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65403U - 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65403U
CN208765403U CN201821274393.5U CN201821274393U CN208765403U CN 208765403 U CN208765403 U CN 208765403U CN 201821274393 U CN201821274393 U CN 201821274393U CN 208765403 U CN208765403 U CN 208765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ryness storehouse
return air
roller
dry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43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梓华
史亮
张学伟
朱洪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enling Environmental Systems Co Ltd
Guangdong Shenli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enli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enli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enli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743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65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65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65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用于干燥物料,包括干燥仓及设于其内的能转动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第一滚筒外侧壁设有螺旋向上的导盘,第二滚筒外侧壁设有螺旋向下的导盘,还包括分别与两个滚筒外侧壁外切的导架,沿着导架上下面和导盘上面设有闭合的网带,导架部分伸出干燥仓外并与其上的网带分别在靠近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处形成进料口和出料口;导架上设有套设于网带内的滚轮,还包括用于驱动滚轮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干燥仓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干燥仓内设有热风风机。本实用新型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进出料方便,无需额外的将湿物料提升至高处的传输设备,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便于维护,而且能保证干燥仓内环境整洁干净。

Description

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干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
背景技术
一般的带式干燥如果是多层网带的话,上下相邻网带之间错开距离、运动方向相对,物料从上层网带输送到一端后自动倾倒入下一层的始端,由此从上往下逐层落下,直至底部的出料口。这就需要将湿物料提升至高处的传输设备。对于一些粘湿的物料,例如剩余污泥等,采用的传输设备螺旋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皮带输送机等很难做到大倾角传输,所以当架高这些传输设备时就会占据较大的地面面积。而且,干燥机内部的传输方式压缩了干燥机的运行空间和操作空间,不便于维护,也会增加额外的建造成本。另外,从上一层网带的尾端掉落至下一层网带始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细碎物料飞溅,有时可能跌出网带之外,使得干燥仓内环境较为脏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进出料方便,无需额外的将湿物料提升至高处的传输设备,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便于维护,而且能保证干燥仓内环境整洁干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用于干燥物料,包括干燥仓及设于其内的能转动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第一滚筒外侧壁设有螺旋向上的导盘,第二滚筒外侧壁设有螺旋向下的导盘,还包括分别与两个滚筒外侧壁外切的导架,沿着导架上下面和导盘上面设有闭合的网带,导架部分伸出干燥仓外并与其上的网带分别在靠近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处形成进料口和出料口;导架上设有套设于网带内的滚轮,还包括用于驱动滚轮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干燥仓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干燥仓内设有热风风机。
