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68426U - 一种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68426U
CN208668426U CN201821085485.9U CN201821085485U CN208668426U CN 208668426 U CN208668426 U CN 208668426U CN 201821085485 U CN201821085485 U CN 201821085485U CN 208668426 U CN208668426 U CN 208668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bracket
cover board
track
mas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854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德祥
丁良
刘志强
邵尤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o Lif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o Lif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o Lif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o Lif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854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68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68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684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包括:固定在基坑内的轨道;沿轨道行走的托架;搁置在托架上的盖板,盖板具有避让基坑顶口的第一位置,以及移动至基坑顶口下方的第二位置;托架与盖板之间设有相互配合,上举第二位置下的盖板遮蔽基坑顶口的抬升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托架承载并运输盖板至第二位置,并在第二位置时通过抬升组件将盖板上举至遮蔽基坑顶口,实现通过简单的机械动力,完成一次性遮蔽基坑顶口的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盖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和其他活动场所,会有在地面挖设基坑并在基坑中布置升降设备或储存液态物质的水池,平时基坑口需盖上。以最简单可靠技术实现自动盖板是工程师的追求目标。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436574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舞台基坑用开关盖板,该文献中盖板通过卷扬机拉动的方式,使盖板上的盖板轮沿边缘轨移动,支腿轮沿支腿轨移动,实现盖板的盖合,并在盖合后撤去盖板支撑组件。该文献中的盖板在盖合操作中需要较多的人为干预,自动化程度低,且盖板所占的开合区域较大,受外界环境影响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本移动遮蔽装置简单可靠,依靠机械动力实现一次性遮蔽基坑顶口。
一种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包括:
固定在基坑内的轨道;
沿轨道行走的托架;
搁置在托架上的盖板,盖板具有避让基坑顶口的第一位置,以及移动至基坑顶口下方的第二位置;
托架与盖板之间设有相互配合,上举第二位置下的盖板遮蔽基坑顶口的抬升组件。
盖板搁置在托架上是指盖板与托架之间不存在阻止盖板相对托架上移的额外束缚力,优选将盖板具有最大面积的一侧靠近托架。本实用新型采用托架承载并运输盖板至第二位置,并在第二位置时通过抬升组件将盖板上举至遮蔽基坑顶口,实现通过简单的机械动力,完成一次性遮蔽基坑顶口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基坑的侧壁设有收纳空间,所述轨道延伸至该收纳空间内,第一位置下的盖板和托架处于该收纳空间中。
收纳空间的大小至少为可容纳整个托架与盖板,并且可满足托架和盖板经由该收纳空间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为并排布置的两条且在基坑顶口和收纳空间之间延伸,两条轨道贴靠基坑相应侧的内壁。
并排布置的两条应理解为在空间方位上大致平行且相对等高对正,每侧可设置的实际轨道数可根据移动遮蔽装置的整体质量以及单条轨道所能承受的质量而定。
不仅如此,轨道贴靠在基坑的内壁,可减小移动遮蔽装置对基坑内空间的占用,最大限度避让基坑的中部区域,避免干涉其他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具有引导托架依靠重力滑落至收纳空间内的倾斜幅度。
