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2293U - 铰链机构、前舱盖铰链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铰链机构、前舱盖铰链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02293U
CN208702293U CN201820763058.5U CN201820763058U CN208702293U CN 208702293 U CN208702293 U CN 208702293U CN 201820763058 U CN201820763058 U CN 201820763058U CN 208702293 U CN208702293 U CN 208702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linkage
connecting rod
seat board
hing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630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楠
王晓冬
陈伟
周翊帆
韦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D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D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D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D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630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02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02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022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铰链机构、前舱盖铰链系统及车辆,所述铰链机构包括铰链座板、连杆和高度调节组件,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铰链座板转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铰链座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杆上,调节所述高度调节组件,所述连杆相对所述铰链座板发生转动。由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铰链机构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调节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可以使所述连杆绕所述铰链座板发生转动,使得连杆相对铰链座板的Z向高度可调,以达到铰链机构高度可调的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对于安装环境的装配精度要求不高。

Description

铰链机构、前舱盖铰链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链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铰链机构、前舱盖铰链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前舱盖普遍采用铰链与机舱链接,相关技术中的铰链连接系统结构形式虽然简单,但无法实现Z向高度的调节,对车身安装环境精度要求很高,整车装配后的外观一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铰链机构,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以使所述连杆可绕所述铰链座板发生转动,使得连杆相对铰链座板的Z 向高度可调,以达到铰链机构高度可调的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对于安装环境的装配精度要求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舱盖铰链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铰链机构,包括铰链座板、连杆和高度调节组件,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铰链座板转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铰链座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杆上,调节所述高度调节组件,所述连杆相对所述铰链座板发生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机构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以使所述连杆可绕所述铰链座板发生转动,使得连杆相对铰链座板的Z向高度可调,以达到铰链机构高度可调的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对于安装环境的装配精度要求不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锁止机构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锁止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其中一个通过螺纹连接,与其中的另一个抵顶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且工作在拉伸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止机构沿着所述弹性件伸缩的方向设置在所述弹性件的内部,所述锁止机构为螺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止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抵顶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铰链座板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转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锁止机构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锁止机构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对的两个面间连接有弹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筒,所述铰链座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筒,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锁止机构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和所述第二连接套筒上,所述锁止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和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其中一个通过螺纹连接,与其中的另一个抵顶配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前舱盖铰链系统,其设置有铰链页板及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铰链机构,所述铰链页板的一端与前舱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铰链机构的所述连杆转动连接以实现所述前舱盖的打开与闭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舱盖铰链系统,其铰链机构的Z向高度可调,调节铰链机构的高度时,带动与其连接的铰链页板与铰链座板的距离发生变化,以达到调节前舱盖与侧围外板和翼子板Z向面差的目的,前舱盖装配后外观一致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其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前舱盖铰链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舱盖铰链系统,其铰链机构的Z向高度可调,调节铰链机构的高度时,带动与其连接的铰链页板与铰链座板的距离发生变化,以达到调节前舱盖与侧围外板和翼子板的 Z向面差的目的,前舱盖装配后外观一致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铰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前舱盖铰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前舱盖铰链系统的结构的爆炸图;
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前舱盖铰链系统受到碰撞力的状态变化图一;
图4(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前舱盖铰链系统受到碰撞力的状态变化图二;
图4(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前舱盖铰链系统受到碰撞力的状态变化图三。
