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9722U - 小推车用车框及小推车 - Google Patents

小推车用车框及小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9722U
CN208789722U CN201821234897.4U CN201821234897U CN208789722U CN 208789722 U CN208789722 U CN 208789722U CN 201821234897 U CN201821234897 U CN 201821234897U CN 208789722 U CN208789722 U CN 208789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mall handcart
support rod
fold mechanism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348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OPMAX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OPMAX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OPMAX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OPMAX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348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9722U/zh
Priority to DE202018105214.4U priority patent/DE202018105214U1/d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9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9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3/0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3/007Coaster wag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3/0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3/002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rectangular shape, involving sidewalls or racks
    • B62B3/003Non-transparent side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6Hand moving equipment, e.g. handle bars
    • B62B5/067Stowable or retractable handle b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205/00Hand-propelled vehicles or sledges being foldable or dismountable when not in use
    • B62B2205/06Foldable with a scissor-like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06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 B62B7/08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in the direction of, or at right angles to, the wheel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小推车用车框及小推车,其中,该车框包括前框、后框和可折叠的底框;底框的两端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在前框和后框的底部;底框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且设有用于锁定其展开状态的锁定结构;当底框处于折叠状态时,前框和后框距离最近;当底框处于展开状态时,前框和后框距离最远。由于底框可折叠,从而使该车框不仅能够通过底框进行折叠,而且底框在锁定结构的作用下可以保持稳定的展开状态,给予放置在该车框中的待运输的物品支撑,从而仅通过底框将前框和后框连接起来,就可以使该车框既具有折叠功能,又具有支撑篮子或放置待运输的物品的功能。且底框仅需一组,简化该车框的结构,使该车框的折叠状态紧凑,便于运输和存放。

Description

小推车用车框及小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小推车用车框及小推车。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一般都通过小推车搬运小件的物品,以减轻运输者的搬运负担,尤其是当需要搬运的物品的重量不是特别重的时候,可以采用可折叠的小推车进行运输,当完成运输后可以将可折叠的小推车折叠起来,减少小推车所占的空间,便于收纳和运输。
公告号为US9145154B1的美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折叠车。但是,这种折叠车的结构复杂、车框的折叠状态不够紧凑。并且,这种折叠车一般需要设置多组折叠机构,才能使车框能够较大程度的展开,这也会使得车框的侧部结构复杂,导致车框的折叠状态不够紧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折叠车的结构复杂,车框的折叠状态不够紧凑,不利于运输和存放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小推车用车框。
