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5023U - 一种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5023U
CN208795023U CN201821436295.7U CN201821436295U CN208795023U CN 208795023 U CN208795023 U CN 208795023U CN 201821436295 U CN201821436295 U CN 201821436295U CN 208795023 U CN208795023 U CN 208795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oling tower
water mist
water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362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桂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4362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95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5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50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属于工业节能降耗和环保技术领域。该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包括冷却水塔、集雾罩、水雾回收塔和循环管路,水雾回收塔具有回收空腔,集雾罩设置于冷却水塔的顶部且具有气体出口,回收空腔内由下到上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除沫网层、第一填料层、第二除沫网层和第二填料层,循环管路包括水池、进水管、出水管、出气管和吸收液管。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可以有效的对对冷却水塔的水雾进行回收,减小冷却水的损失,避免排出的蒸汽和凝结水对周围设备腐蚀和对环境的破坏,此外,引风机可以增加空气的流速,在冷却水塔相同的状况下,可以提高换热效率,结构合理,效率高,节能环保,设备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节能降耗和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冷却水塔循环冷却水消耗一直是工业节能降耗及环保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冷却水塔循环冷却水消耗的原因是在于进入冷却水塔的空气变成了饱和湿热空气,分布在冷却水塔内的布水器上部空间,在冷却水塔排风扇的作用下,饱和湿热汽被排出塔口,与塔外的相对低温空气接触,湿热空气温度逐渐下降,并逐步呈现过饱和状态,凝结成水雾,形成小水滴,冷却水的闪蒸汽与凝结水雾凝结核以后,会形成大水滴与湿热蒸汽混合将一部分湿热闪蒸汽留在冷却水塔内形成凝结水,由于热气流向上和排风机的作用下,有一大部分的冷却水闪蒸汽被排出冷却水塔外面,混合于空气中形成白雾消散空气中,造成了冷却水损失,过去,由于水的比热容大而且水源相对丰富和便宜,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工艺循环冷却系统中,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工业大量的使用水源,已经对珍贵的水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何减少工业用水,特别是用量较大的冷却水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开式循环水冷却水塔冷却系统中,冷却水的消耗主要集中在冷却水塔顶部,以雾汽、雾滴形式排出造成了大量冷却水的散失。
另外,在工艺中大部分循环冷却水都是要加相关的化学药剂,消耗的这一部分冷却水闪蒸汽从冷却水塔顶部排出,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这些闪蒸汽和凝结水,飘落到附近的其它设备上,加速了这些设备的表面腐蚀,而降低了这些设备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可以有效的对对冷却水塔的水雾进行回收,减小冷却水的损失,避免排出的蒸汽和凝结水对周围设备腐蚀和对环境的破坏,此外,引风机可以增加空气的流速,在冷却水塔相同的状况下,可以提高换热效率,结构合理,效率高,节能环保,设备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所述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包括冷却水塔、集雾罩、水雾回收塔和循环管路,所述冷却水塔具有冷却腔,所述水雾回收塔具有回收空腔,所述集雾罩设置于所述冷却水塔的顶部且具有气体出口,所述回收空腔的底部设置有吸收液,所述回收空腔内由下到上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除沫网层、第一填料层、第二除沫网层和第二填料层,所述循环管路包括水池、进水管、出水管、出气管和吸收液管,所述进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水塔的顶部和所述水池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水塔的底部和所述水池连通,所述出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水塔的顶部和所述水雾回收塔连通,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吸收液和所述第一除沫网层之间,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吸收液管的始端与所述水雾回收塔的底端连通,所述吸收液管的末端设置有两个喷头,所述吸收液管上具有用于将所述吸收液输送至所述喷头的水泵,其中一个所述喷头位于所述第一除沫网层和所述第一填料层之间,另外一个所述喷头位于所述第二除沫网层和所述第二填料层之间。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循环管路还包括回液管,所述回液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雾回收塔的底端和所述水池连通,所述回液管上设置有常开水阀。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填料层和所述第二填料层均为玻璃纤维填料层。
