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0650U -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0650U
CN208580650U CN201821169877.3U CN201821169877U CN208580650U CN 208580650 U CN208580650 U CN 208580650U CN 201821169877 U CN201821169877 U CN 201821169877U CN 208580650 U CN208580650 U CN 208580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wireless charging
receiving terminal
charging receiv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698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晓锋
王欣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ity Of Dongyang Province East Che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ity Of Dongyang Province East Ch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ity Of Dongyang Province East Che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ity Of Dongyang Province East Ch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698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0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0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0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包括由漆包线卷绕而成的线圈,所述漆包线至少为平行的2股;所有漆包线的一端电连接在一起构成线圈的一个端部,另一端也电连接在一起构成线圈的另一个端部,该两个端部分别电连接至外围电路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漆包线不加粗的前提下,确保热损失保持在低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机等小型电子消费品,都是使用有线连接的方式进行充电。有线充电要求通过专用的导线进行连接,而手机等智能电子产品也可以通过该导线进行信息传递,别有用心者很容易通过导线在连接充电时将非法软件植入手机,对信息安全造成严重隐患。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较好的办法是使用无线充电,彻底杜绝危险的导线连接方式。无线充电技术目前主要技术方案包括电磁感应、磁共振、无线电波和电场耦合四种,其中电磁感应和磁共振是当前两大主流技术路线。电磁感应充电的原理类似于变压器,充电板与接收端各有一个充电线圈与磁芯,充电板与接收端对齐后即可实现高效率的无线充电;磁共振的原理是利用充电板与接收端在一致的谐振频率下,通过共振实现能量的传输。目前磁感应无线充电方案已经在三星、索尼、谷歌、诺基亚、苹果等品牌手机中实现应用。中国专利文献CN106130133A于2016年11月16日公开了“无线充电线圈模块及其电子产品”,属于电子产品领域的技术方案,两者均包括树脂外壳和充电线圈;所述树脂外壳包裹在所述充电线圈外;所述充电线圈的两端均电性连接有导电馈点,所述导电馈点设于所述树脂外壳外;该技术方案的申请人宣称,由于树脂外壳包裹在充电线圈外,充电线圈将被树脂外壳固定,即充电线圈无法出现边缘翘起的情况,将本发明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模块安装在电子产品内时,充电线圈不会因边缘翘起而影响充电功能的正常使用,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了保障。对于该现有技术而言,其线圈是单股漆包线单独卷绕的,而线圈的卷绕是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的重要环节。对接收端的线圈来说,卷绕的漆包线越粗,热损失越小,手机在充电时的局部发热控制就越好。但是受限于手机尺寸,接收端的漆包线越细,越能控制整个线圈的尺寸,这样更利于手机内部的元器件布局和新的功能模块的拓展。要解决这对矛盾,有必要改进现有接收端线圈的结构,以满足两方面的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在漆包线不加粗的前提下,确保热损失保持在低水平。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包括由漆包线卷绕而成的线圈,所述漆包线至少为平行的2股;所有漆包线的一端电连接在一起构成线圈的一个端部,另一端也电连接在一起构成线圈的另一个端部,该两个端部分别电连接至外围电路上。
本方案设计的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将传统的单股漆包线更改为平行的多股。这样一来,连接两端之间的导线的数量大幅增加,电阻大幅减小,因而热损失大大减小。由于仅增加了漆包线的股数,因此多股漆包线在常规的平摊布局下并不会增加线圈的厚度,从而保证了线圈的体积不会有变化。由于采用了多股漆包线卷绕线圈,因此一个卷绕动作可以形成与漆包线股数相同的绕圈,从而大幅提高卷绕作业的效率。由于同样圈数的卷绕动作只需要几分之一的卷绕动作,因此断线的风险也同步降低到几分之一,从而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作为优选,漆包线的两个端部均通过铜箔与电路的正负极电连接。使用铜箔作为线圈端部与外围电路之间的连接载体,具有导电率高、厚度低的优势,有助于保持产品的体积小型化。
作为优选,线圈的两个端部所在位置均设有焊盘,所述铜箔为长条状,铜箔的一端通过焊盘与漆包线的一端焊接。使用焊盘结构,可以保持产品的电路结构紧凑,焊接效果更优化。
作为优选,所述线圈、铜箔均固定在FPC上。FPC具有柔性,可在适当范围内弯曲,从而更好的满足下载空间内的特殊布局要求。
作为优选,FPC的设有线圈、铜箔的一面外覆盖有保护膜。FPC的外层保护膜能更好地防止整个结构出现短路、断路等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漆包线不加粗的前提下,确保热损失保持在低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线圈,2漆包线,3焊盘,4铜箔,5FP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为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本例的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设有方形的FPC5,在FPC的上表面上固定有线圈1。本例的线圈,由4股平行的漆包线2卷绕而成。所有漆包线的内侧端电连接在一起构成线圈的一个端部,外侧端也电连接在一起构成线圈的另一个端部。该两个端部一个位于FPC中心点,另一个位于FPC的右上角。线圈的两个端部所在位置均设有焊盘3,并且通过焊盘与长条形的铜箔4的一端焊接。两条铜箔均从FPC的右侧边引出,并分别电连接至外围电路上。上述线圈、铜箔均固定在FPC的上表面上。FPC的上表面上还设有一体化的保护膜,覆盖在线圈、铜箔的上面。对下方的FPC、线圈、铜箔起保护作用。
本例的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在保持漆包线的线径不变的情况下,线圈的体积未增大,线圈的热损失保持在低水平,而线圈的卷绕次数只有原来的1/4,线圈的卷绕工序中断线的概率也低至原来的约1/4,对产品质量的提升、成本的下降有益。

