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68595U - 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68595U
CN208668595U CN201821074689.2U CN201821074689U CN208668595U CN 208668595 U CN208668595 U CN 208668595U CN 201821074689 U CN201821074689 U CN 201821074689U CN 208668595 U CN208668595 U CN 208668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anel
attachment base
panel element
wallboard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746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超
高健洲
邓雪松
李定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0746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68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68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68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包括建筑框架、墙板组、第一柔性连接装置、双槽连接座和单槽连接座,墙板组包括第三墙板单元、第一墙板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墙板单元,双槽连接座连接各个墙板单元,双槽连接座一端与建筑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柔性连接装置进行夹持,且第一柔性连接装置与建筑框架相连接,第一墙板单元底端通过单槽连接座与建筑框架相连接,单槽连接座包括嵌入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了墙板与框架的连接方式,避免通过螺杆直接推拉墙板使得墙板与螺杆接触面应力集中,防止墙板受拉破坏。

Description

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框架结构因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结构体系之一。通常在墙板单元两端设置刚性端和柔性端。在实际震害中,框架发生侧移,通过刚性端推拉墙板单元、柔性端限制墙板单元平面外运动来保护墙板完整,实现墙板发挥减震耗能性能,减少墙体本身的震害,同时对建筑框架结构不产生过大的约束作用和附加刚度,能够限制墙板发生平面外失稳。但该种构造是通过穿过墙板单元的螺杆来推拉墙板单元实现墙板单元运动,这使得螺杆与墙板单元接触面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墙板单元受拉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改进了墙板与框架的连接方式,避免通过螺杆直接推拉墙板使得墙板与螺杆接触面应力集中,防止墙板受拉破坏的同时,保护墙板的完整性,减少墙体本身的震害、框架结构的约束作用和附加效应,实现墙板减震耗能。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包括建筑框架、墙板组、第一柔性连接装置、双槽连接座和单槽连接座,所述墙板组包括第一墙板单元、第三墙板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墙板单元,所述第三墙板单元、所述第二墙板单元和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由上至下依次通过所述双槽连接座连接;
所述双槽连接座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和第二槽相背设置;所述第二墙板单元和所述第三墙板单元分别嵌入相应双槽连接座的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墙板单元和所述第二墙板单元分别嵌入另一相应双槽连接座的第一槽和第二槽,且当所述第二墙板单元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墙板单元分别嵌入相应双槽连接座的第一槽和第二槽;
所述双槽连接座一端通过与所述建筑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柔性连接装置进行夹持,且所述第一柔性连接装置与所述建筑框架相连接,所述第一墙板单元底端通过所述单槽连接座与所述建筑框架相连接,所述单槽连接座包括嵌入槽,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的底端嵌设于所述嵌入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建筑框架包括顶梁、底梁和两个框架柱,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并行设置,且每一所述框架柱均与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固定连接,所述双槽连接座与所述框架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柔性连接装置与所述框架柱相连接,所述第一墙板单元底端通过所述单槽连接座与所述底梁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两端均通过第二柔性连接装置进行夹持,且所述第二柔性连接装置与所述建筑框架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墙板组与所述顶梁之间、所述墙板组与所述框架柱之间均设有柔性填充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三墙板单元与所述双槽连接座之间、所述第二墙板单元与所述双槽连接座之间、所述第一墙板单元与所述双槽连接座之间、所述第一墙板单元与所述单槽连接座之间均设有阻尼层。
