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2135U - 一种可控制混凝土厚度的铝模顶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控制混凝土厚度的铝模顶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02135U
CN208702135U CN201821294486.4U CN201821294486U CN208702135U CN 208702135 U CN208702135 U CN 208702135U CN 201821294486 U CN201821294486 U CN 201821294486U CN 208702135 U CN208702135 U CN 208702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bar
top plate
gasket
dipping form
aluminum di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944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玉均
韩良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DAXIN EN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DAXIN EN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DAXIN EN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DAXIN EN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944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02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02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021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制混凝土厚度的铝模顶板,包括顶板本体、和固定于顶板本体上的第一组件、以及放置于第一组件上的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包括芯杆、第一垫片、螺母,芯杆放置于固定孔内,芯杆为圆柱结构,芯杆的中轴线与顶板本体的上表面相垂直,第一垫片套在芯杆上,且与芯杆相固定连接,螺母通过芯杆的外螺纹结构与芯杆相固定连接,第二组件为筒状结构,第二组件包括堵头、套管,堵头的下端面通过粘胶剂固定于套管的上端面,套管放置于芯杆上。从而不需要每层都进行测量定位,做到多次利用,进而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工作进度。同时利用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作为参照物,从而做到精确控制混凝土厚土,确保工程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可控制混凝土厚度的铝模顶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控制混凝土厚度的铝模顶板。
背景技术
铝模板是新一代新型建筑模板,广泛应用于大型高层建筑施工中,相比普通木模板而言,铝模板具有重复使用次数多、施工方便、施工质量好、支撑牢固等优点,因此很多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住建部都在积极推广铝模板施工应用。
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顶板厚度是施工中的质量重点,为确保浇捣的混凝土厚土符合要求,目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用钢筋作参照物,每层都需要用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定位,并用粉笔在钢筋上简单做个标记。
其一,由于每层都需要进行测量定位,这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也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
其二,由于钢筋受外界影响的因素比较多,使得在钢筋上做的标记精准度低,不易控制混凝土的厚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铝模板中缺少一种不需要每层都测量定位,并且还能够精确控制混凝土厚度的铝模顶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混凝土厚度的铝模顶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可控制混凝土厚度的铝模顶板,包括顶板本体、和固定于所述顶板本体上的第一组件、以及放置于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二组件,其中,
所述顶板本体上开设有固定孔;
所述第一组件包括芯杆、第一垫片、螺母,所述芯杆放置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芯杆为圆柱结构,所述芯杆的中轴线与所述顶板本体的上表面相垂直,所述芯杆上开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垫片套在所述芯杆上,且与所述芯杆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垫片的下端面与所述顶板本体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螺母通过所述芯杆的外螺纹结构与所述芯杆相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组件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二组件包括堵头、套管,所述堵头的下端面通过粘胶剂固定于所述套管的上端面,所述套管放置于所述芯杆上,所述套管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垫片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堵头的下端面与所述芯杆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堵头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垫片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H,其中H为混凝土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垫片将所述芯杆分为芯杆上部、芯杆下部,所述芯杆下部的长度大于所述顶板本体厚度与所述螺母厚度之和。
进一步,所述芯杆的外螺纹结构位于所述芯杆下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垫片的中轴线与所述芯杆的中轴线相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套在所述芯杆上,且位于所述螺母的上表面与所述顶板本体的下表面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二垫片为弹簧垫片。
进一步,所述套管的内径与所述芯杆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所述套管和所述堵头的材质均为PVC。
进一步,所述堵头的上端面上涂覆有警示颜色层,所述警示颜色层为红色。
进一步,所述堵头的下端面上粘贴有磁片。