该小推车用车框包括前框、后框和可折叠的底框;底框的两端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在前框和后框的底部;底框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且设有用于锁定其展开状态的锁定结构;当底框处于折叠状态时,前框和后框距离最近,小推车用车框处于收缩状态;当底框处于展开状态时,前框和后框距离最远,小推车用车框处于展开状态。由于底框可折叠,从而使该小推车用车框不仅能够通过底框进行折叠,而且底框在锁定结构的作用下可以保持稳定的展开状态,给予放置在小推车用车框中的待运输的物品支撑,从而仅通过底框将前框和后框连接起来,就可以使小推车用车框既具有折叠功能,又具有支撑篮子或放置待运输的物品的功能。且底框仅需一组,简化小推车用车框的结构,使小推车用车框的折叠状态紧凑,便于运输和存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框包括底部前框、底部后框和锁定结构;底部前框的第一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在前框的底部,底部后框的第一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在后框的底部;底部前框的第二端部或底部后框的第二端部设置成当底框处于展开状态时,底部前框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底部后框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处于同一平面,且底部前框的第二端部和底部后框的第二端部位于前框和后框之间。由此,可以通过底部前框相对于前框转动,同时,通过底部后框相对于后框转动,使前框和后框相向移动,实现小推车用车框的折叠;或使前框和后框反向移动,并通过锁定结构锁定,实现小推车用车框的展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当底框处于展开状态时,底部前框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底部后框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处于同一平面,即底框呈一平面,也即底框平行于地面,从而可以通过平行于地面的底框给予放置在小推车用车框中的物品较稳定的支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结构为挡杆,其中,底部后框的第二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在底部前框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挡杆设在底部前框的第二端部,且设置成当底框处于展开状态时,底部后框抵靠在挡杆的下方;或底部前框的第二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在底部后框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挡杆设在底部后框的第二端部,且设置成底框处于展开状态时,底部前框抵靠在挡杆下方。由此,当底部后框抵靠在挡杆的下方或底部前框抵靠在挡杆的下方时,通过挡杆将底部后框与底部前框锁定,使底框处于稳定的展开状态,无需另外控制锁定结构,即可使底部前框和底部后框转动到位后自动处于展开状态,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框包括第一底部折叠机构、第二底部折叠机构和锁定结构,其中,第一底部折叠机构的两端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在前框和后框的同侧的底部,第二底部折叠机构的两端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在前框和后框的另一侧的底部,第一底部折叠机构和第二底部折叠机构通过锁定结构连接。由于第一底部折叠机构和第二底部折叠机构通过锁定结构连接,可以通过第一底部折叠机构和第二底部折叠机构相对于前框和后框转动,使前框和后框相向移动,实现小推车用车框的折叠;或使前框和后框反向移动,并通过锁定结构锁定,实现小推车用车框的展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底部折叠机构包括第一底部前支撑杆和第一底部后支撑杆,第一底部前支撑杆的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前框的底部,第一底部后支撑杆的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后框的底部,第一底部后支撑杆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一底部前支撑杆的另一端;第二底部折叠机构包括第二底部前支撑杆和第二底部后支撑杆,第二底部前支撑杆的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前框的底部,第二底部后支撑杆的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后框的底部,第二底部前支撑杆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二底部后支撑杆的另一端;第一底部后支撑杆设于第一底部前支撑杆的内侧,第二底部后支撑杆设于第二底部前支撑杆的内侧,锁定结构为挡杆,第一底部前支撑杆和第二底部前支撑杆的端部通过挡杆连接,且挡杆设置成当底框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底部后支撑杆和第二底部后支撑杆均抵靠在挡杆下方。由此,当第一底部前支撑杆转动至与第一底部后支撑杆平行且平行于地面的位置时,同时,第二底部前支撑杆转动至与第二底部后支撑杆平行且平行于地面的位置时,第一底部后支撑杆和第二底部后支撑杆抵靠在挡杆上,并不再发生转动,从而使第一底部后支撑杆和第二底部后支撑杆与第一底部前支撑杆和第二底部前支撑杆保持平行于地面的状态,此时,小推车用车框处于保持展开状态。处于水平状态的第一底部后支撑杆、第二底部后支撑杆、第一底部前支撑杆、第二底部前支撑杆和挡杆可以给予放置在小推车用车框上的物品较稳定的支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小推车用车框还包括连接杆,第一底部前支撑杆与第二底部前支撑杆、第一底部后支撑杆与第二底部后支撑杆之间均分别连接有连接杆。从而可以通过连接杆增加底框的强度,而且可以通过连接杆给予放置在小推车用车框中的物品支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小推车用车框的两侧均设有侧部折叠机构;侧部折叠机构的两端分别与前框和后框可枢转连接;当底框处于折叠状态时,侧部折叠机构处于折叠状态;当底框处于展开状态时,侧部折叠机构处于展开状态。