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重心,是在重力场中,物体处于任何方位时所有各组成支点的重力的合力都通过的那一点。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需要高速旋转的机器中,旋转动力来自于电机,旋转部件安装在电机的转动轴上与电机一起转动。如果高速转动的物体重心不在其轴线上,会引起剧烈的振动,运行将不稳定,且轴承会受到很大的作用力,加速磨损。
现有产品中有些需要电机每秒20转以上的转速带动几百克重量的物体。由于转动会产生离心力,所以产品的重心偏移会导致整个产品的稳定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装置,用以调整电子产品的重心,增加旋转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装置,包括:包括电机、转动轴、旋转主体、至少一个配重支架,以及至少一个配重元件;
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用于使所述转动轴旋转;
所述旋转主体和所述配重支架安装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配重元件安装于所述配重支架上;所述旋转主体、所述配重支架以及所述配重元件与所述转动轴一同旋转。
可选的,所述配重支架包括上配重支架和下配重支架,所述上配重支架设置于所述旋转主体上方,所述下配重支架设置于所述旋转主体下方。
可选的,所述配重元件的数量以及所述配重元件在所述配重支架上的位置根据所述旋转主体的重心确定。
可选的,所述配重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配置元件为配重片,所述配重片固定于所述凹槽中。
可选的,一个配重支架上设置的凹槽数量为双数,所述凹槽相对于所述转动轴轴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配重元件为具有通孔的配重块,所述配重支架为支架杆,所述配重块通孔的形状与所述支架杆的形状相适应。
可选的,所述支架杆的数量为双数,所述支架杆相对于所述转动轴轴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配重块为螺母,所述支架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母配合的螺纹,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支架杆上。
可选的,还包括轴承和轴承盖;
所述轴承盖包括轴承上端盖和轴承下端盖,所述轴承上端盖和所述轴承下端盖固定在装置外壳上,所述轴承用于连接所述轴承盖与所述转动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包括上述的旋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的旋转装置,包括电机、转动轴、旋转主体、至少一个配重支架,以及至少一个配重元件。其中,转动轴与电机连接,电机用于使转动轴旋转。旋转主体和配重支架安装于转动轴上,配重元件安装于配重支架上;旋转主体、配重支架以及配重元件与转动轴一同旋转。当电子产品中的旋转主体为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或其质量分布不均匀时,整个旋转装置的重心会偏离转动轴。此时,可以调整配重支架上的配置元件的数量和位置,改变旋转装置的重心,使重心位于转动轴,增加了产品的稳定性,减少轴承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配重支架与配重元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配重片的形状;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配重支架与配重元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旋转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装置。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旋转装置包括:电机1、转动轴2、旋转主体3、至少一个配重支架4,以及至少一个配重元件5。转动轴2与电机1连接,电机1用于使转动轴2旋转。旋转主体3和配重支架4安装于转动轴2上,配重元件5安装于配重支架4上;旋转主体3、配重支架4以及配重元件5与转动轴2一同旋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电子产品中的旋转主体为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或其质量分布不均匀时,整个旋转装置的重心会偏离转动轴。此时,可以调整配重支架上的配置元件的数量和位置,改变旋转装置的重心,使重心位于转动轴,增加了产品的稳定性,减少轴承的磨损。
上述配重支架4包括上配重支架41和下配重支架42。上配重支架41设置于旋转主体3的上方,下配重支架42设置于旋转主体3的下方。配重元件5的数量以及配重元件5在配重支架4上的位置根据旋转主体3的重心确定。
例如,若旋转主体3的重心位于图1中的左部,则旋转主体3左边的质量大于旋转主体3右边的质量。因此,将在配重支架的右边设置配重元件5,增加整个旋转装置右部的质量,将旋转装置的重心右移到转动轴上。为了保证装置的上下平衡,此外,也可以通过将上配重支架41和下配重支架42设置不同数量或位置的配重元件5,将旋转装置的重心上移或者下移。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配重支架41上设置的配重元件5与下配重支架42上设置的配重元件5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上配重支架41上设置的配重元件5的位置与下配重支架42上设置的配重元件5的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轴承6和轴承盖61,轴承盖61包括轴承上端盖62和轴承下端盖63。轴承上端盖62和轴承下端盖63固定在装置外壳(图1中未显示)上。轴承6用于连接轴承盖61与转动轴2。轴承6可以支撑旋转主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电机1带动转动轴2转动时,旋转主体3、配重支架4、配重元件5跟随转动轴2一同转动。而轴承上端盖62与轴承下端盖63固定在外壳上,不转动。上述旋转部件与非旋转部件通过轴承6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重支架4与轴承盖61的位置不做限定,即配重支架4可以设置于轴承盖61的上方,配重支架4也可以设置于轴承盖62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重支架4与配重元件5的形状与数量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下面以不同的实施例介绍配重支架4与配重元件5的设置。
实施例一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配重支架与配重元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配重支架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43,配置元件为配重片51,配重片固定于凹槽中。其中,凹槽43的数量为双数,相对于转动轴轴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配重片的形状如图3所示。凹槽43的形状与配重片51的形状相适应,凹槽43使得配重片51安装于配重支架4上的位置得以固定。为了将配重片51更牢固地固定在配重支架上,配重片51的背面可以设置背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重片的形状可以为其它样式,凹槽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任意数量。可以随意调整凹槽43中固定配重片51的数量或位置。
实施例二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配重支架与配重元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配重元件为具有通孔的配重块52,配重支架为支架杆44,配重块52通孔的形状与支架杆44的形状相适应。其中,支架杆44的数量为双数,支架杆44相对于转动轴轴对称设置。具体的,配重块52可以为螺母,支架杆44为螺杆,螺杆上设置有与螺母相配合的螺纹。可以通过调整螺杆上螺母的数量与位置来调整装置的重心。一个螺杆上可以设置有任意数量的螺母,调整好螺母的位置后由点胶固定。螺母可以采用重量比价重的金属碳钢等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重块的形状可以为其它样式,支架杆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任意数量。可以随意调整支架杆上中配置块的数量或位置。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旋转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旋转装置包括:电机1、转动轴2、旋转主体3、至少一个支架杆44,以及至少一个配重块52。转动轴2与电机1连接,电机1用于使转动轴2旋转。支架杆44和配重块52安装于转动轴2上,配重块52安装于支架杆44上;旋转主体3、支架杆44以及配重块52与转动轴2一同旋转。
支架杆44包括上支架杆45和下支架杆46。上支架杆45设置于旋转主体3的上方,下支架杆46设置于旋转主体3的下方。配重块52的数量以及配重块52在支架杆44上的位置根据旋转主体3的重心确定。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还包括轴承6和轴承盖61,轴承盖61包括轴承上端盖62和轴承下端盖63。轴承上端盖62和轴承下端盖63固定在装置外壳(图5中未显示)上。轴承6用于连接轴承盖61与转动轴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包括上述的旋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根据旋转主体的重心确定配重元件的数量以及配重元件在配重支架上的位置,从而达到改变旋转装置的重心,使重心位于转动轴的目的,增加了产品的稳定性,减少轴承的磨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下”对应图片的上方和下方,即“上表面”是指在图片中装置上方对应的面,“下表面”是指图片中装置下方对应的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是示例作用。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