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60343U - 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 - Google Patents

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60343U
CN208660343U CN201821048743.6U CN201821048743U CN208660343U CN 208660343 U CN208660343 U CN 208660343U CN 201821048743 U CN201821048743 U CN 201821048743U CN 208660343 U CN208660343 U CN 208660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locking
fixed body
rotation
dyn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487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赞
叶鉴
李德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ha Group Co Ltd
Guangzhou Alpha 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ha Group Co Ltd
Guangzhou Alpha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ha Group Co Ltd, Guangzhou Alpha 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h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487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60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60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603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包括:固定体、转动体、第一锁定装置、蓄能体、自转体、自转锁定装置、动作件和第二锁定装置,转动体可转动地设在固定体上,第一锁定装置用于将转动体锁止在固定体上,蓄能体连接在固定体和转动体之间,蓄能体构造成在转动体反转时蓄能,在第一锁定装置解锁时释能以带动转动体正转,自转体可转动地设在固定体或者转动体上,自转锁定装置用于锁止自转体,转动体相对固定体转动可触发自转锁定装置部分解锁或者完全解锁,动作件设在固定体和/或转动体上,第二锁定装置用于锁止动作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视觉效果好、趣味性高。

Description

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
背景技术
玩具车,在玩具市场中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能获得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喜爱。现有的玩具车,从功能区分,大概分为竞速车、翻转车、变形车、射弹车等。
其中,变形类玩具车,又分为手动变形、电动控制变形、以及机械触发变形。但无论是采用哪种变形,目前的变形类玩具车的变形方式均比较单一、比较传统,如手动拆装、转动、组装进行变形;又如电动的一键变形或多段变形;再如机械的碰撞变形等,其过程均是以如何变形功能来设计的,没有其他的功能体现。故容易造成玩法疲劳,使消费者失去玩耍乐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所述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提供了玩具的新结构、新玩法,趣味性强,视觉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包括:固定体、转动体、第一锁定装置、蓄能体、自转体、自转锁定装置、动作件和第二锁定装置,所述转动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固定体上,所述第一锁定装置用于将所述转动体锁止在所述固定体上,所述蓄能体连接在所述固定体和所述转动体之间,所述蓄能体构造成在所述转动体反转时蓄能,在所述第一锁定装置解锁时释能以带动所述转动体正转,所述自转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固定体或者所述转动体上,所述自转锁定装置用于锁止所述自转体,所述转动体相对所述固定体转动可触发所述自转锁定装置部分解锁或者完全解锁,所述动作件设在所述固定体和/或所述转动体上,所述第二锁定装置用于锁止所述动作件,触发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后,所述动作件产生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通过自转体和转动体可以进行连锁旋转,通过动作件可以使玩具进行动作变换,呈现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视觉效果好,趣味性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蓄能体驱动所述转动体正转至末端时,所述转动体触发所述第二锁定装置解锁。