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8407U - 一种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78407U
CN208678407U CN201821403108.5U CN201821403108U CN208678407U CN 208678407 U CN208678407 U CN 208678407U CN 201821403108 U CN201821403108 U CN 201821403108U CN 208678407 U CN208678407 U CN 208678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retardant
tandem arrangement
retardant production
filter
arrangemen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031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多坤
秦善宝
杨效禹
张君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RUNKE CHEMICAL CO Ltd
Weifang Yuche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RUNKE CHEMICAL CO Ltd
Weifang Yuche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RUNKE CHEMICAL CO Ltd, Weifang Yuche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RUNK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031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78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78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78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其解决了现有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工序步骤繁琐、溶剂分离困难且造成大量浪费,污染环境、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其其按照后处理工序顺序其依次设有闪蒸釜、固液分离装置和流化床沸腾干燥机;固液分离装置设有配套使用的过滤器、抽滤瓶和真空抽滤泵;过滤器为漏斗状,其包括漏斗体和漏斗颈,漏斗颈的顶部中间镶嵌设有抽滤隔板,漏斗体和漏斗颈可拆卸的密封连接;闪蒸釜下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过滤器的上部开口通过管路连接,可广泛应用于阻燃剂生产装置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阻燃剂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
背景技术
阻燃剂是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其主要是针对高分子材料的阻燃而设计的。阻燃剂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投料、反应釜中合成、溶剂分离、抽滤离心、干燥等诸多步骤目前,传统生产后处理过程中,溶剂回收存在很大弊端:损耗大、污染环境,并且产品后处理多为单元化独立操作,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消耗及产品损耗,而且在繁杂的操作工序中,产品容易受到外界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溶剂高效分离回收,产品连续脱水干燥的省时省力的、环保节能的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其按照后处理工序顺序其依次设有闪蒸釜、固液分离装置和流化床沸腾干燥机;固液分离装置设有配套使用的过滤器、抽滤瓶和真空抽滤泵;过滤器为漏斗状,其包括漏斗体和漏斗颈,漏斗颈的顶部中间镶嵌设有抽滤隔板,漏斗体和漏斗颈可拆卸的密封连接;闪蒸釜下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过滤器的上部开口通过管路连接。
优选的,其还设有传送装置和初步烘干装置,流化床沸腾干燥机前端设有进料口,传送装置贯穿初步烘干装置,将经初步烘干装置初步烘干的物料输送进流化床沸腾干燥机的进料口。
优选的,闪蒸釜的顶部分别设有加料口和溶剂回收口,加料口内固定设有与其配套的料液滴加装置,料液滴加装置通过料液滴加管路实现对闪蒸釜进行料液的滴加;溶剂回收室与溶剂回收口通过管路连接。
优选的,料液滴加管路的下端开口为45°斜切口。
优选的,料液滴加管路的材质为玻璃。
优选的,闪蒸釜与固液分离装置之间还连接设有溶剂冷凝装置;溶剂冷凝装置为蝶式冷凝器。
优选的,抽滤瓶的侧面设有抽滤嘴,抽滤嘴的出口处连接设有缓冲瓶,缓冲瓶上设有与真空抽滤泵连接的排气嘴。
优选的,抽滤隔板上表面铺设有滤网,滤网的孔径为200目-300目。
优选的,漏斗体和漏斗颈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垫圈,漏斗体的上方还设有与其配套的密封盖。