滚筒体为一封闭的圆柱状壳体结构,干燥时隔绝空气进出;两个滚筒之间设有一段距离,网带在两个滚筒之间水平过渡,热风风机设于干燥仓的上方;进料口和出料口高度相当,约为700㎜;第一驱动装置为大扭矩减速电机;可在进风口处设置进风风机,以将风引入干燥仓;网带为高强度不锈钢螺旋网丝,端头成型均一。
上述方案中,将湿物料放进料口处的网带上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滚轮转动进而带动网带运动,网带运动过程中两个滚筒做圆周运动,使得从进料口处物料螺旋上升后再螺旋下降至出料口处,物料输送过程中,热风风机产生的干燥热风吹向两个滚筒的上方,受限于干燥仓上方,风向转为朝下,由此穿过在导盘上做贴附运动的网带,同时与网带上的物料接触发生对流换热以实现物料干燥,由于物料在干燥仓内全程位于网带上,因此可以避免多层网带逐层落下产生的细碎物料飞溅或物料跌出网带之外的情况发生,而且该传输物料的方式也使得该干燥机结构紧凑,便于维护。通过控制网带缓慢运动,即可使物料获得充足的干燥时间。
优选地,干燥仓内下部设有回风口,回风口处设有回风风机;还包括设于干燥仓内并与回风口连通的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回热器、蒸发器及冷凝器,干燥仓内设有用于放置压缩机的一隔间;热泵系统用于与从回风口吸入的物料干燥后形成的湿空气进行热交换以获取干燥热空气,还包括用于将干燥热空气导向热风风机的回风通道;所述隔间与回风通道隔离。这样设置能实现上送下回的干燥空气循环方式:压缩机实现两级压缩,物料干燥后形成的湿空气密度大,更易下落,回风风机通过回风口吸入的湿空气,依次通过吸热回热器、一级蒸发器、二级蒸发器、放热回热器、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制冷剂在蒸发器吸收湿空气的余热,蒸发成气相,同时湿空气遇冷凝释出液态水,变为低湿状态,气相制冷剂被压缩机压缩成高压态,然后在冷凝器中放热冷凝,加热途径的湿空气,生成干燥热空气,干燥热空气通过回风通道流向热风风机;热风风机产生的干燥热风吹向两个滚筒的上方,受限于干燥仓上方,风向转为朝下,由此穿过在导盘上做贴附运动的网带,同时与网带上的物料接触发生对流换热,物料干燥后形成的湿空气涌具到干燥仓下部,再由回风风机从回风口吸入,如此往复循环,不断地脱除物料内的水份达到烘干物料的目的。
优选地,回风口处设有过滤网,且按照回风方向过滤网位于回风风机的前方。过滤网能阻拦吸附空气中的微粒杂物,保护热泵系统;过滤后的湿空气再由回风风机吸入与热泵系统接触。
进一步优选地,干燥仓上对应过滤网的位置处设有第一检修门,过滤网可拆卸地滑动设于回风口处;或/且干燥仓上对应压缩机的位置处设有第二检修门。第一检修门高度与回风口高度相当,打开第一检修门,将过滤网滑动抽出,以对其进行清理或更换;第二检修门便于检修压缩机。
优选地,回风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竖直风道和顶部风道;竖直风道用于将干燥热空气从干燥仓下部导向干燥仓上部,顶部风道设于干燥仓上部。这样设置便于将干燥热空气直接导向热风风机,减少热损失。
优选地,热风风机为离心蜗壳风机,两个热风风机设于干燥仓上方的两个相邻壁角处,两个相邻壁角所在的两个侧边处分别设有两个热风风机,从顶部风道流出的干燥热空气流向两个侧边处的热风风机和两个相邻壁角处的热风风机, 热风风机将热风以平行于网带的方向汇中,并不直接吹向上面的物料,粉尘飘散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避免;回风风机为轴流式风机,两台上下并排布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热泵系统为两组且相对设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竖直风道,回风口和回风风机也为相对设置;或/且顶部风道外壁包裹有保温结构。保温结构能进一步减少干燥热空气的热损失。
优选地,热泵系统下部设有接水盘,用于盛接物料干燥后形成的湿空气被蒸发器冷凝下来的液态水;接水盘底部设有用于将液态水排出干燥仓的排水通道。将排水通道与污水处理池或者废液处理系统连通,即可将冷凝下来的液态水导入污水处理池或者废液处理系统内。
优选地,回风口处设有与回风风机风道连通的斗缩形风管,用于防止吸风回流;或/且按照回风方向在冷凝器后方设有电加热管,用于所述干燥机启动时提供预热热量。斗缩形风管还能防止吹溅接水盘;预热热量能升高干燥仓内的空气温度,当干燥机接近运行工况时,即可关闭电加热管。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隔间上用于对压缩机散热的散热风机或/和散热冷凝器。隔间位于干燥仓上部,散热风机或/和散热冷凝器的设置使得干燥仓内的运行状态处于平衡。
优选地,干燥仓内设有分别用于驱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或/且干燥仓上设有保温结构。第二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驱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同向旋转且转速相同,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网带运动的速度和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滚筒圆周运动的速度相同,通过利用运动的相对性,减少网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使网带顺畅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无需额外的将湿物料提升至高处的传输设备,占地面积小,进料和出料都较为方便;
