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19884U - 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19884U
CN208719884U CN201821211914.2U CN201821211914U CN208719884U CN 208719884 U CN208719884 U CN 208719884U CN 201821211914 U CN201821211914 U CN 201821211914U CN 208719884 U CN208719884 U CN 208719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conductive contact
contact film
lower conductive
lug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119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uacai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ua We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ua We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ua We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119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19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19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19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其包括:LED芯片和基座,LED芯片被封装在塑胶基座中,基座包括一底座和以及位于底座上方的凸起部,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具有未被凸起部覆盖的盈余区域,于所述的底座底面设置有至少两个下导电接触片,该下导电接触片与LED芯片电性连接;于底座的盈余区域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上导电接触片,并且该上导电接触片与对应位置的下导电接触片相互导接。本实用新型在底座上表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上、下导电接触片,装配时,既可以直接将LED灯珠贴装在电路板上,也可以在电路板上开设一个与凸起部对应的安装孔,然后将凸起部放置于安装孔处,从而令本实用新型实现双面贴装,以适应不同的发光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发展,目前的照明、发光装饰用产品中已经逐步采用LED芯片作为发光体。采用LED芯片作为发光体时,首先需要将LED芯片封装在一个支架上,构成一个LED灯珠。使用时将LED灯珠安装至灯具的电路板上即可。
根据LED灯珠的装配方式不同,支架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为直插式安装。见图1所示,即支架4设置有与LED芯片电极连接的引脚41。安装时,将支架4的引脚插入电路板5上对应的电极插孔中51 中,然后在引脚41穿出端进行点焊即可。这种直插方式可实现电路板5正面发光。如果要实现电路板背面发光可采用图2所示的方式,在电路板5上开设一个可以容置整个支架4的穿孔52,然后将引脚41进行弯折,形成折弯部42,最后将折弯部42与电路板5上对应的电极点进行焊接。
第二种方式为表面贴片式。见图3所示,采用这种方式安装的支架40没有设置引脚,而是直接在支架的一体固结有导电接触片401,导电接触片401的位置与电路板50上对应的导电接触点501对应,安装时,直接将支架40贴片焊接在电路板50上即可。这种贴片方式可实现电路板50正面发光。
上述第一种方式需要人工作业,其生产成本高,难以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第二种方式中,在电路板正面发光的方式虽然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但如果要实现电路板背面发光,则比较麻烦,通常的做法是首先将电路板的厚度增加,然后在电路板上开设通孔,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支架40固定在通孔位置,这种方式在焊接过程中,由于锡膏的拉扯,很难做到光线对准,同时支架40表面的发光面和电路板板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光线漏光损失比较大。另外,目前随着自动化控制的需要,在LED灯珠中需要设内置控制IC,这样在LED灯珠的支架上需要设置多个导电接触片,这种情况下。线路焊接更加复杂,现有的LED灯珠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人为了克服现有产品所存在的不足,经过不断研发,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包括:LED芯片和基座,所述的LED芯片被封装在塑胶基座中,所述的基座包括一底座和以及位于底座上方的凸起部,所述的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具有未被凸起部覆盖的盈余区域,于所述的底座底面设置有至少两个下导电接触片,该下导电接触片与LED芯片电性连接;于所述的底座的盈余区域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上导电接触片,并且该上导电接触片与对应位置的下导电接触片相互导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座底面和盈余区域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对应的上、下导电接触片。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座底面和盈余区域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对应的上、下导电接触片。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座底面和盈余区域上分别设置有六个对应的上、下导电接触片。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凸起部居中位于底座的上方,即所述的盈余区域对称分布于凸起部左右两侧。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座的左右两侧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导槽,于所述的导槽内设置有导电涂层,通过导电涂层将对应位置的上、下导电接触片导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座的左右两侧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导槽,所述的基座中还封装有控制芯片,所述的LED芯片和控制芯片通过导线与下导电接触片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产品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底座上表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上、下导电接触片,装配时,既可以通过设置在底座底面的下导电接触片直接将LED灯珠贴装在电路板上,也可以在电路板上开设一个与凸起部对应的安装孔,然后将本实用新型凸起部放置于该安装孔处,令下导电接触片与电路板上对应的导电接触点贴装即可。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就可实现双面贴装,以适应不同的发光要求。
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这种方式后,还可适用于具有内置控制芯片在LED 灯珠,这样在即便本实用新型具有多个导电接触片,同样可以实现自动化贴装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第一种LED灯珠的正面插接示意图;
图2是现有第一种LED灯珠的方面插接示意图;
图3是现有第二种LED灯珠的正面发光的贴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内部电连接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的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正面贴装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背面贴装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内部电连接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电连接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内部电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见图4、图5、图6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包括:LED芯片1、控制芯片2和基座3,所述的LED芯片1和控制芯片2被封装在塑胶基座3中。
所述的基座3包括:底座31和位于底座31上方的凸起部32。基座3采用透光塑胶材料注塑成型。所述的底座3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具有未被凸起部32覆盖的盈余区域310,于所述的底座31底面设置有四个下导电接触片61、62、63、 64,于所述的底座31的盈余区域310上设置有两个上导电接触片61’、62’、 63’、64’,并且该上导电接触片61、62、63、64与对应位置的下导电接触片 661’、62’、63’、64’相互导接。
