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76534U -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76534U
CN208776534U CN201821353337.0U CN201821353337U CN208776534U CN 208776534 U CN208776534 U CN 208776534U CN 201821353337 U CN201821353337 U CN 201821353337U CN 208776534 U CN208776534 U CN 208776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bic biochemical
case
aerobic
pipe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533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国富
陈浩
付洲
田新国
李军
孙彬
林坤
孙浩
闵智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533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76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76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765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除磷加药设备、曝气风机和纤维束生物过滤器。调节池上设有格栅井和原水提升泵,并且原水提升泵与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连通。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与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连通,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和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内均设有与曝气风机连通的曝气管,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内设有过滤提升泵。除磷加药设备与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连通。纤维束生物过滤器的进水端口与过滤提升泵连通,出水端口与过滤出水管连通。该污水处理系统完全靠从自然界选育出来的优势菌种处理,无二次污染,而且能保证水质长期清澈。

Description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越来越大。水资源的多次循环利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污水处理系统的广泛应用成为必然选择。目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方法,通常采用格栅、沉淀池等构筑物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初步调整pH,实现初步净化处理。但是污水经过一级处理后,污水达不到排放标准。二级处理即生物处理方法或者化学处理方法去除污水处理中的可降解有机物和胶体污染物,二级处理后的污水中BOD的去除率高达80%~90%,二级处理后的水达到排放标准和农灌标准。
与化学处理方法相比,生物处理方法具有经济、高效的优势,并且可以实现真正无害化。但是生物处理方法中微生物需要有合适的环境才能生存,微生物的储存和活性的保持是生物法处理污水的一大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生物法处理污水中微生物难以储存、活性不好保持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有调节池、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除磷加药设备、曝气风机和纤维束生物过滤器;
所述调节池埋在地下,调节池上设有与地面相通的格栅井,调节池内设有原水提升泵,并且原水提升泵通过好氧生化进水管与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连通;
所述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通过导流管与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连通,所述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和所述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内均设有与曝气风机连通的曝气管,所述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内设有过滤提升泵;
所述除磷加药设备通过除磷加药管与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连通;
所述纤维束生物过滤器的进水端口通过生化出水管与过滤提升泵连通,纤维束生物过滤器的出水端口与过滤出水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调节池上连接有进水管。
优选地,所述调节池上连接有调节池溢流管,并且调节池溢流管与外部沟渠连通。
优选地,所述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和所述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的底部均设有排空管,并且排空管与格栅井连通。
优选地,所述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内设有反硝化回流管,并且反硝化回流管与格栅井连通。
优选地,所述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内设有溢流管,并且溢流管与格栅井连通。
优选地,所述过滤出水管上设有流量计。
优选地,所述除磷加药设备、曝气风机和纤维束生物过滤器设置在设备间中。
优选地,所述原水提升泵和过滤提升泵为潜污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的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在储存微生物菌种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可提供这些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的工艺技术,使用户能够灵活的处理各种污染物和废弃物,并可以在可控制环境下培养、繁殖,使微生物保持最高活性。能使微生物产生很强的繁殖性和侵略性,可去除河道底部沉积的淤泥,清除臭味,保证水质长期清澈。
(2)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中所有微生物都达到一级生物安全标准,不会致病。不需要任何化学剂,完全靠从自然界选育出来的优势菌种处理,无二次污染。
(3)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投资小、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4)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中载体内的微生物在转运过程中处于休眠状态,并且在现场安装操作简单,只需将设备安装后放置在水中固定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污水处理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污水处理系统的管路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调节池、11-格栅井、12-原水提升泵、13-进水管、14-调节池溢流管、21-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3-好氧生化进水管、24-过滤提升泵、25-反硝化回流管、26-溢流管、27-导流管、3-设备间、31-除磷加药设备、32-曝气风机、33-纤维束生物过滤器、331-生化出水管、332-过滤出水管、333-流量计、34-曝气管、35-排空管、36-除磷加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有调节池(1)、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1)、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除磷加药设备(31)、曝气风机(32)和纤维束生物过滤器(33)。除磷加药设备(31)、曝气风机(32)和纤维束生物过滤器(33)设置在设备间(3)中。
调节池(1)采用地埋式布置,环刚度大于5000N/m2,采用地埋式设置可以尽量降低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调节池(1)上连接有供原水进入的进水管(13)。调节池(1)上连接有调节池溢流管(14),并且调节池溢流管(14)与外部沟渠连通。调节池(1)上设有与地面相通的格栅井(11),格栅井(11)中的格栅的间隙为5mm。调节池(1)内设有原水提升泵(12),并且原水提升泵(12)通过好氧生化进水管(23)与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1)连通。原水提升泵(12)为潜污泵。原水从进水管(13)进入调节池(1)内的格栅井(11)中,格栅截留较大悬浮物,原水在调节池(1)内停留4~5小时,调节池(1)内的悬浮物的沉积量达到一定量后,通过原水提升泵(12)定期搅动抽出。调节池(1)内液位超过一定高度时,污水通过调节池溢流管(14)排至附近沟渠。
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1)通过导流管(27)与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连通,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中的优势微生物可以降解去除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氨。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1)、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和设备间(3)均设置在地面上。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1)和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内均设有与曝气风机(32)连通的曝气管(34),曝气风机(32)为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曝氧,曝气管采用微孔曝气方式,溶氧率高,生化气水比为7:1。