由此,当小推车用车框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通过前框、后框以及设在前框和后框的两侧的侧部折叠机构和底框形成框架,使此时的小推车用车框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由于在前框和后框的两侧设置侧部折叠机构,在小推车用车框处于展开状态时,不仅可以通过前框和后框避免沿小推车用车框前后方向的力给放置在小推车用车框中的物品的挤压,还可以通过前框和后框两侧的侧部折叠机构避免沿小推车用车框两侧方向的力给放置在小推车用车框中的物品的挤压,保证小推车用车框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侧部折叠机构包括前上支撑杆、前下支撑杆、后上支撑杆和后下支撑杆;前上支撑杆和前下支撑杆的第一端部均与前框可枢转连接,后上支撑杆和后下支撑杆的第一端部均与后框可枢转连接;前上支撑杆的第二端部与后下支撑杆的第二端部可枢转连接形成第一折叠处,后上支撑杆的第二端部与前下支撑杆的第二端部可枢转连接形成第二折叠处,前下支撑杆与后下支撑杆的相交处设置成可枢转连接,且当小推车用车框处于展开状态时,前上支撑杆和后上支撑杆水平设置。由于侧部折叠机构的折叠处较少,使得侧部折叠机构的结构简化,由此,当该小推车用车框处于折叠状态时,侧部折叠机构、前框和后框均能够更加紧凑折叠在一起,使得该小推车折叠状态的结构紧凑,便于运输和存放。同时,当小推车用车框处于展开状态时,前上支撑杆和后上支撑杆水平设置,可以避免前框受到向后框方向的压力,或后框受到向前框方向的压力时,侧部折叠机构产生折叠,保证该小推车的展开状态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折叠车的结构复杂,小推车用车框的折叠状态不够紧凑,不利于运输和存放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小推车。
该小推车包括小推车用车框和车轮,小推车用车框为前述的小推车用车框,前框和后框上均设有两个车轮,且设置成当小推车用车框处于折叠状态时,设在前框上的车轮与设在后框上的车轮相互错开。由此,当该小推车处于折叠状态时,设置在前框上的车轮与设置在后框上的车轮的位置可以相互错开,以避免设置在前框上的车轮因抵靠在设置在后框上的车轮上、而导致该小推车的折叠状态不够紧凑的不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小推车还包括设于小推车用车框上的可折叠的容纳袋,容纳袋设置成展开时其几何空间由前框、后框和底框合围成的几何空间限定;挡杆上套设有套环,容纳袋的朝向地面的底面设有与套环对应的通孔,套环的自由端穿过通孔,且延伸至容纳袋内。由此,在使用该小推车时,可以使侧部折叠机构和底框保持展开状态,此时的前框和后框相互远离,与前框和后框连接的容纳袋伴随着前框和后框的远离而展开呈长方体形,从而可以将需要运输的物品放置在展开的容纳袋中,而且通过底框可以给予容纳袋支撑,增加容纳袋的承重能力,避免容纳袋因盛放物品过重而变形;当不需要运输时,可以使侧部折叠机构和底框保持折叠状态,此时的前框和后框相互靠近,在底框折叠的过程中,可以给予容纳袋支撑,使容纳袋产生变形,由于容纳袋在底框的支撑,以及前框和后框的带动下开始变形,可以使容纳袋保持较整齐的折叠状态,以便再次使用,从而将容纳袋折叠起来,此时,整个小推车呈折叠状态,便于小推车的收纳和运输;还可以通过提起套环,通过套环带着挡杆向上运动(向上运动,也即向远离地面的方向运动),而底框受自身重力的作用,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从而使底框开始产生折叠,带动侧部折叠机构产生折叠,最终使该小推车从展开状态转变为折叠状态,而启动方式仅通过将套环向上提,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小推车用车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小推车用车框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小推车用车框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小推车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述小推车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小推车的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小推车用车框30;图4至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小推车,其中,包括图1至图3的小推车用车框30。
如图1所示,该小推车用车框30包括前框31、后框32和可折叠的底框34;底框34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前框31的底部(即前框31接近地面的端部)上,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后框32的底部(即后框32的接近地面的端部)上,其中,底框34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且锁定结构用于使底框34处于稳定的展开状态;当底框34处于折叠状态时,前框31和后框32距离最近,此时,小推车用车框30处于收缩状态,如图6所示;当底框34处于展开状态时,前框31和后框32距离最远,小推车用车框30处于扩展状态,如图1和图3所示。由于底框34可折叠,从而使该小推车用车框30不仅能够通过底框34进行折叠,也不需要设置多组底框34,简化小推车用车框30的结构,使小推车用车框30的折叠状态紧凑,便于运输和存放;而且当底框34在锁定结构的作用下可以保持稳定的展开状态,给予放置在车框中的待运输的物品支撑,从而仅通过底框34将前框31和后框32连接起来就可以使小推车用车框30既具有折叠功能又具有支撑篮子或放置待运输的物品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底框34包括底部前框341、底部后框342和锁定结构;底部前框341的第一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在前框31的底部,底部后框342的第一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在后框32的底部,底部前框341的第二端部或底部后框342的第二端部设置成当底框34处于展开状态时,底部前框34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底部后框342的第一端部和第一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底部前框341的第二端部和底部后框342的第二端部位于前框31和后框32之间。