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5391U -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5391U
CN208735391U CN201821459047.4U CN201821459047U CN208735391U CN 208735391 U CN208735391 U CN 208735391U CN 201821459047 U CN201821459047 U CN 201821459047U CN 208735391 U CN208735391 U CN 208735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s
heat
lanterns
exchanging piece
heat exc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590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业新
潘淑军
张周
伍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NVC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NVC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NVC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NVC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Huizhou NVC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8214590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53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5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53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灯具,包括光源模块、电源模块、换热件、透镜和面环,所述电源模块与换热件连接,所述光源模块固定安装在换热件的底部平面上;所述透镜安装在换热件的内部,并位于光源模块的上方;所述面环与换热件的开口连接;所述换热件上设置有第一对流通孔,所述面环设置有第二对流通孔;所述第一对流通孔和第二对流通孔相互配合,进行整灯的对流换热。该灯具采用自然对流的换热方式,通过在换热件和面环上加设对流通孔,在有限的散热空间内有效增加换热面积,从而提高灯具的对流换热系数,降低换热系统的热阻,有效提升了灯具的散热性能,提高LED灯具,尤其是小尺寸窄角度灯具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灯具。
背景技术
LED灯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其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技术作为发光源,可以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不同种类的LED能够发出各种颜色的不同波长的光线。LED灯具有高亮度、低耗能、环保、寿命长、耐冲击性和性能稳定的优点,因此其在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LED灯具一般设置有散热结构,具体地是将LED光源安装在铝基板上形成LED模组,通过铝基板导热面传递热量到灯具外壳进行散热。为了达到散热要求,需要在灯具的外壳上加设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的散热件。这种散热结构不仅增加了整个灯具的重量,而且散热件需要冲压成多个鳍片,存在散热结构复杂、加工工序繁琐的问题,而且散热效率不够高,难以及时迅速地把LED光源产生的热量转移出去,影响了LED光源结构的使用寿命。
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的LED灯具的散热结构进行改进,使灯具的散热效率提高,从而提高LED灯具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灯具,该灯具采用自然对流的换热方式,通过在换热件和面环上加设对流通孔,在有限的散热空间内有效增加换热面积,从而提高灯具的对流换热系数,降低换热系统的热阻,有效提升了灯具的散热性能,提高LED灯具,尤其是小尺寸窄角度灯具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灯具,包括光源模块、电源模块、换热件、透镜和面环,所述电源模块与换热件连接,所述光源模块固定安装在换热件的底部平面上;所述透镜安装在换热件的内部,并位于光源模块的上方;所述面环与换热件的开口连接;所述换热件上设置有第一对流通孔,所述面环设置有第二对流通孔;所述第一对流通孔和第二对流通孔相互配合,进行整灯的对流换热。
光源模块和电源模块产生的热量,从换热件的中心向四周做圆周扩散传导。在整灯的换热系统中,通过在换热件和面环上加设对流通孔;其中,面环上的第二对流通孔作为换热系统的进风口,换热件的第一对流通孔作为换热系统的出风口,形成对流进行换热;而且这两处的对流通孔面积足够大,可提高灯具的对流换热系数,对一些外形空间受限的小尺寸灯具能有效提高换热效率,保证灯具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换热件为碗状结构,其包括弧形部和环形部,所述第一对流通孔设置在弧形部上;所述环形部与面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对流通孔的开孔形状包括椭圆形、圆形、矩形或多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对流通孔的开孔形状包括椭圆形、圆形、矩形或多边形。
换热件为外型金属结构件,具有碗状结构;第一对流通孔设置在换热件的弧形部上;面环与换热件的环形部连接。第一对流通孔和第二对流通孔的开孔形状均包括椭圆形、圆形、矩形或多边形。
如果第一对流通孔为具有长短结构的通孔,如长方形、椭圆形等,其长边方向须与灯具的垂直中心轴同向,可增加整灯对流系统的出风口的开口面积,而第二对流通孔则能增加整灯对流系统的进风口的开口面积;在灯具运行过程中,两者相互配合,增大整灯的有效对流换热面积,有效提高整灯的对流换热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光源模块与换热件之间设置有热界面材料,所述热界面材料对光源模块与换热件之间的工艺缝隙进行填充。
热界面材料将光源模块产生的热量及时传导到换热件中,保证分散了LED光源的局部热量,提高了散热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灯具还包括面盖,所述面盖与面环扣合连接,保证灯具的整体结构稳定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灯具为小尺寸窄角度出光灯具。小尺寸窄角度的出光灯具,应用上述对流换热系统,在有限尺寸空间内提升灯具的换热效率和运行效率,保证灯具的有效散热,实现灯具的整体尺寸小型化或微型化。
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效率高的灯具,采用自然对流的换热方式,通过在换热件和面环上加设对流通孔,在有限的散热空间内有效增加换热面积,从而提高灯具的对流换热系数,降低换热系统的热阻,有效提升了灯具的散热性能,提高LED灯具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效率高的灯具,通过换热件和面环相互配合,解决了灯具光源温升过高的问题,可提高整灯的金属结构材料的利用率,在有限尺寸空间内提升灯具的换热效率和运行效率,保证灯具的有效散热,确保小型化或微型化灯具在使用过程中光通维持率在70%以上的正常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效率高的灯具的爆炸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效率高的灯具的组装成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不同第一对流通孔的换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不同第二对流通孔的面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给出了本实施例的换热效率高的灯具的爆炸分解图,图2给出了本实施例的换热效率高的灯具的组装成品图,如图1~图2所示,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灯具,包括光源模块1、电源模块2、换热件3、透镜4、面环5和面盖6,其中光源模块1和电源模块2为灯具的主要发热模块,电源模块2与换热件3连接,具体地,电源模块2是与换热件3的底部的一面紧密连接;而光源模块1固定安装在换热件3的底部的另一面,即底部的正中间平面上,透镜4安装在换热件3的内部,并位于光源模块1的上方,进行光学配光。面环5则与换热件3的开口连接。