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动作件包括第一动作件,所述转动体和所述固定体中的一个上设有首动触发件,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第二锁定杆和第二锁定复位件,所述第二锁定复位件用于常驱动所述第二锁定杆锁住所述第一动作件,其中,所述第二锁定杆上设有首动反应部,所述首动反应部设在所述转动体和所述固定体中的另一个上,所述转动体相对所述固定体转动的过程中所述首动触发件触发所述首动反应部,使所述第二锁定杆释放所述第一动作件。
可选地,所述转动体反转至末端时,所述首动触发件避开所述首动反应部,所述转动体正转至末端时,所述首动触发件挤压所述首动反应部以使所述第二锁定杆活动。
可选地,所述首动触发件可活动地设置,设有所述第二锁定杆的所述转动体或所述固定体上设有导引部,在所述转动体转动至设定角度时,所述导引部将所述首动触发件导向所述首动反应部,在所述转动体转动至偏离所述设定角度时,所述导引部将所述首动触发件导向偏离所述首动反应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引部为导引槽,所述首动触发件构造成沿所述导引槽滑动,所述导引槽在延伸方向上深度不等。
可选地,所述首动触发件可伸缩地设置,所述首动触发件在反转时的迎风面形成为弧形的导引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动作件包括第二动作件,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第三锁定杆和第三锁定复位件,所述第三锁定复位件用于常驱动所述第三锁定杆锁住所述第二动作件,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件动作后触发所述第三锁定杆,使所述第三锁定杆释放所述第二动作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动作件设在所述固定体上,所述第二动作件设在所述转动体上,所述第二锁定装置还包括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固定体和所述转动体之间的次动触发件,所述第一动作件动作后触发所述次动触发件,所述次动触发件触发后带动所述第三锁定杆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次动触发件可伸缩地设在所述固定体内,所述次动触发件具有触发端和反应端,所述次动触发件构造成所述触发端常伸出所述固定体且所述反应端常缩入所述固定体,所述第一动作件动作后可触发所述触发端,使所述反应端伸出并触发所述第三锁定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锁定杆的一端设有从所述转动体内露出的抵压台,所述反应端通过挤压所述抵压台驱动所述第三锁定杆活动。
可选地,所述转动体的朝向所述固定体的表面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反应端的环形避让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固定体和转动体的一个角度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固定体和转动体的另一个角度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固定体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转动体和自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固定体、转动体和自转体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的固定体、转动体和自转体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9是图7中A部的结构放大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转动体和自转体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固定体拆出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固定体与转动体转动一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固定体、转动体和自转体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拆除上壳体的固定体、第三锁定杆和第三锁定复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第一锁定杆、第二锁定杆、第一动作件和次动触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