(2)、顶层的网带上是半干物料,从干燥仓内顶部送进的热风以平行于网带的方向汇中,并不直接吹向上面的物料,粉尘飘散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避免;
(3)、干燥机结构紧凑,干燥仓内气流组织合理;热风风机搭配回风风机的抽吸,使得干燥仓内的空气循环可调性好;
(4)、传送网带采用高强度不锈钢螺旋网丝,端头成型均一,在滚筒圆周转动时,运行平稳;
(5)、回风口设于干燥仓内下部,拆装过滤网等的维护操作都比较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中的两个滚筒和网带连接及输送物料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内部布局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热泵系统和回风通道布局示意图,其中箭头为气流方向;
图4为本实施例中回风通道与隔间布局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00干燥仓、101第一滚筒、102第二滚筒、103导架、104网带、105进料口、106出料口、107进风口、108热风风机、109回风口、110回风风机、111热泵系统、112回风通道、113过滤网、114竖直风道、115顶部风道、116第一检修门、117第二检修门、118散热冷凝器、119散热风机、120隔间、121进风风机、122接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用于干燥物料,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干燥仓100及设于其内的能转动的第一滚筒101和第二滚筒102,第一滚筒101外侧壁设有螺旋向上的导盘,第二滚筒102外侧壁设有螺旋向下的导盘,还包括分别与两个滚筒外侧壁外切的导架103,沿着导架103上下面和导盘上面设有闭合的网带104,导架103部分伸出干燥仓100外并与其上的网带104分别在靠近第一滚筒101和第二滚筒102处形成进料口105和出料口106;导架103上设有套设于网带104内的滚轮,还包括用于驱动滚轮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干燥仓100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107,干燥仓100内设有热风风机108。
滚筒体为一封闭的圆柱状壳体结构,干燥时隔绝空气进出;两个滚筒之间设有一段距离,网带104在两个滚筒之间水平过渡,热风风机108设于干燥仓100的上方;进料口105和出料口106高度相当,约为700㎜;第一驱动装置为大扭矩减速电机;可在进风口107处设置进风风机121,以将风引入干燥仓100;网带104为高强度不锈钢螺旋网丝,端头成型均一。
使用时,将湿物料放进料口105处的网带104上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滚轮转动进而带动网带104运动,网带104运动过程中两个滚筒做圆周运动,使得从进料口105处物料螺旋上升后再螺旋下降至出料口106处,物料输送过程中,热风风机108产生的干燥热风吹向两个滚筒的上方,受限于干燥仓100上方,风向转为朝下,由此穿过在导盘上做贴附运动的网带104,同时与网带上的物料接触发生对流换热以实现物料干燥,由于物料在干燥仓100内全程位于网带上,因此可以避免多层网带逐层落下产生的细碎物料飞溅或物料跌出网带之外的情况发生,而且该传输物料的方式也使得该干燥机结构紧凑,便于维护。通过控制网带104缓慢运动,即可使物料获得充足的干燥时间。
其中,干燥仓100内下部设有回风口109,回风口109处设有回风风机110;还包括设于干燥仓100内并与回风口109连通的热泵系统111,所述热泵系统111包括压缩机、回热器、蒸发器及冷凝器,干燥仓100内设有用于放置压缩机的一隔间120;热泵系统111用于与从回风口109吸入的物料干燥后形成的湿空气进行热交换以获取干燥热空气,还包括用于将干燥热空气导向热风风机108的回风通道112;所述隔间120与回风通道112隔离。这样设置能实现上送下回的干燥空气循环方式:压缩机实现两级压缩,物料干燥后形成的湿空气密度大,更易下落,回风风机110通过回风口109吸入的湿空气,依次通过吸热回热器、一级蒸发器、二级蒸发器、放热回热器、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制冷剂在蒸发器吸收湿空气的余热,蒸发成气相,同时湿空气遇冷凝释出液态水,变为低湿状态,气相制冷剂被压缩机压缩成高压态,然后在冷凝器中放热冷凝,加热途径的湿空气,生成干燥热空气,干燥热空气通过回风通道112流向热风风机108;热风风机108产生的干燥热风吹向两个滚筒的上方,受限于干燥仓100上方,风向转为朝下,由此穿过在导盘上做贴附运动的网带104,同时与网带104上的物料接触发生对流换热,物料干燥后形成的湿空气涌具到干燥仓100下部,再由回风风机110从回风口109吸入,如此往复循环,不断地脱除物料内的水份达到烘干物料的目的。
另外,回风口109处设有过滤网113,且按照回风方向过滤网113位于回风风机110的前方。过滤网113能阻拦吸附空气中的微粒杂物,保护热泵系统;过滤后的湿空气再由回风风机110吸入与热泵系统111接触。
