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2509U - 一种管柱拼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柱拼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2509U
CN208792509U CN201820960790.1U CN201820960790U CN208792509U CN 208792509 U CN208792509 U CN 208792509U CN 201820960790 U CN201820960790 U CN 201820960790U CN 208792509 U CN208792509 U CN 208792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ing string
splice plate
interior
bolt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607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cai Zhongzhu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w Material Build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w Material Build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w Material Build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607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92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2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2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柱拼接结构,包括第一管柱、第二管柱和内拼接板,第一管柱的一端与第二管柱的一端拼接,内拼接板位于第一管柱与第二管柱内侧,内拼接板的一端与第一管柱通过相配合的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固定连接,内拼接板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固定孔,第二螺栓从内向外穿过螺纹固定孔和第二管柱后与第二螺母固定。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于施工安装、无需焊接的管柱结构连接形式,解决了一般连接节点需要现场施焊,施工时间长、现场施工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管柱拼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管柱拼接结构。
背景技术
管柱结构构件通过连接节点组成结构体系,节点形式的选择对于结构整体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管柱结构节点主要实现梁、柱、支撑等构件的拼接及连接。目前主要应用的连接方式如法兰连接,焊接较多,较复杂,高空作业难度大,现场施工困难,不利于产业化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节点简单稳定性好,无焊接,并且在施工现场快速装配的管柱拼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柱拼接结构,其在管柱拼接处设置拼接板,通过螺栓实现钢柱拼接,连接强度高,且安装操作简单、效率高。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柱拼接结构,包括第一管柱、第二管柱和内拼接板,所述第一管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柱的一端拼接,所述内拼接板位于所述第一管柱与所述第二管柱内侧,所述内拼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柱通过相配合的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内拼接板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固定孔,第二螺栓从内向外穿过所述螺纹固定孔和所述第二管柱后与第二螺母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柱拼接结构,包括第一管柱、第二管柱和内拼接板,内拼接板位于第一管柱和第二管柱内侧,用来连接第一管柱和第二管柱。具体地,内拼接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实现与第一管柱固定连接,内拼接板的另一端设置螺纹固定孔,用于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实现与第二管柱的连接。具体地,拼接时,首先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将内拼接板与第一管柱固定连接,然后,将第二螺栓预先固定在螺纹固定孔上,最后将第二管柱与第一管柱拼接,第二螺栓从内向外穿过螺纹固定孔和第二管柱后与第二螺母固定,实现内拼接板与第二管柱的连接。在内拼接板上设置螺纹固定孔,并将第二螺栓预先固定在螺纹固定孔上的安装方式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螺栓连接管柱时不方便的问题,同时可以提高使用螺栓连接管柱的安装效率。