第二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固定体和首动触发件在避让首动反应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固定体和首动触发件在挤压首动反应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第二动作件触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自转体的放大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的固定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玩具100、
固定体1、转动配合台11、第一穿孔12、内锁容槽13、导引槽14、夹持口15、第一触发位16、
转动体2、转动配合槽21、加厚台22、第一锁定槽221、滑槽23、首动触发件24、环形避让槽25、
第一锁定装置3、第一锁舌31、第一锁定杆32、第一锁定复位件33、第一磁吸件 34、
蓄能体4、蓄能壳41、转盘42、连接柱421、蓄能件43、蓄能齿轮组44、
转动限制组件5、不动定位件51、初位定位部511、终位定位部512、转动配合件 52、初位配合部521、终位配合部522、
自转体6、外锁槽61、自转轴62、
自转锁定装置7、内锁组件71、内锁杆711、滑块7111、内锁块712、外锁组件72、外锁杆721、外锁触发部722、自转驱动组件73、自转传动齿轮组731、扇形齿7311、自转齿7312、自转弹性件732、
动作件8、第一动作件81、第二动作件82、
第二锁定装置9、第二锁定杆91、首动反应部912、第二锁定复位件92、第三锁定杆93、第三锁定复位件94、次动触发件95、触发端951、反应端952、抵压台96、
第一装配部101、第三装配部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
如图1、图2、图3和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包括固定体1、转动体2、第一锁定装置3、蓄能体4、自转体6、自转锁定装置7、动作件8和第二锁定装置9。
转动体2可转动地设在固定体1上,体现出玩具100的可旋转的效果。第一锁定装置3用于将转动体2锁止在固定体1上,蓄能体4连接在固定体1和转动体2之间,蓄能体4构造成在转动体2反转时蓄能,在第一锁定装置3解锁时释能以带动转动体2正转。由此,当将转动体2相对于固定体1反转时,蓄能体4可以蓄能,转动体2转动一定角度后,第一锁定装置3可以将转动体2锁止在固定体1上,此时,转动体2与固定体1不发生相对转动,蓄能体4停止蓄能,同时,蓄能体4也被锁止,无法释能。当第一锁定装置3解锁后,蓄能体4可以释能,此时,蓄能体4可以带动转动体2正转。
自转体6可转动地设在固定体1或者转动体2上,也就是说,自转体6可以设在固定体1上进行转动,自转体6也可以设在转动体2上,跟随转动体2转动的同时进行自自转。
自转锁定装置7用于锁止自转体6,由此,自转体6在转动到一定角度后可以被自转锁定装置7限位不能够继续进行旋转。
转动体2相对固定体1转动可触发自转锁定装置7部分解锁或者完全解锁,由此,转动体2转动后自转体6才可以转动。转动体2的转动构成自转体6转动的关键之一,这种联动关系构建了玩具100的连锁动作机制,增加了玩具100的趣味性。
动作件8可以使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发生动作变换,动作件8设在固定体1上,或者动作件8设在转动体2上,或者固定体1和转动体2上均设有动作件8。第二锁定装置9用于锁止动作件8,第二锁定装置9未触发时动作件8保持稳定状态。
触发第二锁定装置9后,动作件8产生动作,例如,动作件8展开变形,或者动作件8枢转以使玩具100腾空翻转,由此,可以给玩家带来较大的视觉冲击,增加玩具100 的趣味性,当然,动作件8还可以有其他的动作变换,例如,动作件8可以发射出去,动作件8也可以产生声光效等,在这里对动作件8不做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通过自转体6和转动体2连锁动作,通过动作件8增加动作,呈现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视觉效果好,趣味性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蓄能体4驱动转动体2正转至末端时,转动体2触发第二锁定装置9解锁,也就是说,转动体2是动作件8的启动开关,由此可以使转动体2先进行转动,然后动作件8才开始发生连锁动作,增加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 的视觉效果。
具体地,转动体2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体1的正上方,转动体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大于或者等于固定体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这样转动体2整体面积较大,在转动体2上做造型或者在转动体2上设置动作件8,在视觉上动作变化大,互动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蓄能体4包括蓄能壳41、转盘 42和蓄能件43,蓄能壳41设在固定体1和转动体2中的一个上,转盘42可转动地设在蓄能壳41内,转盘42上设有连接柱421,连接柱421伸出蓄能壳41,且连接柱421 与固定体1和转动体2中的另一个相连。蓄能件43的一端与蓄能壳41相连,蓄能件43 的另一端与转盘42相连,转盘42相对蓄能壳41转动时蓄能件43的势能增加或者减小。