其中,干燥仓100上对应过滤网113的位置处设有第一检修门116,过滤网113可拆卸地滑动设于回风口109处;或/且干燥仓100上对应压缩机的位置处设有第二检修门117。第一检修门116高度与回风口109高度相当,打开第一检修门116,将过滤网113滑动抽出,以对其进行清理或更换;第二检修门117便于检修压缩机。
另外,回风通道112包括相连通的竖直风道114和顶部风道115;竖直风道114用于将干燥热空气从干燥仓下部导向干燥仓上部,顶部风道115设于干燥仓100上部。这样设置便于将干燥热空气直接导向热风风机108,减少热损失。
其中,热风风机108为离心蜗壳风机,两个热风风机108设于干燥仓100上方的两个相邻壁角处,两个相邻壁角所在的两个侧边处分别设有两个热风风机108,从顶部风道115流出的干燥热空气流向两个侧边处的热风风机108和两个相邻壁角处的热风风机108,热风风机108将热风以平行于网带104的方向汇中,并不直接吹向上面的物料,粉尘飘散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避免;回风风机110为轴流式风机,两台上下并排布置。
另外,所述热泵系统111为两组且相对设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竖直风道114,回风口109和回风风机110也为相对设置;或/且顶部风道115外壁包裹有保温结构。保温结构能进一步减少干燥热空气的热损失。
其中,热泵系统111下部设有接水盘122,用于盛接物料干燥后形成的湿空气被蒸发器冷凝下来的液态水;接水盘底部设有用于将液态水排出干燥仓100的排水通道。将排水通道与污水处理池或者废液处理系统连通,即可将冷凝下来的液态水导入污水处理池或者废液处理系统内。
另外,回风口109处设有与回风风机110风道连通的斗缩形风管,用于防止吸风回流;或/且按照回风方向在冷凝器后方设有电加热管,用于所述干燥机启动时提供预热热量。斗缩形风管还能防止吹溅接水盘122;预热热量能升高干燥仓100内的空气温度,当干燥机接近运行工况时,即可关闭电加热管。
其中,还包括设于隔间120上用于对压缩机散热的散热风机119或/和散热冷凝器118。隔间120位于干燥仓100上部,散热风机119或/和散热冷凝器118的设置使得干燥仓100内的运行状态处于平衡。
另外,干燥仓100内设有分别用于驱动第一滚筒101和第二滚筒102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或/且干燥仓100上设有保温结构。第二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驱动第一滚筒101和第二滚筒102同向旋转且转速相同,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网带104运动的速度和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滚筒圆周运动的速度相同,通过利用运动的相对性,减少网带104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使网带104顺畅运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用于干燥物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仓(100)及设于其内的能转动的第一滚筒(101)和第二滚筒(102),第一滚筒(101)外侧壁设有螺旋向上的导盘,第二滚筒(102)外侧壁设有螺旋向下的导盘,还包括分别与两个滚筒外侧壁外切的导架(103),沿着导架(103)上下面和导盘上面设有闭合的网带(104),导架(103)部分伸出干燥仓(100)外并与其上的网带(104)分别在靠近第一滚筒(101)和第二滚筒(102)处形成进料口(105)和出料口(106);导架(103)上设有套设于网带(104)内的滚轮,还包括用于驱动滚轮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干燥仓(100)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107),干燥仓(100)内设有热风风机(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干燥仓(100)内下部设有回风口(109),回风口(109)处设有回风风机(110);还包括设于干燥仓(100)内并与回风口(109)连通的热泵系统(111),所述热泵系统(111)包括压缩机、回热器、蒸发器及冷凝器,干燥仓(100)内设有用于放置压缩机的一隔间(120);热泵系统(111)用于与从回风口(109)吸入的物料干燥后形成的湿空气进行热交换以获取干燥热空气,还包括用于将干燥热空气导向热风风机(108)的回风通道(112);所述隔间(120)与回风通道(112)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回风口(109)处设有过滤网(113),且按照回风方向过滤网(113)位于回风风机(110)的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干燥仓(100)上对应过滤网(113)的位置处设有第一检修门(116),过滤网(113)可拆卸地滑动设于回风口(109)处;或/且干燥仓(100)上对应压缩机的位置处设有第二检修门(1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回风通道(112)包括相连通的竖直风道(114)和顶部风道(115);竖直风道(114)用于将干燥热空气从干燥仓下部导向干燥仓上部,顶部风道(115)设于干燥仓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111)为两组且相对设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