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9964U - 纳米臭氧喷雾机 - Google Patents

纳米臭氧喷雾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9964U
CN208739964U CN201821045689.XU CN201821045689U CN208739964U CN 208739964 U CN208739964 U CN 208739964U CN 201821045689 U CN201821045689 U CN 201821045689U CN 208739964 U CN208739964 U CN 208739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water
pipe
air inlet
blend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456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志成
董蕾
董倩
王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ona Sour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ngzhou Bona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ngzhou Bona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ngzhou Bona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456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9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9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99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纳米臭氧喷雾机,分为气体走向和液体走向,气体走向: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氧气制造机,在通过氧气输送管进入臭氧发生器进而产生臭氧,臭氧经过臭氧输送管进入混合泵进行预混合,再打入混合罐进行充分混合,混合罐内部不但可以进行充分混合,还可以把多余的臭氧通过自动排气阀排出混合罐,然后由尾气排放口排入空气中;液体走向:液体由第一进水口进入汽水混合泵混合泵与氧气进行预混合,再打入混合罐进行充分混合,产出纳米级高浓度臭氧水,混合罐内的臭氧水在调节水泵的作用下进入到喷水管,连接管将喷水管内的臭氧水引入针形管,针形管可使臭氧水成雾状,并从通孔流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纳米臭氧喷雾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臭氧水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臭氧喷雾机。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农作物表面,景观植物表面和该场地物品表面杀菌消毒都是使用农药稀释后喷洒或浸泡。这不但使农药随着植物的生长集入植物果实中,而且余下的残留农药极难处理而形成二次甚至多次有毒污染物污染环境现象,影响极其恶劣。因此,对于绿色蔬菜目前是不用或尽量少用农药,大多采用含有臭氧的水溶液进行喷雾,来起到杀菌和除虫的效果。目前采用的臭氧水喷雾机,由于结构的原因,臭氧水中臭氧浓度低,虽然也能够起到杀菌和除虫的效果,但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纳米臭氧喷雾机,能使设备产出高浓度的臭氧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纳米臭氧喷雾机,包括:
机体;
设置在所述机体内的臭氧发生器、氧气制造机、混合罐、汽水混合泵和调节水泵,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尾气排放口、产雾口、第一进水口、第四进气口;
所述氧气制造机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另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四进气口通过进气管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另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所述混合罐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进口,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通过氧气输送管连接;
所述汽水混合泵上设置有第三进气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通过臭氧输送管连接,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尾气排放口通过排气管连接;
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所述调节水泵的第二进口连接;所述调节水泵的第二出口设置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一端穿过所述产雾口设置在所述机体外;远离所述调节水泵的所述喷水管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半球壳;与所述喷水管连接的所述连接头一端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喷水管与所述连接头分隔,与所述半球壳连接的所述连接头一端为开口端;
所述半球壳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与针形管的数量相同;所述连接头内设置有连接管和若干固定杆;所述连接管一端为密封端,设置在所述半球壳内,另一端为开口端,穿过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喷水管内;设置在所述半球壳内的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若干呈放射状分布的所述针形管;所述针形管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半球壳上的所述通孔连接;
所述固定杆一端与所述连接头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外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针形管的内径从连接管到所述半球壳方向渐缩;与所述半球壳连接的所述针形管的内径与所述通孔的孔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混合罐顶部设置有压力表。
优选地,所述混合罐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自动排气阀。
