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65493U - 一种遥控救援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遥控救援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65493U
CN208665493U CN201821304773.9U CN201821304773U CN208665493U CN 208665493 U CN208665493 U CN 208665493U CN 201821304773 U CN201821304773 U CN 201821304773U CN 208665493 U CN208665493 U CN 208665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pult
remote control
salvor
launching gear
lower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047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建仓
杨广泽
王洪达
商春喜
王向东
丁玉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henzhilan Marine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Deepinfar Ocean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DEEPFAR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DEEPFAR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DEEPFAR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047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65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65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65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遥控救援船。遥控救援船包括船体、弹射装置、控制装置、电池、动力装置和通讯器;船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固定在下壳体的上方,内部形成密闭腔体,上壳体上设有贯通的弹射孔;弹射装置、控制装置、电池、动力装置和通讯器安装在密闭腔体内,弹射装置连通弹射孔;电池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连接弹射装置、动力装置和通讯器;弹射装置包括可被弹射出的救援器。本申请的遥控救援船可通过弹射装置将救援器弹射到落水者所在的区域附近,缩短救援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遥控救援船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遥控救援船。
背景技术
为了对落水者进行救援,通常是由救援人员将快艇开到落水者附近。快艇往往停靠在岸边,发现落水者后,救援人员再去开快艇营救,会延误救援时间。为了缩短救援时间,现在已开发出了用于救援的遥控船。
现有的遥控船在救援时,多数是在船体的边沿设置扶手,由落水者抓住扶手,或落水者自行爬上船体。这样的方式,对落水者的体力有较高的要求,然而落水者在水中,由于紧张、恐惧等,经常出现体力不支的现象,影响救援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新型的遥控救援船,在船体上设置弹射装置,弹射装置可向指定区域弹射出救援器,通过救援器施救落水者,实现高效快速的救援。
本申请提供一种遥控救援船,包括船体、弹射装置、控制装置、电池、动力装置和通讯器;
所述船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固定在下壳体的上方,内部形成密闭腔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贯通的弹射孔;
所述弹射装置、控制装置、电池、动力装置和通讯器安装在所述密闭腔体内,所述弹射装置连通所述弹射孔;
所述电池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连接所述弹射装置、动力装置和通讯器;
所述弹射装置包括可被弹射出的救援器。
作为本申请可选的方案,所述动力装置为泵喷推进器,所述下壳体包括与所述泵喷推进器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
作为本申请可选的方案,所述下壳体包括观察孔和可拆卸的观察盖,所述观察孔位于所述电池和动力装置的上方,所述观察盖密闭所述观察孔。
作为本申请可选的方案,所述下壳体上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延伸出所述船体。
本申请的遥控救援船中,所述船体连接有拖拽绳。
作为本申请可选的方案,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电池。
作为本申请可选的方案,所述弹射装置还包括外壳、电磁铁和弹射单元,所述救援器为浮力气囊;
所述外壳为顶端开口的桶状,所述外壳连通所述弹射孔;
所述电磁铁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电磁铁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弹射单元包括弹簧、弹射片,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的上方,所述弹射片位于所述弹簧的上方,所述浮力气囊放置在所述弹射片上。
本申请的遥控救援船,在船体是设置了可遥控的弹射装置,弹射装置中的救援器可用于救助落水者;发现落水者后,可实现遥控救援船的快速部署,弹射装置将救援器弹射到落水者附近,落水者抱住救援器即可获救,避免落水者体力的透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遥控救援船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遥控救援船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上壳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下壳体的示意图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下壳体的示意图二。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弹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应作广义理解,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及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前”、“后”、“左”、“右”、“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施例遥控救援船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施例遥控救援船的内部结构图。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遥控救援船,包括船体、弹射装置3、控制装置4、电池5、动力装置6和通讯器7。