所述冷却水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冷却水塔分别和所述水雾回收塔通过所述出气管连通,至少两个所述冷却水塔分别和所述水池连通。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喷头包括喷管、连接件和喷嘴,所述喷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收液管连通,所述喷管上间隔分布有至少五个出液口,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出液口且将所述出液口封闭,所述连接件包括管体、复位弹簧和橡胶块,所述管体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管体的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管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橡胶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管体内,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管体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封闭端和所述橡胶块且使所述橡胶块具有朝向所述开口端运动的趋势,所述管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喷嘴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和所述第一外螺纹配合,所述喷嘴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喷头具有所述喷嘴安装于所述管体内且所述喷嘴和所述喷管通过所述条形孔和所述进水口连通的第一状态,以及所述喷嘴脱离所述连接件且所述橡胶块将所述管体封闭的第二状态。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出液口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管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配合,以使所述管体与所述喷管可拆卸的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管体分为一体成型的第一段管和第二段管,所述封闭端位于所述第一段管的一端,所述开口端位于所述第二段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段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管的内径,所述橡胶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段管内,所述第一段管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段管的内表面形成用于对所述橡胶块限位的限位台阶,所述条形孔位于所述第一段管的侧壁,所述第一内螺纹位于所述第二段管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外螺纹位于所述第二段管的外表面,所述喷头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橡胶块与所述限位台阶分离且形成中转腔,所述条形孔和所述进水口之间通过所述中转腔连通,所述喷头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橡胶块与所述限位台阶贴合且将所述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段管的内部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可以有效的对对冷却水塔的水雾进行回收,减小冷却水的损失,避免排出的蒸汽和凝结水对周围设备腐蚀和对环境的破坏,此外,引风机可以增加空气的流速,在冷却水塔相同的状况下,可以提高换热效率,结构合理,效率高,节能环保,设备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喷管、连接件和喷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示出了喷管与连接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
11-冷却水塔;12-水雾回收塔;13-循环管路;
110-冷却腔;112-集雾罩;120-回收空腔;121-吸收液;122-第一除沫网层;123-第一填料层;124-第二除沫网层;125-第二填料层;130-水池;131-进水管;132-出水管;133-出气管;134-吸收液管;135-喷头;136-水泵;137-回液管;138-常开水阀;139-引风机;141-喷管;142-连接件;143-喷嘴;144-出液口;145-管体;146-复位弹簧;147-橡胶块;148-条形孔;149-进水口;150-第一段管;151-第二段管;152-限位台阶;153-中转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10,该回收装置用于对冷却水进行回收,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10的具体结构如下:
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10包括冷却水塔11、集雾罩112、水雾回收塔12和循环管路13。
冷却水塔11的塔形不限,冷却水塔11具有冷却腔110。
水雾回收塔12的形状不限,水雾回收塔12具有回收空腔120,集雾罩112设置于冷却水塔11的顶部且具有气体出口,水雾回收塔12和集雾罩112之间可以设置排风扇,回收空腔120的底部设置有吸收液121,根据水雾的酸碱性,选择合适的吸收液121,例如,如果要对碱性水雾进行回收,则需要使用酸性吸收液121,反之,如果要对酸性水雾进行回收,则需要使用碱性吸收液121。
冷却水塔11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循环水流入到冷却水塔11中,以喷雾方式喷淋到冷却水塔11内部的玻璃纤维填料上,填料提供了更大的接触面积,通过水与空气的接触,达到换热的效果,再有引风机139带动塔内气流循环,将与水换热后的热气流带出,从而达到冷却。
回收空腔120内由下到上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除沫网层122、第一填料层123、第二除沫网层124和第二填料层125。
其中,第一填料层123和第二填料层125均可以为玻璃纤维填料层,第一除沫网层122和第二除沫网层124均为网状结构,气泡经过第一除沫网层122和第二除沫网层124时会破裂,从而达到除沫和除水滴的效果。
水雾经过第一填料层123和第二填料层125,第一填料层123和第二填料层125提供了更大的接触面积,水雾与碱(酸)性吸收液121进行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吸收中和反应,酸(碱)水雾经过净化后,气体通过第一除沫网层122和第二除沫网层124,可除去气体中夹带的液滴,如此两次经过填料层和除沫网的作用后,可以充分净化气体。
循环管路13包括水池130、进水管131、出水管132、出气管133和吸收液管134。
进水管131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水塔11的顶部和水池130连通,出水管132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水塔11的底部和水池130连通,进水管131上可以设置水泵136,出水管132上也可以设置水泵136,出水管132和进水管131用于实现冷却水塔11内的冷却水循环。
出气管133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水塔11的顶部和水雾回收塔12连通,出气管133的出气端位于吸收液121和第一除沫网层122之间,水雾可以从出气管133进入水雾回收塔12内。
出气管133上设置有引风机139,引风机139通过电机带动,引风机139的型号不限,用于使气体流动,使集雾罩112里的水雾进入水雾回收塔12内。
吸收液管134的始端与水雾回收塔12的底端连通,吸收液管134的末端设置有两个喷头135,吸收液管134上具有用于将吸收液121输送至喷头135的水泵136,水泵136可以通过电机带动,也可以通过柴油机等带动。其中一个喷头135位于第一除沫网层122和第一填料层123之间,另外一个喷头135位于第二除沫网层124和第二填料层125之间。