由图1可见,换热件3为碗状结构,其包括弧形部32和环形部33,环形部33与面环5固定连接。换热件3上的弧形部32上设置有第一对流通孔31,面环5设置有第二对流通孔51;第一对流通孔31和第二对流通孔51相互配合,进行整灯的对流换热。
光源模块1和电源模块2产生的热量,从换热件3的中心向四周做圆周扩散传导。在本实施例中,光源模块1与换热件3之间设置有热界面材料,比如导热硅脂,该热界面材料对光源模块2与换热件3之间的工艺缝隙进行填充,将光源模块产生的热量及时传导到换热件中,保证分散了LED光源的局部热量,提高了散热效率。
在整灯的换热系统中,通过在换热件和面环上加设对流通孔;其中,面环上的第二对流通孔作为换热系统的进风口,换热件的第一对流通孔作为换热系统的出风口,形成对流进行换热;而且这两处的对流通孔面积足够大,增大了开口面积,可提高灯具的对流换热系数。
本实施例的灯具,具体可以为小尺寸窄角度的出光灯具,其应用上述对流换热系统,在有限尺寸空间内提升灯具的换热效率和运行效率,保证灯具的有效散热,实现灯具的整体尺寸小型化或微型化。在该灯具系统中,无需单独增加散热器件,仅通过换热件和面环解决了光源温升过高的问题,可提高整灯的金属结构材料的利用率,进而保证灯具的有效散热,确保小型化或微型化灯具在使用过程中光通维持率在70%以上的正常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图3给出了本实施例中具有不同第一对流通孔的换热件的结构示意图,换热件3的第一对流通孔31的开孔形状包括椭圆形、圆形、矩形或多边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对流通孔31的开孔形状为,长方形31A,正六边形31B和圆形31C。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对流通孔为具有长短结构的通孔,如长方形31A,其长边方向须与灯具的垂直中心轴同向,这样可增加整灯对流系统的出风口的开口面积。
图4为给出了本实施例中具有不同第二对流通孔的面环的结构示意图,面环5的第二对流通孔51的开孔形状包括椭圆形、圆形、矩形或多边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对流通孔51的开孔形状为,菱形51A,长边与灯具的垂直中心轴同向的长方形51B,长边与灯具的垂直中心轴垂直的长方形51C,第二对流通孔能增加整灯对流系统的进风口的开口面积。在灯具运行过程中,第一对流通孔与第二对流通孔相互配合,增大整灯的有效对流换热面积,有效提高整灯的对流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效率高的灯具,采用自然对流的换热方式,通过在换热件和面环上加设对流通孔,将灯具的机械结构部分与整灯的换热系统进行融合创新,合理设计各个结构器件的结构形态,在有限的散热空间内有效增加换热面积,从而提高灯具的对流换热系数,降低换热系统的热阻,有效提升了灯具的散热性能,提高LED灯具的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模块(1)、电源模块(2)、换热件(3)、透镜(4)和面环(5),所述电源模块(2)与换热件(3)连接,所述光源模块(1)固定安装在换热件(3)的底部平面上;所述透镜(4)安装在换热件(3)的内部,并位于光源模块(1)的上方;所述面环(5)与换热件(3)的开口连接;所述换热件(3)上设置有第一对流通孔(31),所述面环(5)设置有第二对流通孔(51);所述第一对流通孔(31)和第二对流通孔(51)相互配合,进行整灯的对流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3)为碗状结构,其包括弧形部(32)和环形部(33),所述第一对流通孔(31)设置在弧形部(32)上;所述环形部(33)与面环(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流通孔(31)的开孔形状包括椭圆形、圆形、矩形或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流通孔(51)的开孔形状包括椭圆形、圆形、矩形或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1)与换热件(3)之间设置有热界面材料,所述热界面材料对光源模块与换热件(3)之间的工艺缝隙进行填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面盖(6),所述面盖(6)与面环(5)扣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为小尺寸窄角度出光灯具。
CN201821459047.4U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灯具 Active CN208735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9047.4U CN208735391U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9047.4U CN208735391U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5391U true CN208735391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32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59047.4U Active CN208735391U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53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01578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照明装置
CN212456342U (zh) 一种led灯
JP3175599U (ja) バルブの放熱構造
CN110513665B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其散热方法
CN110486632B (zh) 一种大功率led灯
CN104421775A (zh) 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大功率led吸顶灯
US9752770B2 (en) Light-emitting diode light fixture with channel-type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CN107023762B (zh) 照明装置
KR101866284B1 (ko) 엘이디 램프
US20110051428A1 (en) Led light engine with multi-path heat dissipation
CN208735391U (zh)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灯具
CN103672471A (zh) 主动式散热led照明灯具
US20160356481A1 (en) Led lighting device
JP2014143161A (ja) 投光器
CN104132269A (zh) Led线条灯以及led照明灯具
CN201322197Y (zh) 手电筒
CN208186057U (zh) 投光灯
CN201916760U (zh) 风扇加强散热型led灯泡
CN201739903U (zh) 一种穿孔组合式led路灯
CN206130602U (zh) 一种大功率热分离球泡灯
CN105782730B (zh) Led线条灯
CN215335840U (zh) 便于散热的球泡灯
CN109307222A (zh) 一种风冷散热式路灯
CN204404010U (zh) 一种大功率投光灯结构
CN204005458U (zh) Led线条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