该铝模顶板的工作原理:施工到标准层后,根据混凝土施工方案,在支好的顶板本体上找出预埋点位置,随后用锥形钻头在预埋点位置打出固定孔,并且将第一组件的芯杆放置于固定孔内,且在顶板本体的下表面加第二垫片将螺母拧紧;混凝土浇捣前,将第二组件放置在固定好的第一组件上;凝土浇捣过程中,当浇捣的混凝土与堵头的上端面平行时,则停止浇捣;等到混凝土凝固后拆卸铝模时,将第二组件预埋在混凝土中。随楼层铝模用至上层,第一组件还固定在顶板本体上不用重新定位。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铝模顶板上通过固定第一组件、以及在第一组件上放置第二组件,从而不需要每层都进行测量定位,做到多次利用,进而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工作进度。同时利用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作为参照物,从而做到精确控制混凝土厚土,确保工程质量。另外,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制作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铝模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顶板本体;2-第一组件;21-芯杆;211-芯杆上部;212-芯杆下部;22-第一垫片;23-螺母;24-第二垫片;3-第二组件;31-堵头;311-警示颜色层;312-磁片;32-套管;4-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制混凝土厚度的铝模顶板,如图1所示,该铝模顶板包括顶板本体1、和固定于所述顶板本体1上的第一组件2、以及放置于所述第一组件2上的第二组件3,具体说明如下:
1-顶板本体
如图1所示,所述顶板本体1上开设有固定孔(图未示)。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铝模板,全称为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系统,且由铝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组成,能组合拼装成不同尺寸的外型尺寸复杂的整体模架,装配化、工业化施工程度高。顶板本体1属于铝模板板层浇捣部分,顶板本体1为本领域中公知技术的部件,在此都不再过多赘述。
其中,开设固定孔是为了固定第一组件2,固定孔直径与芯杆21直径之差不大于1mm。
2-第一组件
所述第一组件2包括芯杆21、第一垫片22、螺母23,所述芯杆21放置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芯杆21为圆柱结构,所述芯杆21的中轴线与所述顶板本体1的上表面相垂直,所述芯杆21上开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垫片22套在所述芯杆21上,且与所述芯杆21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垫片22的下端面与所述顶板本体1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螺母23通过所述芯杆21的外螺纹结构与所述芯杆21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垫片22将所述芯杆21分为芯杆上部211、芯杆下部212,所述芯杆下部212的长度大于所述顶板本体1厚度与所述螺母23厚度之和。
进一步,所述芯杆21的外螺纹结构位于所述芯杆下部212。
进一步,所述第一垫片22的中轴线与所述芯杆21的中轴线相重合。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由于第一垫片22的下端面与顶板本体1的上表面相接触,再通过第一垫片22的中轴线与芯杆21的中轴线相重合,从而保证了安装后的第一组件2与顶板本体1的垂直度,进而确保了精确控制混凝土4厚土,确保工程质量。
进一步,所述第一组件2还包括第二垫片24,所述第二垫片24套在所述芯杆21上,且位于所述螺母23的上表面与所述顶板本体1的下表面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二垫片24为弹簧垫片。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弹簧垫片在螺母23拧紧之后给螺母23一个力,增大螺母23和芯杆21之间的摩擦力,使其更加牢固。第二垫片24不仅可以为弹簧垫片,也可以为其他垫片,只要能保证螺母23与芯杆21之间固定连接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第二垫片24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第二垫片24类型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3一第二组件
所述第二组件3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二组件3包括堵头31、套管32,所述堵头31的下端面通过粘胶剂固定于所述套管32的上端面,所述套管32放置于所述芯杆21上,所述套管32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垫片22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堵头31的下端面与所述芯杆21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堵头31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垫片22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H,其中H为混凝土4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套管32的内径与所述芯杆21的直径相同。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套管32的内径与芯杆21的直径相同,使得装配后的套管32既能夹紧芯杆21防止自动脱落,同时也不影响拆模时的卸载。
进一步,所述套管32和所述堵头31的材质均为PVC。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套管32和堵头31的材质不仅可以为PVC,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只要能保证第二组件3作为参照物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套管32和堵头31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材质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堵头31的上端面上涂覆有警示颜色层311,所述警示颜色层311为红色。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警示颜色层311不仅可以为红色,也可以为黄色、白色、绿色等,警示颜色层311主要是为了醒目的提醒施工人员在浇捣过程中主要混凝土4的厚度,因此只要能保证醒目提供施工人员的情况下,具体警示颜色层311的颜色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警示颜色层311的颜色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所述堵头31的下端面上粘贴有磁片312。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堵头31的下端面上通过粘贴磁片312,使得第二组件3与第一组件2接触更加牢固。
该铝模顶板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施工到标准层后,根据混凝土4施工方案,在支好的顶板本体1上找出预埋点位置,随后用锥形钻头在预埋点位置打出固定孔,并且将第一组件2的芯杆21放置于固定孔内,且在顶板本体1的下表面加第二垫片24将螺母23拧紧:混凝土4浇捣前,将第二组件3放置在固定好的第一组件2上;凝土浇捣过程中,当浇捣的混凝土4与堵头31的上端面平行时,则停止浇捣;等到混凝土4凝固后拆卸铝模时,将第二组件3预埋在混凝土4中。随楼层铝模用至上层,第一组件2还固定在顶板本体1上不用重新定位。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铝模顶板上通过固定第一组件2、以及在第一组件2上放置第二组件3,从而不需要每层都进行测量定位,做到多次利用,进而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工作进度。同时利用第一组件2及第二组件3作为参照物,从而做到精确控制混凝土4厚土,确保工程质量。另外,第一组件2和第二组件3制作简单、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控制混凝土厚度的铝模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本体(1)、和固定于所述顶板本体(1)上的第一组件(2)、以及放置于所述第一组件(2)上的第二组件(3),其中,
所述顶板本体(1)上开设有固定孔;