由此,可以通过底部前框341相对于前框31转动,同时通过底部后框342相对于后框32转动,从而带动前框31和后框32的移动;当前框31和后框32相向移动时,实现小推车用车框30的折叠;当前框31和后框32反向移动到展开位置时,锁定结构将底部前框341和底部后框342的转动位置锁定,使底部前框341和底部后框342不再转动,此时,前框31和后框32也不再相对移动,小推车用车框30保持展开状态,且此时,底部前框341和底部后框342处于同一平面,底框34平行于地面,由此可以通过底部前框341和底部后框342给予放置在小推车用车框30中的物品稳定地支撑,提高该小推车用车框30的承重能力。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锁定结构为挡杆34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部后框342的第二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在底部前框34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挡杆343设在底部前框341的第二端部,且设置成当底框34处于展开状态时,底部后框342抵靠在挡杆343的下方。由此,当底部前框341转动至其与底部后框342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地面时,设在底部前框341上的挡杆343抵靠在底部后框342上,从而限定底部前框341的位置,使其不能再向地面方向转动,使底部前框341和底部后框342保持平行状态且平行于地面,小推车用车框30保持展开状态,处于水平状态的挡杆343、底部前框341和底部后框342可以给予放置在小推车用车框30上的物品较稳定的支撑;且采用挡杆343作为锁定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当底部前框341转动至其与底部后框342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地面时,小推车用车框30自动处于锁定状态,操作简单。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底部前框341的第二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在底部后框342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挡杆343设在底部后框342的第二端部,且设置成当底框34处于展开状态时,底部前框341抵靠在挡杆343的下方,操作方式和工作原理与底部后框342的第二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在底部前框34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小推车用车框30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框34包括第一底部折叠机构、第二底部折叠机构和锁定结构,其中,第一底部折叠机构的两端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在前框31和后框32的同侧的底部,第二底部折叠机构的两端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在前框31和后框32的另一侧的底部,第一底部折叠机构和第二底部折叠机构通过锁定结构连接。由于第一底部折叠机构和第二底部折叠机构通过锁定结构连接,可以通过第一底部折叠机构和第二底部折叠机构相对于前框31和后框32转动,使前框31和后框32的相向移动,实现小推车用车框30的折叠;或使前框31和后框32反向移动,并通过锁定结构锁定,实现车框的展开;还可以通过第一底部折叠机构和第二底部折叠机构给予放置在小推车用车框30中的物品支撑,提高该小推车用车框30的承重能力。
具体的,第一底部折叠机构包括第一底部前支撑杆3411和第一底部后支撑杆3421,第一底部前支撑杆3411的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前框31的底部,第一底部后支撑杆3421的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后框32的底部,第一底部后支撑杆3421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一底部前支撑杆3411的另一端上;第二底部折叠机构包括第二底部前支撑杆3412和第二底部后支撑杆3422,第二底部前支撑杆3412的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前框31的底部,第二底部后支撑杆3422的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后框32的底部,第二底部前支撑杆3412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二底部后支撑杆3422的另一端上;第一底部后支撑杆3421设于第一底部前支撑杆3411的内侧,第二底部后支撑杆3422设于第二底部前支撑杆3412的内侧,锁定结构为挡杆343,第一底部前支撑杆3411和第二底部前支撑杆3412的端部通过挡杆343连接,且挡杆343设置成当底框34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底部后支撑杆3421和第二底部后支撑杆3422均抵靠在挡杆343的下方。由此,当第一底部前支撑杆3411转动至与第一底部后支撑杆3412平行且平行于地面的位置时,同时,第二底部前支撑杆3421转动至与第二底部后支撑杆3422平行且平行于地面的位置时,第一底部后支撑杆3412和第二底部后支撑杆3422抵靠在挡杆343上,并不再发生转动,从而使第一底部后支撑杆3412和第二底部后支撑杆3422与第一底部前支撑杆3411和第二底部前支撑杆3421保持平行于地面的状态,此时,小推车用车框30处于保持展开状态,且处于水平状态的第一底部后支撑杆3412、第二底部后支撑杆3422、第一底部前支撑杆3411、第二底部前支撑杆3421和挡杆343可以给予放置在小推车用车框30上的物品较稳定的支撑。
