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9844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9844U
CN208689844U CN201821119913.5U CN201821119913U CN208689844U CN 208689844 U CN208689844 U CN 208689844U CN 201821119913 U CN201821119913 U CN 201821119913U CN 208689844 U CN208689844 U CN 208689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upport plate
electronic equipment
magnetic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199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蛟
李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Amphenol Phoenix Telecom Parts Co Ltd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Amphenol Phoenix Telecom Parts Co Ltd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Amphenol Phoenix Telecom Parts Co Ltd,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Amphenol Phoenix Telecom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199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9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9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9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柔性屏、第一支撑板及磁性体,第一壳体转动连接于第一侧,第二壳体转动连接于第二侧,第一固定区固定于第一壳体,第二固定区固定于第二壳体,至少部分弯折区在柔性屏处于展平状态时与收容空间相对,磁性体固定于弯折区朝向第一支撑板的表面,磁性体与第一支撑板之间产生磁吸力;第一支撑板设于收容空间内,且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一壳体,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转动连接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第三壳体转动且彼此靠拢时,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带动第一支撑板朝向收容空间的底壁移动,以通过磁吸力带动弯折区至少部分收容于收容空间。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日趋发展,用户对具有大尺寸且易于携带的电子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具有折叠式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得到广泛的关注。折叠式显示屏在与电子设备的壳体装配时,为保证能够在折叠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显示屏的折叠变形区域通常未与壳体固定连接。当折叠式显示屏在折叠过程中,折叠变形区域会出现向外凸出折叠及向内凹设折叠两种可能的运动状态。对于向内折叠的折叠式显示屏(即显示屏的两个显示面可相对折叠,并收容于折叠壳体之间),向外凸出的折叠运动状态将阻碍显示屏的正常向内折叠,甚至会损坏显示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折叠效果较佳的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柔性屏、第一支撑板及磁性体,所述第三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所述柔性屏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区、弯折区及第二固定区,所述第一固定区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固定区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展平状态时与所述收容空间相对,所述磁性体固定于所述弯折区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所述磁性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产生磁吸力;
所述第一支撑板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三壳体转动且彼此靠拢时,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底壁移动,以通过所述磁吸力带动所述弯折区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三壳体的转动以及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三壳体转动,以实现所述柔性屏的所述第一固定区、所述弯折区及所述第二固定区的折叠,从而方便用户携带以及使用。此外,通过将所述磁性体粘接于所述弯折区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以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三壳体折叠且彼此靠拢时,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所述收容空间的底壁,此时,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磁性件之间的磁吸力带动所述弯折区靠近所述收容空间的底壁,即防止所述电子设备在折叠过程中,所述柔性屏的所述弯折区朝向远离所述第三壳体的方向拱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平状态的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A-A线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在M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B-B线处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柔性屏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柔性屏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柔性屏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在M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机构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平状态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长度”、“宽度”、“厚度”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说明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可实现折叠效果。