可选地,所述内拼接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设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的螺纹孔形成所述螺纹固定孔。
内拼接板上设有螺纹固定孔,其主要作用是可以预先固定第二螺栓,解决拼接第二管柱时安装不方便的问题。具体地,内拼接板上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内嵌第三螺母,第三螺母的螺纹孔形成螺纹固定孔。
在内拼接板上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内嵌第三螺母,其使用效果与设置螺纹孔相同,由于管柱连接时的载荷要求不同,选用第二螺栓的大小也不相同,且加工不同孔径的通孔与加工不同孔径的螺纹固定孔相比,其制作工艺难度低,可以简化加工过程,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第三螺母可选用标准件,通过购买获得,成本低。
可选地,所述内拼接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内拼接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固定凸起,所述螺纹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凸起上,且所述螺纹固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通孔的中心线重合。
具体地,内拼接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固定凸起,固定凸起设置在内拼接板的内侧面或者外侧面上,当固定凸起设置在内拼接板的内侧面时,内拼接板的外侧面与第二管柱的内侧面贴合装配,这样可以使内拼接板和第二管柱连接更稳定。内拼接板上设有通孔,固定凸起上设置有螺纹固定孔,螺纹固定孔的中心线与通孔的中心线重合,以保证第二螺栓在安装时可以顺利通过螺纹固定孔和通孔,方便安装。
可选地,所述固定凸起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拼接板的内板面上的第三螺母。
具体地,第三螺母固定在内拼接板的内板面上,其中心线与内拼接板上通孔的中心线重合,以保证第二螺栓可以穿过第三螺母和通孔。其中,内拼接板的外板面与第二管柱的内侧面贴合,使内拼接板和第二管柱连接更稳定。当然,第三螺母还可以固定在内拼接板的外板面上。在内拼接板上直接固定第三螺母的形式,工艺简单,而且可根据第二螺栓的尺寸不同,选用不同的第三螺母,再将第三螺母与内拼接板固定,使得内拼接板可方便地适用不同尺寸的第二螺栓。
可选地,所述第二螺栓包括螺杆和头部,所述头部设置在所述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的端部设有周向定位部。
具体地,第二螺栓的作用是固定第二管柱和内拼接板,第二螺栓包括螺杆和头部,头部设置在螺杆的一端,安装时,头部位于第二管柱内侧。螺杆的另一端的端部设有周向定位部,周向定位部能够实现第二螺栓与旋出工具之间的周向固定,避免第二螺栓与旋出工具之间的相对旋转,使得第二螺栓可以顺利的从第二管柱内侧旋出。
可选地,所述周向定位部包括周向定位凸起或周向定位凹槽。
可选地,所述周向定位部呈“一”字形或“十”字形。
周向定位部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凸起,或者凹槽,或者是与旋出工具配合限位的任何结构。
具体地,周向定位部可以是呈“一”字形或“十”字形的凹槽,此时与之相配的旋出工具分别为“一”字形或“十”字形的螺丝刀。
可选地,所述管柱拼接结构还包括外拼接板,所述外拼接板位于所述第一管柱与所述第二管柱外侧,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外拼接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柱拼接结构,还包括外拼接板,其中,第一管柱和第二管柱的拼接部位分别位于内拼接板和外拼接板之间,内拼接板位于第一管柱和第二管柱内侧,外拼接板位于第一管柱和第二管柱外侧,这种“夹层”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第一管柱和第二管柱与拼接板的连接更稳定,有利于增强管柱拼接结构的固定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栓从外向内穿过所述第一管柱和所述内拼接板;
或者,所述第一螺栓从内向外穿过所述内拼接板和所述第一管柱。
第一螺栓主要作用是固定第一管柱和内拼接板、外拼接板。在连接第一管柱和内拼接板、外拼接板时,此时第二管柱还未放置到第一管柱上,因此第一螺栓的安装空间充足,安装方式灵活,使得第一螺栓可从外向内穿过外拼接板、第一管柱和内拼接板,与位于内拼接板内侧的第一螺母相配合;或者,第一螺栓从内向外穿过内拼接板、第一管柱和外拼接板,与位于外拼接板外侧的第一螺母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柱和所述第二管柱均为方形管柱,所述内拼接板设置有四块,每一个所述内拼接板用于连接所述方形管柱的一个侧壁;
或者,所述第一管柱和所述第二管柱均为方形管柱,所述内拼接板设置有两块,所述内拼接板为转角拼接板,并连接所述方形管柱的相邻的两侧壁;
或者,所述第一管柱和所述第二管柱均为方形管柱,所述内拼接板为截面呈矩形的筒状。