优选的,流化床沸腾干燥机内部依次连接设有加热器、干燥器、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及负压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现溶剂高效分离及回收利用,将溶剂分离、产品脱水、干燥工序串联为一体,实现了高效连续化后处理生产,显著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将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产品连续脱水干燥,省时省力、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漏斗体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闪蒸釜,2.加料口,3.料液滴加管路,4.溶剂冷凝装置,5.真空抽滤泵,6.抽滤瓶,7.缓冲瓶,8.出料口,9.漏斗体,10.漏斗颈,11.抽滤隔板,12.滤网,13.传送装置,14.初步烘干装置,15.进料口,16.加热器,17.旋风分离器,18.布袋除尘器,19.负压风机,20.密封垫圈,21.干燥器,22溶剂回收室,23溶剂回收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按照后处理工序顺序其依次设有闪蒸釜1、固液分离装置和流化床沸腾干燥机;闪蒸釜的顶部分别设有加料口和溶剂回收口23,溶剂回收室22与溶剂回收口23通过管路连接,加料口2内固定设有与其配套的料液滴加装置,料液滴加装置通过料液滴加管路3实现对闪蒸釜1进行料液的滴加。料液滴加管路3的下端开口为45°斜切口,管口距离釜内液面距离为5-10cm,可以实现物料可以在水中分散结晶,且溶剂分离过程中不易出现溶剂过早分离而导致的物料析出堵塞料液滴加管路3。料液滴加管路3的材质为玻璃,可以有效避免了铁质管路的易腐蚀污染物料,同时避免了塑料管路不耐高温的缺点。闪蒸釜1与固液分离装置之间还连接设有溶剂冷凝装置4;溶剂冷凝装置4为蝶式冷凝器,可保证低沸点溶剂充分冷凝回收。
固液分离装置设有过滤器、真空抽滤泵5和抽滤瓶6;抽滤瓶6的侧面设有抽滤嘴,抽滤嘴的出口处连接设有缓冲瓶7,缓冲瓶7上设有与真空抽滤泵5连接的排气嘴;通过真空抽滤泵5的负压作用,实现进入固液分离装置内的固液的快速分离,同时还有效避免抽滤过程中过滤液倒吸现象对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闪蒸釜1下部设有出料口8,出料口8与过滤器的上部开口通过管路连接。
如图1-图2所示,过滤器为漏斗状,其包括漏斗体9和漏斗颈10,漏斗颈10的顶部中间镶嵌设有抽滤隔板11,抽滤隔板11上表面铺设有滤网12,滤网12的孔径为200目;漏斗体9和漏斗颈10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可以在抽滤完成后,将漏斗体9和漏斗颈10分开,方便取下带滤网12的固体滤饼,最大限度的减少固体物料的损失。漏斗体9和漏斗颈10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垫圈20,漏斗体9的上方还设有与其配套的密封盖,一方面,保证是抽滤效果更充分快速进行;另一方面,又可以防止抽滤过程中料液的飞溅造成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中,还设有传送装置13和初步烘干装置14,流化床沸腾干燥机前端设有进料口15,传送装置13贯穿初步烘干装置14,将带滤网12的固体滤饼经初步烘干装置14进行初步烘干后的固体物料输送进流化床沸腾干燥机的进料口15,再进行充分干燥。流化床沸腾干燥机内部依次连接设有加热器16、干燥器21、旋风分离器17、布袋除尘器18及负压风机19,可实现对产品物料的快速干燥,实现较少的产品损耗,无粉尘污染的干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反应完成后制得的阻燃剂产物是溶解在非水溶性有机溶剂中,依据溶剂与水的沸点差异与不溶特性,将反应料液通过料液滴加装置加至有高温水的闪蒸釜1中,实现低沸点非水溶性溶剂与产品的分离,溶剂经通过溶剂回收口23进入待有冷凝装置的溶剂回收室22内回收待利用,再经蝶式冷凝器冷凝后将有机溶剂进一步回收,除去有机溶剂后的产品物料在水中结晶成粉末形成产品物料的悬浊液;产品物料的悬浊液通过管路连接至固液分离装置上部开口处,在负压过滤作用下,实现产品与水的分离,得到带滤网的固体滤饼;将带滤网的固体滤饼,即低含水率的物料产品,通过传送装置13经初步烘干装置14进行初步烘干后的固体物料输送进流化床沸腾干燥机的进料口15内,在流化床沸腾干燥机内进行充分干燥至水分合格后,得成品物料。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中,实现溶剂高效分离及回收利用,将溶剂分离、产品脱水、干燥工序串联为一体,实现了连续化生产,环保节能,显著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例如滤网12的孔径为200目-300目;漏斗体9和漏斗颈10可拆卸的密封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均可以实现本本实用新型的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前”、“后”、“内”、“外”、“中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Claims (10)