具体而言,所述的凸起部32居中位于底座31的上方31,即所述的盈余区域310对称分布于凸起部32左右两侧。所述的底座31的左右两侧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导槽311,于所述的导槽311内设置有导电涂层312,通过导电涂层312将对应位置的下导电接触片61、62、63、64与上导电接触片61’、62’、63’、 64’导接。
结合图6所示,所述的下导电接触片61、62、63、64分布如图6所示,其中每个下导电接触片均具有延伸至基座3内的延长部,显露于底座31底部的仅仅是下导电接触片用于与电路板焊接的接触部。下导电接触片61、62、63、64 与LED芯片1、控制芯片2的连接方式如下:
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并联的LED芯片1,LED芯片1的一个电极通过导线 7与下导电接触片62焊接,导线7一般采用金线。LED芯片1的另一个电极通过控制芯片2与下导电接触片63连接。控制芯片2采用型号为TS1233的IC。控制芯片2的分别与四个下导电接触片61、62、63、64通过导线连接。即四个下导电接触片中,其中下导电接触片62、63作为电源端子,下导电接触片61、64 作为数据端子。
结合图7所示,这是本实施例一在实际使用时的电路图,其采用了三个采用实施例一方案的LED灯珠L1、L2、Ln。使用时,将三个LED LED灯珠L1、L2、 Ln并联在一个5V的供电电路中即可。
四个下导电接触片中,下导电接触片62、63作为电源电极,对应记作VDD、下导电接触片61、64作为数据传输电极,对应记作D1、DO。
见图8所示,这是本实施例一正面贴装的示意图,这种正面贴装方式与传统的表面贴片方式类似,在电路板8上对应四个下导电接触片61、62、63、64的位置设置有对应的导电接触点,贴装时,直接将整个LED灯珠贴装焊接即可,令四个下导电接触片61、62、63、64与对应电路板8上的导电接触点贴合即可。
见图9所示,这是本实施例一背面贴装的示意图,采用这种贴装方式时,首先需要在电路板8上开设一个安装孔81,该安装孔81的大小与LED灯珠基座3 凸起部32相当。贴装时,将LED灯珠的凸起部32插入安装孔81中,在安装孔 81的背面设置有与四个上导电接触片61’、62’、63’、64’对应的导电接触点。贴装时,令四个上导电接触片61’、62’、63’、64’与对应电路板8上的导电接触点贴合即可。最终实现了背面贴装。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结构后,其不仅可以实现正面贴装,并且也可以采用背面贴装,采用背面贴装时,只需要在电路板上开设对应的安装孔即可。这样本实施例就可实现双面贴装,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核实的贴装方式,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实施例一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以下实施例。
见图11,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二上仅仅设置有两个下导电接触片61、63,以及对应的两个上导电接触片61’、63’,即本实施例二中没有采用控制芯片2。两个LED芯片1直接并联在两个下导电接触片61、63之间,然后被基座3封装即可。当然,本实施例二也可在电路中增加控制芯片2,如图10所示。
见图12,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三与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三中设置有六个下导电接触片,以及对应的六个上导电接触片。通过六个下导电接触片可以实现LED芯片1其他功能的电路连接。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包括:LED芯片(1)和基座(3),所述的LED芯片(1)被封装在塑胶基座(3)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3)包括一底座(31)和以及位于底座(31)上方的凸起部(32),所述的底座(3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具有未被凸起部(32)覆盖的盈余区域(310),于所述的底座(31)底面设置有至少两个下导电接触片,该下导电接触片与LED芯片(1)电性连接;于所述的底座(31)的盈余区域(31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上导电接触片,并且该上导电接触片与对应位置的下导电接触片相互导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31)底面和盈余区域(310)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对应的上、下导电接触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31)底面和盈余区域(310)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对应的上、下导电接触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31)底面和盈余区域(310)上分别设置有六个对应的上、下导电接触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部(32)居中位于底座(31)的上方,即所述的盈余区域(310)对称分布于凸起部(32)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31)的左右两侧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导槽(311),于所述的导槽(311)内设置有导电涂层(312),通过导电涂层(312)将对应位置的上、下导电接触片导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3)中还封装有控制芯片(2),所述的LED芯片(1)和控制芯片(2)通过导线与下导电接触片电性连接。
CN201821211914.2U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 Active CN208719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1914.2U CN208719884U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1914.2U CN208719884U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19884U true CN208719884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75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11914.2U Active CN208719884U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19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60696A1 (zh) 一种led软灯条
CN205155879U (zh) 一种led灯的电路连接结构
CN107238964A (zh) 一种无边框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液晶模组
CN109683396A (zh)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CN208719884U (zh) 一种可双面贴装的led灯
CN104406097B (zh) 一种新工艺结构led洗墙灯
CN206694940U (zh) Led热插拔指示灯及用电设备
CN205902204U (zh) 电路板连接组件、电路板及电动车
CN202930426U (zh) 一种可以实现不同发光方向的应用效果的led器件
CN209386057U (zh) 一种led发光灯条、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
CN218069850U (zh) 一种适合皮线灯生产的内置ic幻彩灯珠
CN206771116U (zh) 一种电连接模组以及灯具组件
CN212848471U (zh) 一种小角度发光装置
CN110285368A (zh) 一种拼接式的led灯
CN206191407U (zh) 一种电线不外露的led灯筒
CN107394033A (zh) Led灯丝制造工艺及led灯丝
CN2783115Y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总成
CN206022414U (zh) 一种led封装结构
CN102117880B (zh) 一种表面贴装式led封装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01772311U (zh) 一种led灯珠结构
CN208154235U (zh) 一种新型漫反射led防水背光源
CN206018532U (zh) 一种可裁切防短路的柔性基板以及使用该基板的灯带
CN218599607U (zh) 可焊线式贴片型高压led灯珠
CN206558536U (zh) 一种led贴片支架
CN204945584U (zh) 液晶显示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09

Address after: 523000 4th Floor, 93 Daling Village Column Road, Dalingsh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Huacaiwe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5 Tower Road, Daling village, Daling mountai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95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Hua Wei Electron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