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1065U - 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91065U
CN208691065U CN201820136522.8U CN201820136522U CN208691065U CN 208691065 U CN208691065 U CN 208691065U CN 201820136522 U CN201820136522 U CN 201820136522U CN 208691065 U CN208691065 U CN 208691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outer housing
oily
cup
axl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365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昭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 CHANG MACHINERY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 CHANG MACHINER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 CHANG MACHINERY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 CHANG MACHINER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365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91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91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910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Using Fluids, Sealing Without Contact, And Removal Of Oil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其中马达具有一外壳体、一定子、一转子、一前(后)端盖、及一油盆。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同心设于前(后)端盖,包括有一容槽、一回流道、一迷宫轴盖、及一甩油轴套;容槽凹陷形成于前端盖外端面。回流道系贯穿前端盖形成,连通容槽与外壳体内侧。迷宫轴盖锁设于容槽具有一穿孔及一内环槽。甩油轴套套设于转轴外周侧并与之同动,具有一套接部、一翼部、及一轴套孔。藉由上述构件的组成,让抛油轴提供抛甩效益,再配合翼部与内环槽,共同界定出多段曲折的迷宫通道,俾以达成止泄防漏,大幅提升主动回油的能力。

Description

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创作有关于一种马达相关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用一种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7、8所示,习知马达结构具有一外壳体91、一定子92、一转子93、一前端盖94、一后端盖95、及一油盆96。
前述外壳体91系为一中空管状体,顶、底两端分别有一注油孔912及一泄油孔914,以连通外壳体91内部及外部。
前述定子92与转子93系同心套衔并容置于外壳体91内。
前述前、后端盖94、95系对应外壳体91前、后端截面封设,分别具有一同心贯穿的前、后端盖轴孔942、952,分别提供转子93的转轴932穿伸。
前述油盆96系设于外壳体91的底端,并与泄油孔914位置对应。
如上所述的结构,透过注油孔911引入冷却液(润滑油)至外壳体91内部进行热交换后,其冷却液(润滑油)经由泄油孔914离开外壳体91至油盆96蓄存,可选择性的配合过滤(冷却)设备将油盆96中的冷却液(润滑油)进行冷却(过滤),待后续循环回流到注油孔912,藉此对马达内的构件进行冷却(润滑)。
为了避免冷却液(润滑油)经由前(后)端盖94(95)的前(后)端盖轴孔942(952)外漏,故前(后)端盖轴孔942(952)都必需配合一油封环97设置。油封环97具有一贯孔972,套衔于转轴932外周侧,并固设于前(后)端盖94、95,藉以达成防漏的效益,然其结构存有以下缺失;
习知的油封环97多为(或包括)塑料材质,周知塑料材质其耐油不佳,容易硬化失去物理变形的弹性。
习知的油封环97与转轴932形成轻微的接触,故此一接触面,必然因与高速旋转的转轴932接触而磨损,导致转轴931穿伸的贯孔972孔径扩大,而失去密封的效果。