冷却水塔11的数量不限,多个冷却水塔11相互并联,每个冷却水塔11均通过出气管133与水雾回收塔12连通,每个冷却水塔11与水池130之间均通过进水管131和出水管132连通。
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10的工作过程如下:冷却水塔11外空气是低湿度的,在从下部进入冷却水塔11前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比较少,进入冷却水塔11后,在冷却系统运行过程中,空气与冷却水塔11内的冷却水在塔内充分接触混合,冷空气中水分达到了当时温度相对应的饱和度,进入冷却水塔11的空气变成了饱和湿热空气,分布在冷却水塔11内的布水器上部空间进进入集雾罩112内。在冷却水塔11内风扇的作用下,冷却水塔11内形成的饱和湿热空气被排出塔口,与塔外的相对低温空气接触凝结成水雾。由于在工艺中大部分循环冷却水都是要加相关的化学药剂,所形成的水雾是具有酸(碱)性的,排出的水雾由出气管133进入水雾回收塔12。引风机139在电机的带动下工作,可以加速气体的流动。水泵136工作,将吸收液121输送至喷头135处且从碰头喷淋,水雾依次经过第一除沫网层122、第一填料层123、第二除沫网层124和第二填料层125,当水雾经过第一填料层123和第二填料层125时,水雾与碱(酸)性吸收液121进行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吸收中和反应,酸(碱)水雾经过净化后,当水雾经过第一除沫网和第二除沫网时,可以对水雾进行除沫,经过除沫及中和反应后的水雾可以排入大气。吸收液121在水雾回收塔12底经过水泵136增压后,由吸收液管134带入到水雾回收塔12内部的喷头135上,然后在水雾回收塔12内部喷淋而下,与经过填料层的水雾进行气液吸收中和反应,然后回流至塔底循环使用。
循环管路13还包括回液管137,回液管137的两端分别与水雾回收塔12的底端和水池130连通,回液管137上设置有常开水阀138。
水雾回收塔12底部安装有阀门,连接至回水管道,水雾回收塔12内部的吸收液121经由水泵136多次循环使用与水雾中和反应后,吸收液121变成中性,此时打开阀门,由回水管道进入水池130进行循环使用。
另外,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10中的冷却水塔11部分可以使用多个冷却水塔11并联装置,再经由出气管133使产生的水雾进入到水雾回收塔12中,这样可以高效地进行水雾回收,提高工作效率,节能环保。
此外,为了调节喷头135喷淋的范围及均匀性,本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方案:请参照图2所示,喷头135包括喷管141、连接件142和喷嘴143,其中,连接件142在图2中被遮挡,未示出,连接件142的结构请参照图3、图4所示。
喷管141的一端与吸收液管134连通,喷管141上间隔分布有至少五个出液口144。
请参照图3-图4所示,连接件142固定于出液口144且将出液口144封闭,连接件142包括管体145、复位弹簧146和橡胶块147,管体145的一端为封闭端,管体145的另一端为开口端,管体145的侧壁上设置有条形孔148,橡胶块147可滑动的设置于管体145内,复位弹簧146位于管体145内,复位弹簧146的两端分别抵住封闭端和橡胶块147且使橡胶块147具有朝向开口端运动的趋势,管体145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内螺纹。
喷嘴143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内螺纹和第一外螺纹配合,喷嘴143上设置有进水口149。
喷头135具有两个状态,分别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其中,喷头135处于第一状态时,喷嘴143安装于管体145内,喷嘴143和喷管141连通,即喷管141内的吸收液121能够经过条形孔148和进水口149进入喷嘴143内并从喷嘴143内喷出。
喷头135处于第二状态时,喷嘴143脱离连接件142且橡胶块147将管体145封闭,此时喷管141内的吸收液121不能从连接件142流出。
根据需要,可以调整喷嘴143的数量和位置,从而使喷嘴143的分布更加均匀,喷洒的吸收液121浓度更加均匀,反应更加充分,避免经气体出口流出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此外,为了方便拆装,出液口144设置有第二内螺纹,管体14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第二内螺纹和第二外螺纹配合,以使管体145与喷管141可拆卸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管体145分为一体成型的第一段管150和第二段管151。
封闭端位于第一段管150的一端,开口端位于第二段管151的一端,第一段管150的内径大于第二段管151的内径,橡胶块147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一段管150内,第一段管150的内表面和第二段管151的内表面形成用于对橡胶块147限位的限位台阶152,条形孔148位于第一段管150的侧壁,第一内螺纹位于第二段管151的内表面,第二外螺纹位于第二段管151的外表面。
喷头135处于第一状态时,橡胶块147与限位台阶152分离且形成中转腔153,条形孔148和进水口149之间通过中转腔153连通,喷头135处于第二状态时,橡胶块147与限位台阶152贴合且将条形孔148和第二段管151的内部隔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包括冷却水塔、集雾罩、水雾回收塔和循环管路,所述冷却水塔具有冷却腔,所述水雾回收塔具有回收空腔,所述集雾罩设置于所述冷却水塔的顶部且具有气体出口,所述回收空腔的底部设置有吸收液,所述回收空腔内由下到上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除沫网层、第一填料层、第二除沫网层和第二填料层,所述循环管路包括水池、进水管、出水管、出气管和吸收液管,所述进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水塔的顶部和所述水池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水塔的底部和所述水池连通,所述出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水塔的顶部和所述水雾回收塔连通,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吸收液和所述第一除沫网层之间,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吸收液管的始端与所述水雾回收塔的底端连通,所述吸收液管的末端设置有两个喷头,所述吸收液管上具有用于将所述吸收液输送至所述喷头的水泵,其中一个所述喷头位于所述第一除沫网层和所述第一填料层之间,另外一个所述喷头位于所述第二除沫网层和所述第二填料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还包括回液管,所述回液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雾回收塔的底端和所述水池连通,所述回液管上设置有常开水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和所述第二填料层均为玻璃纤维填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冷却水塔分别和所述水雾回收塔通过所述出气管连通,至少两个所述冷却水塔分别和所述水池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包括喷管、连接件和喷嘴,所述喷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