所述第一组件(2)包括芯杆(21)、第一垫片(22)、螺母(23),所述芯杆(21)放置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芯杆(21)为圆柱结构,所述芯杆(21)的中轴线与所述顶板本体(1)的上表面相垂直,所述芯杆(21)上开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垫片(22)套在所述芯杆(21)上,且与所述芯杆(21)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垫片(22)的下端面与所述顶板本体(1)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螺母(23)通过所述芯杆(21)的外螺纹结构与所述芯杆(21)相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组件(3)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二组件(3)包括堵头(31)、套管(32),所述堵头(31)的下端面通过粘胶剂固定于所述套管(32)的上端面,所述套管(32)放置于所述芯杆(21)上,所述套管(32)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垫片(22)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堵头(31)的下端面与所述芯杆(21)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堵头(31)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垫片(22)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H,其中H为混凝土(4)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模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22)将所述芯杆(21)分为芯杆上部(211)、芯杆下部(212),所述芯杆下部(212)的长度大于所述顶板本体(1)厚度与所述螺母(23)厚度之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模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21)的外螺纹结构位于所述芯杆下部(2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模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22)的中轴线与所述芯杆(21)的中轴线相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模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2)还包括第二垫片(24),所述第二垫片(24)套在所述芯杆(21)上,且位于所述螺母(23)的上表面与所述顶板本体(1)的下表面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模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片(24)为弹簧垫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模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2)的内径与所述芯杆(21)的直径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模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2)和所述堵头(31)的材质均为PVC。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模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31)的上端面上涂覆有警示颜色层(311),所述警示颜色层(311)为红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铝模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31)的下端面上粘贴有磁片(312)。
CN201821294486.4U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可控制混凝土厚度的铝模顶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02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94486.4U CN208702135U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可控制混凝土厚度的铝模顶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94486.4U CN208702135U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可控制混凝土厚度的铝模顶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02135U true CN208702135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42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9448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02135U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可控制混凝土厚度的铝模顶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02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14632U (zh) 一种圆柱形钢筋混凝土试件浇筑模具
CN101718644A (zh) 一种直剪试验结构面模型的制作方法
CN204855232U (zh) 一种钢丝绳破断拉伸试样浇铸试验方法的装置
CN206784951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楼板厚度控制装置
CN110259139A (zh) 一种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插钎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8702135U (zh) 一种可控制混凝土厚度的铝模顶板
CN109115106B (zh) 模型试验中锚固体制作装置及锚固界面应变片粘贴方法
CN207747197U (zh) 一种高精度预制风电塔架装备化模具
CN112098170A (zh) 一种测量纤维在水泥基体中拉拔行为的制样工装模具及方法
CN104964875A (zh) 3d打印构件层间粘结强度的测试结构及测试方法
CN104502575B (zh) 标靶、采用该标靶测试磷酸镁水泥早期收缩的装置及方法
CN201993296U (zh) 水泥基灌浆料流动性观测装置
CN101956383B (zh) 一种圆底盘全挡檐球墨铸铁柱壳系船柱
CN206768606U (zh) 薄壁空心墩墩身钢筋的定位辅助装置
CN110056190A (zh) 一种两段式楼板厚度控制止水螺杆
CN109797951A (zh) 一种墙面图案装饰用硅胶模板及施工工艺
CN212780448U (zh) 一种薄喷衬层切向粘结强度测试装置
CN203551381U (zh) 一种复合材料管轴压试验中构件夹持装置
CN209277543U (zh) 脱模简便的方柱钢模板
CN209211514U (zh) 用于相似材料试验的模型桩制备装置及模型桩
CN208718370U (zh) 一种可固定预埋管件的铝模顶板
CN113063622A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坐浆层的质量检测方法
CN208346789U (zh) 混凝土压应力计安装埋设装置
CN206536625U (zh) 现浇混凝土预制块试模装置
CN111707609A (zh) 薄喷衬层切向粘结强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