可选的,所述双槽连接座的截面为H形,所述单槽连接座的截面为U形。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提供一种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建筑框架、墙板组、第一柔性连接装置、双槽连接座和单槽连接座,改进建筑框架与墙板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地震时通过推拉双槽连接座来带动墙板在平面内水平运动,保护墙板的完整性,实现墙板单元发挥减震耗能性能,减少墙体本身的震害,同时对建筑框架结构不产生过大的约束作用和附加刚度,能够防止墙板单元发生平面外失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槽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槽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建筑框架;2、墙板组;3、第一柔性连接装置;4、双槽连接座;5、单槽连接座;6、第二柔性连接装置;7、柔性填充材料。
11、顶梁;12、底梁;13、框架柱。
21、第三墙板单元;22、第二墙板单元;23、第一墙板单元。
41、U型卡件;42、H型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包括建筑框架1、墙板组2、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双槽连接座4和单槽连接座5,墙板组2包括第一墙板单元23、第三墙板单元21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墙板单元22,第三墙板单元21、第二墙板单元22和第一墙板单元23由上至下依次通过双槽连接座4 连接,双槽连接座4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第一槽和第二槽相背设置;第二墙板单元22和第三墙板单元21分别嵌入相应双槽连接座4的第一槽和第二槽,第一墙板单元23和第二墙板单元22分别嵌入另一相应双槽连接座4的第一槽和第二槽,且当第二墙板单元22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两个相邻的第二墙板单元22分别嵌入相应的第一槽和第二槽;双槽连接座4一端与建筑框架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进行夹持,且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与建筑框架1相连接,第一墙板单元23底端通过单槽连接座5与建筑框架1相连接,单槽连接座5包括嵌入槽,第一墙板单元23的底端嵌设于嵌入槽的内部。在第二墙板单元22上下两端的两个所述双槽连接座4与夹持此双槽连接座4的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相反设置。如本实施例中,连接第三墙板单元21和第二墙板单元22的双槽连接座4,左端由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进行夹持,右端为这个双槽连接座4与建筑框架刚性连接处。而连接第二墙板单元22和第一墙板单元23 的双槽连接座4,左端为这个双槽连接座4与建筑框架刚性连接处,右端由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进行夹持。在地震时,建筑框架1发生侧移,带动双槽连接座4 发生侧移,由此带动第三墙板单元21和第二墙板单元22侧移,从而保护墙板的完整性,同时对建筑框架1结构不产生过大的约束作用和附加刚度。此时,通过设置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保证双槽连接座4与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相对滑动,从而带动第三墙板单元21和第二墙板单元22相对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滑动,防止第二墙板单元22发生平面外失稳。此外,第二墙板单元22上下两端的两个双槽连接座4与夹持此双槽连接座4的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对调设置,目的是上下相邻的两个墙板可以在地震作用下相对运动,迫使墙板之间相对滑动,实现墙板单元发挥减震耗能性能,减少墙体本身的震害。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墙板单元22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墙板单元 22的数量可按需设置,且每两个相邻的第二墙板单元22之间通过双槽连接座4 相连接。
建筑框架1包括顶梁11、底梁12和两个框架柱13,顶梁11和底梁12并行设置,且每一框架柱13均与顶梁11和底梁12固定连接,双槽连接座4与框架柱13固定连接,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与框架柱13相连接,第一墙板单元23 底端通过单槽连接座5与底梁12相连接。将墙板组2安装在建筑框架1内,满足空间分隔和外部围护等建筑使用要求。
具体来说,第三墙板单元21的两端通过第二柔性连接装置6进行夹持,且第二柔性连接装置6与建筑框架1相连接。在地震时,建筑框架1通过双槽连接座4带动第三墙板单元21,通过设置第二柔性连接装置6,保证与第三墙板单元21可与第二柔性连接装置6相对滑动,防止第三墙板单元21发生平面外失稳。
值得一提的是,墙板组2与顶梁11之间、墙板组2与框架柱13之间均设有柔性填充材料7。在第三墙板单元21与顶梁11之间、第三墙板单元21与框架柱13之间、第二墙板单元22与框架柱13之间以及第一墙板单元23与框架柱13之间进行填充。在地震时,建筑框架1带动各墙板单元和与之相邻的双槽连接座4或者单槽连接座5发生往复水平运动,柔性填充材料7能够被迅速压缩,释放足够的空间,防止墙板受到破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柔性填充材料7为PU发泡剂,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选择其他的材料,如PE发泡剂。
第三墙板单元21与双槽连接座4之间、第二墙板单元22与双槽连接座4 之间、第一墙板单元23与双槽连接座4之间、第一墙板单元23与单槽连接座5 之间均设有阻尼层。在地震时,建筑框架1会发生侧移,并带动墙板组2进行平面内的水平往复运动,通过设置阻尼层,在各个墙板之间相对运动时,阻尼层会被破坏,产生剪切滞回耗能,减少结构地震响应。值得一提的是,阻尼层为SBS卷材层,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选择其他的材料,如低强度砂浆。