电子设备100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其中,为了便于描述,以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视角为参照进行定义,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方向,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方向,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方向。
如图1至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第三壳体30、柔性屏40、第一支撑板50及磁性体70。第三壳体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31、第二侧32及弯折连接于第一侧31与第二侧32的底壁33。第一侧31、底壁33及第二侧32之间形成收容空间311。第一壳体10转动连接于第一侧31。第二壳体20转动连接于第二侧32。柔性屏4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区41、弯折区42及第二固定区43。第一固定区41固定于第一壳体10。第二固定区43 固定于第二壳体20。第一支撑板50收容于收容空间311内。第一支撑板50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一壳体10。第一支撑板50的另一侧转动连接第二壳体20。磁性体70固定于弯折区42朝向第一支撑板50的表面。磁性体70与第一支撑板 50之间产生磁吸力。可以理解的是,磁性体70为可以产生磁场的物质。第一支撑板为金属磁性材料,例如铁板、镍板、钴板或其合金等材料。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屏40包括相背设置的内表面44及显示面45。内表面44朝向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及第三壳体30设置。显示面45用于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柔性屏40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固定区41、弯折区42及第二固定区43所形成平面在 150°至180°之间。附图4给出了第一固定区41、弯折区42及第二固定区43 所形成平面为180°。此时,柔性屏40的显示面45呈现在用户的面前。此外,至少部分弯折区42与收容空间311相对。
再次参考附图2,柔性屏40处于折叠状态表示的是当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均相对第三壳体30转动至相对折叠时,柔性屏40的第一固定区41与第二固定区43相对设置或者位于第一固定区41的柔性屏40的表面与位于第二固定区43的柔性屏40表面相互贴合。此时,柔性屏40的显示面45折叠收容于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之间。故而,在柔性屏40处于折叠的状态中,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三壳体30转动且彼此靠拢时,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带动第一支撑板50朝向收容空间311的底壁33移动,此时,第一支撑板50通过磁吸力带动弯折区42至少部分收容于收容空间311,即防止电子设备100在折叠过程中,柔性屏40的弯折区42朝向远离第三壳体30的方向拱起。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壳体10相对第三壳体30的转动以及第二壳体 20相对第三壳体30转动,以实现柔性屏40的第一固定区41、弯折区42及第二固定区43的折叠,从而方便用户携带以及使用。此外,通过将磁性体70固定于弯折区42朝向第一支撑板50的表面,以在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三壳体30折叠靠拢时,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带动第一支撑板50靠近收容空间311的底壁,此时,磁性件70带动弯折区42靠近收容空间311的底壁,即防止电子设备100在折叠过程中,柔性屏40的弯折区42朝向远离第三壳体30的方向拱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壳体10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侧壁 11、第二侧壁12及第三侧壁13。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及第三侧壁13围成第一固定空间111。柔性屏40的第一固定区41固定于第一固定空间111。第二壳体20也设有第二固定空间211。第二固定空间211用于固定柔性屏40的第二固定区43。进一步的,通过在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及第三侧壁13上粘接泡棉,以有效地密封柔性屏40与第一壳体10之间缝隙,避免电子设备100 外部的水汽或者灰尘进入第一壳体10的第一固定空间111。第一壳体10设有第一凹槽14。第一凹槽14沿X方向延伸,且第一凹槽14与第一侧壁12相对设置。第二壳体20也设有第二凹槽15。第二凹槽15沿Z方向延伸。第三壳体30大致呈U形状。第三壳体30的第一侧3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X方向。第三壳体30的第二侧3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X方向。当柔性屏40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二凹槽 15与第一凹槽14相对设置,且第三壳体30的第一侧31位于第一凹槽14内。第三壳体30的第二侧32位于第二凹槽15内。第三壳体30的底壁33位于第一凹槽14与第二凹槽15之间。当柔性屏4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凹槽14与第二凹槽15位于第三壳体30的两侧。
如图5及图6所示,弯折区42具有弯折中线421。弯折中线4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一侧31向第二侧32的方向相垂直,即第一方向与X方向平行。磁性体70粘接于弯折区42。磁性体70自弯折中线421一侧横跨至弯折中线421的另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磁性体7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磁性体70包括相背设置的粘接面71及吸附面72。粘接面71粘接于弯折区42。吸附面72与第一支撑板50相对设置,以当柔性屏42处于展平状态时,吸附面72用于吸附在第一支撑板50上。故而,通过磁性体70粘接于弯折区42自弯折中线421一侧横跨至弯折中线421的另一侧,以保证弯折中线421 的两侧受到磁性体70的应力近似相等,从而避免在柔性屏40的折叠过程中位于弯折中线421的其中一侧因受变形力过大而从弯折区42脱落。此外,相较于磁性体70只粘接于弯折中线421的一侧,通过将磁性体70粘接于弯折区42自弯折中线421的一侧横跨至弯折中线421的另一侧,可以保证在柔性屏40的折叠过程中,弯折中线421的两侧在第一支撑板50与磁性件70的磁吸力下变形区域的形状近似相同,从而避免柔性屏40在弯折中线421的其中一侧因发生变形严重而导致裂屏或者产生裂纹。