承上所述,习知油封环97系与转轴932形成接触,一旦有灰尘或其它硬质废屑卡阻于油封环97与转轴932之间时,反容易对转轴932表面形成定点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习知技艺的问题与缺失,本创作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透过结构金属材质的设计,使其兼具甩油及迷宫防漏的效益,以克服上述习知技艺的缺失。
根据本创作上述目的,提出一种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马达具有一外壳体、一定子、一转子、一前端盖、一后端盖、及一油盆;外壳体为一中空管状体,其顶、底两端分别具有一注油孔及一泄油孔,以连通该外壳体内部及外部;定子与转子同心套衔容置于外壳体内;前、后端盖对应外壳体前、后端截面封设,分别具有一同心贯穿的前、后端盖轴孔,分别提供转子的转轴穿伸;油盆系设于该外壳体外侧底端,并与泄油孔位置对应;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同心设于前端盖包括有一容槽、一回流道、一迷宫轴盖、及一甩油轴套;容槽,凹陷形成于前端盖的外端面,且相反于前端盖抵接外壳体的端面;回流道,贯穿前端盖形成,以连通容槽与外壳体内侧,且趋近泄油孔;迷宫轴盖,锁设于容槽具有一穿孔、及一内环槽;穿孔系同心前端盖轴孔贯穿迷宫轴盖形成,并提供转轴穿伸;内环槽同心穿孔凹陷形成于迷宫轴盖与外壳体抵接的内端面;甩油轴套,套设于转轴外周侧并与之同动,具有一套接部、一翼部、及一轴套孔;套接部与翼部分别形成于甩油轴套两端,且翼部穿伸悬设于迷宫轴盖的内环槽中,并与内环槽端面共同界定出多段曲折的迷宫通道;轴套孔轴向贯穿套接部形成,提供转轴穿伸。
采用上述构件的组成,让甩油轴套提供抛甩效益,再配合翼部与内环槽,共同界定出多段曲折的迷宫通道,俾以达成止泄防漏,大幅提升主动回油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创作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创作迷宫轴盖构件示意图。
图6是本创作甩油轴套构件示意图。
图7是习知马达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局部剖面示意图。
其中:100、马达,11、外壳体,112、注油孔,114、泄油孔,12、定子,13、转子,132、转轴,14、前端盖,142、前端盖轴孔,15、后端盖,152、后端盖轴孔,16、油盆,2、容槽,3、回流道,4、迷宫轴盖,42、穿孔,44、内环槽,46、外环槽,442、锐角部,444、大径段之阶级,446、小径段之阶级,4462、钝角部,5、甩油轴套,52、套接部,54、翼部,542、延伸段,544、垂直段,56、轴套孔,6、轴承,A、迷宫通道,91、外壳体,912、注油孔,914、泄油孔,92、定子,93、转子,932、转轴,94、前端盖,942、前端盖轴孔,95、后端盖,952、后端盖轴孔,96、油盆,97、油封环,972、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请参照相关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创作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实施例,为便于理解本创作实施方式,以下相同组件系采相同符号标示说明。
本创作以下所提到的方向性用语,例如「前」、「后」、「上(顶)」、「下(底)」、「内」、「外」、「侧面」等,主要系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各方向性用语仅用以辅助说明及理解本创作的各实施例,非用以限制本创作。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创作的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其中马达100具有一外壳体11、一定子12、一转子13、一前端盖14、一后端盖15、及一油盆16。前述外壳体11为一中空管状体,其顶、底两端分别有一注油孔112及一泄油孔114,分别连通外壳体11内部及外部。前述定子12与转子13同心套衔容置于外壳体11内。前述前、后端盖14、15对应外壳体11前、后端截面封设,分别具有一同心贯穿的前、后端盖轴孔142、152,分别提供转子13的转轴132穿伸。前述油盆16设于外壳体11的底端,并与泄油孔114位置对应。
有关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同心设于前、后端盖14、15,包括有一容槽2、一回流道3、一迷宫轴盖4、及一甩油轴套5。
上述容槽2,请参阅图3、4所示,凹陷形成于前(后)端盖14(15)外端面,即相反于前(后)端盖14(15)抵接外壳体11的端面。
上述回流道3,请参阅图2至4所示,贯穿前(后)端盖14(15)形成,以连通容槽2与前(后)端盖14(15)内端面(外壳体11内),且趋近泄油孔114端。实施时,回流道3自容槽端2朝泄油孔114方向呈一斜度。