更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底框34还包括连接杆344,连接杆344将第一底部折叠机构和第二底部折叠机构连接起来,优选的,如图2所示,连接杆344在挡杆343的两侧对称设置,不仅可以通过连接杆344使第一底部折叠机构和第二底部折叠机构同步转动,使小推车用车框30的展开和折叠操作方便,而且可以通过连接杆344给予放置在小推车用车框30上的物品更好的支撑。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底部前支撑杆3411与第二底部前支撑杆3412之间、第一底部后支撑杆3421与第二底部后支撑杆3422之间均分别连接有连接杆344,从而可以通过连接杆344增加底框34的强度,进一步的给予放置在小推车用车框30中的物品稳定的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小推车用车框30的两侧均设有侧部折叠机构33;侧部折叠机构33的两端分别与前框31和后框32可枢转连接,两个侧部折叠机构33并排设置;当底框34处于折叠状态时,侧部折叠机构33处于折叠状态;当底框34处于展开状态时,侧部折叠机构33处于展开状态。由此,当小推车用车框30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通过前框31、后框32以及设在前框31和后框32的两侧的侧部折叠机构33和底部折叠机34构形成框架,使此时的小推车用车框30具有一定的强度;且小推车用车框30处于展开状态时,还可以通过前框31和后框32两侧的侧部折叠机构33避免沿小推车用车框30左右两侧方向的力给放置在小推车用车框30中的物品的挤压,保证小推车用车框30的强度。
具体的,如图3所示,侧部折叠机构33包括前上支撑杆331、前下支撑杆332、后上支撑杆333和后下支撑杆334;前上支撑杆331的第一端部与前框31的顶端(即前框31的远离地面的一端)可枢转连接,前下支撑杆332的第一端部与前框31的底端可枢转连接,后上支撑杆333的第一端部与后框32的顶端(即后框32的远离地面的一端)可枢转连接,后下支撑杆334的第一端部与后框32的底端可枢转连接,前上支撑杆331的第二端部与后下支撑杆334的第二端部可枢转连接形成第一折叠处,后上支撑杆333的第二端部与前下支撑杆332的第二端部可枢转连接形成第二折叠处,前下支撑杆332余后下支撑杆334可枢转连接,且与第一折叠处和第二折叠处均位于前框31和后框32之间,且当小推车用车框30处于展开状态时,前上支撑杆331和后上支撑杆333水平设置。由于侧部折叠机构33的折叠处较少,使得侧部折叠机构33的结构简化,当该小推车用车框30处于折叠状态时,侧部折叠机构33能够更加紧凑折叠在一起,前框31和后框32能够更加紧凑的靠拢在一起,使得该小推车用车框30折叠状态的结构紧凑,便于运输和存放;同时,当小推车用车框30处于展开状态时,前上支撑杆331和后上支撑杆333水平设置,可以避免前框31受到向后框32方向的压力,和/或后框32受到向前框31方向的压力时,侧部折叠机构33产生折叠,保证该小推车用车框30的展开状态的稳定性;还可以通过前框31、后框32以及设在前框31和后框32的两侧的前上支撑杆331、前下支撑杆332、后上支撑杆333和后下支撑杆334形成框架,使此时的小推车用车框30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保护放置在小推车用车框30中的物品,避免其受外力的挤压。
图4至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小推车。
如图4至图6所示,该小推车,包括车轮40和前述的小推车用车框30,车轮40设在前框31和后框32的底部,前框31和/或后框32上至少设有两个车轮40,且设在前框31上的车轮40可枢转地连接在前框31上。由于设置在前框31上的车轮40是可枢转地连接在前框31上的,在运输过程中,可以通过移动前框31调整小推车的转向,便于小推车运输方向的调整,使该小推车不仅限于直线运输,丰富该小推车的运用场景。
进一步的,如图4至图6所示,前框31和后框32上均设有两个车轮40,且当小推车用车框30处于折叠状态时,设在前框31上的两个车轮40与设在后框32上的两个车轮40相互错开,相互错开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是设在前框31上的两个车轮40位于设在后框32上的两个车轮40的外侧或内侧,也可以是设在前框31上的两个车轮40与设在后框32上的两个车轮40间隔排布。由此,当该小推车处于折叠状态时,设置在前框31上的车轮40与设置在后框32上的车轮40的位置可以相互错开,以避免设置在前框31上的车轮40因抵靠在设置在后框32上的车轮40上,而导致该小推车的折叠状态不够紧凑。
优选的,前框31和后框32为方形的框架,前框31和后框32与侧部折叠机构33连接时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侧部折叠机构33铰接在前框31和后框32的两侧,车轮40设置在前框31和后框32的下侧(即接近地面的一侧)。
优选的,前上支撑杆331和后上支撑杆333的长度相等,前下支撑杆332和后下支撑杆334的长度相等,且前下支撑杆332的长度大于后下支撑杆334的长度,前上支撑杆331设在前上支撑杆331的上方,后上支撑杆333设在后下支撑杆334的上方,从而使侧部折叠机构33折叠时,前下支撑杆332和后下支撑杆334向远离地面的方向转动,使该折叠车在折叠状态时还可以通过车轮40进行运输,如图6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小推车还包括可伸缩的拉杆50,拉杆50包括套杆51、伸缩杆52、伸缩开关53和把手54;套杆51套设在伸缩杆52的外侧,且套杆51的一端与伸缩杆52通过伸缩开关53连接,把手54设在伸缩杆52的位于套杆51的外侧的端部,套杆51设置在前框31上。由此,可以根据不同的体型,调节拉杆50的长度,适应不同体型的运输者;而且,由于拉杆50可伸缩,当需要收纳该小推车时,可以将拉杆50调整至收缩状态,便于收纳。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套杆51的接近地面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前框31的底部,套杆51的远离地面的一端与前框31的顶部卡合连接。由此,拉杆50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与小推车用车框30保持不同的角度,以使运输者可以以更舒适的姿势拉动把手54进行运输;当需要通过该小推车搬运物品时,可以将套杆51与前框31的卡合部拆开,便于调整拉杆50与小推车用车框30角度;当将该小推车收纳起来时,可以将套杆51卡合在前框31上,既可以保持该小推车收纳状态的紧凑的结构,又可以避免该小推车在摆放过程中,套杆51因受到碰撞而损坏。