其中,转盘42相当于转动体2的转动轴,将转盘42设置在蓄能壳41内,一方面这种套设装配关系使转盘42与蓄能壳41之间不易脱离,另一方面二者的面接触配合保证了二者之间的转动运动关系,使转动体2在固定体1上转动可以更加平稳。另外,由于蓄能壳41将转盘42与其他部件阻隔开,二者之间不易受其他部件的干涉,因此转动可靠性可得到提高。
另外,当蓄能壳41设在固定体1上时,连接柱421连接转动体2;当蓄能壳41设在转动体2上时,连接柱421连接固定体1。下文中为简化说明,均以蓄能壳41设在固定体1上,连接柱421连接转动体2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地,蓄能件43可以为卷簧,蓄能件43也可以为弹力筋,有的实施例中,蓄能件43还可以是经特殊设置的活塞等。在图3和图4的示例中,蓄能件43为卷簧,卷簧设置在蓄能壳41内,从而蓄能壳41对卷簧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可选地,如图3所示,蓄能壳41内设有与转盘42相连的蓄能齿轮组44,由此,当转盘42相对于蓄能壳41发生转动时,转盘42可以带动蓄能齿轮组44运转,蓄能齿轮组44的运转使转盘42的动作得到了缓冲,转盘42的冲劲减小后转动稳定性可更高。
另外,蓄能齿轮组44在玩具100上还能起到减速的作用,使转动体2转动一圈的时间相对延长,这样一方面转动体2转动变慢了可以使其转动更加平稳,另一方面方便在转动体2上设置联动的结构,使联动的结构随转动体2的转动其产生的动作变化更容易呈现。这里蓄能齿轮组4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公开的齿轮组结构,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体1和转动体2中的一个上设有转动配合槽21,固定体1和转动体2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转动配合台11,转动配合台11配合在转动配合槽21内,连接柱421穿过转动配合槽21设置。
转动配合台11也相当于转动体2的转动轴,转动配合槽21和转动配合台11的配合,使固定体1和转动体2之间的接触面增大,而且转动配合槽21和转动配合台11的配合处与转动轴轴线距离大,转动体2可承载的弯矩大,从而保证转动的平稳性。另外,转动配合槽21与转动配合台11的配合能对蓄能体4起到封锁、保护作用。
在附图中,转动配合槽21设在转动体2上,转动配合台11设在固定体1上,转动配合台11上设有连接孔,从上方伸下来的连接柱421插入到连接孔内。可选地,连接也和连接柱421均为多个,有的连接孔和连接柱421为方形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固定体1和转动体2中的一个上在朝向另一个的表面设有加厚台22,加厚台22上设有第一锁定槽221,第一锁定装置3具有可伸入或者退出第一锁定槽221的第一锁舌31。当第一锁舌31伸入第一锁定槽221时,转动体2被锁定在固定体1上,当第一锁舌31退出第一锁定槽221时,转动体2可以相对于固定体1发生转动。
这里,在加厚台22上设置第一锁定槽221,而除加厚台22的位置,固定体1与转动体2之间的空隙较大,第一锁舌31从第一锁定槽221退出后,第一锁舌31不会对转动体2产生干涉。
在图4的示例中,第一锁舌31被触发后水平移动,第一锁舌31沿水平方向可卡入第一锁定槽221或者退出第一锁定槽221。加厚台22的设置,使第一锁舌31在触发后无需过多地竖向移动,这样有利于第一锁定装置3的竖向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体1上具有第一触发位16和第一穿孔12,第一锁定装置3设在固定体1内,第一锁定装置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触发位16处,第一锁定装置3的另一端从第一穿孔12处伸出以锁止转动体2,由此,当第一锁定装置3的一端在第一触发位16被触发时,第一锁定装置3的另一端可以解除对转动体2的锁定,使转动体2可以在蓄能体4的驱动下正转。
这里,第一触发位16指的是,外部要触发第一锁定装置3解锁需要在固定体1上触发的位置。而第一穿孔12的设置,使第一锁定装置3的一端能够从第一穿孔12处伸出固定体1,第一穿孔12对第一锁定装置3也能起到限位、支撑的作用。
可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锁定装置3包括第一锁定杆32、第一锁定复位件33和第一磁吸件34,第一锁定杆3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触发位16处,第一锁定杆32的另一端从第一穿孔12处伸出形成第一锁舌31,由此,通过第一锁舌31和转动体2的配合可以使转动体2被锁止在固定体1上,通过在第一触发位16触发第一锁定装置3可以使第一锁舌31释放转动体2,使转动体2可以转动。
第一锁定复位件33与第一锁定杆32相连以常驱动第一锁定杆32朝向第一触发位16活动,由此,当第一锁定杆32朝向第一触发位16伸入时,第一锁舌31可以锁定转动体2,当第一锁定杆32被触发离开第一触发位16时,第一锁定复位件33被压缩,第一锁舌31可以解除对转动体2的锁定,当停止对第一锁定杆32的触发,第一锁定复位件33回复弹性形变可以驱动第一锁定杆32朝向第一触发位16活动。