具体地,双槽连接座4的截面为H形,单槽连接座5的截面为U形;双槽连接座4的一端包括一个刚性连接装置,这个刚性连接装置包括U型卡件41、H 型槽钢42和螺杆,U型卡件4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且两个第一通孔相对设置,双槽连接座4设有第二通孔,U型卡件41卡接H型槽钢42,螺杆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螺杆将U型卡件41的两端锁紧以连接H型槽钢42,U型卡件41连接在框架柱13上,H型槽钢42远离U型卡件41的一端通过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进行夹持,第二槽和第一槽在H型槽钢上相背设置。由此实现双槽连接座4的一端与框架柱13刚性连接,双槽连接座4的另一端利用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的夹持以达到与框架柱13柔性连接的目的。在地震时,建筑框架1发生侧移,通过推拉U型卡件41来带动H型槽钢42,而墙板单元通过H型槽钢 42与相邻墙板单元进行连接,进而带动墙板单元侧移。U型卡件41通过螺杆带动H型槽钢42,避免了直接用螺杆推拉墙板单元导致的墙板与螺杆接触面应力集中,防止墙板受拉破坏。
此外,每一个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或第二柔性连接装置6均包括两个角钢,两个角钢相对设置并将第三墙板单元21或H型槽钢42夹持在中间。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单槽连接座5连接在建筑框架1的底部,并将第一墙板单元23的底端嵌设于单槽连接座5的嵌入槽内。
本步骤中,首先将单槽连接座5焊接在建筑框架1的底梁12上,并在嵌入槽内铺设阻尼层。再将第一墙板单元23的底端布置在嵌入槽内。
(2)将第一墙板单元23的顶端嵌设于双槽连接座4的第一槽内,将第二墙板单元22的底端嵌设于双槽连接座4的第二槽内,并通过第一柔性连接装置 3夹持双槽连接座4,且将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连接在建筑框架1上;其中,当第二墙板单元22为至少两个时,将相邻的两个第二墙板单元22分别嵌入相应双槽连接座4的第一槽和第二槽内,并通过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夹持双槽连接座4,且将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连接在建筑框架1上。
本步骤中,首先将双槽连接座4的U型卡件41和H型槽钢42进行卡接,并通过双槽连接座4的螺杆锁紧U型卡件41的两端,使U型卡件41连接H型槽钢42。然后将第一墙板单元23的顶端嵌设于第一槽内,将第一柔性连接装置 3夹持H型槽钢42,同时连接在建筑框架1的框架柱13上,并在第一槽内侧与第一墙板单元23之间、第二槽内均铺设阻尼层。再将第二墙板单元22的底端嵌设于第二槽内;其中,当第二墙板单元22设置为至少两个时,将相邻的两个第二墙板单元22分别嵌入相应双槽连接座4的第一槽和第二槽内,并通过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夹持H型槽钢42,且将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连接在建筑框架1 上。
(3)将第三墙板单元21置于建筑框架1的顶侧,将与第三墙板单元21相邻的第二墙板单元22的顶端嵌设于相应的第一槽内,将第三墙板单元21的底端嵌设于相应的第二槽内,并通过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夹持双槽连接座4,且将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连接在建筑框架1上。
本步骤中,首先将双槽连接座4的U型卡件41和H型槽钢42进行卡接,并通过双槽连接座4的螺杆锁紧U型卡件41的两端,使U型卡件41连接H型槽钢42。然后将与第三墙板单元21相邻的第二墙板单元22的顶端嵌设于相应的第一槽内,将第一柔性连接装置3夹持H型槽钢42,同时连接在建筑框架1 的框架柱13上,并在第一槽内侧与第二墙板单元22之间、第二槽内均铺设阻尼层。将第三墙板单元21的底端嵌设于相应的第二槽内。再将第二柔性连接装置6分别夹持第三墙板单元21两端,并将第二柔性连接装置6分别连接在建筑框架1的两个框架柱13上。最后再在墙板组2与两个框架柱13之间、第三墙板单元21与建筑框架1的顶梁11之间均填入柔性填充材料7。
其中,铺设阻尼层的步骤包括:在需要铺设所述阻尼层的建筑表面上涂满第一建筑胶,在所述第一建筑胶上铺设阻尼层材料,再在阻尼层材料上涂满第二建筑胶。在地震时,各墙板单元之间相互滑动,阻尼层会受到破坏,这也起到了耗散建筑框架1传递给墙板组2的地震能量、减少墙板组2的地震响应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通过改进墙板单元与框架的连接结构,即设置双槽连接座4,避免了螺杆直接与墙板单元连接,墙板与螺杆接触面应力集中,防止墙板受拉破坏的同时,保护墙板的完整性,减少墙体本身的震害、框架结构的约束作用和附加效应,限制墙板发生平面外失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框架、墙板组、第一柔性连接装置、双槽连接座和单槽连接座,所述墙板组包括第一墙板单元、第三墙板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墙板单元,所述第三墙板单元、所述第二墙板单元和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由上至下依次通过所述双槽连接座连接;
所述双槽连接座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和第二槽相背设置;所述第二墙板单元和所述第三墙板单元分别嵌入相应双槽连接座的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墙板单元和所述第二墙板单元分别嵌入另一相应双槽连接座的第一槽和第二槽,且当所述第二墙板单元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墙板单元分别嵌入相应双槽连接座的第一槽和第二槽;
