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54623U - 光伏汇流箱 - Google Patents

光伏汇流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54623U
CN208754623U CN201821255887.9U CN201821255887U CN208754623U CN 208754623 U CN208754623 U CN 208754623U CN 201821255887 U CN201821255887 U CN 201821255887U CN 208754623 U CN208754623 U CN 208754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iner box
air inlet
air
photovoltaic combin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558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先祥
丁成龙
金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y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y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y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y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558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54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54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546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汇流箱,其包括箱体和散热部,箱体的内部具有一腔室,散热部设置于腔室,箱体的相对设置的两侧表面分别设有连通于腔室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光伏汇流箱还包括导风管,导风管设置于腔室并从进风口延伸至出风口,进风口、导风管和进风口形成冷却气流通路,散热部位于导风管内;散热部包括散热片,散热片沿冷却气流通路的气流流动方向设置,且散热片朝向进风口一侧的端面形状为尖角形。该光伏汇流箱通过在其箱体的腔室内部设置从进风口连通至进风口的导风管,以稳定冷却气流的流速,并通过优化散热片的迎风面形状,降低了灰尘在散热片上堆积的情况,避免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随着使用而逐渐变差。

Description

光伏汇流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汇流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提高光伏汇流箱内部的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会设置风扇并产生气流来对散热器进行主动散热,该气流在流过散热器时,散热器的端面与气流接触并对气流的流动产生阻碍,导致气流的流速在该处降低,同时,气流中的灰尘也容易在该处堆积,使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逐渐变差,并产生额外的清洁维护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冷却气流中的灰尘容易在光伏汇流箱内部的散热器上堆积,导致散热效果逐渐变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光伏汇流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光伏汇流箱,其包括箱体和散热部,所述箱体的内部具有一腔室,所述散热部设置于所述腔室,所述箱体的相对设置的两侧表面分别设有连通于所述腔室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光伏汇流箱还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设置于所述腔室并从所述进风口延伸至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导风管和进风口形成冷却气流通路,所述散热部位于所述导风管内;
所述散热部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沿所述冷却气流通路的气流流动方向设置,所述散热片的厚度沿所述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变大,且所述散热片朝向所述进风口一侧的端面形状为尖角形。
该光伏汇流箱通过在其箱体的腔室内部设置从进风口连通至进风口的导风管,使用于冷却散热部的冷却气流通路能够沿导风管的方向流动而不产生紊流,以稳定冷却气流的流速。同时,通过将散热部的散热片朝向进风口一侧的端面形状改为尖角形,以降低对冷却气流产生的阻碍,使冷却气流中的灰尘无法堆积在散热片的端部,从而避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随着使用而逐渐变差,并可避免产生额外的清洁维护工作。
较佳地,所述光伏汇流箱还包括热源,所述热源将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部,所述热源不位于导风管内,以避免热源对导风管内的冷却气流的流动稳定性造成影响。
较佳地,所述光伏汇流箱还包括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腔室中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位置。
该第一风扇通过将腔室内的气体从出风口排出,使导风管内相对外界形成负压,从而使气流通过进风口流入导风管内,形成冷却气流。相比于采用风扇吹气的方式形成的冷却气流,该种采用吸气方式形成的冷却气流能够更加稳定地在导风管内流动。