1.一种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按照后处理工序顺序其依次设有闪蒸釜、固液分离装置和流化床沸腾干燥机;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设有配套使用的过滤器、抽滤瓶和真空抽滤泵;所述过滤器为漏斗状,其包括漏斗体和漏斗颈,所述漏斗颈的顶部中间镶嵌设有抽滤隔板,所述漏斗体和所述漏斗颈可拆卸的密封连接;所述闪蒸釜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过滤器的上部开口通过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设有传送装置和初步烘干装置,所述流化床沸腾干燥机前端设有进料口,所述传送装置贯穿所述初步烘干装置,将经所述初步烘干装置初步烘干的物料输送进所述流化床沸腾干燥机的进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釜的顶部分别设有加料口和溶剂回收口,所述加料口内固定设有与其配套的料液滴加装置,所述料液滴加装置通过料液滴加管路实现对所述闪蒸釜进行料液的滴加;溶剂回收室与所述溶剂回收口通过管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液滴加管路的下端开口为45°斜切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液滴加管路的材质为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釜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之间还连接设有溶剂冷凝装置;所述溶剂冷凝装置为蝶式冷凝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滤瓶的侧面设有抽滤嘴,所述抽滤嘴的出口处连接设有缓冲瓶,所述缓冲瓶上设有与所述真空抽滤泵连接的排气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滤隔板上表面铺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孔径为200目-300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体和所述漏斗颈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垫圈,所述漏斗体的上方还设有与其配套的密封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沸腾干燥机内部依次连接设有加热器、干燥器、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及负压风机。
CN201821403108.5U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 Active CN208678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3108.5U CN208678407U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3108.5U CN208678407U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78407U true CN208678407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7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03108.5U Active CN208678407U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784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9811A (zh) * 2021-08-20 2021-10-29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无水醋酸锌制备及后处理的实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9811A (zh) * 2021-08-20 2021-10-29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无水醋酸锌制备及后处理的实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67950B (zh) 一种旋转闪蒸干燥设备及干燥方法
CN107754539A (zh) 一种旋风布袋复合式除尘器
CN208678407U (zh) 一种阻燃剂生产用后处理串联装置
CN109589869A (zh) 连续式压力喷雾沸腾制粒干燥系统
CN207786213U (zh) 一种旋风布袋复合式除尘器
CN209696840U (zh) 连续式压力喷雾沸腾制粒干燥系统
CN207330815U (zh) 一种新型松香废渣回收装置
CN215983564U (zh) 一种自动收料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沸腾干燥机
CN209548729U (zh) 一种高胶粉的喷雾干燥器
CN209549052U (zh) 喷塔废气净化回收装置
CN209246519U (zh) 一种带热风循环的防粘料型沸腾干燥机
CN208035089U (zh) 一种吸料机
CN208809657U (zh) 一种高压脉冲逆洗型袋式除尘器
CN207741534U (zh) 一种固态粉状产品的回收设备
CN208287732U (zh) 一种有机肥料加工除尘装置
CN202052442U (zh) 除尘洗气机
CN210229158U (zh) 染料干燥系统
CN204583687U (zh) 用于bopet薄膜生产线中原料干燥系统的尘料分离系统
CN206355735U (zh) 一种喷涂排烟过滤回收装置
CN204469435U (zh) 一种泥粉收集器
CN206184196U (zh) 一种干湿除尘净化一体机
CN205360825U (zh) 一种快速过滤分离装置
CN205995198U (zh) 一种气流干燥设备
CN210286776U (zh) 一种食品级氯化钙加工用的粉尘处理及废渣回收装置
CN209531669U (zh) 一种绿泥混合料细粉分离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