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4850U - 混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混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94850U
CN208694850U CN201821190459.2U CN201821190459U CN208694850U CN 208694850 U CN208694850 U CN 208694850U CN 201821190459 U CN201821190459 U CN 201821190459U CN 208694850 U CN208694850 U CN 208694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tank
vacuum
cover board
feed opening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904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广民
马慧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k Health Products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k Health Products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k Health Products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k Health Products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904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94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94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94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料设备,包括:底座;V字形混料桶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出料口,其中,在出料口处设有出料阀;支撑组件用以支撑混料桶;第一进料盖板设有第一进料孔,用以密封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盖板上设有第二进料孔,用以密封第二进料口;第一真空吸料装置通过第一进料孔将物料导入混料桶;第二真空吸料装置通过第二进料孔将物料导入混料桶;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混料桶转动以对物料进行混合;控制系统控制控制混料桶的转动速度,并在出料时通过控制出料阀的开度以调节出料速度;从而实现对待混合物料的自动投放,保证物料混合过程不会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出料阀的开度,以实现对出料速度的调节。

Description

混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混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料设备。
背景技术
V型物料混合设备适用于医药、化工、食品、饲料、陶瓷、冶金等行业的粉料或颗粒状物料的混合,是物料混合的基础设备之一。
然而,现有的V型物料混合设备在投料过程中,多采用人工进行物料的投放,人工投放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粉尘飞扬,污染工作环境,给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并且,投放过程中的受环境的影响,产品容易受潮、易被污染,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并且,现有的V型物料混合设备在出料时,多通过人工开启出料口以取出混合后的产品,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并且出料速度无法控制,容易导致出料过程中产品洒出或者飞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料设备,能够实现对待混合物料的自动投放,投料过程无需人工参与,保证物料混合过程不会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出料阀的开度,以实现对出料速度的调节,防止产品在出料过程中洒出或飞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混料设备,包括:底座;混料桶,所述混料桶呈V字形制成,V字形混料桶的顶部对应设置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V字形混料桶的底部设置出料口,其中,在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出料阀;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组件用以支撑所述混料桶;第一进料盖板,所述第一进料盖板对应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所述第一进料盖板上设有第一进料孔,所述第一进料盖板用以密封所述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盖板,所述第二进料盖板对应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所述第二进料盖板上设有第二进料孔,所述第二进料盖板用以密封所述第二进料口;第一真空吸料装置,所述第一真空吸料装置对应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所述第一真空吸料装置包括第一真空泵和第一加料斗,所述第一真空吸料装置利用所述第一真空泵抽真空以将物料吸入所述第一加料斗,所述第一加料斗与所述第一进料孔相连通以通过所述第一进料孔将物料导入所述混料桶;第二真空吸料装置,所述第二真空吸料装置对应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所述第二真空吸料装置包括第二真空泵和第二加料斗,所述第二真空吸料装置利用所述第二真空泵抽真空以将物料吸入所述第二加料斗,所述第二加料斗与所述第二进料孔相连通以通过所述第二进料孔将物料导入所述混料桶;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混料桶相连,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混料桶转动以对所述第一真空吸料装置导入的物料和所述第二真空吸料装置导入的物料进行混合;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出料阀相连,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以控制所述混料桶的转动速度,并在所述混料设备进行出料时通过控制所述出料阀的开度以调节出料速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料设备,设有底座;V字形混料桶的顶部对应设置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