船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固定在下壳体2的上方。上壳体1和下壳体2连接后,内部形成密闭腔体,密闭腔体可用于安装其他部件。弹射装置3、控制装置4、电池5、动力装置6和通讯器7安装在密闭腔体内。
图3是本实施例上壳体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上壳体1上设有贯通的弹射孔11和天线孔12。
本实施例的弹射装置3包括可被弹射出的救援器,弹射装置3连通弹射孔11。弹射装置3的部分外壳延伸出弹射孔11,便于救援器的弹射。通讯器7为信号收发装置,为了增加通讯器7收发信号的能力,通讯器7的天线通过天线孔12延伸出上壳体。
电池5为遥控救援船的各个部件提供电力,保证遥控救援船的正常工作。动力装置6为遥控救援船的移动提供动力。电池5通过导线连接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分别连接弹射装置3、动力装置6和通讯器7。
本实施例的遥控救援船可通过遥控进行控制,控制信号通过通讯器7接收。通讯器7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其他各个部件的工作。电池5连接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控制各个部件的供电,如通过控制装置4控制电流的大小,可控制动力装置6的输出功率。
本实施例的遥控救援船,可通过弹射装置向落水者弹射救援器,落水者抱住救援器即可获救。遥控救援船通过遥控进行控制,体积小,重量轻,方便部署。
图4是本实施例下壳体的示意图一,图5是本实施例下壳体的示意图二。如图4和5所示,可选的,动力装置6为泵喷推进器,下壳体2上在泵喷推进器的安装位置,设有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泵喷推进器的一端连接进水口22,另一端连接出水口23,通过泵喷推进器喷出水的反推动力,为遥控救援船提供动力。
下壳体2下半部分为V型,即下壳体2的底部是倾斜的面。进一步的,为了泵喷推进器能更好的进水,将进水口22所在的平面优化为水平面24。
本实施例的下壳体包括观察孔21和可拆卸的观察盖(图中未示出)。观察孔21位于电池5和动力装置6的上方,通过观察孔21可对船体内的部件进行检修。不使用观察孔21时,通过观察盖密闭观察孔,为其他部件进一步提供保护。
可选地,下壳体2上设有充电接口8,充电接口8连接电池5。遥控救援船通过充电接口8可以连接外部电源,通过外部电源可以为电池5充电。
下壳体2上安装有扶手9,扶手9延伸出船体。扶手9用于人工移动遥控救援船时,方便施力。在救助落水者时,落水者也可通过抓紧扶手,节省体力。
弹射装置将救援器弹射出去后,救援器可通过缆绳与船体连接。救援者可通过遥控器操控遥控救援船,将落水者拖拽至安全区域。如果所使用的遥控救援船较小,动力不足以拖拽落水者,可在扶手9上连接一根拖拽绳,通过拖拽绳拖拽遥控救援船,将落水者移动至安全区域。
图6是本实施例弹射装置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弹射装置3包括外壳31、电磁铁32、弹射单元和救援器35,救援器35为浮力气囊。
外壳31为顶端开口的桶状,外壳31连通弹射孔11。外壳31可通过法兰固定在下壳体的固定座25上。
电磁铁32固定在外壳31的底部,电磁铁32连接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可控制电磁铁3的磁场;不通电时,电磁铁32具有磁性;通电时,电磁铁32失去磁性。
弹射单元包括弹簧33、弹射片34,弹簧33安装在外壳31的底部的上方,弹射片34位于弹簧33的上方。弹射片34选用铁板等材质,电磁铁32具有磁性时,可吸引弹射片34靠近电磁铁32,当电磁铁32失去磁性时,在弹簧33的作用下,弹射片34向上移动。
浮力气囊放置在弹射片34上,弹射片34向上移动时,推动浮力气囊跟随移动,最终将浮力气囊弹出。
外壳31的中心部位设有导向柱36,导向柱36可以加强对弹射片34的导向。导向柱36为细长的圆柱形,固定在外壳31的底部,向上延伸至开口附近。导向柱36的顶端安装有限位片37,弹射片34套在导向柱36上。当弹射片34沿导向柱36向上移动时,触碰到限位片37后弹射片34停止向上移动,由于惯性,弹射片34上的浮力气囊继续上移,脱离弹射装置3。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参照附图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此外,除上下文另有所指外,以单数形式出现的词包括复数形式,反之亦然。另外,除非特别说明,那么任何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可结合任何其它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来使用。

Claims (8)

1.一种遥控救援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弹射装置、控制装置、电池、动力装置和通讯器;
所述船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固定在下壳体的上方,内部形成密闭腔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贯通的弹射孔;
所述弹射装置、控制装置、电池、动力装置和通讯器安装在所述密闭腔体内,所述弹射装置连通所述弹射孔;
所述电池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连接所述弹射装置、动力装置和通讯器;
所述弹射装置包括可被弹射出的救援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救援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泵喷推进器,所述下壳体包括与所述泵喷推进器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遥控救援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救援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包括观察孔和可拆卸的观察盖,所述观察孔位于所述电池和动力装置的上方,所述观察盖密闭所述观察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救援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上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延伸出所述船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救援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连接有拖拽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救援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救援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装置还包括外壳、电磁铁和弹射单元,所述救援器为浮力气囊;