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内设有过滤提升泵(24)。过滤提升泵(24)为潜污泵。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内设有浮球液位控制器,控制原水提升泵(12)和过滤提升泵(24)工作,进而控制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内的液位。当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内的液位低于最低液位时,过滤提升泵(24)停止,同时原水提升泵(12)启动,向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1)内注水。当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内的液位超出最高液位时,原水提升泵(12)停止,同时过滤提升泵(24)启动,将生化处理后的水提升到纤维束生物过滤器(33)内过滤。
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1)和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的底部均设有排空管(35),并且排空管(35)与格栅井(11)连通,用于排空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1)和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内的水。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内设有反硝化回流管(25),并且反硝化回流管(25)与格栅井(11)连通,将生化处理后的水回流至调节池(1)内,进行反硝化处理,降低总氮含量。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内设有溢流管(26),并且溢流管(26)与格栅井(11)连通。
除磷加药设备(31)通过除磷加药管(36)与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连通。化学除磷的投加点位于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的进水处,通过曝气进行搅拌混合。除磷剂采用聚合氯化铝,按照40-100PPM加注,具体根据各处的实际水质通过连续检测进行调整。
纤维束生物过滤器(33)的进水端口通过生化出水管(331)与过滤提升泵(24)连通,纤维束生物过滤器(33)的出水端口与过滤出水管(332)连通。过滤出水管(332)上设有流量计(333)。纤维束生物过滤器(33)内填装的纤维填料为柔性滤料,可以富集大量优势微生物,并且是非常理想的梯度滤层,纳污量远大于刚性滤料,使得出水的悬浮物稳定达标。纤维束生物过滤器(33)上安装自动冲洗阀,可以正洗和反洗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内的水,所以不需要设置清水池。纤维束生物过滤器(33)能够二次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截留水中的悬浮物,降低浊度,提高水体透明度,保证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为:原水从进水管(13)进入格栅井(11),格栅井(11)可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污水进入调节池(1)。调节池(1)内的悬浮物的沉积量达到一定量后,通过原水提升泵(12)定期搅动抽出。调节池(1)内液位超过一定高度时,污水通过调节池溢流管(14)排至附近沟渠。原水提升泵(12)将经调节池(1)处理后的水抽至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1)中。污水在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内经过生化处理。除磷加药设备(31)将除磷剂通入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内,曝气风机(32)同时往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内曝气,将除磷剂搅拌混合,进行深度除磷。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的过滤提升泵(24)将生化处理后的水抽至纤维束生物过滤器(33)内,二次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截留水中的悬浮物,使得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调节池(1)、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1)、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除磷加药设备(31)、曝气风机(32)和纤维束生物过滤器(33);
所述调节池(1)埋在地下,调节池(1)上设有与地面相通的格栅井(11),调节池(1)内设有原水提升泵(12),并且原水提升泵(12)通过好氧生化进水管(23)与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1)连通;
所述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1)通过导流管(27)与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连通,所述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1)和所述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内均设有与曝气风机(32)连通的曝气管(34),所述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内设有过滤提升泵(24);
所述除磷加药设备(31)通过除磷加药管(36)与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连通;
所述纤维束生物过滤器(33)的进水端口通过生化出水管(331)与过滤提升泵(24)连通,纤维束生物过滤器(33)的出水端口与过滤出水管(33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上连接有进水管(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上连接有调节池溢流管(14),并且调节池溢流管(14)与外部沟渠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1)和所述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的底部均设有排空管(35),并且排空管(35)与格栅井(1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内设有反硝化回流管(25),并且反硝化回流管(25)与格栅井(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载体微生物好氧生化箱(22)内设有溢流管(26),并且溢流管(26)与格栅井(1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出水管(332)上设有流量计(3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磷加药设备(31)、曝气风机(32)和纤维束生物过滤器(33)设置在设备间(3)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提升泵(12)和过滤提升泵(24)为潜污泵。
CN201821353337.0U 2018-08-22 2018-08-22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76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3337.0U CN208776534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3337.0U CN208776534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76534U true CN208776534U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57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5333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76534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76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65412A1 (en) Apparatus for waste water treatment
CN106116047A (zh)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村镇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833129B (zh) 反硝化滤布滤池
CN105693014A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6051680U (zh) 一种处理农村污水的反硝化滤池复合mbr装置
CN107417031A (zh) 一种生态式污水净化池
CN202881049U (zh)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04022559U (zh) 海岛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3582658U (zh) 一种中小城镇多级曝气中水处理系统
CN206645889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05676314U (zh) 一种尼龙滤网组合双层滤料的过滤装置
CN204417210U (zh) Mbr污水处理系统
CN208776534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09143980U (zh) 一种喷水织机废水处理系统
CN207792814U (zh) 一种脱氮除磷系统
CN101269873A (zh) 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回用方法和装置
CN105084660A (zh) 一种接触氧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6232523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5222939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组合装置
CN204342507U (zh)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
CN104496013B (zh) Mbr污水处理工艺
CN206751619U (zh) 一种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KR100460942B1 (ko) 소화조와 연속 회분식 반응조를 이용한 하수처리방법 및장치
CN204824546U (zh) 一种接触氧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9297269U (zh) Mbr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