优选地,所述排气管设置有毁灭器,所述自动排气阀靠近所述排气口,所述毁灭器远离所述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纳米臭氧喷雾机,分为气体走向和液体走向,气体走向: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氧气制造机,在通过氧气输送管进入臭氧发生器进而产生臭氧,臭氧经过臭氧输送管进入混合泵进行预混合,再打入混合罐进行充分混合,混合罐内部不但可以进行充分混合,还可以把多余的臭氧通过自动排气阀排出混合罐,然后由尾气排放口排入空气中;液体走向:液体由第一进水口进入汽水混合泵混合泵与氧气进行预混合,再打入混合罐进行充分混合,产出纳米级高浓度臭氧水,混合罐内的臭氧水在调节水泵的作用下进入到喷水管,连接管将喷水管内的臭氧水引入针形管,针形管可使臭氧水成雾状,得到臭氧喷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使设备产出高浓度的臭氧水,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纳米臭氧喷雾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中半球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毁灭器;2、臭氧发生器;3、氧气输送管;4、氧气制造机;5、压力表;6、自动排气阀;7、混合罐;8、臭氧输送管;9、混合泵;10、压力调节阀;11、尾气排放口;12、产雾口;13、第一进水口;14、第四进气口;15、排气管;16、半球壳;17、针形管;18、连接头;19、固定杆;20、喷水管;21、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纳米臭氧喷雾机,包括:
机体;
设置在机体内的臭氧发生器2、氧气制造机4、混合罐7、汽水混合泵9和调节水泵,机体上设置有尾气排放口11、产雾口、第一进水口13、第四进气口14;
氧气制造机4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另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出气口;第一进气口与第四进气口14通过进气管连接;臭氧发生器2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另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混合罐7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进口,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第一出气口与第二进气口之间通过氧气输送管3连接;
汽水混合泵9上设置有第三进气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口;第二进水口与第一进水口13通过进水管连接,第三进气口与第二出气口通过臭氧输送管8连接,第一出口与第一进口通过连接管21连接;出水口与产雾口12之间通过出水管连接,排气口与尾气排放口11通过排气管15连接;
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调节水泵的第二进口连接;调节水泵的第二出口设置有喷水管20,喷水管20一端穿过产雾口设置在机体外;远离调节水泵的喷水管20一端设置有连接头18;连接头18上设置有半球壳16;与喷水管20连接的连接头18一端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喷水管20与连接头18分隔,与半球壳16连接的连接头18一端为开口端;
半球壳16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的数量与针形管17的数量相同;连接头18内设置有连接管21和若干固定杆19;连接管21一端为密封端,设置在半球壳16内,另一端为开口端,穿过隔板设置在喷水管20内;设置在半球壳16内的连接管21上设置有若干呈放射状分布的针形管17;针形管17一端与连接管21连通,另一端与半球壳16上的通孔连接;
固定杆19一端与连接头18内壁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管21外壁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分为气体走向和液体走向,气体走向: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氧气制造机4,在通过氧气输送管3进入臭氧发生器2进而产生臭氧,臭氧经过臭氧输送管8进入混合泵9进行预混合,再打入混合罐7进行充分混合,混合罐77内部不但可以进行充分混合,还可以把多余的臭氧通过自动排气阀66排出混合罐7,然后由尾气排放口11排入空气中;液体走向:液体由第一进水口13进入汽水混合泵9混合泵9与氧气进行预混合,再打入混合罐7进行充分混合,产出纳米级高浓度臭氧水,混合罐7内的臭氧水在调节水泵的作用下进入到喷水管20,连接管21将喷水管20内的臭氧水引入针形管17,针形管17可使臭氧水成雾状,得到臭氧喷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使设备产出高浓度的臭氧水,使用安全可靠。
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形管17的内径从连接管21到半球壳16方向渐缩;与半球壳16连接的针形管17的内径与通孔的孔径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节调节水泵的压力调节臭氧喷雾量的大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混合罐7顶部设置有压力表5。上述中,压力表5用于测试混合罐7内的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对混合罐7内的压力进行调节,混合罐7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10;上述中压力表5和压力调节阀10的设置能够方便有效地调节混合罐7内的压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管15上设置有自动排气阀6;上述中自动排气阀6的设置能够将混合罐7内多余的臭氧排除混合罐7。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管15设置有毁灭器1,自动排气阀6靠近所述排气口,毁灭器1远离排气口;上述中,毁灭器1能够分解排出的多余臭氧,从而有效避免臭氧直接排放到空气,污染周边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纳米臭氧喷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
设置在所述机体内的臭氧发生器、氧气制造机、混合罐、汽水混合泵和调节水泵,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尾气排放口、产雾口、第一进水口、第四进气口;