倾斜幅度使托架可依靠自身重力回到收纳空间中,降低移动遮蔽装置的能源消耗,省去不必要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托架上安装有与轨道相配合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外周带有与轨道相抵的限位凸肩。
限位凸肩可限制托架沿轨道行走,避免脱轨,提高装置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空间位于基坑的第一侧壁并朝远离基坑的方向延伸,与收纳空间相对的为基坑的第二侧壁;第二位置下的盖板与所述第二侧壁相抵,且在托架继续沿轨道运动时与托架相对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还设有与第二侧壁相抵的减摩滚轮。
减摩滚轮可降低局部摩擦对盖板抬升带来的阻力,使盖板的抬升具有更好的连贯性。
进一步地,所述抬升组件包括:
固定在盖板底部的斜轨;
安装在托架上与斜轨相配合、且在盖板与托架相对运动时抬升斜轨的第二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滚轮有多个且沿托架运动方向排布,所述斜轨相应布置多条。
第二滚轮与斜轨相应布置有多个,可避免抬升时作用力过于集中,采用分散受力的方式降低盖板的抬升难度。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遮蔽装置还包括:
安装在收纳空间内的曳引装置;
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返绳轮;
连接在托架与曳引装置之间且绕经返绳轮的曳引索。
本实用新型采用托架承载并运输盖板至第二位置,并在第二位置时通过抬升组件将盖板上举至遮蔽基坑顶口,实现通过简单的机械动力,完成一次性遮蔽基坑顶口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板处于第一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板处于第二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板遮蔽基坑顶口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轨道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托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托架的侧视图;
图8为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与托架钢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盖板、托架和轨道的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斜轨组与盖板钢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减摩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返绳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曳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盖板;2、托架;3、轨道;4、返绳轮;5、曳引装置;6、维修盖板;101、面板;102、盖板钢架;103斜轨组;103a、第一斜轨;103b、第二斜轨;103c、第三斜轨;104、减摩滚轮;104a、减摩轮子;104b、减摩滚轮轴;104c、轮叉;104d、减摩滚轮轴承;201、托架钢架;202、第二滚轮;203、钢丝绳收紧器;204、第一滚轮;205、斜撑;206、第二滚轮轴;207、第二滚轮轴承;208、钢丝绳;301、轨道钢;302、压板;303、轨道支架;401、返绳轮子;402、返绳轴承;403、返绳轮轴;404、返绳轮架;501、减速电机;502、机组底座;503、钢丝绳卷筒;504、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在基坑的第一侧壁上设有一个可容纳移动遮蔽装置的收纳空间,收纳空间朝远离基坑的方向延伸,收纳空间的设置,不仅避免本装置对基坑外部空间的占用,还可提高对装置的保护性,且在基坑内设有收纳空间相对的基坑的第二侧壁,在基坑以及收纳空间中并排布置有两条轨道,且两条轨道为贴靠在相应侧内壁设置,轨道上配合设有可沿轨道行走的托架2,托架2上搁置有盖板1,且如图2所示,为托架2与盖板1处于收纳空间中的第一位置;如图3所示,为托架2与盖板1处于基坑顶口下方的第二位置;如图4所示,为设置在托架2与盖板1之间的抬升组件,上举第二位置下的盖板1遮蔽基坑顶口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并排布置在两侧的轨道中单侧各设有一条轨道3,且轨道3具有倾斜幅度,且轨道3上处于基坑顶口下方的一端在高度方向上高于处于收纳空间中的一端。且在轨道3最低端的收纳空间内部设有曳引装置,曳引装置上连接有用于牵引托架的曳引索,在靠近轨道3最高端的基坑的第二侧壁上设有用于曳引索转动过渡的返绳轮4。且为了便于对收纳空间内的曳引装置的维护,在收纳空间位于曳引装置上方的侧壁上设有维修盖板6。
如图5所示,轨道3包括“工”字型轨道钢301,轨道钢301的底部设有轨道支架303,在轨道支架303的表面设有垂直于轨道钢301延伸方向的条形凹槽,轨道钢301和轨道支架303通过压在条形凹槽表面的压板302、以及穿过压板302和条形凹槽的螺栓进行固定,条形凹槽可方便调节两条轨道3的间距并保持两条轨道3的平行。