V字形混料桶的底部设置出料口,其中,在出料口处设有出料阀;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支撑组件用以支撑混料桶;第一进料盖板,第一进料盖板对应第一进料口设置,第一进料盖板上设有第一进料孔,第一进料盖板用以密封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盖板,第二进料盖板对应第二进料口设置,第二进料盖板上设有第二进料孔,第二进料盖板用以密封第二进料口;第一真空吸料装置,第一真空吸料装置对应第一进料口设置,第一真空吸料装置包括第一真空泵和第一加料斗,第一真空吸料装置利用第一真空泵抽真空以将物料吸入第一加料斗,第一加料斗与第一进料孔相连通以通过第一进料孔将物料导入混料桶;第二真空吸料装置,第二真空吸料装置对应第二进料口设置,第二真空吸料装置包括第二真空泵和第二加料斗,第二真空吸料装置利用第二真空泵抽真空以将物料吸入第二加料斗,第二加料斗与第二进料孔相连通以通过第二进料孔将物料导入混料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混料桶相连,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混料桶转动以对第一真空吸料装置导入的物料和第二真空吸料装置导入的物料进行混合;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驱动装置和出料阀相连,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驱动装置以控制混料桶的转动速度,并在混料设备进行出料时通过控制出料阀的开度以调节出料速度;从而实现对待混合物料的自动投放,投料过程无需人工参与,保证物料混合过程不会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出料阀的开度,以实现对出料速度的调节,防止产品在出料过程中洒出或飞溅。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混料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还包括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下面,所述滚轮组件用以带动所述混料设备进行移动。
可选地,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四个滚轮,四个滚轮分别对应所述底座的四个角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电流检测组件和第二电流检测组件,所述第一电流检测组件用以检测所述第一真空泵的工作电流,所述第二电流检测组件用以检测所述第二真空泵的工作电流,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流检测组件相连,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第一真空泵的工作电流和所述第二真空泵的工作电流分别对所述第一真空泵和所述第二真空泵进行控制以调节所述第一进料孔与所述第二进料孔的进料比例。
可选地,所述混料桶的内壁设有树脂层。
可选地,所述混料桶的内壁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混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底座; 2、混料桶; 21、第一进料口; 22、第二进料口; 23、出料口;
24、出料阀;3、支撑组件; 4、第一进料盖板; 41、第一进料孔;
5、第二进料盖板;51、第二进料孔; 6、第一真空吸料装置; 61、第一真空泵;
62、第一加料斗;7、第二真空吸料装置;71、第二真空泵; 72、第二加料斗;
8、驱动装置; 9、控制系统; 10、滚轮组件; 11、第一电流检测组件;
12、第二电流检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现有的V型物料混合设备在投料过程中,多采用人工进行物料的投放,人工投放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粉尘飞扬,污染工作环境,给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并且,出料速度无法控制,容易导致出料过程中产品洒出或者飞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混料设备,通过进料盖板对设置在混料桶顶部的进料口进行密封;其中,进料盖板设置有进料孔;然后,真空吸料装置利用真空泵抽真空将物料吸入加料斗,并通过进料孔将物料导入混料桶,以及在驱动装置驱动混料桶将物料混合完毕之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出料阀的开度,以调节物料出料过程的出料速度;从而实现对待混合物料的自动投放,投料过程无需人工参与,保证物料混合过程不会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出料阀的开度,以实现对出料速度的调节,防止产品在出料过程中洒出或飞溅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混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混料设备包括:底座1、混料桶2、支撑组件3、第一进料盖板4、第二进料盖板5、第一真空吸料装置6、第二真空吸料装置7、驱动装置8、控制系统9。
其中,混料桶2呈V字形制成,V字形混料桶2的顶部对应设置有第一进料口21和第二进料口22,V字形混料桶2的底部设置出料口23,其中,出料口23出设有出料阀24,以通过控制出料阀24的开度调节混料设备的出料速度。
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设置在底座1上,支撑组件3用于支撑混料桶2。
其中,支撑组件3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支架、固定座等。
第一进料盖板4,第一进料盖板4对应第一进料口21设置,第一进料盖板4上设有第一进料孔41,第一进料盖板4用于密封第一进料口21。
第二进料盖板5,第二进料盖板5对应第二进料口22设置,第二进料盖板5上设有第二进料孔51,第二进料盖板5用于密封第二进料口22。
也就是说,设置第一进料盖板4对第一进料口21进行密封;其中,第一进料盖板4上设有第一进料孔41,通过第一进料孔41进行待混合物料的添加;设置第二进料盖板5对第二进料口22进行密封;其中,第二进料盖板5上设有第二进料孔51,通过第二进料孔51进行待混合物料的添加;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进料孔41或第二进料孔51可以连接待混合物料添加装置,例如,连接待混合物料储存装置的送料管;或者,用于存放待混合物料的待混合物料存放斗等。
第一真空吸料装置6,第一真空吸料装置6对应第一进料口21设置,第一真空吸料装置6包括第一真空泵61和第一加料斗62,第一真空吸料装置6利用第一真空泵61抽真空以将物料吸入第一加料斗62,第一加料斗62与第一进料孔41相连通以通过第一进料孔41将物料导入混料桶2。
第二真空吸料装置7,第二真空吸料装置7对应第二进料口22设置,第二真空吸料装置7包括第二真空泵71和第二加料斗72,第二真空吸料装置7利用第二真空泵71抽真空以将物料吸入第二加料斗72,第二加料斗72与第二进料孔51相连通以通过第二进料孔51将物料导入混料桶2。
也就是说,在通过第一真空泵61和第二真空泵71分别对第一加料斗62和第二加料斗72进行抽真空,以使得物料被吸入第一加料斗62和第二加料斗72,并在物料被吸入第一加料斗62和第二加料斗72之后,通过第一进料孔41和第二进料孔51将物料导入混料桶2。