第一磁吸件34设在第一触发位16处,第一磁吸件34可以吸附玩具体,从而驱动第一锁定杆32离开第一触发位16,从而使第一锁定装置3解锁。
第一磁吸件34的设置,还能使玩具体保持在第一触发位16,营造出玩具100固定住外部玩具体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可玩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还包括转动限制组件5,转动限制组件5在水平面上与蓄能体4相错开,由此,可以使转动限制组件5与蓄能体4的功能互不干扰,有利于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的运转。转动限制组件5的设置有利于限制转动体1转动的角度范围,一方面避免转动体 1转动过渡导致蓄能体4的损坏,另一方面利用转动限制组件5可以触发玩具100的其他变化。
具体地,转动限制组件5包括不动定位件51和转动配合件52,不动定位件51设在固定体1上,转动配合件52设在转动体2上,转动配合件52在转动体2转动范围的两端均与不动定位件51配合,由此,可以使转动体2在反转到转动体2转动范围的一端尽头后,转动配合件52和不动定位件51的一侧配合以限制转动体2的反转,当转动体 2正转到转动体2转动范围的另一端尽头后,转动配合件52和不动定位件51的另一侧配合以限制转动体2的正转,从而使转动体2不能沿着一个方向无限旋转,有利于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的操作。转动体2的正转和反转,都是由不动定位件51和转动配合件52的配合来限制,使转动体2的转动角度范围控制在整圈内,而且能节约转动限制组件5的零件数量。
可选地,如图2、图6和图7所示,转动配合件52在转动体2的转动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初位配合部521和终位配合部522,不动定位件51在转动体2的转动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初位定位部511和终位定位部512,初位配合部521与初位定位部511相配合。由此,转动体2在转动范围的两个末端,转动配合件52与不动定位件 51之间均是具有配合关系的,稳定的配合关系使转动体2在转动范围的两个末端时,均相对固定体1较稳定,不会轻易晃动。
进一步地,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初位配合部521和终位配合部522形成为在转动配合件52的相对两侧开口的插槽,初位定位部511和终位定位部512形成为不动定位件51的相对两侧的插块,由此,当转动体2反转到末端后,转动配合件52的初位配合部521的插槽可以和不动定位件51的初位定位部511的插块配合,当转动体2正转到末端后,转动配合件52的终位配合部522的插槽可以和不动定位件51的终位定位部521的插块配合,插接的配合方式结构简单,而且插块插入和退出插槽容易,使转动体2转动到两个末端时,转动配合件52与不动定位件51之间配合容易,不易卡滞。
可选地,如图2和图7所示,在固定体1上可以形成有导引槽14,导引槽14可以和转动配合件52配合,使转动配合件52沿着导引槽14转动,有利于转动配合件52运动的稳定。进一步可选地,转动配合件52可伸缩地设置在转动体2上,初位配合部521 和终位配合部522这两个插槽,在转动配合件52的伸缩方向上是错开设置的,如图6 所示,转动配合件52在相对两侧开槽的位置处形成S形,导引槽14在转动配合件52 正转的转动方向上深度逐渐加深,可以使转动配合件52在正转到末端和反转到末端时,转动配合件52从转动体2内伸出的长度不同,从而在两个末端不同的插槽与不动定位件51上的插块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自转锁定装置7包括内锁组件71和外锁组件72,内锁组件71设在固定体1和转动体2之间,内锁组件71与自转体6 配合以锁止自转体6,由此,内锁组件71可以对自转体6的旋转方向进行限位,使自转体6无法转动。
转动体2相对固定体1转动可触发内锁组件71解锁,由此,转动体2的转动是自转体6转动的触发开关,转动体2的转动可以控制内锁组件71,使内锁组件71可以解除对自转体6的锁定。
外锁组件72设在自转体6所在的固定体1或者转动体2上,外锁组件72与自转体 6配合以锁止自转体6,由此,外锁组件72也可以对自转体6的旋转进行限位,使自转体6无法旋转。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转动体2转动只能使自转锁定装置7部分解锁,当外部触发外锁组件72,才能使自转锁定装置7完全解锁。