如图6~8所示,托架2包括由钢结构焊接或组装而成的托架钢架201,托架钢架201的水平投影面为长方形,托架钢架201在沿行走方向的前后两侧均相对连接有两组钢丝绳收紧器203,钢丝绳收紧器203上连接有沿行走方向延伸的曳引索,本实施例中的曳引索为钢丝绳208。托架钢架201在沿行走方向的左右两侧连接有三根沿行走方向分布的垂直延伸杆,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托架钢架201的强度要求,单侧的垂直延伸杆至少布置两根,各垂直延伸杆的上部分转接有一个第二滚轮202、下部分转接有一个第一滚轮204,且在垂直延伸杆与托架钢架201之间连接有用于加强连接强度的斜撑205。
第二滚轮202通过与托架钢架201连接的第二滚轮轴206,以及连接在第二滚轮轴206上的第二滚轮轴承207进行固定,第一滚轮204的固定原理与第二滚轮202一致,且第一滚轮204和第二滚轮202的外周均带有限位凸肩。如图9所示,托架2的第二滚轮202与盖板1相配合,第一滚轮204与轨道相配合。
如图10所示,盖板1包括由钢结构焊接或组装而成的盖板钢架102,盖板钢架102的水平投影面为长方形,盖板钢架102的上表面铺设有面板101,下表面在沿盖板1运动方向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斜轨组103,盖板钢架102在靠近四个顶角的位置分别连接有减摩滚轮104,且减摩滚轮104位于盖板钢架102沿盖板1运动方向的前后两侧。
如图11~12所示,斜轨组103中斜轨的个数与第二滚轮202相应布置,单侧斜轨组在盖板钢架102底部从左至右布置有依次增高的第一斜轨103a、第二斜轨103b和第三斜轨103c,在其他实施例中,单侧斜轨组中至少布置有两个斜轨,第一斜轨103a为变形的斜轨,为一平板;第二斜轨103b与第三斜轨103c均包括与盖板1底面连接的第一水平段、远离第一水平段和盖板1底面的第二水平段、以及连接在第一水平段与第二水平段之间的倾斜段,且第二斜轨103b与第三斜轨103c的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的水平间距相等,垂直间距相差一半。采用高度差成比设置的斜轨,可更加节省斜轨的布置空间。斜轨组103与托架2上的第二滚轮202构成抬升组件,用于将第二位置下的盖板1上举至遮蔽基坑顶口,该抬升组件结构简单,且利用机械动力实现抬升,且与常用的气缸等抬升部件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抬升组件稳定性更高,质量更加轻便。
如图13所示,盖板1上的减摩滚轮104包括与盖板钢架102连接的轮叉104c,该轮叉104c由板件焊接而成,轮叉104c上连接有减摩滚轮轴104b,减摩滚轮轴104b外周连接有减摩滚轮轴承104d,减摩滚轮轴承104d外周连接有减摩轮子104a。减摩滚轮104可在盖板1抬升时与基坑内壁滚动运动。
本实施例中的返绳轮4在与托架2的钢丝绳收紧器203的对应位置设有两组,如图14所示,返绳轮4包括由钢板焊接而成的返绳轮架404,该返绳轮架404安装在基坑侧壁上,返绳轮架404上连接有返绳轮轴403,返绳轮轴403外周连接有返绳轴承402,返绳轴承402外周连接有返绳轮子401,该返绳轮子401的外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卡槽,通过该卡槽避免钢丝绳208脱离,完成钢丝绳208的转动过渡。
如图15所示,曳引装置包括减速电机501,以及与减速电机501联动的牵引轴,牵引轴与减速电机501的输出轴之间可通过斜齿轮进行换向联动,在牵引轴上连接有与托架2的钢丝绳收紧器203的位置对应的两个钢丝绳卷筒503,在牵引轴的两端部连接有用于承托的轴承座504。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1、在基坑顶口未进行遮蔽时,移动遮蔽装置处于如图2所示的第一位置;
2、在基坑顶口需要进行遮蔽时,减速电机501正转(或反转),带动两个钢丝绳卷筒503转动,在同一钢丝绳卷筒503上,钢丝绳208一端收紧缠绕在钢丝绳卷筒503上,另一端从钢丝绳卷筒503释放出,并通过返绳轮4的转动过渡牵引托架2连同盖板1沿轨道3向上行走,当行走至如图3所示的第二位置时,由于盖板1的减摩滚轮104抵靠在基坑内壁,故盖板1停止前行;减速电机501继续转动,钢丝绳208牵引托架2与盖板1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使第二滚轮202从位于斜轨的第一水平段的初始位置开始滚轮,第二滚轮202经过斜轨的倾斜段运动至第二水平段,由于斜轨具有设定的高度,故在第二滚轮202沿斜轨运动时,盖板1被不断抬升,直至盖板1位于如图4所示的遮蔽基坑顶口的状态;
3、在基坑顶口需要撤去遮蔽时,减速电机501反转(或正转),托架2在钢丝绳208的牵引下沿轨道向下行走,由于盖板1的减摩滚轮104与基坑内壁相抵,故盖板1不动,盖板1与托架2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使第二滚轮202从位于斜轨的第二水平段的初始位置开始滚轮,第二滚轮202经过斜轨的倾斜段运动至第一水平段,盖板1下降至如图3所示的第二位置。因轨道3具有倾斜幅度,托架2依靠自身重力作用沿轨道3向下行走,减速电机501继续转动,使得钢丝绳208随着托架2的行走而收放,当托架2连同盖板1滑落至如图2所示的第一位置时,减速电机501停止转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在基坑内的轨道;