驱动装置8,驱动装置8与混料桶2相连,驱动装置8通过驱动混料桶2转动以对第一真空吸料装置6导入的物料和第二真空吸料装置7导入的物料进行混合。
其中,通过驱动装置8与混料桶2相连,以驱动混料桶2转动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将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与混料桶2侧壁固定连接,混料桶2另一侧侧壁与支撑组件3通过转轴连接,以通过驱动装置8驱动混料桶2转动;或者,设置两转轴,两转轴的一端分别与混料桶2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组件3上,并且,其中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传动轮,通过电机、皮带传动件以及传动轮传动连接电机与转轴,以实现通过驱动装置8与混料桶2相连,以驱动混料桶2转动。
控制系统9,控制系统9分别与驱动装置8和出料阀24相连,控制系统9通过控制驱动装置8以控制混料桶2的转动速度,并在混料设备进行出料时通过控制出料阀24的开度以调节出料速度。
也就是说,控制系统9通过控制驱动装置8的转速,进而控制混料桶2的转动速度,以更好地对物料进行混合;并且,在混料设备出料时,控制系统9通过控制出料阀24的开度进行出料速度的调节,防止出料过程中,因出料速度的问题而导致产品洒出或者飞溅。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料设备,设有底座;V字形混料桶的顶部对应设置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V字形混料桶的底部设置出料口,其中,在出料口处设有出料阀;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支撑组件用以支撑混料桶;第一进料盖板,第一进料盖板对应第一进料口设置,第一进料盖板上设有第一进料孔,第一进料盖板用以密封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盖板,第二进料盖板对应第二进料口设置,第二进料盖板上设有第二进料孔,第二进料盖板用以密封第二进料口;第一真空吸料装置,第一真空吸料装置对应第一进料口设置,第一真空吸料装置包括第一真空泵和第一加料斗,第一真空吸料装置利用第一真空泵抽真空以将物料吸入第一加料斗,第一加料斗与第一进料孔相连通以通过第一进料孔将物料导入混料桶;第二真空吸料装置,第二真空吸料装置对应第二进料口设置,第二真空吸料装置包括第二真空泵和第二加料斗,第二真空吸料装置利用第二真空泵抽真空以将物料吸入第二加料斗,第二加料斗与第二进料孔相连通以通过第二进料孔将物料导入混料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混料桶相连,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混料桶转动以对第一真空吸料装置导入的物料和第二真空吸料装置导入的物料进行混合;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驱动装置和出料阀相连,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驱动装置以控制混料桶的转动速度,并在混料设备进行出料时通过控制出料阀的开度以调节出料速度;从而实现对待混合物料的自动投放,投料过程无需人工参与,保证物料混合过程不会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出料阀的开度,以实现对出料速度的调节,防止产品在出料过程中洒出或飞溅。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混料设备还包括滚轮组件10,其中,滚轮组件10安装在底座1下面,滚轮组件10用于带动混料设备移动。
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混料设备的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组件10,如此,可方便混料设备的移动,减少混料设备移动过程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
作为一种示例,滚轮组件10包括四个滚轮,四个滚轮分别对应底座1的四个角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滚轮组件10还可以包括滚轮限位件,滚轮限位件用于限制滚轮的转动,当混料设备通过滚轮组件10移动到指定位置之后,可闭合滚轮限位件以对滚轮进行限制,可防止混料设备在混料过程中发生位移。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混料设备还包括第一电流检测组件11和第二电流检测组件12,第一电流检测组件11用于检测第一真空泵61的实际工作电流,第二电流检测组件12用于检测第二真空泵71的实际工作电流,其中,控制系统9分别与第一电流检测组件11和第二电流检测组件12相连,控制系统9根据第一真空泵61的实际工作电流和第二真空泵71的实际工作电流生成电流控制指令,并根据电流控制指令分别控制第一真空泵61的目标工作电流和第二真空泵71的目标工作电流,从而实现通过控制系统9对第一真空61和第二真空泵71的目标工作电流的精准控制,进而达到调节不同物料进料比例的目的。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混料桶2的内壁设有树脂层,通过设置树脂层可在混料设备用于陶瓷工艺时,使得造粒工艺混料过程中,防止造粒在混料之后颜色发生变化,同时,减少造粒因混料而导致的破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料桶2的内壁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通过设置聚四氟乙烯涂层可在混料设备用于化工材料混合时,防止混料桶2的内壁被待混合物料腐蚀,同时,防止待混合物料粘结在混料桶2的内壁上,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方便工作人员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混料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关闭出料口23,并通过第一进料盖板4关闭第一进料孔41,通过第二进料盖板5关闭第二进料孔51;接着,控制系统9控制第一真空泵61和第二真空泵71启动,通过第一真空泵61和第二真空泵71产生的负压将物料分别吸入第一加料斗62和第二加料斗72;同时,控制系统9通过分别控制第一真空泵61和第二真空泵71的目标工作电流以调节第一加料斗62和第二加料斗72内的物料比例;待物料吸入完毕之后,打开第一进料盖板4和第二进料盖板5,通过第一进料孔41和第二进料孔51分别将第一加料斗62和第二加料斗72内的物料导入混料桶2;待物料添加完毕之后,通过第一进料盖板4关闭第一进料孔41,通过第二进料盖板5关闭第二进料孔51,以对第一进料口21和第二进料口22进行密封;然后,控制系统9启动驱动装置8,驱动装置8驱动混料桶2转动以对混料桶2内的物料进行混合;物料混合完毕之后,控制系统9控制出料阀24的开度,以调节混料设备的出料速度,以适当的出料速度将混合完毕之后的产品取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混料桶,所述混料桶呈V字形制成,V字形混料桶的顶部对应设置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V字形混料桶的底部设置出料口,其中,在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出料阀;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组件用以支撑所述混料桶;
