对应的中间管体10端面上的限位孔1011中。
具体的,在中间管体10两端的调整管段20的末端均设置有安装座22,安装座22包括环形本体221,在环形本体221上垂直固定有限位杆224,限位杆224设置为两根,对应的,第一装配部21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2111,第二装配部101上开设有两个限位孔1011。在进行调整管段20的安装时,首先将调整环21依次穿设在安装座22的限位杆224上,然后将安装座22上的限位杆224对准中间管体10上的限位孔1011,将调整管段20插设在中间管体10上以完成安装。
在一种实施例中,安装座22包括环形本体221,在环形本体221上开设有通孔2111,对应的,第一装配部211上也开设有通孔2111,第二装配部101上开设有限位孔1011。上述提到的环形本体221以及第一装配部211上的通孔2111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且均具有相同的尺寸,第二装配部101上的限位孔1011的数量与通孔2111的数量相同。进一步的,限位孔1011内设置有内螺纹,将调整管段20安装在中间管体10上后,可通过螺钉或者螺栓穿过设置在安装座22以及调整环21上的通孔2111后,将调整管段20安装在限位孔1011内,通过螺接的方式可使调整管段20牢靠的安装在中间管体10的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安装座22的环形本体221上也设置有第三凹槽或者第三凸起,用于与调整环21上的第一凸起或者第一凹槽卡合。安装时,将调整环21上具有第一凹槽或第一凸起的一侧与安装座22上具有第三凸起或第三凹槽的一侧相接触并相互卡合,再依次将其他调整环21穿设在安装座22的限位杆224上,最终再将限位杆224插设在中间管体10的限位孔1011内,并且使调整环21与中间管体10卡合固定。这样一来,安装座22、调整环21、中间管体10之间均通过凹槽或者凸起卡合固定,而且通过限位杆224对调整环21进行限位,使调整管段20在径向上不会发生位移,牢靠的安装在中间管体10上。
更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安装座22包括:垂直于环形本体221设置的第一翻边222和第二翻边223,第一翻边222由环形本体221的内圈向中间管体10的方向延伸,第二翻边223由环形本体221的外圈向中间管体10的方向延伸,调整环21能够套设在所述第一翻边222上。
具体的,第一翻边222的长度需要足够长,以使所有调整环21全部套设在第一翻边222上,而且,第一翻边222末端需要与中间管体10的内侧管壁相接触,这样一来在安装座22将调整环21安装在中间管体10上以后,第一翻边222可以作为安装座22的环形本体221与中间管体10之间的支撑,调整环21套设在第一翻边222上,可以更加牢靠,进一步防止调整环21发生沿径向的位移。另外,环形本体221上第二翻边223的长度要小于与环形本体221接触的调整环21的厚度,这样一来,与环形本体221最接近的调整环21在第一翻边222、第二翻边223的作用下被稳固的固定在安装座22上,而其它依次连接的调整环21在凹槽和凸起的卡合以及限位杆224的限位作用下同样能够受到第二翻边223的限制作用,使得整体连接一体化,从而将所有调整环21稳固的安装在中间管体10的两端。而第二翻边223长度小于与其最接近的调整环21的厚度,也使此调整环21的拆卸更加方便。
上述提到的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分别设置在调整环21的两侧,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优选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在调整环21的两侧端面上对应设置,即在调整环21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对称的两个第一凹槽,而在调整环21的另一侧端面的相同位置形成有两个第一凸起,这样一来,在加工调整环21时可采用一体成型工艺,从而简化调整环21的制作工艺。另外使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对应设置,在依次安装调整环21时,方便凹槽与凸起之间的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2111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槽或第一凸起上,所述限位孔1011开设在所述第二凸起或第二凹槽上。
具体的,第一凹槽由凹槽槽壁以及凹槽槽底组成,可选的凹槽槽壁可以垂直于调整环21的环体设置,也可以与环体呈一定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凹槽槽壁与调整环21本体呈一定角度,凹槽槽底与凹槽槽壁连接在一起且与调整环21环体平行设置,第一凸起的凸起方式与尺寸大小与第一凹槽相同,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的采用相同的设置,在此不作赘述。通孔2111开设在第一凹槽的凹槽槽底或第一凸起的顶部上,限位孔1011开设在第二凹槽的凹槽槽底或者第二凸起的顶部上。因此,在将调整环21与安装座22安装好后,再将安装座22上的限位杆224插设在中间管体10上的限位孔1011上,最终完成安装,将凹槽与凸起的卡合、限位杆224与通孔2111、限位孔1011的配合均设置在一起,有利于安装时孔位的匹配,方便安装。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橡胶体30通过硫化一体工艺与衬套内管和衬套外管40固定连接,橡胶体30上形成有两个对称的扇形缺口31,两个所述扇形缺口31由衬套外管40向衬套内管的方向逐渐缩小。具体的,扇形缺口31具有较大弧面的一端朝向衬套外管40的方向,扇形缺口31较小的一端朝向衬套内管的方向。安装本实施例中的汽车悬架衬套时,通过将衬套的扇形缺口31与车身形成预设角度,可以对汽车刹车或加速时起到缓冲作用,以提高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橡胶体30上还开设有调整孔32,调整孔32设置在橡胶体30的环状体上。通过调整调整孔32的个数或者孔径来调整汽车悬架的性能,能有效地过滤掉中高速普通路面的高频振动,消除人肢体的麻木感,过减速带或有冲击路面的时候使乘客感觉冲击较柔和、冲击噪声较沉闷、路感较平和,能有效的改善乘坐舒适性。本实施例对调整孔32的数量和孔径不作具体限制,汽车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设计需求来调整孔32的数量和尺寸,以到达期望的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悬架,包括弹性元件、减震器以及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摆臂,摆臂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用于连接汽车的其它零部件。在摆臂的端部,即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处设置有上述提到的汽车悬架衬套。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通过将衬套内管设置为包括中间管体10以及调整管段20,调整管段20包括至少两个、可顺次连接在一起的调整环21,调整环21可拆卸连接在中间管体10的两端或一端,实现了通过选择不同的调整环21的数量来形成不同长度的调整管段20,从而改变整个汽车悬架衬套的几何中心的位置,以满足在进行汽车底盘调校过程中硬点位置的调整需求,进而更方便、快捷地获得悬架最佳的硬点位置,而不用多次更换具有不同几何中心的汽车悬架衬套,减少了底盘调校时的工序和材料的浪费。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轮和车身,以及用于连接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上述提到的的悬架。悬架包括弹性元件、减震器以及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摆臂,摆臂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用于连接汽车的其它零部件。在摆臂的端部,即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处设置有上述提到的汽车悬架衬套。