附图标记:1为铰链页板,2为铰链座板,21为第一安装部,22为第二安装部,3为连杆,4为高度调节组件,41为第一连接件,411为第一连接部, 412为第二连接部,413为通孔,42为第二连接件,421为第三连接部,422 为第四连接部,423为螺纹孔,43为锁止机构,44为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是以车辆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为基准进行定义的,“内、外”是以相应部件的轮廓为基准定义的,例如以车辆轮廓为基准定义的车内和车外,靠近车辆中部的一侧为“内”,反之为“外”。以上定义仅用于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铰链机构、前舱盖铰链系统及车辆。需要说明的是,X表示车辆的前后方向,Z表示车辆的上下方向。
如附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铰链机构,所述铰链机构包括铰链座板2、连杆3和高度调节组件4,所述连杆3的一端与所述铰链座板 2转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铰链座板2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杆3上,调节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所述连杆3相对所述铰链座板 2发生转动。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铰链机构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4,调节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可以使所述连杆3绕所述铰链座板2发生转动,使得连杆3相对铰链座板2的Z向高度发生变化,以达到铰链机构高度可调的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铰链机构,Z向高度可调,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对于安装环境的装配精度要求不高。
如附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铰链机构,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包括第一连接件41、第二连接件42、锁止机构43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4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2之间的弹性件44,所述锁止机构43与所述第一连接件4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2的其中一个通过螺纹连接,与其中的另一个抵顶配合。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方式,所述锁止机构4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2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41抵顶配合。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的弹性件44的两端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4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2之间,通过调节所述锁止机构43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1配合的位置,调节高度调节组件 4的长度,使得所述连杆3绕所述铰链座板2转动,达到调节所述铰链机构Z 向高度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4设置为弹簧,且工作在拉伸状态,所述锁止机构43沿着所述弹性件44伸缩的方向设置在所述弹性件44的内部,所述锁止机构43设置为螺栓。所述弹簧工作在拉伸状态,对所述第一连接件41 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2产生拉力,所述第二连接件42与所述铰链座板2转动连接,所述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2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41抵顶,对所述第一连接件41产生推力,所述弹簧与所述螺栓的配合实现对所述连杆3的限位锁止,同时,调节螺栓与第二连接件42的连接位置,即螺栓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42转动,所述螺栓位置变化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 41的位置变化,所述第一连接件41的位置变化带动所述连杆3绕所述铰链底板2转动,实现所述连杆3的Z向高度调节,实现铰链机构的Z向高度可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41、第二连接件42、锁止机构43及弹性件 44的配合,实现铰链机构高度调节和限位锁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铰链座板2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部21和第二安装部22,所述连杆3与所述第一安装部21转动连接,保证连杆3可绕铰链座板2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42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2转动连接,减小铰链机构的内应力,保证装置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安装部21设置在铰链座板2的端部,所述第二安装部22可以设置在铰链座板2的中部,以增加所述高度调节机构4的调节空间,所述铰链机构的高度调节量与所述锁止机构43与所述铰链底板2之间的距离及所述连杆3的高度相适应。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连接件 41的第一连接部411与所述连杆3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42的第四连接部422 与第二安装部22转动连接,以减小铰链机构的内应力,转动连接的可以通过销轴等结构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41的第二连接部412设置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通孔413,所述第二连接件42的第三连接部421设置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纹孔423,所述弹性件44焊接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412和所述第三连接部421相对的两个面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4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12垂直设置且圆弧过渡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件41,所述第三连接部421与所述第四连接部 422垂直设置且圆弧过渡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连接件42,所述圆弧过渡连接增强可保证所述第一连接件4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2的刚度及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铰链机构,所述连杆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筒(图中未示出),所述铰链座板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筒(图中未示出),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包括锁止机构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和所述第二连接套筒上,所述锁止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和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其中一个通过螺纹连接,与其中的另一个抵顶配合。通过调节高度调节组件4的锁止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和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连接位置以改变弹性件的拉伸长度,进而改变高度调节组件4的长度,带动连杆3绕所述铰链底板2转动,实现所述铰链机构的Z向高度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舱盖铰链系统,设置有铰链页板1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机构,所述铰链页板1的一端与前舱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铰链机构的所述连杆3转动连接以实现所述前舱盖的打开与闭合,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铰链页板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41及所述连接在连杆3上同一位置,可共用连接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舱盖铰链系统,通过调节高度调节组件4中的锁止机构43的改变整个组件的长度,锁止机构43(螺栓)带动连杆3以及铰链页板1绕着铰链座板2进行转动,达到了调节铰链页板1 