沿轨道行走的托架;
搁置在托架上的盖板,盖板具有避让基坑顶口的第一位置,以及移动至基坑顶口下方的第二位置;
托架与盖板之间设有相互配合,上举第二位置下的盖板遮蔽基坑顶口的抬升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的侧壁设有收纳空间,所述轨道延伸至该收纳空间内,第一位置下的盖板和托架处于该收纳空间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并排布置的两条且在基坑顶口和收纳空间之间延伸,两条轨道贴靠基坑相应侧的内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具有引导托架依靠重力滑落至收纳空间内的倾斜幅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上安装有与轨道相配合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外周带有与轨道相抵的限位凸肩。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空间位于基坑的第一侧壁并朝远离基坑的方向延伸,与收纳空间相对的为基坑的第二侧壁;
第二位置下的盖板与所述第二侧壁相抵,且在托架继续沿轨道运动时与托架相对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设有与第二侧壁相抵的减摩滚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组件包括:
固定在盖板底部的斜轨;
安装在托架上与斜轨相配合、且在盖板与托架相对运动时抬升斜轨的第二滚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轮有多个且沿托架运动方向排布,所述斜轨相应布置多条。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遮蔽装置还包括:
安装在收纳空间内的曳引装置;
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返绳轮;
连接在托架与曳引装置之间且绕经返绳轮的曳引索。
CN201821085485.9U 2018-07-10 2018-07-10 一种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68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5485.9U CN208668426U (zh) 2018-07-10 2018-07-10 一种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5485.9U CN208668426U (zh) 2018-07-10 2018-07-10 一种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68426U true CN208668426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25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8548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68426U (zh) 2018-07-10 2018-07-10 一种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684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9994B (zh) 立式升降输送机
CN106429156A (zh) 一种用于物料出入库自动搬运的穿梭子母车
CN205060770U (zh) 一种输送系统及其吊具
CN106285121A (zh) 用于大型客车的立体车库
CN105858029B (zh) 一种用于穿梭车的提升机
CN111056226A (zh) 卷筒循环垂直输送设备
CN205010862U (zh) 一种轻型高速堆垛机
CN104032989A (zh) 一种二层循环停车设备
CN208668426U (zh) 一种用于基坑的移动遮蔽装置
CN202864281U (zh) 一种倾角可调的移动式皮带输送机
CN208950401U (zh) 悬挂式停车库
CN209228155U (zh) 立体循环停车库
CN110255373A (zh) 一种单轨吊重型行走小车
CN208036285U (zh) 货运动车智能装载系统及智能货运动车
CN201416286Y (zh) 一种垂直升降式停车设备
CN105003110A (zh) 通过一种搬运台车利用底层空间存车的停车设备
CN111016933B (zh) 车架以及空中运输车辆
CN204503793U (zh) 轧制线冷床送料车机构
CN112177401A (zh) 一种新型立体车库
CN201411927Y (zh) 双层侧置式立体停车设备
CN209568759U (zh) 立体停车库
CN208137551U (zh) 一种无障碍避让式智能立体存取装置
CN201901403U (zh) 输送机
CN203947830U (zh) 一种二层循环停车设备
CN211618998U (zh) 卷筒循环垂直输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