上述迷宫轴盖4,请参阅图2至5所示,锁设于容槽2具有一穿孔42、一内环槽44、及一外环槽46。前述穿孔42同心前、后端盖轴孔142、152贯穿迷宫轴盖4形成,孔径略大于转轴132直径。前述内环槽44同心穿孔42凹陷形成于迷宫轴盖4内端面(与外壳体11抵接的端面);其中,内环槽44内径侧的径向端面凹陷有一锐角部442,又内环槽44外径侧的径向端面形成有大、小径段的阶级444、446,并于小径段的阶级444中,外径侧的径向端面形成有一钝角部4462。前述外环槽46系凹陷形成于迷宫轴盖4外周面,提供一垫圈容设。
上述甩油轴套5,请参阅图2至4、6所示,套设于转轴132外周侧并与之同动,具有一套接部52、一翼部54、及一轴套孔56。前述套接部52与翼部54系分别形成于甩油轴套5两端;其中,翼部54具有延伸段542及垂直段544,延伸段542自套接部52径向朝外延伸,并相对套接部52呈一斜度,翼部54系自延伸段542朝外延伸,并相对迷宫轴盖4呈平行,且穿伸悬设于迷宫轴盖4的内环槽24中。前述轴套孔56轴向贯穿套接部52形成提供转轴132穿伸。
是以,上述即为本创作所提供一较佳实施例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各部构件及组装方式的介绍,兹再将本创作的实施例作动特点介绍如下。
请参阅图1至6所示,冷却液(润滑油)自注油孔112以油气形态注入外壳体11内,对外壳体11内的构件进行热交换(润滑),各轴承6轴向内端面(远离甩油轴套5)的冷却液(润滑油)会因自重朝泄油孔114方向运动。
另各轴承6轴向外端面(抵接甩油轴套5)的冷却液(润滑油)溢出至甩油轴套5时,由于甩油轴套5与转轴132同动故对冷却液(润滑油)形成抛甩的作用,使流至甩油轴套5的冷却液(润滑油)被抛甩到前(后)端盖14(15)的前(后)端盖轴孔142(152)孔壁及迷宫轴盖4的内环槽44槽壁,大幅提升主动回油能力并可防止泄漏。
被抛甩到迷宫轴盖4内环槽44的冷却液(润滑油),会因自重(聚合)而沿内环槽44流到回流道3,并经回流道3朝泄油孔114方向运动。另外甩油轴套5的翼部54(延伸段542及垂直段544)容置于迷宫轴盖4内环槽44小径段的阶级446处,利用甩油轴套5旋转时造成周边流体压力的变化,即可形成隐形的防护,再配合翼部54与迷宫轴盖4内环槽44对应的端面大、小径段的阶级444、446,共同界定出一道多段曲折的迷宫通道A,俾以达成止泄漏的效益。
故纵使冷却液(润滑油)由上方(趋近注油孔112方向)进入曲折的迷宫通道A时,仍会积存于内环槽44的锐角部442中,并沿锐角部442自动经内环槽44外径侧的大、小径段的阶级444、446,而朝泄油孔114方向运动。
以上所述说明,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意在明确本创作的特征,并非用以限定本创作实施例的范围,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创作所作的均等变化,以及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熟知的改变,仍应属本创作涵盖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马达具有一外壳体、一定子、一转子、一前端盖、一后端盖、及一油盆;外壳体为一中空管状体,其顶、底两端分别具有一注油孔及一泄油孔,以连通该外壳体内部及外部;定子与转子同心套衔容置于外壳体内;前、后端盖对应外壳体前、后端截面封设,分别具有一同心贯穿的前、后端盖轴孔,分别提供转子的转轴穿伸;油盆系设于该外壳体外侧底端,并与泄油孔位置对应;其特征在于,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同心设于前端盖包括有一容槽、一回流道、一迷宫轴盖、及一甩油轴套;
容槽,凹陷形成于前端盖的外端面,且相反于前端盖抵接外壳体的端面;
回流道,贯穿前端盖形成,以连通容槽与外壳体内侧,且趋近泄油孔;
迷宫轴盖,锁设于容槽具有一穿孔、及一内环槽;穿孔系同心前端盖轴孔贯穿迷宫轴盖形成,并提供转轴穿伸;内环槽同心穿孔凹陷形成于迷宫轴盖与外壳体抵接的内端面;
甩油轴套,套设于转轴外周侧并与之同动,具有一套接部、一翼部、及一轴套孔;套接部与翼部分别形成于甩油轴套两端,且翼部穿伸悬设于迷宫轴盖的内环槽中,并与内环槽端面共同界定出多段曲折的迷宫通道;轴套孔轴向贯穿套接部形成,提供转轴穿伸。
2.一种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马达具有一外壳体、一定子、一转子、一前端盖、一后端盖、及一油盆;外壳体为一中空管状体,其顶、底两端分别具有一注油孔及一泄油孔,以连通外壳体内部及外部;定子与转子系同心套衔容置于外壳体内;前、后端盖对应外壳体前、后端截面封设,分别具有一同心贯穿的前、后端盖轴孔,分别提供转子之转轴穿伸;油盆设于该外壳体外侧底端,并与该泄油孔位置对应;其特征在于,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同心设于后端盖包括有一容槽、一回流道、一迷宫轴盖、及一甩油轴套;
容槽,凹陷形成于后端盖的外端面,且相反于后端盖抵接外壳体的端面;
回流道,贯穿该后端盖形成,以连通容槽与外壳体内侧,且趋近泄油孔;
迷宫轴盖,锁设于容槽具有一穿孔、及一内环槽;穿孔同心后端盖轴孔贯穿迷宫轴盖形成,并提供转轴穿伸;内环槽同心穿孔凹陷形成于迷宫轴盖与外壳体抵接的内端面;