在本实施例中,磁性体70具有多种设置方式:
实施方式一:磁性体70为磁性胶带或磁性橡胶。磁性胶带的粘接面71具有粘胶。将磁性胶带的粘接面71粘接于弯折区42,以使磁性胶带与第一支撑板 50相对设置。故而,当柔性屏40处于展平状态时,磁性胶带的吸附面72接触第一支撑板50,即第一支撑板50支撑弯折区42。当柔性屏40在折叠过程中,通过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三壳体30的转动,以带动第一支撑板50 相对第三壳体30移动。此时,磁性体70带动弯折区42靠近收容空间311的底壁,即通过磁性体70的磁力阻止弯折区42远离收容空间311的底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磁性体70也可以为磁性橡胶。将磁性橡胶粘接于弯折区42。此外,通过粘接不同的厚度的磁性胶带以有效控制磁性体70的厚度,从而为电子设备 100实现薄型化提供可能。
实施方式二,与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磁性体70通过涂布磁浆固化形成。具体的,通过在弯折区42上涂布磁浆,再通过加热固化磁浆,形成磁性体70。磁浆可通过在胶粘剂内混合加入磁性材料而形成,磁性材料包括磁粉。故而,当在弯折区42涂布磁浆以形成磁性体70时,以在柔性屏的折叠过程中第一支撑板50通过与磁性体之间的磁吸力带动磁性体70靠近收容空间的底壁33,再利用磁性体70的磁力带动弯折区42靠近收容空间311的底壁33,即避免弯折区42朝向远离第三壳体30的方向拱起。此外,通过涂布磁浆可以形成不同厚度的磁性体70,以为电子设备100实现薄型化提供可能。
进一步的,在具有图案的掩膜板上涂布磁浆以形成具有镂空区域的磁性体 70。具体的,可将具有图案的掩膜板固定在弯折区42上,再在掩膜板上涂布磁浆。最后经加热固化形成磁性体70。此时,相较于一体的磁性体70,由于具有镂空区域的磁性体70与弯折区42的连接面积小,使得磁性体70对弯折区42 的应力显著地降低。此外具有镂空区域的磁性体70具有较佳的柔韧性,即磁性体70具有较佳的弯折力,从而在柔性屏40的折叠过程中,磁性体70随着柔性屏40的弯折而弯折,磁性体70不容易从弯折区42上脱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磁性体70与第一支撑板50的磁吸力自弯折中线421 向两侧递减。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磁性体70的厚度自弯折中线421向两侧递减,即弯折中线421处的磁性体70的厚度大于弯折中线421两侧的磁性体 70的厚度,从而实现弯折中线421处的磁性体70的磁力大于弯折中线421的两侧磁性体70的磁力,即弯折中线421的两侧的磁性体70与第一支撑板50的磁吸力小于弯折中线421处的磁性体70与第一支撑板50的磁吸力。故而,当柔性屏40发生折叠时,由于位于弯折中线421两侧的磁性体70与第一支撑板50 的磁吸力小,使得弯折中线421两侧的磁性体70先与第一支撑板50脱离,从而一方面减小第一支撑板50对柔性屏40施加拉力,从而增加柔性屏4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弯折中线421的两侧因受到磁力过大而发生过度变形,从而避免柔性屏40发生裂屏或者产生裂纹。此外,由于弯折中线421处的磁性体70的磁力较大,使得当第一支撑板50带动弯折区42靠近收容空间311 的底壁33的瞬间时,第一支撑板50不易与磁性体70发生脱离,从而保证弯折区42在磁性件70的磁力下朝向靠近第三壳体30的方向移动。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及图7所示,磁性体70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通孔73。通孔73的排布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通孔73的形状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圆形或者椭圆形。通孔73的排布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此时,通过在磁性体70的表面设置通孔73,一方面可以增加磁性体70的柔韧性,即磁性体 70在柔性屏40的折叠过程中更易于弯折,从而避免磁性体70因与柔性屏40存在过大的应力而使得磁性体70从柔性屏40上脱离,另一方面可以减小磁性体 70对柔性屏40施加的应力,以保证柔性屏40在长期或大量的折叠过程中不会减少寿命。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及图8所示,磁性体70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磁性条74。每个磁性条7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磁性条74的形状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附图8所给的矩形。此外,每个磁性条74在沿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方向粘接于弯折区42时,每个磁性条74之间可以形成一定的角度,具体的本申请不作出限制。故而,相较于一体的磁性体70,通过将每个磁性条74间隔排布,一方面可以减小磁性体70对柔性屏40施加的应力,以保证柔性屏40在长期或大量的折叠过程中不会减少寿命,另一方面,在柔性屏40的折叠过程中,每个磁性条74与第一支撑板50的磁吸力相互独立,从而在柔性屏40的折叠过程中保证每个磁性条74与第一支撑板50相互独立脱离,以避免整个磁性体70 因一部分发生脱离而导致整个磁性体70发生脱离。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磁性体70包括多个磁性块75,多个磁性块75点状分布于弯折区42。每个磁性块75在X-Y平面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但不仅限于附图1所给的圆形。多个磁性块75散布于弯折区42的朝向第三壳体的表面。此时,相较于一体的磁性体70,通过将多个磁性块75点状分布于弯折区42,一方面减小磁性体70对柔性屏40施加的应力,以保证柔性屏40在长期或大量的折叠过程中不会减少寿命,另一方面,在柔性屏40的折叠过程中,每个磁性块75与第一支撑板50的磁吸力相互独立,从而在柔性屏40的折叠过程中保证每个磁性块75与第一支撑板50相互独立脱离,以避免整个磁性体70因一部分发生脱离而导致整个磁性体70发生脱离。此外,当多个磁性块75点状分布于弯折区42时,可以增大磁性体70柔韧性,即保证磁性体70更容易弯折。
如图10所示,第一支撑板50设有第一凹槽51,当柔性屏40处于展平状态时,磁性体70容置于第一凹槽51内,且磁性体70粘接弯折区42的表面与第一支撑板50朝向弯折区42的表面平齐。所述第一支撑板50抵持于所述弯折区 42。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凹槽51的大小大于磁性体70的大小。当柔性屏40处于展平状态时,磁性体70容置于第一凹槽51内,此时,电子设备100在Z方向上的尺寸进一步的减少,即减少了磁性体70的厚度对电子设备100在Z方向的厚度上的影响,有利于电子设备100的薄形化设置。再者,当磁性体70粘接弯折区42的表面与第一支撑板50朝向弯折区42的表面平齐时,所述第一支撑板50抵持于所述弯折区42,从而通过第一支撑板50对柔性屏40有效支撑,以避免柔性屏40在触摸过程中因受力过大而发生内陷。