收液管连通,所述喷管上间隔分布有至少五个出液口,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出液口且将所述出液口封闭,所述连接件包括管体、复位弹簧和橡胶块,所述管体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管体的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管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橡胶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管体内,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管体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封闭端和所述橡胶块且使所述橡胶块具有朝向所述开口端运动的趋势,所述管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喷嘴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和所述第一外螺纹配合,所述喷嘴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喷头具有所述喷嘴安装于所述管体内且所述喷嘴和所述喷管通过所述条形孔和所述进水口连通的第一状态,以及所述喷嘴脱离所述连接件且所述橡胶块将所述管体封闭的第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管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配合,以使所述管体与所述喷管可拆卸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分为一体成型的第一段管和第二段管,所述封闭端位于所述第一段管的一端,所述开口端位于所述第二段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段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管的内径,所述橡胶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段管内,所述第一段管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段管的内表面形成用于对所述橡胶块限位的限位台阶,所述条形孔位于所述第一段管的侧壁,所述第一内螺纹位于所述第二段管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外螺纹位于所述第二段管的外表面,所述喷头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橡胶块与所述限位台阶分离且形成中转腔,所述条形孔和所述进水口之间通过所述中转腔连通,所述喷头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橡胶块与所述限位台阶贴合且将所述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段管的内部隔开。
CN201821436295.7U 2018-09-01 2018-09-01 一种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95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6295.7U CN208795023U (zh) 2018-09-01 2018-09-01 一种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6295.7U CN208795023U (zh) 2018-09-01 2018-09-01 一种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5023U true CN208795023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8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3629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95023U (zh) 2018-09-01 2018-09-01 一种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950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8687A (zh) * 2021-03-05 2021-04-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分级式微雾填料加湿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8687A (zh) * 2021-03-05 2021-04-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分级式微雾填料加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79793U (zh) 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
CN103307904A (zh) 一种消雾回收水型冷却塔
CN106765793A (zh)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耦合式节能净化空调机组
CN111359395A (zh) 一种煤制天然气烟气多点置换脱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795023U (zh) 一种冷却水塔水雾回收系统
KR20130060694A (ko) 냉각탑
CN210138593U (zh) 一种环境友好型喷淋装置
CN205495232U (zh) 隔壁塔型气液混流式冷却洗涤器
CN110726148A (zh) 一种烟气消白冷却装置
CN104457317A (zh) 立管间接加直接两级蒸发式冷却塔
CN215261286U (zh) 一种冷却器、吸附甲醇尾气的再生冷却系统
CN203964233U (zh) 一种热回收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7246374B (zh) 一种压缩机散热器
CN209459449U (zh) 一种基于直接接触式换热装置的消白系统
CN209997374U (zh) 一种除尘消白系统和脱硫塔
CN208567579U (zh) 一种化工原料降温用冷却塔
CN208852632U (zh) 一种高温高湿烟气湿法冷却减湿设备
CN209663018U (zh) 一种钢厂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
CN111659231B (zh) 烟气脱硫消雾装置
CN208720581U (zh) 一种新型立管式蒸发器
CN102240492A (zh) 节能式水浴除尘器
CN208520229U (zh) 一种环保型高效冷却塔
CN202599144U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
CN207556316U (zh)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冷却塔
CN209952588U (zh) 单塔双循环烟气脱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