具体而言,管柱可以是钢管柱,其形状可以是方形管柱,此时,内拼接板可以是四块独立的拼接板,分别连接方形管柱的四个内侧壁;或者,内拼接板为两块转角拼接板,分别连接方形管柱的两两相邻的内侧壁;或者,内拼接板为一块截面呈矩形的筒状方形管,与方形管柱的内侧壁面贴合并与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管柱还可以是圆形管柱,此时,内拼接板为圆形筒状拼接板,与圆形管柱的内侧壁面贴合并与其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管柱拼接结构,应用内拼接板和外拼接板固定连接第一管柱和第二管柱,并且在内拼接板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固定孔,在连接第二管柱、内拼接板和外拼接板时,先将第二螺栓预先安装到螺纹固定孔上,然后使用螺丝刀等工具通过第二螺栓的螺杆末端的周向定位部,旋出第二螺栓,使第二螺栓与第二螺母配合,完成拼接结构的安装。这种拼接结构的连接形式无焊接,易于现场施工安装,解决了一般连接节点需要现场施焊,施工时间长、不利于现场施工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管柱拼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管柱拼接结构中内拼接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内拼接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图6为图1所示的管柱拼接结构的拼接过程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管柱拼接结构中第二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管柱拼接结构中第一管柱或第二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第一管柱或第二管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管柱拼接结构中内拼接板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图1-图10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关系为:
1第一管柱,2第二管柱,3内拼接板,30第三螺母,31通孔,32螺纹固定孔,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50螺杆,51头部,52“十”字形凹槽,7外拼接板,8预紧模块,9定型模块,10连接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柱拼接结构,包括第一管柱1、第二管柱2和内拼接板3,第一管柱1的一端与第二管柱2的一端拼接,内拼接板3位于第一管柱1与第二管柱2内侧,内拼接板3的一端与第一管柱1通过相配合的第一螺栓4和第一螺母(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内拼接板3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固定孔32,第二螺栓5从内向外穿过螺纹固定孔32和第二管柱2后与第二螺母(图中未示出)固定。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管柱1位于下方,第二管柱2位于上方,第一管柱1的上端与第二管柱2的下端拼接。第一管柱1、第二管柱2和内拼接板3上分别设置有安装螺栓的固定孔,其中,第一管柱1、第二管柱2和内拼接板3的下端的用于安装螺栓的固定孔为光孔,内拼接板3的上端的用于安装螺栓的固定孔为螺纹孔,即螺纹固定孔32。
拼接时,首先,将内拼接板3置于第一管柱1内侧,使内拼接板3下端的固定孔与第一管柱1上的固定孔对齐,第一螺栓4穿过内拼接板3和第一管柱1,并与第一螺母配合实现第一管柱1与内拼接板3的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随后,如图5所示,预先将第二螺栓5拧入内拼接板3上端的螺纹固定孔32中,第二螺栓5的头部51位于内侧,杆部50朝向外侧;然后,将第二管柱2吊装到位,使第二管柱2的下端套在内拼接板3的外侧,并且使第二管柱2的下端面支撑在第一管柱1的上端面上,第二管柱2的固定孔与内拼接板3的螺纹固定孔32对齐,第二螺栓5从内向外穿过内拼接板3和第二管柱2后与第二螺母配合实现第二管柱2与内拼接板3的固定连接,如图6所示。
可选地,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内拼接板3上设有通孔31,通孔31内嵌设有第三螺母30,第三螺母30的螺纹孔形成螺纹固定孔32,以配合安装第二螺栓5。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实际应用中管柱拼接时根据载荷不同选用的第二螺栓5的大小也不相同,因此所需的螺纹固定孔32的孔径也不同,导致所需的第三螺母30的大小不同。加工时,根据选用第二螺栓的尺寸选择所需的第三螺母,然后再根据第三螺母的尺寸加工通孔,再将第三螺母嵌入通孔内形成螺纹固定孔。先加工通孔然后嵌入第三螺母形成螺纹固定孔的形式比直接在内拼接板上加工螺纹固定孔的工艺简单,成本低。
第三螺母30嵌入通孔31内,并固定在通孔31内,如第三螺母30可以通过焊接、胶粘等方式固定。
可选地,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内拼接板3上设有通孔31,内拼接板3的板面上设置有固定凸起,螺纹固定孔32设置在固定凸起上,且螺纹固定孔32的中心线与通孔31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地,该固定凸起为设置在内拼接板3的内板面上的第三螺母30。该第三螺母30可焊接固定或胶粘固定至内拼接板3的内板面上。
应当理解,固定凸起可以不是螺母形式,而是可以在固定凸起上直接加工螺纹固定孔;或者,固定凸起上设有与通孔31共中心线的通孔,在固定凸起的通孔上嵌入第三螺母,形成螺纹固定孔。
当然,第三螺母30还可以直接固定在内拼接板3的外板面上,并且第三螺母30的中心线与通孔31的中心线重合。
当第三螺母30设置在内拼接板3的内板面上时,内拼接板3的外板面与第二管柱1和第二管柱2的内侧面贴合,这样可以使第二管柱1、第二管柱2与内拼接板3的连接更加牢靠。
可选地,第二螺栓5包括螺杆50和头部51,头部51设置在螺杆50的一端,螺杆50的另一端的端部设有周向定位部。
具体而言,第二管柱2与内拼接板3连接时,预先将第二螺栓5固定安装在螺纹固定孔32内,第二螺栓5位于内拼接板3内侧,螺杆50朝向外侧方向,然后将第二管柱2套入内拼接板3的外侧面并支撑在第一管柱1上,第二管柱2的固定孔与螺纹固定孔32对齐,然后使用螺丝刀等旋出工具作用于螺杆50端部的周向定位部,向外旋出第二螺栓5,并用第二螺母6锁紧,完成装配。