外锁组件72具有位于自转体6上的外锁触发部722,外锁触发部722触发后可以使外锁组件72解除对自转体6的锁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内锁组件71包括内锁杆711和内锁块712,内锁杆711和自转体6同设在固定体1和转动体2中的一个上,内锁杆711可摆动设置且一端与自转体6相配合,内锁块712设在固定体1和转动体2中的另一个上,第一锁定装置3锁止转动体2时内锁块712卡住内锁杆711,第一锁定装置3释放转动体2时内锁块712释放内锁杆7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自转体6设在转动体2上,内锁杆711设在转动体 2上,内锁块712设在固定体1上,当转动体2反转时,内锁杆711根随转动体2反转。当内锁块712与内锁杆711接触时,内锁块712可以对内锁杆711的反转进行限位,此时,内锁杆711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摆动,内锁杆711与自转体6配合的一端开始驱动自转体6进行一定程度的旋转,即内锁块712部分锁定自转体6。当转动体2继续反转时,在内锁块712的限位下使内锁杆711摆动到一个极限位置,使内锁杆711无法继续摆动,此时,内锁块712与内锁杆711配合将自转体6完全锁定,自转体6无法旋转。触发第一锁定装置3,使转动体2可以在固定体1上正转,此时,内锁块712释放内锁杆711,内锁杆711与自转体6配合的一端使自转体6可以以自转轴62为旋转中心自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9所示,自转锁定装置7包括自转驱动组件73,自转驱动组件73包括自转传动齿轮组731和自转弹性件732,自转传动齿轮组731设在内锁杆711和自转体6之间,由此,内锁杆711可以驱动自转传动齿轮组731,然后自转传动齿轮组731可以驱动自转体6旋转。
自转弹性件732用于在自转体6完全解锁时拉动内锁杆711转动,具体地,当内锁杆711在内锁块712的限位下摆动到一个极限位置时,内锁杆711被锁止,自转弹性件 732发生弹性形变而蓄能。当内锁块712释放内锁杆711后,内锁杆711在自转弹性件 732弹性力的驱动下开始摆动,然后内锁杆711驱动自转传动齿轮组731使自转体6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内锁杆711为扇形,自转传动齿轮组731包括扇形齿7311和自转齿7312,扇形齿7311形成在内锁杆711上,即扇形齿 7311形成在内锁杆711的扇形端面上。自转齿7312同轴设置在自转体6上,由此,自转齿7312可以和自转体6同轴旋转,当自转齿7312转动时可以带动自转体6旋转。
具体地,如图6和图10所示,内锁杆711和自转体6均设在转动体2上,转动体2 上设有滑槽23,内锁杆711的一端设有配合在滑槽23内的滑块7111,内锁块712可止抵在滑块7111上以卡住内锁杆711。滑块7111可以沿着滑槽23的轨迹运动,同时,滑槽23限定出了内锁杆711的摆动范围,当内锁杆711沿着滑槽23摆动时可以驱动自转体6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外锁组件72包括外锁杆721和外锁槽61,外锁杆721可活动地设在自转体6所在的固定体1或者转动体2上,外锁杆721构造成常朝向自转体6伸出,外锁槽61形成在自转体6上,自转体6在转动过程中外锁杆721可插入外锁槽61内,由此,外锁杆721和外锁槽61的配合可以限制自转体6的旋转。可选地,外锁杆721上设有弹簧,弹簧可以使外锁杆721朝向自转体6伸出,当挤压外锁杆721时,外锁杆721退出外锁槽61,同时弹簧被压缩蓄能。
外锁触发部722可活动地设在自转体6上,外锁触发部722触发时可将外锁杆721从外锁槽61内顶出。
当自转体6旋转时,外锁杆721收缩,当外锁槽61转动到外锁杆721的对应位置时,外锁杆721可以伸出与外锁槽61配合,然后自转体6被锁止,当外锁触发部722被触发时,外锁触发部722将外锁杆721从外锁槽61中顶出,外锁触发部722使外锁杆721 再次收缩,此时,自转体6被部分解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外锁槽61为多个,多个外锁槽61环绕自转轴62间隔开设置,自转体6内对应多个外锁槽61设置多个外锁触发部722,自转体6转动时外锁杆721可分别与多个外锁槽61配合,当触发外锁触发部722时,外锁杆721被多个外锁触发部722从相应地外锁槽61中顶出。
当外锁杆721与任意一个外锁槽61配合时,都能锁止自转体6。也就是说,自转体 6在转动的过程中,可被外锁杆721锁定多次,每次外锁杆721因卡入外锁槽61而锁止自转体6,可通过触发该外锁槽61内的外锁触发部722,使自转体6可再次转动,直到自转体6转动到极限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多个外锁槽61在周向上同一侧均设有渐深槽,每个渐深槽在朝向对应外锁槽61的方向上逐渐加深,由此,外锁杆721可以沿着朝向某个外锁槽61的方向上逐渐加深的渐深槽进入外锁槽61,一旦外锁杆721插入到该外锁槽61就不易再滑出该外锁槽61,直到外锁杆721被外锁触发部722顶出该外锁槽61。渐深槽的设置,使外锁杆721与外锁槽61的配合更加简单、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固定体1上设有内锁容槽13,内锁块712可活动地设在内锁容槽13内,且内锁块712构造成其一端常伸出内锁容槽 13,在转动体2反转至末端时内锁块712与滑块7111相配合以卡住内锁杆711,在转动体2正转至末端时滑块7111将内锁块712挤压进内锁容槽13内。