进一步的,如图4至图6所示,该小推车用车框30还包括可折叠的容纳袋20,容纳袋20设置成中空的且展开时其外型的为有前框、后框和底框围成的几何空间限定,且其远离地面的一侧设有开口21;容纳袋20的其中一个侧面设置在前框31上,容纳袋20的与设在前框31的侧面的相对的侧面设置在后框32上;挡杆343上套设有套环60,容纳袋20的朝向地面的底面设有与套环60对应的通孔22,套环60的自由端穿过通孔22,且延伸至容纳袋20内。由此,在使用该小推车用车框30时,可以使底框34或侧部折叠机构33和底部框34保持展开状态,此时的前框31和后框32相互远离,与前框31和后框32连接的容纳袋20伴随着前框31和后框32的远离而展开,从而可以将需要运输的物品放置在展开的容纳袋20中,而且可以通过底框34可以给予容纳袋20支撑,增加容纳袋的承重能力,避免容纳袋因盛放物品过重而变形。当还设有侧部折叠机构33时,还可以通过侧部折叠机构33支撑容纳袋20,避免容纳袋20受挤压产生变形;同时,由于容纳袋20设在前框31、后框32和两个侧部折叠机构33之间,可以避免使用过程中容纳袋20从小推车用车框30中滑出。当不需要运输时,可以使底框34或侧部折叠机构33和底框34保持折叠状态,此时的前框31和后框32相互靠近,在底框34折叠的过程中,可以给予容纳袋20支撑,使容纳袋20产生变形,由于容纳袋20在底框34的支撑,以及前框31和后框32的带动下开始变形,可以使容纳袋20保持较整齐的折叠状态,以便再次使用,从而将容纳袋20折叠起来,此时,整个小推车用车框30呈折叠状态,便于小推车用车框30的收纳和运输。由于设置了容纳袋20,为了便于该小推车用车框30的折叠,在挡杆343上套设套环60,并在容纳袋20上设置用于穿过套环60的通孔22,由此还可以通过提起套环60,通过套环60带着挡杆343向上运动(向上运动,也即向远离地面的方向运动),而底框34受自身重力的作用,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从而使底框34开始产生折叠,当还设置有侧部折叠机构33时,还同时带动侧部折叠机构33产生折叠,最终使该小推车用车框30从展开状态转变为折叠状态,而启动方式仅通过将套环60向上提,操作简单。优选的,如图3所示,在容纳袋20上还设有挡条25,挡条25设在容纳袋20的底面上且位于通孔22所在的位置,挡条25将通孔22一分为二,套环60套设在挡条25的外侧,由此可以避免套环60从容纳袋20中脱落。
优选的,如图3至图4所示,设在前框31上的容纳袋20的侧面上还设有口袋23,口袋23设在所在侧面的朝向拉杆50的一侧,以便收纳一些体积较小的物品。
优选的,如图5所示,容纳袋20的设在前框31和/或后框32的侧面上还设有提手24,提手24设在所在侧面的远离地面的一端,以便于小推车呈折叠状态时,可以通过提手24提起该小推车,便于小推车的搬运。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小推车用车框(30),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框(31)、后框(32)和可折叠的底框(34);所述底框(34)的两端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前框(31)和后框(32)的底部,所述底框(34)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且设有用于锁定其展开状态的锁定结构;
当所述底框(34)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前框(31)和后框(32)距离最近,所述小推车用车框(30)处于收缩状态;
当所述底框(34)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前框(31)和后框(32)距离最远,所述小推车用车框(30)处于扩展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推车用车框(3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34)包括底部前框(341)、底部后框(342)和锁定结构;所述底部前框(341)的第一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前框(31)的底部,所述底部后框(342)的第一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后框(32)的底部;
所述底部前框(341)的第二端部或底部后框(342)的第二端部设置成当所述底框(34)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底部前框(34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所述底部后框(342)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处于同一平面,且所述底部前框(341)的第二端部和所述底部后框(342)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前框(31)和后框(3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推车用车框(3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为挡杆(343),其中,
所述底部后框(342)的第二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底部前框(34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所述挡杆(343)设在所述底部前框(341)的第二端部,且设置成当所述底框(34)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底部后框(342)抵靠在所述挡杆(343)下方;或
所述底部前框(341)的第二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底部后框(342)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所述挡杆(343)设在所述底部后框(342)的第二端部,且设置成当所述底框(34)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底部前框(341)抵靠在所述挡杆(343)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推车用车框(3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34)包括第一底部折叠机构、第二底部折叠机构和锁定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底部折叠机构的两端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前框(31)和后框(32)的同侧的底部,所述第二底部折叠机构的两端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前框(31)和后框(32)的另一侧的底部,所述第一底部折叠机构和第二底部折叠机构通过所述锁定