竖直风道(114),回风口(109)和回风风机(110)也为相对设置;或/且顶部风道(115)外壁包裹有保温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热泵系统(111)下部设有接水盘(122),用于盛接物料干燥后形成的湿空气被蒸发器冷凝下来的液态水;接水盘底部设有用于将液态水排出干燥仓(100)的排水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回风口(109)处设有与回风风机(110)风道连通的斗缩形风管,用于防止吸风回流;或/且按照回风方向在冷凝器后方设有电加热管,用于所述干燥机启动时提供预热热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隔间(120)上用于对压缩机散热的散热风机(119)或/和散热冷凝器(118)。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干燥仓(100)内设有分别用于驱动第一滚筒(101)和第二滚筒(102)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或/且干燥仓(100)上设有保温结构。
CN201821274393.5U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 Active CN208765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4393.5U CN208765403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4393.5U CN208765403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65403U true CN208765403U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31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74393.5U Active CN208765403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654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4324A (zh) * 2018-08-08 2018-11-20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4324A (zh) * 2018-08-08 2018-11-20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6446B (zh) 烘干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52856A (zh) 一种蒸发器预冷的热泵污泥干燥机
CN108844324A (zh) 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
CA2868285A1 (en) Multiple product belt drier for drying pasty and/or powdery materials, particularly for sludges from treatment plants or biomass
EP3342923A1 (en) Dual type drying machine
CN102587099A (zh) 隧道式高效循环烘干装置
CN103690365A (zh) 药材蒸煮干燥一体机
CN106595266A (zh) 一种中药药材干燥装置
CN202350444U (zh) 新型超导热泵干燥箱
CN208765403U (zh) 一种低高度进料的干燥机
CN103423978B (zh) 一种物料表面水热泵干燥装置
CN106942777B (zh) 一种具有热管回收排湿热量的热泵烟叶烘干房
CN109081548A (zh) 一种低温旋流转盘物料干化机
CN207299864U (zh) 一种热循环网带式干燥设备
CN106705611A (zh) 一种纺织物负压吸尘烘干装置
CN208964782U (zh) 一种低温旋流转盘物料干化机
CN210801923U (zh) 一种热泵除湿干燥机
CN205940070U (zh) 一种低温干燥机
CN106605019B (zh) 包括热泵系统的衣物干燥机
CN206576276U (zh) 一种具有热管回收排湿热量的热泵烟叶烘干房
CN215668637U (zh) 干衣机
CN207351145U (zh) 一种活塞式风量调节烘干装置
CN206861731U (zh) 一种除湿机
CN110015832A (zh) 一种基于热泵技术的污泥烘干系统
CN206944598U (zh) 一种除湿热泵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hi Li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Xuewei

Inventor after: Zhu Hongxie

Inventor before: Cui Zihua

Inventor before: Shi Li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Xuewei

Inventor before: Zhu Hong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