所述外壳为顶端开口的桶状,所述外壳连通所述弹射孔;
所述电磁铁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电磁铁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弹射单元包括弹簧、弹射片,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的上方,所述弹射片位于所述弹簧的上方,所述浮力气囊放置在所述弹射片上。
CN201821304773.9U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遥控救援船 Active CN208665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4773.9U CN208665493U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遥控救援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4773.9U CN208665493U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遥控救援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65493U true CN208665493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37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04773.9U Active CN208665493U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遥控救援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654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6646A (zh) * 2019-07-10 2019-11-05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灵活性的水上救援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6646A (zh) * 2019-07-10 2019-11-05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灵活性的水上救援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110406646B (zh) * 2019-07-10 2023-12-05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灵活性的水上救援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75040C2 (ru) Самоходное плавучее средство
CN107487425A (zh) 一种无线遥控的小型水上救生设备
CN207374617U (zh) 一种动力型救生圈
CN107364554A (zh) 一种动力型救生圈
WO2022037043A1 (zh) 适用于水上机器人远程抛投装置、机器人及工作方法
CN207595219U (zh) 一种可遥控救生圈
CN208842597U (zh) 一种海上快速救援装置
CN208665493U (zh) 一种遥控救援船
CN101920774B (zh) 水上救生装置
JP2017114223A (ja) 自律型無人潜水機
CN205044924U (zh) 一种水下救援航行器
CN107458555B (zh) 一种自动化专业游泳救生衣
CN106995046A (zh) 多功能遥控救生圈
CN207173923U (zh) 多功能遥控救生圈
CN109229302A (zh) 一种带有推进装置的救生船
CN207173919U (zh) 水体救生装置
CN101837825A (zh) 一种海上救生装置
CN209064330U (zh) 一种带有推进装置的救生船
CN208665507U (zh) 一种弹射机构
CN207346061U (zh) 一种无线遥控的小型水上救生设备
CN207274515U (zh) 一种无人机水上应急救援装置
CN207328783U (zh) 一种遥控救生圈
CN101857079B (zh) 自携式电动潜水呼吸器
CN201362349Y (zh) 一种海上救生装置
CN206750100U (zh) 一种遥控救生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inhai Development Zone, Tianjin City, 300457 Mu Ning Road No. 45 Building No. 7 factory in Jinbin development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lue Oce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inhai Development Zone, Tianjin City, 300457 Mu Ning Road No. 45 Building No. 7 factory in Jinbin development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shenzhilan Marine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Binhai Development Zone, Tianjin City, 300457 Mu Ning Road No. 45 Building No. 7 factory in Jinbin development

Patentee after: Tianjin shenzhilan Marine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inhai Development Zone, Tianjin City, 300457 Mu Ning Road No. 45 Building No. 7 factory in Jinbin development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Deepfar Ocea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