如图11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折叠机构60。折叠机构60包括第一转动臂61及第二转动臂62。第一转动臂61固定于第一壳体10。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转动臂61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第一壳体10上。第二转动臂62固定于第二壳体 20。一种实施方式,第二转动臂62也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第二壳体20上。第一转动臂61设有第一通孔611。第一通孔611为条形通孔。第二转动臂62设有第二通孔621。第二通孔621也为条形通孔。结合附图12及附图12,第一支撑板50的端部间隔设置有第一凸块631及第二凸块632。第一凸块631的形状与第一通孔611的形状适配。第二凸块632的形状与第二通孔621的形状适配。第一凸块631滑动连接于第一通孔611。第二凸块632滑动连接于第二通孔621。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三壳体30转动时,即第一壳体10相对第三壳体在Y-Z平面转动,第一壳体10带动第一转动臂61相对第三壳体30转动,即第一转动臂 61也相对第三壳体30在Y-Z平面转动,此时,第一通孔611的孔壁挤压第一凸块631以使第一凸块631从第一通孔611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相同的,通过第二通孔621的孔壁挤压第二凸块632以使第二凸块632从第二通孔621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此时,第一支撑板50在收容空间311内,沿Z方向移动。故而,通过第一凸块631在第一通孔611内滑动,第二凸块632在第二通孔621 内滑动,以在柔性屏40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支撑板50抵持于柔性屏40,在柔性屏4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支撑板50收容于收容空间311。
进一步的,如图11及图12所示,第三壳体30包括固定板34。固定板34 固定于第一侧31与第二侧32的端部。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板34位于第一侧31 与第二侧32之间。固定板34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滑孔341及第二滑孔342。第一滑孔341及第二滑孔342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Z方向。第一凸块631经第一滑孔341滑动装于第一通孔611。第二凸块632经第二滑孔342滑动装于第二通孔621。可以理解的是,当柔性屏40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凸块631位于第一滑孔341的远离第三壳体30的底壁33的端部,第二凸块632位于第二滑孔342 的远离第三壳体30的底壁33的端部,此时,第一支撑板50支撑柔性屏40。结合参考附图13,当柔性屏4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凸块631位于第一滑孔341 的靠近底壁33的端部,第二凸块632位于第二滑孔342的靠近底壁33的端部,此时,第一支撑板50收容在收容空间311内。在柔性屏40的折叠或者展平的过程中,第一凸块631在第一滑孔341内沿Z方向滑动,第二凸块632在第二滑孔342内沿Z方向滑动。
如图11及图13所示,折叠机构60还包括第二支撑板64及第三支撑板65。第二支撑板64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侧部641及第二侧部642。第一侧部641转动连接于第三壳体30的第一侧31。一种实施方式,第一侧31设有第一转轴63。第一侧部641可通过第一转轴63连接于第一侧31。第二侧部642连接于第一转动臂61。此时,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三壳体30在Y-Z平面转动时,在第一转动臂61的带动下,第二支撑板64通过第一转轴63也相对第三壳体30在Y-Z 平面转动。第三支撑板65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三侧部651及第四侧部652。第三侧部651转动连接于第三壳体30的第二侧32。一种实施方式,第三侧部651可通过第二转轴68连接于第二侧32。第四侧部652连接于第二转动臂62。此时,当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三壳体30在Y-Z平面转动时,在第二转动臂62的带动下,第三支撑板65通过第二转轴68也相对第三壳体30在Y-Z平面转动。故而,请参阅图14,在柔性屏40处于的展平状态时,第一支撑板50、第二支撑板64及第三支撑板65并排设置。通过第一支撑板50、第二支撑板64及第三支撑板65 对柔性屏40提供支撑力,以保证柔性屏40的平整度,且能够避免用户在触摸柔性屏40时,柔性屏40不会发生凹陷。在柔性屏4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支撑板64及第三支撑板65位于柔性屏40的两侧。
如图11及图14所示,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板64的第二侧部642设有第一滑块6421,第一转动臂61设有第一滑槽612,第一滑块6421滑动装于第一滑槽6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6421的形状为月牙形。第一滑槽612的形状与第一滑块6421的形状相适配。第一滑块6421的至少部分可容置于第一滑槽 612,并可相对于第一滑槽612滑动。第一滑槽6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6121 及第二端6222。第一端6121为第一滑槽612的远离第一通孔611的端部。第二端6122为第一滑槽612的靠近第一通孔611的端部。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三壳体30转动时,第一壳体10也带动第一转动臂61相对第三壳体30转动。此时,在第一转动臂61的转动过程中,由于第一滑槽612的大小大于第一滑块6421 的大小,使得第一滑块6421在第一滑槽612内滑动。因此,第一壳体10在带动第二支撑板64相对第三壳体30转动的同时,第一壳体10也带动第二支撑板 64相对第三壳体30滑动。当柔性屏40位于展平状态时,第一滑块6421位于第一滑槽612的第二端6122。请参阅图15,当柔性屏4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滑块6421滑到第一滑槽612的第一端6121。
相同的,请参考图11,通过在第四侧部65设置第二滑块6521,以及在第二转动臂62上设置第二滑槽622,从而实现第二壳体20在带动第三支撑板65 相对第三壳体30转动的同时,第二壳体20也带动第三支撑板65相对第三壳体 30滑动。