较佳地,所述光伏汇流箱还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腔室中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位置。
该光伏汇流箱的两个风扇分别为排风扇和吸风扇,通过一吸一排的方式,促进冷却气流更加顺畅流动。
较佳地,所述光伏汇流箱还包括光伏板,所述光伏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
由于光伏汇流箱的热源仅在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产生,并且温度随着照射量上升。因此,通过将该光伏汇流箱设置在户外,使阳光同样照射在该光伏汇流箱的光伏板上,即可产生的电流供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运转,以代替外接电源向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供电。
较佳地,所述进风口的表面覆设有滤网,该滤网用于将进入进风口的空气中的粉尘去除,防止粉尘进入内腔室,造成积灰。
较佳地,所述散热部包括若干所述散热片,若干所述散热片之间平行并列排布。
该结构在提升散热部的散热效率的同时,还能确保冷却气流能够顺畅地从两个相邻的散热片之间通过。
较佳地,若干所述散热片朝向所述进风口一侧的端面之间呈“V”形排布。
该结构可使冷却气流经过处于中间位置的散热片,并在被其端面分流之后,还能够被两侧所对应的散热片的端面逐级分流,以稳定低冷却气流流经这些散热片的端面时产生的气流波动,使该冷却气流的流动更加稳定。
较佳地,所述散热片朝向所述进风口一侧的顶角角度为30°,这样不仅能够减小风阻,还能够保证散热片在该处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光伏汇流箱通过在其箱体的腔室内部设置从进风口连通至进风口的导风管,使用于冷却散热部的冷却气流通路能够沿导风管的方向流动而不产生紊流,以稳定冷却气流的流速。同时,通过将散热部的散热片朝向进风口一侧的端面形状改为尖角形,以降低对冷却气流产生的阻碍,使冷却气流中的灰尘无法堆积在散热片的端部,从而避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随着使用而逐渐变差,并可避免产生额外的清洁维护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伏汇流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光伏汇流箱1
箱体2,腔室21,进风口22,出风口23
散热片31,顶角311
导风管4
冷却气流通路5,冷却气流51
第一风扇6
第二风扇7
滤网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汇流箱1,其包括有箱体2、散热部和导风管4。其中,在箱体2的内部具有一个腔室21,该散热部设置在腔室21内,该箱体2的相对设置的两侧表面则分别设有连通于腔室21的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导风管4设置在腔室21内并从进风口22延伸至出风口23,在本实施例中,该导风管4为一个空心圆柱体。进风口22、导风管4及进风口22之间形成了冷却气流通路5,而散热部则位于该导风管4内部。此外,该散热部包括有散热片31,散热片31沿着冷却气流通路5的气流流动方向设置,该散热片31的厚度还沿该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变大,且散热片31朝向进风口22一侧的端面形状为尖角形。
该光伏汇流箱1通过在其箱体2的腔室21内部设置从进风口22连通至进风口22的导风管4,使用于冷却散热部的冷却气流通路5能够沿导风管4的方向流动而不产生紊流,以稳定冷却气流51的流速。同时,通过将散热部的散热片31朝向进风口22一侧的端面形状改为尖角形,以降低对冷却气流51产生的阻碍,使冷却气流51中的灰尘无法堆积在散热片31的端部,从而避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随着使用而逐渐变差,并可避免产生额外的清洁维护工作。
该光伏汇流箱1还包括有热源(图中未示出),热源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部上,并通过冷却气流51带到光伏汇流箱1的外部。为了保证导风管4内的冷却气流51的流动稳定性,该热源设置在导风管4的外部,而散热部穿过导风管4的管壁并与热源连接。
该光伏汇流箱1还包括有第一风扇6,第一风扇6设置在腔室21中靠近出风口23的位置。该第一风扇6通过将腔室21内的气体从出风口23排出,使导风管4内相对外界形成负压,从而使气流通过进风口22流入导风管4内,形成冷却气流51。相比于采用风扇吹气的方式形成的冷却气流51,该种采用吸气方式形成的冷却气流51能够更加稳定地在导风管4内流动。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光伏汇流箱1还包括有第二风扇7,第二风扇7设置在腔室21中靠近进风口22的位置,第一风扇6和第二风扇7分别为排风扇和吸风扇,通过一吸一排的方式,促进冷却气流51更加顺畅流动。
此外,该光伏汇流箱1还包括有光伏板(图中未示出),光伏板设置在箱体2的外表面上并通过导线连通至第一风扇6和第二风扇7。由于光伏汇流箱1的热源仅在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产生,并且温度随着照射量上升。因此,通过将该光伏汇流箱1设置在户外,使阳光同样照射在该光伏汇流箱1的光伏板上,即可产生的电流供第一风扇6和第二风扇7运转,以代替外接电源向第一风扇6和第二风扇7供电。
该光伏汇流箱1的进风口22处还设置有滤网8,该滤网8用于将进入进风口22的空气中的粉尘去除,防止粉尘进入内腔室21,造成积灰。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部包括有若干的散热片31,以提高该散热部的散热效率。其中,这些散热片31之间平行并列排布,以使散热片31均沿着朝向于进风口22的方向设置,确保冷却气流51能够顺畅地从两个相邻的散热片31之间通过。