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推车用车框(3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34)包括第一底部折叠机构、第二底部折叠机构和锁定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底部折叠机构的两端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前框(31)和后框(32)的同侧的底部,所述第二底部折叠机构的两端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前框(31)和后框(32)的另一侧的底部,所述第一底部折叠机构和第二底部折叠机构通过所述锁定结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推车用车框(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部折叠机构包括第一底部前支撑杆(3411)和第一底部后支撑杆(3421),所述第一底部前支撑杆(3411)的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前框(31)的底部,所述第一底部后支撑杆(3421)的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后框(32)的底部,所述第一底部后支撑杆(3421)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底部前支撑杆(3411)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底部折叠机构包括第二底部前支撑杆(3412)和第二底部后支撑杆(3422),所述第二底部前支撑杆(3412)的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前框(31)的底部,所述第二底部后支撑杆(3422)的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后框(32)的底部,所述第二底部前支撑杆(3412)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底部后支撑杆(3422)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底部后支撑杆(3421)设于所述第一底部前支撑杆(3411)的内侧,所述第二底部后支撑杆(3422)设于所述第二底部前支撑杆(3412)的内侧,所述锁定结构为挡杆(343),所述第一底部前支撑杆(3411)和第二底部前支撑杆(3412)的端部通过所述挡杆(343)连接,且所述挡杆(343)设置成当所述底框(34)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底部后支撑杆(3421)和第二底部后支撑杆(3422)均抵靠在所述挡杆(343)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推车用车框(3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344),所述第一底部前支撑杆(3411)与第二底部前支撑杆(3412)、所述第一底部后支撑杆(3421)与第二底部后支撑杆(3422)之间均分别连接有连接杆(344)。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意一项所述的小推车用车框(30),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推车用车框(30)的两侧均设有侧部折叠机构(33);所述侧部折叠机构(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框(31)和后框(32)可枢转连接;
当所述底框(34)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侧部折叠机构(33)处于折叠状态;
当所述底框(34)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侧部折叠机构(33)处于展开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3、5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小推车用车框(30),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推车用车框(30)的两侧均设有侧部折叠机构(33);所述侧部折叠机构(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框(31)和后框(32)可枢转连接;
当所述底框(34)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侧部折叠机构(33)处于折叠状态;
当所述底框(34)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侧部折叠机构(33)处于展开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推车用车框(3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折叠机构(33)包括前上支撑杆(331)、前下支撑杆(332)、后上支撑杆(333)和后下支撑杆(334);
所述前上支撑杆(331)和前下支撑杆(332)的第一端部均与所述前框(31)的可枢转连接,所述后上支撑杆(333)和后下支撑杆(334)的第一端部均与所述后框(32)可枢转连接;
所述前上支撑杆(331)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后下支撑杆(334)的第二端部可枢转连接形成第一折叠处,所述后上支撑杆(333)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前下支撑杆(332)的第二端部可枢转连接形成第二折叠处,所述前下支撑杆(332)与所述后下支撑杆(334)的相交处设置成可枢转连接,且当所述小推车用车框(30)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前上支撑杆(331)和后上支撑杆(333)水平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推车用车框(3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折叠机构(33)包括前上支撑杆(331)、前下支撑杆(332)、后上支撑杆(333)和后下支撑杆(334);