进一步的,如图16所示,折叠机构60还包括第一滑板66。第一滑板66包括第一转动部661及连接于第一转动部661的第一滑动部662。第二支撑板64 包括第一滑动槽643。第一滑动槽643贯穿第一侧部641的端面6411。第一滑动部662滑动装于第一滑动槽643,第一转动部661经第一侧部641的端面6411 伸出并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63。此时,当柔性屏40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滑动部662收容于第一滑动槽643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柔性屏40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滑动部662也可以部分伸出第一滑动槽643外。附图16给出了部分第一滑动部662伸出第一滑动槽643之外的示例。结合附图12及图15所示,当柔性屏4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滑动部662部分伸出第一滑动槽643外,且第一滑动部662比在展平状态时,伸出第一滑动槽643的距离更长。故而,当柔性屏40从展平状态向折叠状态折叠时,第一壳体10相对第三壳体30转动,第一壳体10带动第一转动臂61转动。在第一转动臂61的带动下,并通过第一转动部661与第一转轴63的转动配合,第二支撑板64相对第三壳体30转动。此外,第二支撑板64在转动过程中,第二支撑板64的第二侧部642也相对第一转动臂61滑动,此时,配合第一滑动部662相对第一滑动槽643滑动,以实现第二支撑板64相对第一壳体10滑动。
如图6及图11所示,第三壳体30包括端盖35。端盖35盖设于固定板34。请再次参阅图14,端盖35遮盖部分折叠机构60。本实施例中,端盖35设于第一侧31及第二侧32的端部,且端盖35位于第一凹槽14与第二凹槽15之间。当柔性屏40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凹槽14的底壁及第二凹槽15的底壁承载端盖35。此外,端盖35的部分外周面抵接于柔性屏40的周侧面,以避免端盖35 与柔性屏40之间存在缝隙。此时,端盖35与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及第三壳体30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观部,从而使得电子设备100的外观简洁和完整,提高电子设备100的使用体验。当柔性屏4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凹槽14及第二凹槽15位于端盖35的两侧。
以上是本申请的可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柔性屏、第一支撑板及磁性体,所述第三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所述柔性屏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区、弯折区及第二固定区,所述第一固定区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固定区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展平状态时与所述收容空间相对,所述磁性体固定于所述弯折区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所述磁性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产生磁吸力;
所述第一支撑板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三壳体转动且彼此靠拢时,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底壁移动,以通过所述磁吸力带动所述弯折区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具有弯折中线,所述弯折区以所述弯折中线为中心进行弯折,所述弯折中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侧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相垂直,所述磁性体粘接于所述弯折区,且所述磁性体自所述弯折中线一侧横跨至所述弯折中线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产生磁吸力自弯折中线向两侧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的厚度自弯折中线向两侧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排布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磁性条,每个所述磁性条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包括多个磁性块,所述多个磁性块点状分布于所述弯折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设有第一凹槽,当所述柔性屏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磁性体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磁性体粘接所述弯折区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所述弯折区的表面平齐,所述第一支撑板抵持于所述弯折区。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为磁性胶带或磁性橡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通过涂布磁浆固化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臂及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一转动臂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转动臂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转动臂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转动臂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端部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凸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第二转动臂相对所述第三壳体转动时,所述第一凸块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所述第二凸块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板在所述收容空间内远离或靠近所述收容空间的底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壳体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侧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臂,所述第三支撑板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三侧部及第四侧部,所述第三侧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壳体