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通过将衬套内管设置为包括中间管体10以及调整管段20,并且调整管段20包括可拆卸连接在中间管体10的两端或一端的至少两个、可顺次连接在一起的调整环21,实现了通过选择不同的调整环21的数量来形成不同长度的调整管段20,从而改变整个汽车悬架衬套的几何中心的位置,以满足在进行汽车底盘调校过程中硬点位置的调整需求,进而更方便、快捷地获得悬架最佳的硬点位置,而不用多次更换具有不同几何中心的汽车悬架衬套,减少了底盘调校时的工序和材料的浪费。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包括:衬套内管、衬套外管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衬套内管和衬套外管之间的橡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内管包括:中间管体以及调整管段,所述调整管段设置在所述中间管体的两端或一端;所述调整管段包括至少两个调整环,每个所述调整环上设置有第一装配部,所述中间管体朝向所述调整管段的一端设有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能够将所述至少两个调整环可拆卸地顺次连接在一起,且通过与所述第二装配部的配合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中间管体上,以使所述中间管体和调整管段共同构成所述衬套内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部包括:开设在所述调整环一侧端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以及形成在所述调整环另一侧端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能够卡合在相邻的所述调整环的第一凹槽中,以将各所述调整环可拆卸连接以形成所述调整管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部包括开设在所述中间管体朝向所述调整管段的端面上的第二凹槽或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凹槽或第二凸起能够与所述调整管段中调整环上的第一凸起或第一凹槽卡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管段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环形本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环形本体一侧端面上的限位杆;所述第一装配部包括开设在调整环上的通孔,所述第二装配部包括开设在中间管体端面上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调整环上的通孔后穿设在对应的所述中间管体端面上的限位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垂直于所述环形本体设置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
所述第一翻边由所述环形本体的内圈向所述中间管体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翻边由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圈向所述中间管体的方向延伸;
所述调整环能够套设在所述第一翻边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调整环的两侧端面上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一凸起上,所述限位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凸起或所述第二凹槽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体上形成有两个对称的扇形缺口,两个所述扇形缺口由所述衬套外管向所述衬套内管的方向逐渐缩小。
9.一种悬架,包括弹性元件、减震器以及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摆臂,所述摆臂端部设置有如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和车身,以及用于连接在所述车轮和车身之间的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悬架。
CN201821266691.XU 2018-08-07 2018-08-07 汽车悬架衬套、悬架及汽车 Active CN208855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66691.XU CN208855344U (zh) 2018-08-07 2018-08-07 汽车悬架衬套、悬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66691.XU CN208855344U (zh) 2018-08-07 2018-08-07 汽车悬架衬套、悬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55344U true CN208855344U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14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66691.XU Active CN208855344U (zh) 2018-08-07 2018-08-07 汽车悬架衬套、悬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553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2927A (zh) * 2022-05-19 2022-08-19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衬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2927A (zh) * 2022-05-19 2022-08-19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衬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3527B (zh) 车辆及其后副车架、后副车架的制造方法
CN106042764B (zh) 车轮及制造该车轮的方法
US9855806B1 (en) Carrier for suspension system of vehicles
CN109435659B (zh)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汽车
CN208855344U (zh) 汽车悬架衬套、悬架及汽车
CN111005962A (zh) 衬套以及车辆用悬架装置
KR20100045789A (ko) 현가장치용 트레일링 암 어셈블리
CN201021702Y (zh) 车辆悬架结构
CN111186258A (zh) 带式中央固定型谐振器和包括所述谐振器的车轮总成
CN209366279U (zh) 一种车身后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07416462U (zh) 一种控制臂焊接总成
CN111845235A (zh) 汽车悬架后控制臂
CN215861290U (zh) 一种前下摆臂橡胶球铰
CN208530200U (zh) 悬架控制臂、汽车悬挂系统及汽车
CN217864322U (zh) 转向管柱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6886236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及车辆
CN205736733U (zh) 前控制臂总成
CN212827740U (zh) 一种汽车后摆臂衬套
CN220180500U (zh) 一种可变轮距的摆臂结构和车辆
CN107618351A (zh) 一种新型减振悬置
CN106985626B (zh) 一种麦弗逊前独立悬架
CN216456888U (zh) 底盘、悬挂系统及遥控车
CN21059135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悬置安装结构
CN221162597U (zh) 一种新能源车的安装支架及新能源车
CN205632006U (zh) 一种控制臂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