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22967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22967U
CN208722967U CN201821554162.XU CN201821554162U CN208722967U CN 208722967 U CN208722967 U CN 208722967U CN 201821554162 U CN201821554162 U CN 201821554162U CN 208722967 U CN208722967 U CN 208722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installed
battery case
battery
new energy
energy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541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培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5541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22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22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229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包括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电池盒的侧面套接有电机保护盒,所述电机保护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卡扣,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电机保护盒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螺丝,所述电池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所述电池盒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导热片。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通过电机通电后转动,带动扇叶转动,使冷空气由通风孔进入,散热孔流出,带动了电池盒内的空气流动,达到了散热的效果,可以将电池工作时释放的热量及时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组成,要求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可靠安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电子的移动从而产生电流,新能源汽车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上的能量源,必然会比我们平时生活中使用的电池有更高的稳定性要求、高温、低寒和强碰撞等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故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稳定性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指标。
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中,新能源汽车运行一定时间后电池就会很容易发热,热量不能够及时排出,不仅会使效率降低,还会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故而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具备散热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中,新能源汽车运行一定时间后电池就会很容易发热,热量不能够及时排出,不仅会使效率降低,还会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散热效果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包括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电池盒的侧面套接有电机保护盒,所述电机保护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卡扣,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电机保护盒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螺丝,所述电池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所述电池盒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正极连接片,所述正极连接片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通风板,所述通风板相对的一侧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板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负极连接片,所述电池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数量不少于十六个,弹簧均匀分布于固定底板的顶部和电池盒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不少于八个,散热孔均匀分布于电池盒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开设有螺孔,螺孔的数量为四个,螺孔均匀分布于固定底板的底部四角。
优选的,所述导热片为硅胶导热片,硅胶导热片的大小与电池盒的底部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通风板的数量为两块,通风板的侧面与电池盒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通过电机通电后转动,带动扇叶转动,扇叶转动使空气中的冷空气由通风孔进入,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热空气通过散热孔流出,带动了电池盒内的空气流动,达到了散热的效果,可以将电池工作时释放的热量及时排出,不会在电池盒内部越积越多,电机保护盒,电机和扇叶的数量均为四个,电池盒的左侧和右侧各有两组,在工作时,散热效果更好,电机盒底部内侧壁的导热片为硅胶导热片,让底部不易散发的热量通过硅胶导热片传导到金属外壳上散热,同时硅胶导热片的高电气绝缘和防刺穿性能对电池组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在汽车运动时,弹簧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可以有效的保护电池组,不会因为剧烈运动而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电池盒、2散热孔、3电机保护盒、4电机、5固定卡扣、6扇叶、7螺丝、8弹簧、9固定底板、10导热片、11正极连接片、12通风板、13通风孔、14负极连接片、1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包括电池盒1,电池盒1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2,散热孔2的数量不少于八个,散热孔2均匀分布于电池盒1的顶部,电池盒1的侧面套接有电机保护盒3,电机保护盒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型号为PS060,电机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卡扣5,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扇叶6,电机保护盒3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螺丝7,电池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8,弹簧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9,弹簧8的数量不少于十六个,弹簧8均匀分布于固定底板9的顶部和电池盒1的底部,固定底板9的底部开设有螺孔,螺孔的数量为四个,螺孔均匀分布于固定底板9的底部四角,电池盒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导热片10,导热片10为硅胶导热片,硅胶导热片的大小与电池盒1的底部大小相适配,导热片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正极连接片11,正极连接片1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通风板12,通风板12的数量为两块,通风板12的侧面与电池盒1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通风板12相对的一侧开设有通风孔13,通风板12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负极连接片14,电池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15,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通过电机4通电后转动,带动扇叶6转动,扇叶6转动使空气中的冷空气由通风孔13进入,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热空气散热孔2流出,带动了电池盒1内的空气流动,达到了散热的效果,可以将电池工作时释放的热量及时排出,不会在电池盒1内部越积越多,电机保护盒3,电机4和扇叶6的数量均为四个,电池盒1的左侧和右侧各有两组,在工作时,散热效果更好,电机盒1底部内侧壁的导热片10为硅胶导热片,让底部不易散发的热量通过硅胶导热片传导到金属外壳上散热,同时硅胶导热片的高电气绝缘和防刺穿性能对电池组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在汽车运动时,弹簧8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可以有效的保护电池组,不会因为剧烈运动而发生损坏。