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四侧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臂,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板及所述第三支撑板支撑所述柔性屏,在所述柔性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板及所述第三支撑板位于所述柔性屏的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一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贯穿所述第一侧部的端面,所述第一滑板包括第一转动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装于所述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转动部经所述第一侧部的端面伸出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所述第二侧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转动臂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装于所述第一滑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的端部,所述固定板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滑孔及第二滑孔,所述第一凸块经所述第一滑孔滑动装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凸块经所述第二滑孔滑动装于所述第二通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包括端盖,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固定板,以遮盖部分所述折叠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及所述第三侧壁围成第一固定空间,所述柔性屏的所述第一固定区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空间内。
CN201821119913.5U 2018-07-13 2018-07-13 电子设备 Active CN208689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19913.5U CN208689844U (zh) 2018-07-13 2018-07-13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19913.5U CN208689844U (zh) 2018-07-13 2018-07-13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9844U true CN208689844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0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19913.5U Active CN208689844U (zh) 2018-07-13 2018-07-13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9844U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9872A (zh) * 2019-04-03 2019-06-14 特治(深圳)智能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相框手机云电视
CN110580860A (zh) * 2019-10-15 2019-12-1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显示装置
CN111128016A (zh) * 2019-11-25 2020-05-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477115A (zh) * 2020-05-27 2020-07-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11613137A (zh) * 2020-05-12 2020-09-0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内折叠柔性屏支撑装置、内折叠柔性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930177A (zh) * 2019-05-13 2020-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2134970A (zh) * 2019-06-24 2020-1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2562514A (zh) * 2020-12-15 2021-03-2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结构、显示装置及弯折治具
WO2021103348A1 (zh) * 2019-11-27 2021-06-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支撑架及显示装置
CN112991958A (zh) * 2021-03-29 2021-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012582A (zh) * 2021-03-17 2021-06-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装置以及折叠显示装置
CN113225412A (zh) * 2020-04-15 2021-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429734A (zh) * 2019-10-21 2022-05-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15766920A (zh) * 2019-12-27 2023-03-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1703916B2 (en) 2020-10-31 2023-07-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inge mechanism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1706886B2 (en) 2020-09-30 2023-07-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old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846998B2 (en) 2020-07-01 2023-12-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olding modul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9872A (zh) * 2019-04-03 2019-06-14 特治(深圳)智能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相框手机云电视