所述前上支撑杆(331)和前下支撑杆(332)的第一端部均与所述前框(31)的可枢转连接,所述后上支撑杆(333)和后下支撑杆(334)的第一端部均与所述后框(32)可枢转连接;
所述前上支撑杆(331)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后下支撑杆(334)的第二端部可枢转连接形成第一折叠处,所述后上支撑杆(333)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前下支撑杆(332)的第二端部可枢转连接形成第二折叠处,所述前下支撑杆(332)与所述后下支撑杆(334)的相交处设置成可枢转连接,且当所述小推车用车框(30)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前上支撑杆(331)和后上支撑杆(333)水平设置。
12.小推车,包括小推车用车框(30)和车轮(40),所述小推车用车框(30)为权利要求1、2、4、8或10任意一项所述的小推车用车框(30),所述前框(31)和后框(32)上均设有两个车轮(40),且设置成当所述小推车用车框(30)处于折叠状态时,设在所述前框(31)上的车轮(40)与设在所述后框(32)上的车轮(40)相互错开。
13.小推车,包括小推车用车框(30)和车轮(40),所述小推车用车框(30)为权利要求3、5至7、9或11任意一项所述的小推车用车框(30),所述前框(31)和后框(32)上均设有两个车轮(40),且设置成当所述小推车用车框(30)处于折叠状态时,设在所述前框(31)上的车轮(40)与设在所述后框(32)上的车轮(40)相互错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小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车框上的可折叠的容纳袋(20),所述容纳袋(20)设置成展开时其几何空间由前框、后框和底框合围成的几何空间限定;
所述挡杆(343)上套设有套环(60),所述容纳袋(20)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套环(60)对应的通孔(22),所述套环(60)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通孔(22),且延伸至所述容纳袋(20)内。
CN201821234897.4U 2018-08-01 2018-08-01 小推车用车框及小推车 Active CN208789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4897.4U CN208789722U (zh) 2018-08-01 2018-08-01 小推车用车框及小推车
DE202018105214.4U DE202018105214U1 (de) 2018-08-01 2018-09-12 Handwagenrahmen und Handwag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4897.4U CN208789722U (zh) 2018-08-01 2018-08-01 小推车用车框及小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9722U true CN208789722U (zh) 2019-04-26

Family

ID=63715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34897.4U Active CN208789722U (zh) 2018-08-01 2018-08-01 小推车用车框及小推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9722U (zh)
DE (1) DE202018105214U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2923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张相山 一种新型的片状折叠拖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45154B1 (en) 2014-09-19 2015-09-29 Brian Horowitz Folding wag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2923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张相山 一种新型的片状折叠拖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8105214U1 (de) 2018-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65662U (zh) 儿童推车
US8104777B2 (en) Golf cart collapsible device
CN206456417U (zh) 可翻转的托架和婴儿推车
CN106515832B (zh) 儿童推车
CN208789722U (zh) 小推车用车框及小推车
CN207311555U (zh) 双向折叠推车
CN207790798U (zh) 折叠推车
CN206384002U (zh) 儿童推车
CN110914136A (zh) 婴儿车支架和包括这种婴儿车支架的婴儿车
CN206317869U (zh) 儿童推车
CN206465987U (zh) 儿童推车
CN110001733A (zh) 婴儿推车
CN215398871U (zh) 可折叠的手推车
CN206615257U (zh) 儿童推车
CN108791456A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8915233U (zh) 婴儿推车
CN208198546U (zh) 儿童推车
CN209479735U (zh) 儿童推车
CN208344303U (zh) 双向折叠推车
CN208682891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108820028A (zh) 多功能折叠式摇篮推车
CN208198544U (zh) 童车
CN106218695A (zh) 一种折叠后体积较小的童车车架
CN207790804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21068186U (zh) 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