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7682U - 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7682U
CN208797682U CN201821186613.9U CN201821186613U CN208797682U CN 208797682 U CN208797682 U CN 208797682U CN 201821186613 U CN201821186613 U CN 201821186613U CN 208797682 U CN208797682 U CN 208797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ance coil
interior
coil
surrounding edge
coup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866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献
倪雪晶
杨庆新
王杰
白雪宁
高妍
王朝晖
金耀
李阳
祝丽花
薛明
金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1866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97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7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76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了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侧壁、内围边,外电感线圈,内电感线圈和空挡,所述的基板侧沿向上延伸出侧壁,所述的侧壁内侧紧密连接外电感线圈,所述的外电感线圈与内电感线圈之间隔有空挡,内电感线圈与内围边紧密环绕;本实用新型创造结构合理,耦合效果好,采用“回”形多层复合结构,两段独立的线圈设计,改进后的耦合器外壳通过内外围边形成台阶封闭水平方向的缝隙,使耦合器的腔体能完全防止信号的泄漏。

Description

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电磁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现象,进行隔空电能传输的技术。即交变电流可以产生交变的磁场,交变磁场也可以产生交变的电场,电磁场得以在空中传播,对处于交变电磁场中的导体可以产生交变的电流。人们可以利用在导体中产生的交变电流来驱动诸如手机、灯泡、热水器、电视等用电设备。
如图1所示,目前,电磁耦合发射总成大部分采用单层线圈,单层线圈就是用绝缘导线一圈挨一圈地绕在纸筒或胶木骨架上。其实,就是仅用一根线圈在水平方向上一圈一圈的绕制而成,然后放到总成中;然而,采用这种线圈会产生部分磁场泄漏的现象,从而导致整个耦合器的整体技术参数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结构合理,提高电变磁场交联次数的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包括基板,侧壁、内围边,外电感线圈,内电感线圈和空挡,所述的基板侧沿向上延伸出侧壁,所述的侧壁内侧紧密连接外电感线圈,所述的外电感线圈与内电感线圈之间隔有空挡,内电感线圈与内围边紧密环绕。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及内围边的内侧均设有磁屏蔽层。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分列式电容,所述的电容分别与外电感线圈和内电感线圈线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电感线圈圈数不少于4匝,内电感线圈圈数不少于6 匝。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创造结构合理,耦合效果好,采用“回”形多层复合结构,两段独立的线圈设计,改进后的耦合器外壳通过内外围边形成台阶封闭水平方向的缝隙,使耦合器的腔体能完全防止信号的泄漏,此外所述的空挡增强了中心磁场效果,使其发挥最佳的谐振效果,大幅度减少了信号的损耗,大大增加了产品的稳定性,整体提高了产品的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普通线圈磁场效果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磁场中心增强效果图;
图4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线圈引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侧壁;2-外电感线圈;3-内电感线圈;4-内围边;5-空挡;6-基板; 7-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如图2所示,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包括基板6,侧壁1、内围边4,外电感线圈2,内电感线圈3和空挡5,所述的基板6侧沿向上延伸出侧壁1,所述的侧壁1内侧紧密连接外电感线圈2,所述的外电感线圈2与内电感线圈3之间隔有空挡5,内电感线圈3与内围边4紧密环绕。
所述侧壁1及内围边4的内侧均设有磁屏蔽层。
如图4所示,所述基板6的一侧设有分列式电容7,所述的电容7分别与外电感线圈2和内电感线圈3线路连接。
所述外电感线圈2圈数不少于4匝,内电感线圈3圈数不少于6匝。
如图2、3所示,本发明创造耦合效果好,采用“回”形多层复合结构,两段独立的线圈设计,改进后的耦合器外壳通过内外围边形成台阶封闭水平方向的缝隙,使耦合器的腔体能完全防止信号的泄漏,此外所述的空挡5增强了中心磁场效果,使其发挥最佳的谐振效果,大幅度减少了信号的损耗,大大增加了产品的稳定性,整体提高了产品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侧壁、内围边,外电感线圈,内电感线圈和空挡,所述的基板侧沿向上延伸出侧壁,所述的侧壁内侧紧密连接外电感线圈,所述的外电感线圈与内电感线圈之间隔有空挡,内电感线圈与内围边紧密环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及内围边的内侧均设有磁屏蔽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分列式电容,所述的电容分别与外电感线圈和内电感线圈线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感线圈圈数不少于4匝,内电感线圈圈数不少于6匝。
CN201821186613.9U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97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6613.9U CN208797682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6613.9U CN208797682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7682U true CN208797682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3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8661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97682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97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2707B2 (en) Induction coil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US10270292B2 (en) System for wireless distribution of power
CN206687606U (zh) 智能锅具及充电器
CN101911387A (zh) 使用寄生天线的无线功率射程增加
CN104617681B (zh) 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多向传输三维空心线圈
CN109088483A (zh) 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
CN208797682U (zh) 一种回型线圈增强耦合装置
CN208478093U (zh) 绕组结构的变压器
CN113328536A (zh) 多中继无线能量及数据协同传输系统
CN109616303A (zh) 无线充电fpc线圈结构
CN209103936U (zh) 一种高频高压变压器模块
CN210575469U (zh) 射频变压器及电器
CN204614631U (zh) 一种新型线绕电感
CN207474253U (zh) 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多层fpc线圈结构
CN206819866U (zh) 一种变压器
CN210325477U (zh) 一种线圈高频小型变压器
CN110581008B (zh) 射频变压器及电器
CN110571033A (zh) 无线充电线圈及无线充电装置
CN211062569U (zh) 一种变压器
CN108599394A (zh) 可实现能量漏斗效应的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无线充电方法
CN216624578U (zh) 单匹配线圈可换加感线圈便携拉杆gp短波天线
CN219642645U (zh) 环形谐振电感及控制电路
CN203219253U (zh) 包嵌式l-c低通滤波器
CN109148109A (zh) 一种低损耗fpc线圈结构
CN221446953U (zh) 一种故障指示器线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