此外,这些散热片31朝向进风口22一侧的端面之间呈“V”形排布,以使冷却气流51经过处于中间位置的散热片31,并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的被散热片的端面分流后,还能够继续被两侧所对应的散热片31的端面逐级分流,以稳定低冷却气流51流经这些散热片31的端面时产生的气流波动,使该冷却气流51的流动更加稳定。其中,优选地,这些散热片31朝向进风口22一侧的顶角311的角度为30°,该角度不仅能够减小风阻,还能够保证散热片31在该处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光伏汇流箱,其包括箱体和散热部,所述箱体的内部具有一腔室,所述散热部设置于所述腔室,所述箱体的相对设置的两侧表面分别设有连通于所述腔室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汇流箱还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设置于所述腔室并从所述进风口延伸至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导风管和进风口形成冷却气流通路,所述散热部位于所述导风管内;
所述散热部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沿所述冷却气流通路的气流流动方向设置,所述散热片的厚度沿所述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变大,且所述散热片朝向所述进风口一侧的端面形状为尖角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汇流箱还包括热源,所述热源将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部,所述热源不位于导风管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汇流箱还包括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腔室中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汇流箱还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腔室中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汇流箱还包括光伏板,所述光伏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表面覆设有滤网。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包括若干所述散热片,若干所述散热片之间平行并列排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汇流箱,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散热片朝向所述进风口一侧的端面之间呈“V”形排布。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朝向所述进风口一侧的顶角角度为30°。
CN201821255887.9U 2018-08-06 2018-08-06 光伏汇流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54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55887.9U CN208754623U (zh) 2018-08-06 2018-08-06 光伏汇流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55887.9U CN208754623U (zh) 2018-08-06 2018-08-06 光伏汇流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54623U true CN208754623U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59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5588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54623U (zh) 2018-08-06 2018-08-06 光伏汇流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54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1570A (zh) 一种逆变器功率柜
CN208820321U (zh) 一种有效散热的滤波补偿装置
CN107076430A (zh) 空气调节机
CN208423574U (zh) 一种改进型的高散热性配电柜
CN102538076A (zh) 一种底部进风、顶部出风的家用柜式空调器
CN104040263B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
CN106839086B (zh) 一种风机盘管机组
CN207865567U (zh) 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778721U (zh) 空调器及其电器盒
CN103884029B (zh) 一种新型的电磁炉
CN203633045U (zh) 新型强迫风冷散热机柜
CN208754623U (zh) 光伏汇流箱
CN201787673U (zh) 落地式空调机
CN208887046U (zh) 散热组件及变频器及空调
CN104422115A (zh) 屋顶式空调机
CN203757793U (zh) 新型的电磁炉
CN104411148A (zh) 一种热辐射防护机柜
CN206964449U (zh) 立式展示柜
CN206136574U (zh) 一种高效散热充电桩
CN203489369U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N204335254U (zh) 一种热辐射防护机柜
CN202470234U (zh) 一种底部进风、顶部出风的家用柜式空调器
WO2021012828A1 (zh) 一种空调器及车辆
CN207797494U (zh) 一种冰箱压缩机仓散热结构
CN207268511U (zh) 空调器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