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4353U -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4353U
CN208784353U CN201721648381.XU CN201721648381U CN208784353U CN 208784353 U CN208784353 U CN 208784353U CN 201721648381 U CN201721648381 U CN 201721648381U CN 208784353 U CN208784353 U CN 208784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wall
layer bottom
cooking apparatus
heating
interior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483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若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483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4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4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4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内锅;用于加热所述内锅的加热盘,所述加热盘具有加热面和发热件,所述内锅设在所述加热面上;其中,所述内锅的底壁的壁内形成有隔热空腔,所述隔热空腔与所述发热件位置对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烹饪效果好。

Description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诸如电饭煲等烹饪器具通常采用电热盘进行加热,电热盘发热并将热量传导至内锅,从而实现内锅的加热。为了保证良好的导热效果,内锅与电热盘相互贴紧,而电热盘的对应于发热件的位置的热量比较集中,从而内锅的相应位置的温度较高,烹饪效果不好(例如米饭发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内锅;用于加热所述内锅的加热盘,所述加热盘具有加热面和发热件,所述内锅设在所述加热面上;其中,所述内锅的底壁的壁内形成有隔热空腔,所述隔热空腔与所述发热件位置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烹饪效果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锅的底壁包括内层底壁、外层底壁和设在所述内层底壁和所述外层底壁之间的中间层底壁,所述中间层底壁和所述外层底壁之间限定出所述隔热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层底壁和所述外层底壁的相对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构造有用于形成所述隔热空腔的凹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部的内壁的横截面为弧形或由多段直线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底壁和所述外层底壁均为不锈钢件,所述中间层底壁为金属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底壁和所述外层底壁之间限定出容纳腔,所述中间层底壁设于所述容纳腔且与所述内层底壁和所述外层底壁分别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件为加热管,所述加热管沿所述加热盘的周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加热面的正下方,所述加热面的与所述加热管位置对应之处沿所述加热盘的周向延伸成环形。
有利地,所述隔热空腔为沿所述加热面的与所述加热管位置对应之处延伸的环形。
有利地,所述隔热空腔的宽度为D1,所述加热管的外直径为D2,D1和D2满足以下关系:
可选地,所述加热管沿所述加热盘的周向盘绕成多圈,所述隔热空腔为与所述加热管的圈数数量对应的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所述内锅的底壁包括内层底壁、外层底壁和设在所述内层底壁和所述外层底壁之间的中间层底壁,所述中间层底壁和所述外层底壁之间限定出隔热空腔,所述隔热空腔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盘的发热件位置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烹饪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的中间层底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烹饪器具10,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100,隔热空腔101,凹部102,容纳腔103,内层底壁110,中间层底壁120,外层底壁130,
加热盘200,发热件2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例如,烹饪器具10为电饭煲。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包括:内锅100和加热盘200。
具体而言,加热盘200用于加热内锅100。加热盘200具有加热面和发热件201,内锅100设在加热面上,加热面包括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发热件201与高温区域位置对应。其中,内锅100的底壁的壁内形成有隔热空腔101,隔热空腔101与发热件201位置对应。也就是说,内锅100的底壁具有封闭的隔热空腔101,该封闭腔与高温区域位置对应,从而可以阻隔高温区域对内锅100的内底壁面的加热,加热盘200对内锅100的加热比较均匀,避免了热量集中。
需要说明的是,隔热空腔101与发热件201位置对应指的是隔热空腔101在烹饪器具10的高度方向上与发热件201位置对应,即,隔热空腔101在图中示出的上下方向上的投影与发热件201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同理,发热件201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与高温区域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且隔热空腔101在上下方向上与高温区域位置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烹饪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内锅100的底壁包括内层底壁110、外层底壁130和设在内层底壁110和外层底壁130之间的中间层底壁120,中间层底壁120和外层底壁130之间限定出隔热空腔101。例如,内层底壁110、中间层底壁120和外层底壁130由上而下排列,隔热空腔101形成在中间层底壁120的下表面和外层底壁130的上表面之间。
其中,内层底壁110和外层底壁130可以均为不锈钢件。例如,内层底壁110为不锈钢304件,从而防腐蚀性能好;外层底壁130可以为不锈钢430件,从而成本较低。中间层底壁120可以为金属件,例如,中间层底壁120为铝件,从而导热性能好,利于保证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中间层底壁120和外层底壁130的相对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构造有用于形成隔热空腔101的凹部102。
例如,凹部102形成在中间层底壁120的下表面上,外层底壁130的上表面封盖凹部102以形成隔热空腔101,这里,凹部102既可以由中间层底壁120的与高温区域位置对应的部分内凹而成,也可以是车削加工而成。