综上所述,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通过电机4通电后转动,带动扇叶6转动,扇叶6转动使空气中的冷空气由通风孔13进入,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热空气散热孔2流出,带动了电池盒1内的空气流动,达到了散热的效果,可以将电池工作时释放的热量及时排出,不会在电池盒1内部越积越多,电机保护盒3,电机4和扇叶6的数量均为四个,电池盒1的左侧和右侧各有两组,在工作时,散热效果更好,电机盒1底部内侧壁的导热片10为硅胶导热片,让底部不易散发的热量通过硅胶导热片传导到金属外壳上散热,同时硅胶导热片的高电气绝缘和防刺穿性能对电池组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在汽车运动时,弹簧8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可以有效的保护电池组,不会因为剧烈运动而发生损坏,解决了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中,新能源汽车运行一定时间后就会很容易发热,热量不能够及时排出,不仅会使效率降低,还会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包括电池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1)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2),所述电池盒(1)的侧面套接有电机保护盒(3),所述电机保护盒(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卡扣(5),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扇叶(6),所述电机保护盒(3)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螺丝(7),所述电池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9),所述电池盒(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导热片(10),所述导热片(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正极连接片(11),所述正极连接片(1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通风板(12),所述通风板(12)相对的一侧开设有通风孔(13),所述通风板(12)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负极连接片(14),所述电池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8)的数量不少于十六个,弹簧(8)均匀分布于固定底板(9)的顶部和电池盒(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2)的数量不少于八个,散热孔(2)均匀分布于电池盒(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9)的底部开设有螺孔,螺孔的数量为四个,螺孔均匀分布于固定底板(9)的底部四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10)为硅胶导热片,硅胶导热片的大小与电池盒(1)的底部大小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板(12)的数量为两块,通风板(12)的侧面与电池盒(1)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
CN201821554162.XU 2018-09-24 2018-09-2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22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4162.XU CN208722967U (zh) 2018-09-24 2018-09-2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4162.XU CN208722967U (zh) 2018-09-24 2018-09-2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22967U true CN208722967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82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5416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22967U (zh) 2018-09-24 2018-09-2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22967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4002A (zh) * 2019-08-16 2019-11-19 四川师范大学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化学能量存储组件
CN111403646A (zh) * 2020-03-23 2020-07-10 苏州万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件的散热装置
CN111430631A (zh) * 2020-04-30 2020-07-17 深圳市锂之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观光车巡逻车电池组
CN111554847A (zh) * 2020-05-13 2020-08-18 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金坛分公司 一种高效散热动力电池组件
CN113471605A (zh) * 2021-06-30 2021-10-01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新能源汽车用安装设备
CN114683878A (zh) * 2020-12-28 2022-07-01 常州大连理工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电池及其电能管理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4002A (zh) * 2019-08-16 2019-11-19 四川师范大学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化学能量存储组件
CN111403646A (zh) * 2020-03-23 2020-07-10 苏州万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件的散热装置
CN111430631A (zh) * 2020-04-30 2020-07-17 深圳市锂之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观光车巡逻车电池组
CN111554847A (zh) * 2020-05-13 2020-08-18 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金坛分公司 一种高效散热动力电池组件
CN114683878A (zh) * 2020-12-28 2022-07-01 常州大连理工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电池及其电能管理方法
CN113471605A (zh) * 2021-06-30 2021-10-01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新能源汽车用安装设备
CN113471605B (zh) * 2021-06-30 2022-11-29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新能源汽车用安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2296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
CN105552475B (zh) 一种自然散热式电池模组
CN107394070B (zh) 一种采用多孔材料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3990243U (zh) 一种储能式移动电源的散热结构
CN203369042U (zh) 充电器和电池一体式散热机构
CN107994295A (zh) 一种具有散热性能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
CN107732348A (zh) 动力电池模组及其散热系统
CN115939652A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包结构
CN206976457U (zh) 电池箱外底板及电池箱主体
CN209843895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散热机构
CN211265667U (zh) 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结构
CN220754380U (zh) 一种应急储能电源
CN205646051U (zh) 一种包含兼具散热功能的加热片的锂离子电池组
CN220209168U (zh) 一种电池箱
CN210429907U (zh) 一种汽车锂离子电池组
CN210136930U (zh) 一种高散热的锂电池电池箱结构
CN214848781U (zh) 一种铝制电池包壳体
CN210628392U (zh) 风冷降温锂电池组
CN21643598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
CN206180653U (zh) 一种具有多个充电电池槽的锂电池充电设备
CN217507460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蓄电池
CN203839484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液体热交换系统
CN218850447U (zh) 一种具有风道散热的移动电源
CN210516774U (zh) 一种外卖配送车用耐高温锂电池模组塑料外壳
CN213520201U (zh) 一种锂电池用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