可选地,周向定位部包括周向定位凸起或周向定位凹槽。
可选地,周向定位部呈“一”字形或“十”字形。
具体而言,周向定位部设置在第二螺栓5的螺杆50的末端,其主要是与旋出工具配合限位,以使第二螺栓5可以顺利地由内向外旋出,周向定位部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定位凸起或者定位凹槽,当然,考虑到日常通用的工具,本实施例中的周向定位部设置成呈“一”字形或“十”字形的凹槽(如图7所示),此时,旋出工具可以选用“一”字形或“十”字形的螺丝刀。
可选地,管柱拼接结构还包括外拼接板7,外拼接板7位于第一管柱1与第二管柱2外侧,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5穿过外拼接板7。
如图1所示,本实施中的管柱拼接结构还包括外拼接板7,具体地,外拼接板7位于第一管柱1与第二管柱2外侧,其中,外拼接板7上设置有安装螺栓的固定孔,装配时,第一螺栓4穿过内拼接板3、第一管柱1和外拼接板7,并通过第一螺母锁紧,完成第一管柱1与内拼接板3和外拼接板7的固定连接;第二螺栓5穿过内拼接板3、第二管柱2和外拼接板7,并通过第二螺母锁紧,完成第二管柱2与内拼接板3和外拼接板7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第一螺栓4可从外向内依次穿过外拼接板7、第一管柱1和内拼接板3;
或者,第一螺栓4从内向外依次穿过内拼接板3、第一管柱1和外拼接板7。
应当理解,外拼接板7、内拼接板3与第一管柱1固定连接时,还未放置第二管柱2,此时安装空间富余,所以第一螺栓4可以从外向内依次穿过外拼接板7、第一管柱1和内拼接板3,并在第一管柱1内部通过第一螺母锁紧固定,还可以从内向外依次穿过内拼接板3、第一管柱1和外拼接板7,在外拼接板7的外侧通过第二螺母6锁紧固定。
可选地,在图8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管柱1和第二管柱2均为方形管柱,其中该方形管柱既可以是截面呈正方形的管柱,也可以是截面呈长方形的管柱。此时,内拼接板3可设置有四块,四块独立的内拼接板中每一个内拼接板3用于连接方形管柱的一个侧壁;或者,内拼接板3可设置有两块,每一内拼接板3为转角拼接板,分别连接方形管柱的两两相邻的内侧壁;或者,内拼接板3可以为截面呈矩形(包括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筒状,与方形管柱的四个内侧壁面上贴合并与其固定连接。
与内拼接板3类似,外拼接板7也可以设置有四块,或者两块,或者为截面呈矩形的筒状。
应当理解,第一管柱1和第二管柱2还可以呈其他形状,如圆形管柱,此时,内拼接板3和外拼接板7为圆形筒状拼接板,分别与圆形管柱的内外侧壁面上贴合并与其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管柱1和第二管柱2为空心型腔结构,所以在运输过程中为了避免管柱拼接处的变形需要加入预紧模块8和定型模块9,如图8和图9所示。其中,预紧模块8可以提供预紧力,定型模块9可防止运输过程中第一管柱1和第二管柱2变形。
进一步,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管柱1和第二管柱2的连接端部10(第一管柱1的上端部和第二管柱2的下端部)还需要特殊处理,以利于拼接,例如,该连接端部10需要经过铣平处理后再进行拼接。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管柱拼接结构,包括第一管柱、第二管柱和内拼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柱的一端拼接,所述内拼接板位于所述第一管柱与所述第二管柱内侧,所述内拼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柱通过相配合的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内拼接板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固定孔,第二螺栓从内向外穿过所述螺纹固定孔和所述第二管柱后与第二螺母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拼接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设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的螺纹孔形成所述螺纹固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拼接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内拼接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固定凸起,所述螺纹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凸起上,且所述螺纹固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通孔的中心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柱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起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拼接板的内板面上的第三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柱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包括螺杆和头部,所述头部设置在所述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的端部设有周向定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柱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定位部包括周向定位凸起或周向定位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柱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定位部呈“一”字形或“十”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柱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拼接板,所述外拼接板位于所述第一管柱与所述第二管柱外侧,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外拼接板。