旋转轴线距离铰链座板2安装面距离的功能,进而实现前舱盖的高度调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舱盖铰链系统,调节铰链机构的高度时,带动与其连接的铰链页板1与铰链座板2的距离发生变化,以达到调节前舱盖与侧围外板和翼子板Z向面差的目的,保证了前舱盖装配后外观的一致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舱盖铰链系统,因铰链机构的高度调节组件4的弹性件44的设置,在行人碰撞期间,还可以实现对行人的保护,如附图4(a)-(c)所示,车辆撞击行人时前舱盖在瞬间冲击力F作用下可以带动铰链页板1向上、向后运动,弹性件43拉伸,所述第一连接件41与所述锁止机构43脱离,冲击会带动连杆3继续绕着与铰链座板2的旋转轴旋转,带动铰链页板1旋转轴的Z 向位置继续上升,增大行人头部与发动机舱内部零件的能量缓冲空间,弹簧件 43拉伸的同时吸收部分冲击能量,达到降低行人受到重大伤害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舱盖铰链系统,一方面,其铰链机构的Z向高度可调,调节铰链机构的高度时,带动与其连接的铰链页板与铰链座板的距离发生变化,以达到调节前舱盖与侧围外板和翼子板Z向面差的目的,前舱盖装配后外观一致性好;另一方面,铰链机构的高度调节组件4的弹性件44的设置,在行人碰撞期间,还可以实现对行人的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铰链座板(2)、连杆(3)和高度调节组件(4),所述连杆(3)的一端与所述铰链座板(2)转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铰链座板(2)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杆(3)上,调节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所述连杆(3)相对所述铰链座板(2)发生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包括第一连接件(41)、第二连接件(42)、锁止机构(43)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4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2)之间的弹性件(44),所述锁止机构(43)与所述第一连接件(4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2)的其中一个通过螺纹连接,与其中的另一个抵顶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4)设置为弹簧,且工作在拉伸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43)沿着所述弹性件(44)伸缩的方向设置在所述弹性件(44)的内部,所述锁止机构(43)为螺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4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2)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41)抵顶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座板(2)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部(21)和第二安装部(22),所述连杆(3)与所述第一安装部(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42)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2)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1)的第一连接部(411)与所述连杆(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1)的第二连接部(412)设置有与所述锁止机构(43)配合的通孔(413),所述第二连接件(42)的第三连接部(421)设置有与所述锁止机构(43)配合的螺纹孔(423),所述第二连接件(42)的第四连接部(422)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12)和所述第三连接部(421)相对的两个面间连接有弹性件(4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筒,所述铰链座板(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筒,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包括锁止机构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和所述第二连接套筒上,所述锁止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和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其中一个通过螺纹连接,与其中的另一个抵顶配合。
9.一种前舱盖铰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铰链页板(1)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铰链机构,所述铰链页板(1)的一端与前舱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铰链机构的所述连杆(3)转动连接以实现所述前舱盖的打开与闭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舱盖铰链系统。
CN201820763058.5U 2018-05-22 2018-05-22 铰链机构、前舱盖铰链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08702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3058.5U CN208702293U (zh) 2018-05-22 2018-05-22 铰链机构、前舱盖铰链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3058.5U CN208702293U (zh) 2018-05-22 2018-05-22 铰链机构、前舱盖铰链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02293U true CN208702293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34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63058.5U Active CN208702293U (zh) 2018-05-22 2018-05-22 铰链机构、前舱盖铰链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022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3146A (zh) * 2019-10-22 2020-04-21 合肥兰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拆式双轴铰链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3146A (zh) * 2019-10-22 2020-04-21 合肥兰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拆式双轴铰链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0318B (zh) 用于发动机罩的铰链设备和发动机罩设备
DE102012111083B4 (de) Abdeckhaube-Scharnier-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DE102005046407B4 (de) Motorabdeckung
KR100339230B1 (ko) 자동차용 후드 힌지
US9255436B2 (en) Spindle drive for the motorized adjustment of an adjustment element of a motor vehicle
CN103826890B (zh) 侧门加强件
CN105936291B (zh) 车辆转向柱
CN204899536U (zh) 发动机罩铰链结构及行人保护装置
EP3287326B1 (en) Vehicle side wing anti-collision system
CN208702293U (zh) 铰链机构、前舱盖铰链系统及车辆
CN109252772A (zh) 一种主动行人保护引擎盖的五连杆铰链结构
WO2009112095A1 (de) Crashtaugliche bugschürze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CN109291834A (zh) 带isofix的儿童安全座椅底座
CN105752105A (zh) 车厢铰接装置及有轨电车
EP1394000B1 (de)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r Scharnieranordnung einer Frontklappe
CN209382006U (zh) 锁紧结构、导流罩开闭结构及导流罩
CN211054976U (zh) 一种座椅高度调节机构和汽车座椅
CN201649916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铰链
EP2883777B1 (de) Schienenfahrzeug mit Schürzenklappe
DE102015013707A1 (de) Fahrzeug mit einer anhebbaren Motorhaube
CN205840582U (zh) 一种汽车前罩铰链
CN208762873U (zh) 一种新型桥梁护栏
CN201432653Y (zh) 一种机动车自动撞击熄火刹车装置
DE102006055489B4 (de) Sicherheitseinrichtung an einem Fahrzeug
CN106800008B (zh) 引擎罩的抬升装置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