所述双槽连接座一端通过与所述建筑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柔性连接装置进行夹持,且所述第一柔性连接装置与所述建筑框架相连接,所述第一墙板单元底端通过所述单槽连接座与所述建筑框架相连接,所述单槽连接座包括嵌入槽,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的底端嵌设于所述嵌入槽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框架包括顶梁、底梁和两个框架柱,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并行设置,且每一所述框架柱均与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固定连接,所述双槽连接座与所述框架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柔性连接装置与所述框架柱相连接,所述第一墙板单元底端通过所述单槽连接座与所述底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两端均通过第二柔性连接装置进行夹持,且所述第二柔性连接装置与所述建筑框架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组与所述顶梁之间、所述墙板组与所述框架柱之间均设有柔性填充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墙板单元与所述双槽连接座之间、所述第二墙板单元与所述双槽连接座之间、所述第一墙板单元与所述双槽连接座之间、所述第一墙板单元与所述单槽连接座之间均设有阻尼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槽连接座的截面为H形,所述单槽连接座的截面为U形。
CN201821074689.2U 2018-07-06 2018-07-06 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 Active CN208668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4689.2U CN208668595U (zh) 2018-07-06 2018-07-06 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4689.2U CN208668595U (zh) 2018-07-06 2018-07-06 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68595U true CN208668595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25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74689.2U Active CN208668595U (zh) 2018-07-06 2018-07-06 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685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8160A (zh) * 2018-07-06 2018-10-19 广州大学 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165613A (zh) * 2019-06-21 2019-08-23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支撑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8160A (zh) * 2018-07-06 2018-10-19 广州大学 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165613A (zh) * 2019-06-21 2019-08-23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支撑架
CN110165613B (zh) * 2019-06-21 2021-05-11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支撑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8159A (zh) 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668595U (zh) 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
CN110306694A (zh) 一种填充墙结构体系及装配式填充墙板
KR101456411B1 (ko) 병렬 전단벽의 연결보 보강을 위한 강재 어셈블리
KR101534431B1 (ko) 창호 프레임 충격흡수 및 내진 보강용 분절형 보강 구조물
JP6499853B2 (ja) 耐震壁構造
CN105793497A (zh) 用于结合到钢筋混凝土框架中的砖或砌体墙中以防护由地震活动引起的破坏的橡胶部分
KR101803630B1 (ko) 파형 웨브가 구성된 지진하중 흡수장치, 파형 웨브가 구성된 지진하중 흡수장치를 이용한 개구부 보강구조 및 파형 웨브가 구성된 지진하중 흡수장치를 이용한 개구부 보강방법
JP2014129682A (ja) レンガ壁の壁面構造、及びレンガ壁の施工方法
JP4908039B2 (ja) 木造建築の振動エネルギー吸収装置取付け用構造体
CN104179200A (zh) 一种地下结构减震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KR101876511B1 (ko) 슬릿이 형성된 철골을 이용한 창호 내외부 내진시스템
KR20170101035A (ko) 멀티 조인트형 가새 구조물, 멀티 조인트형 가새 구조물을 이용한 개구부 보강구조 및 멀티 조인트형 가새 구조물을 이용한 개구부 보강방법
CN107724558A (zh) 减震墙体结构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78160A (zh) 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4220919B2 (ja) 耐震補強構造
CN210127560U (zh) 一种消能结构及消能墙
JP2000352218A (ja) 木造建築物の耐震構造
CN115059307B (zh) 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的施工方法
CN213205226U (zh) 一种装配式填充墙板与框架的组合结构
JP2008150936A (ja) 制振格子体
KR101652621B1 (ko) 기존 건물의 내진 구조물
CN105464236B (zh) 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
KR101259247B1 (ko) 댐핑형 구조물
Mei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shear resistance of modular prefabricated two-side connected composite shear wa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