CN111930177A (zh) * 2019-05-13 2020-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2134970B (zh) * 2019-06-24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2134970A (zh) * 2019-06-24 2020-1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0580860A (zh) * 2019-10-15 2019-12-1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显示装置
CN110580860B (zh) * 2019-10-15 2022-04-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折叠显示装置
CN114429734B (zh) * 2019-10-21 2024-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14429734A (zh) * 2019-10-21 2022-05-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11128016A (zh) * 2019-11-25 2020-05-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104024A1 (zh) * 2019-11-25 2021-06-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103348A1 (zh) * 2019-11-27 2021-06-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支撑架及显示装置
CN115766920A (zh) * 2019-12-27 2023-03-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5766920B (zh) * 2019-12-27 2023-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225412A (zh) * 2020-04-15 2021-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225412B (zh) * 2020-04-15 2022-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613137A (zh) * 2020-05-12 2020-09-0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内折叠柔性屏支撑装置、内折叠柔性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477115A (zh) * 2020-05-27 2020-07-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组件及终端设备
US11846998B2 (en) 2020-07-01 2023-12-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olding modul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1706886B2 (en) 2020-09-30 2023-07-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old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703916B2 (en) 2020-10-31 2023-07-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inge mechanism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2562514A (zh) * 2020-12-15 2021-03-2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结构、显示装置及弯折治具
CN113012582A (zh) * 2021-03-17 2021-06-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装置以及折叠显示装置
CN113012582B (zh) * 2021-03-17 2022-04-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装置以及折叠显示装置
CN112991958A (zh) * 2021-03-29 2021-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89844U (zh) 电子设备
CN208421695U (zh) 电子设备
CN208421694U (zh) 电子设备
CN208689845U (zh) 电子设备
CN109658826A (zh) 柔性屏和电子设备
CN209375711U (zh) 电子设备
CN207115888U (zh) 折叠机构及终端
CN205812097U (zh) 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US9250733B2 (en) Hinge device and foldabl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205584268U (zh) 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06270800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9591356U (zh) 电子设备
CN108712538B (zh) 可折叠设备及安装方法
JP6403891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スクリーン拡張構造、フレキシブルスクリーンアセンブリ及び端末
CN205657718U (zh) 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US11862048B2 (en)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783872A1 (en) Foldable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seald hinge
CN105867533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9658827A (zh) 电子设备
CN102681611B (zh) 电子设备及其扩充基座
TW201605323A (zh) 可折疊顯示裝置
CN105867546A (zh) 柔性保护面板、柔性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CN208722495U (zh) 电子设备
CN206657595U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TW201413419A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