所述氧气制造机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另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四进气口通过进气管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另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所述混合罐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进口,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通过氧气输送管连接;
所述汽水混合泵上设置有第三进气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通过臭氧输送管连接,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尾气排放口通过排气管连接;
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所述调节水泵的第二进口连接;所述调节水泵的第二出口设置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一端穿过所述产雾口设置在所述机体外;远离所述调节水泵的所述喷水管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半球壳;与所述喷水管连接的所述连接头一端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喷水管与所述连接头分隔,与所述半球壳连接的所述连接头一端为开口端;
所述半球壳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与针形管的数量相同;所述连接头内设置有连接管和若干固定杆;所述连接管一端为密封端,设置在所述半球壳内,另一端为开口端,穿过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喷水管内;设置在所述半球壳内的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若干呈放射状分布的所述针形管;所述针形管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半球壳上的所述通孔连接;
所述固定杆一端与所述连接头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外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臭氧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形管的内径从连接管到所述半球壳方向渐缩;与所述半球壳连接的所述针形管的内径与所述通孔的孔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臭氧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顶部设置有压力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臭氧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臭氧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自动排气阀。
CN201821045689.XU 2018-07-03 2018-07-03 纳米臭氧喷雾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9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5689.XU CN208739964U (zh) 2018-07-03 2018-07-03 纳米臭氧喷雾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5689.XU CN208739964U (zh) 2018-07-03 2018-07-03 纳米臭氧喷雾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9964U true CN208739964U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54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4568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9964U (zh) 2018-07-03 2018-07-03 纳米臭氧喷雾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99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3633B (zh) 一种施药装置及施药方法
CN208739964U (zh) 纳米臭氧喷雾机
CN106798941A (zh) 一种二氧化氯消毒液雾化消毒装置
CN106986307B (zh) 便携式二氧化氯气体喷气装置
CN206078751U (zh) 一种药箱
CN107661528A (zh) 一种纳米雾消毒设备
CN113908320B (zh) 一种雾化消毒液发生装置及基于其的干化方法
CN206082238U (zh) 臭氧喷雾器的混氧系统
CN102600744A (zh) 一种农作物无农药灭病毒的臭氧自动循环混合装置
CN204051465U (zh) 一种高浓度臭氧水生成器
CN209501343U (zh) 用于养殖场漏粪板下的高压雾化生物臭气处理装置
CN206587576U (zh) 一种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生产中气体吸收装置
CN209143793U (zh) 氢水产生器、微奈米氢气泡水产生装置及其应用
CN204047707U (zh) 一种农药雾化喷洒装置
CN103262856B (zh) 植物除虫杀菌液及其制备喷洒专用喷雾机
CN207129469U (zh) 一种带有浓度检测装置的喷雾臭氧水贮存罐
CN109012036A (zh) 一种工业废气环保处理装置
CN208512462U (zh) 臭氧和水的混合喷雾装置
CN208242683U (zh) 一种高浓度臭氧水果树喷洒系统及高效臭氧喷雾车
CN203251834U (zh) 臭氧除虫杀菌液用喷雾机
CN102764712B (zh) 低压气流弥雾机
CN207324437U (zh) 一种草甘膦水剂生产过程中尾气吸收再利用装置
CN209108133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秽物清理装置
CN211004728U (zh) 一种过氧化氢消解器
CN205182533U (zh) 一种高浓度臭氧水制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26

Address after: 100000 Minying Road, Xingg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NA SOUR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Panbaitu Community in Xicheng District, Dingzhou City,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INGZHOU BONA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