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柱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从外向内穿过所述第一管柱和所述内拼接板;
或者,所述第一螺栓从内向外穿过所述内拼接板和所述第一管柱。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柱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柱和所述第二管柱均为方形管柱,所述内拼接板设置有四块,每一个所述内拼接板用于连接所述方形管柱的一个侧壁;
或者,所述第一管柱和所述第二管柱均为方形管柱,所述内拼接板设置有两块,所述内拼接板为转角拼接板并连接所述方形管柱的相邻的两侧壁;
或者,所述第一管柱和所述第二管柱均为方形管柱,所述内拼接板为截面呈矩形的筒状。
CN201820960790.1U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管柱拼接结构 Active CN208792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0790.1U CN208792509U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管柱拼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0790.1U CN208792509U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管柱拼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2509U true CN208792509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1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60790.1U Active CN208792509U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管柱拼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925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98155A4 (en) DEVICE FOR ASSEMBLING COMPONENTS
EP3545144B1 (en) Node elements, kits, and methods
CN208792509U (zh) 一种管柱拼接结构
CN101208525A (zh) 一种用于网架结构的节点
CN110318461A (zh) 圆钢管支撑连接用螺栓鼓形球面壳节点
CN210529939U (zh) 一种毂式节点网架和管桁架的插板连接结构
CN208330952U (zh) 一种双头螺栓和支撑结构
CN210829608U (zh) 一种反向平衡法兰节点
CN209373178U (zh) 一种光纤准直器
CN217420570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装配自动对位装置
CN220014008U (zh) 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h型钢结构
US20070062019A1 (en) Assembly for joining structural components without welding
CN218713941U (zh) 一种便于拼接的钢结构
CN217965757U (zh) 一种用于零件大力矩拧紧螺栓的辅助工装
CN216839876U (zh) 一种方钢管梁与钢管柱全螺栓的连接节点
KR102313678B1 (ko) 일방향 볼트 조임용 너트 캡 어셈블리
CN114046299B (zh) 一种拉杆固定锁紧装置及固定锁紧方法
CN114753484B (zh) 一种钢结构桁架的连接组件及具有其的钢结构桁架
CN104988906B (zh) 张拉扣件
CN219137961U (zh) 一种箱型柱与h型柱节点连接结构
CN221095400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CN214383964U (zh) 一种h型钢连接结构
CN220317138U (zh) 一种通用桥式起重机端梁结构
CN216199606U (zh) 一种精密冷拔无缝钢管
CN209614883U (zh) 一种铁床用紧固装置及包含其的方管铁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5

Address after: 100041 room 195, 8th floor, building 7, yard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ncai Zhongzh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8 No. 2, Zizhuyuan Sou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