Claims (5)

1.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包括由漆包线(2)卷绕而成的线圈(1),其特征是,所述漆包线至少为平行的2股;所有漆包线的一端电连接在一起构成线圈的一个端部,另一端也电连接在一起构成线圈的另一个端部,该两个端部分别电连接至外围电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其特征是,漆包线的两个端部均通过铜箔(4)与电路的正负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其特征是,线圈的两个端部所在位置均设有焊盘(3),所述铜箔为长条状,铜箔的一端通过焊盘与漆包线的一端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线圈、铜箔均固定在FPC(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其特征是,FPC的设有线圈、铜箔的一面外覆盖有保护膜。
CN201821169877.3U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 Active CN208580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9877.3U CN208580650U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9877.3U CN208580650U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0650U true CN208580650U (zh) 2019-03-05

Family

ID=65511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69877.3U Active CN208580650U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06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6041A (zh) * 2019-09-29 2020-01-10 苏州蓝沛无线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12735770A (zh) * 2020-12-25 2021-04-30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双层无线充电线圈和充电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6041A (zh) * 2019-09-29 2020-01-10 苏州蓝沛无线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10676041B (zh) * 2019-09-29 2021-09-03 苏州蓝沛无线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12735770A (zh) * 2020-12-25 2021-04-30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双层无线充电线圈和充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04333A (zh) 用于无线充电和nfc通信的无线天线
CN208580650U (zh)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绕线线圈结构
CN104813561A (zh) 感应能量转移线圈结构
CN109888881A (zh) 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
KR101532052B1 (ko) 무선충전 및 엔에프씨 통신 겸용 단자부를 포함하는 안테나 패치
CN207165747U (zh) 一种移动通讯内置天线及其通讯设备
CN109148109A (zh) 一种低损耗fpc线圈结构
CN111180173A (zh)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及无线充电装置
CN214314739U (zh) 充电模组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06098680U (zh) 一种基于电子设备的金属壳绕线模块组成的nfc组件
CN211265252U (zh) 无线充电的发射端
CN112564295B (zh) 无线充电系统
CN106683861A (zh) 一种用于小功率无线充电系统的线圈
CN103972933B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电子设备及系统
CN209357604U (zh) 一种线圈模组
CN108599396B (zh) 超薄宽频率中远距离无线电能传输线圈
CN112737146A (zh) 基于零磁导率超材料的手机无线充电器
CN217656476U (zh) 无线供电装置及无线充电设备
CN210606916U (zh) 一种立式无线充电线圈
CN220569491U (zh) 一种线圈结构
TW202040607A (zh) 無線充電裝置及其發射端模組與發射端線圈
CN208112337U (zh) 无线充电设备
CN108599394A (zh) 可实现能量漏斗效应的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无线充电方法
CN109686545B (zh) 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终端设备的充电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15120164U (zh) 无线充电线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