第一进料盖板,所述第一进料盖板对应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所述第一进料盖板上设有第一进料孔,所述第一进料盖板用以密封所述第一进料口;
第二进料盖板,所述第二进料盖板对应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所述第二进料盖板上设有第二进料孔,所述第二进料盖板用以密封所述第二进料口;
第一真空吸料装置,所述第一真空吸料装置对应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所述第一真空吸料装置包括第一真空泵和第一加料斗,所述第一真空吸料装置利用所述第一真空泵抽真空以将物料吸入所述第一加料斗,所述第一加料斗与所述第一进料孔相连通以通过所述第一进料孔将物料导入所述混料桶;
第二真空吸料装置,所述第二真空吸料装置对应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所述第二真空吸料装置包括第二真空泵和第二加料斗,所述第二真空吸料装置利用所述第二真空泵抽真空以将物料吸入所述第二加料斗,所述第二加料斗与所述第二进料孔相连通以通过所述第二进料孔将物料导入所述混料桶;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混料桶相连,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混料桶转动以对所述第一真空吸料装置导入的物料和所述第二真空吸料装置导入的物料进行混合;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出料阀相连,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以控制所述混料桶的转动速度,并在所述混料设备进行出料时通过控制所述出料阀的开度以调节出料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下面,所述滚轮组件用以带动所述混料设备进行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四个滚轮,四个滚轮分别对应所述底座的四个角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流检测组件和第二电流检测组件,所述第一电流检测组件用以检测所述第一真空泵的工作电流,所述第二电流检测组件用以检测所述第二真空泵的工作电流,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流检测组件相连,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第一真空泵的工作电流和所述第二真空泵的工作电流分别对所述第一真空泵和所述第二真空泵进行控制以调节所述第一进料孔与所述第二进料孔的进料比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桶的内壁设有树脂层。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桶的内壁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CN201821190459.2U 2018-07-26 2018-07-26 混料设备 Active CN208694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0459.2U CN208694850U (zh) 2018-07-26 2018-07-26 混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0459.2U CN208694850U (zh) 2018-07-26 2018-07-26 混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94850U true CN208694850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39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90459.2U Active CN208694850U (zh) 2018-07-26 2018-07-26 混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94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9713A (zh) 一种自动化投料装置
CN208694851U (zh) 混料设备
CN106732136A (zh) 一种方便涂料混合的设备
CN208694850U (zh) 混料设备
CN208694849U (zh) 混料设备
CN110420769B (zh) 一种具有调配功能的防起粒的喷涂设备
CN117380064A (zh) 一种聚酯粉末涂料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CN112410201A (zh) 饲料混料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5462094U (zh) 精确配料系统
CN215139290U (zh) 一种富硒海洋胶原短肽生产用的快混装置
CN209111481U (zh) 一种塑料颗粒螺杆挤出机的进料除尘混料箱
CN208642541U (zh) 一种封闭式水性漆加工装置
CN201123346Y (zh) 一种连续真空和面机
CN205760911U (zh) 一种粉尘加湿搅拌机
CN113559775A (zh) 一种复合肥生产原料交替分配下料装置及下料方法
CN20945389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砂浆制备装置
CN208928010U (zh) 一种简易式稀土涂料定量调配装置
CN208449098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辅料加料装置
CN113198670A (zh) 一种零部件加工用喷漆装置
CN208003868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混合装置
CN207025279U (zh) 一种用于磷酸钠盐中和反应设备的中和液雾化装置
CN206996472U (zh) 一种混合造粒机
CN105860587B (zh) 碳酸钙粉末表面改性设备
CN206100920U (zh) 溶肥机
CN210753299U (zh) 一种喷涂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Mixing equipmen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Xiamen Kaiyuan sub branch

Pledgor: ZHONG SHA ANIMAL HEALTH PRODUCT (XIAMEN)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4714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9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Xiamen Kaiyuan sub branch

Pledgor: ZHONG SHA ANIMAL HEALTH PRODUCT (XIAMEN)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