又如,凹部102形成在外层底壁130的上表面上,中间层底壁120的下表面封盖凹部102以形成隔热空腔101,这里,凹部102由外层底壁130的与高温区域位置对应的部分车削加工而成,以利于保证焊接可靠性,保证外层底壁130与加热面之间的良好贴合。当然,中间层底壁120的下表面和外层底壁130的上表面还可以分别形成有凹部102,两个凹部102共同构成隔热空腔10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凹部102的内壁的横截面由多段直线构成,例如,凹部102由车削加工而成;或者,凹部102的横截面为弧形,例如,凹部102由中间层底壁120的所述部分内凹而成,从而成型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内层底壁110和外层底壁130之间限定出容纳腔103,中间层底壁120设于容纳腔103,且中间层底壁120与内层底壁110和外层底壁130分别贴合,从而结构可靠性高,利于保证烹饪均匀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发热件201为加热管,加热管沿加热盘200的周向延伸,且加热管位于高温区域的正下方,高温区域沿加热盘200的周向延伸成环形,低温区域在加热盘200的径向上分别位于高温区域的内外两侧。
有利地,隔热空腔101为沿高温区域延伸的环形,从而保证内锅100与整个高温区域之间的隔热效果。
其中,隔热空腔101的宽度为D1,加热管的外直径为D2,D1和D2满足以下关系: 从而隔热效果好、烹饪效果好。可以理解,内锅100的外底壁面沿水平方向延伸时,隔热空腔101的宽度方向沿内锅100的外底壁面的径向定向。
可选地,加热管沿加热盘200的周向盘绕成多圈,隔热空腔101为与加热管的圈数数量对应的多个,从而保证传递至内锅100的热量比较均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100,内锅100的底壁包括内层底壁110、外层底壁130和设在内层底壁110和外层底壁130之间的中间层底壁120,中间层底壁120和外层底壁130之间限定出隔热空腔101,隔热空腔101与烹饪器具的加热盘200的发热件201和加热面的高温区域位置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100,烹饪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宽度”、“上”、“下”、“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锅;
用于加热所述内锅的加热盘,所述加热盘具有加热面和发热件,所述内锅设在所述加热面上;
其中,所述内锅的底壁的壁内形成有隔热空腔,所述隔热空腔与所述发热件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底壁包括内层底壁、外层底壁和设在所述内层底壁和所述外层底壁之间的中间层底壁,所述中间层底壁和所述外层底壁之间限定出所述隔热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底壁和所述外层底壁的相对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构造有用于形成所述隔热空腔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内壁的横截面为弧形或由多段直线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底壁和所述外层底壁均为不锈钢件,所述中间层底壁为金属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底壁和所述外层底壁之间限定出容纳腔,所述中间层底壁设于所述容纳腔且与所述内层底壁和所述外层底壁分别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为加热管,所述加热管沿所述加热盘的周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加热面的正下方,所述加热面的与所述加热管位置对应之处沿所述加热盘的周向延伸成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空腔为沿所述加热面的与所述加热管位置对应之处延伸的环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空腔的宽度为D1,所述加热管的外直径为D2,D1和D2满足以下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沿所述加热盘的周向盘绕成多圈,所述隔热空腔为与所述加热管的圈数数量对应的多个。
11.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底壁包括内层底壁、外层底壁和设在所述内层底壁和所述外层底壁之间的中间层底壁,所述中间层底壁和所述外层底壁之间限定出隔热空腔,所述隔热空腔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盘的发热件位置对应。
CN201721648381.XU 2017-11-30 2017-11-30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08784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48381.XU CN208784353U (zh) 2017-11-30 2017-11-30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48381.XU CN208784353U (zh) 2017-11-30 2017-11-30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4353U true CN208784353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198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48381.XU Active CN208784353U (zh) 2017-11-30 2017-11-30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4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519560A (ja) 省エネ型の保温調理器具
CN101791190A (zh) 蒸饮压力锅
US20160066746A1 (en) Insulated cooking pot with cover
WO2015149436A1 (zh) 设置单感温探头的智能锅具及一种煎烹食物的方法
CN202287739U (zh) 多功能电热锅
CN208784353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7940630U (zh) 一种复合锅
CN101779910A (zh) 安全型电磁感应加热陶瓷锅
CN208784352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加热盘和烹饪器具
CN205548298U (zh) 烹饪器具
CN208973486U (zh) 电热盘和烹饪器具
CN208658676U (zh) 电饭煲的上内胆和电饭煲
CN209489884U (zh) 梯田汽锅盘
CN208551382U (zh) 电热壶的发热盘组件及电热壶
CN206044325U (zh) 一种复合材料内锅及具有其的电加热烹饪器具
JP6767423B2 (ja) 釜、釜アセンブリ及び厨房器具
CN205923716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机
CN208551238U (zh) 烹饪厨具盖体、蒸笼和烹饪厨具
CN109875386A (zh) 米饭口感均衡的电饭煲
CN208573436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加热盘和烹饪器具
CN208658845U (zh) 液体加热装置
CN204133156U (zh) 电蒸锅
CN208941668U (zh) 烹饪器具
CN208658842U (zh) 液体加热装置
CN203619301U (zh) 燃气灶高效节能锅具套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