甩油轴套,套设于转轴外周侧并与之同动,具有一套接部、一翼部、及一轴套孔;套接部与翼部系分别形成于甩油轴套两端,且翼部穿伸悬设于迷宫轴盖的该内环槽中,并与内环槽端面共同界定出多段曲折的迷宫通道;轴套孔轴向贯穿套接部形成,提供转轴穿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流道自容槽端朝泄油孔方向呈一斜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环槽内径侧径向端面凹陷有一锐角部,又内环槽外径侧径向端面凹陷形成有大、小径段,并于小径段的径向端面凹陷有一钝角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迷宫轴盖还包括有一凹陷形成于迷宫轴盖外周面的外环槽。
CN201820136522.8U 2018-01-26 2018-01-26 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 Active CN208691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36522.8U CN208691065U (zh) 2018-01-26 2018-01-26 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36522.8U CN208691065U (zh) 2018-01-26 2018-01-26 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91065U true CN208691065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75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36522.8U Active CN208691065U (zh) 2018-01-26 2018-01-26 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910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3570A (zh) * 2023-03-22 2023-05-05 北京牧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及冷却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3570A (zh) * 2023-03-22 2023-05-05 北京牧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及冷却方法
CN116073570B (zh) * 2023-03-22 2023-10-31 北京牧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及冷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5707B (zh) 油润滑耐磨轴承
CN103899653B (zh) 液体润滑式轴承以及车辆用小齿轮轴支承装置
JPWO2006009175A1 (ja) 球面滑り軸受システム
CN208691065U (zh) 马达冷却液甩油回流装置
CN108019430A (zh) 流体机械润滑系统总成
JP5534616B2 (ja) 液体潤滑剤を使用する潤滑されたベアリングアセンブリをシール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
CN104246256B (zh) 滚动轴承
WO2015012214A1 (ja) 円錐ころ軸受と円錐ころ軸受を用いた動力伝達装置
CN107031373A (zh) 电机,机动车辆和用于运行电机的方法
CN105781671B (zh) 一种放油装置及油底壳
US20130302160A1 (en) Sealing arrangement for a flow machine
JP2010260150A (ja) 主軸冷却装置
JP2003526305A (ja) 改良されたベアリング絶縁体
CN105715560B (zh) 一种深井泵的泵头装置
CN102261384A (zh) 滚动轴承装置
CN213361038U (zh) 一种减速机密封结构
CN207879864U (zh) 一种数控机床齿轮箱主电机轴轴承润滑结构
CN104847793B (zh) 一种新型静压轴承及其密封方法
CN207111896U (zh) 多功能车车轴齿轮箱密封结构
CN108431384A (zh) 涡轮增压器
CN203308792U (zh) 内循环冷却净水离心泵
CN2713229Y (zh) 一种机械密封装置
CN204772051U (zh) 主轴密封系统
CN206320295U (zh) 转动机械的液体密封结构
CN206522429U (zh) 防漏油通气件、减速器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