也就是说,当转动体2反转时,内锁块712伸出内锁容槽13,此时,内锁块712可以和滑块7111配合以锁止内锁杆711,当转动体2正转时,内锁块712不能够限制自转体6的转动,滑块7111可以驱动内锁块712收缩至内锁容槽13中以避让内锁杆711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动作件8包括翻转件、变形件和自转件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翻转件可以使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腾空翻转,变形件可以收缩和展开,使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的造型发生变化,自转件可以在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上自转,由此,动作件8可以使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具有多种动作类型,增加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的视觉效果,趣味性更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动作件8包括第一动作件81,转动体2和固定体1中的一个上设有首动触发件24,第二锁定装置9包括第二锁定杆 91和第二锁定复位件92,第二锁定复位件92用于常驱动第二锁定杆91锁住第一动作件81,其中,第二锁定杆91上设有首动反应部912,首动反应部912设在转动体2和固定体1中的另一个上,转动体2相对固定体1转动的过程中首动触发件24触发首动反应部912,使第二锁定杆91释放第一动作件81。
也就是说,第二锁定杆91可以锁定第一动作件81,使第一动作件81不会发生动作,当转动体2相对于固定体1转动时,首动触发件24可以触发首动反应部912,使第二锁定复位件92收缩,此时,第二锁定杆91可以释放第一动作件81,第一动作件81发生动作,然后第二锁定复位件92回复弹性形变可以驱动第二锁定杆91回复原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7所示,转动体2反转至末端时,首动触发件 24避开首动反应部912,由此,转动体2反转时,第一动作件81不会发生动作。
转动体2正转至末端时,如图18所示,首动触发件24挤压首动反应部912以使第二锁定杆91活动,由此,转动体2正转至末端时,第二锁定杆91被触发,使第二锁定杆91失去对第一动作件81的锁定,使第一动作件81发生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首动触发件24可活动地设置,由此,可以使转动体2反转至末端时,首动触发件24避开首动反应部912,转动体2 正转至末端时,首动触发件24挤压首动反应部912以使第二锁定杆91活动,可选地,首动触发件24上可设有弹簧,当转动体2反转至末端时可以压缩弹簧使首动触发件24 避开首动反应部912,转动体2正转至末端时,弹簧回复弹性形变驱动首动触发件24,首动触发件24挤压首动反应部912以使第二锁定杆91活动。
设有第二锁定杆91的转动体2或固定体1上设有导引部,在转动体2转动至设定角度时,导引部将首动触发件24导向首动反应部912,在转动体2转动至偏离设定角度时,导引部将首动触发件24导向偏离首动反应部912,由此,首动触发件24可以沿着导引部运动,可以使首动触发件24的运动更加稳定,首动触发件24与首动触发部配合,从而触发第二锁定杆91,使第一动作件81发生动作,通过导引部可以使手动触发件和首动反应部912的配合更加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导引部为导引槽14,首动触发件24构造成沿导引槽14滑动,导引槽14在延伸方向上深度不等,由此,可以使首动触发件24可以沿着深度不等的导引槽14实现首动触发件24的活动,例如,当首动触发件24在较浅的导引槽14位置时,可以使首动触发件24避开首动反应部912,当首动触发件24在较深的导引槽14位置时,可以使首动触发件24与首动反应部912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首动触发件24可伸缩地设置,首动触发件24在反转时的迎风面形成为弧形的导引面。由此,在转动体2反转时,首动触发件24可以通过导引面滑上固定体1,另外,通过导引面,可以使首动触发件24 的伸缩运动更加平稳,可靠性更高。
在图1-图21所示的示例中,首动触发件24与转动配合件52为一体件,即转动配合件52不仅起到定位转动体2的作用,还起到在转动体2转动一圈后触发第一动作件 81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6所示,动作件8包括第二动作件82,由此,可以使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发生多次动作变换,增加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 的视觉效果和娱乐效果。
第二锁定装置9包括第三锁定杆93和第三锁定复位件94,第三锁定复位件94用于常驱动第三锁定杆93锁住第二动作件82,其中,第一动作件81动作后触发第三锁定杆 93,使第三锁定杆93释放第二动作件82,由此,第一动作件81可以作为第二动作件 82的开关,当第一动作件81发生动作时可以触发第三锁定杆93,使第三锁定复位件94 收缩变形,从而使第三锁定杆93失去对第二动作件82的锁定,使第二动作件82发生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4、图16和图17所示,第一动作件81设在固定体1上,第二动作件82设在转动体2上,第二锁定装置9还包括可活动地设在固定体1和转动体2之间的次动触发件95,第一动作件81动作后触发次动触发件95次动触发件95触发后带动第三锁定杆93活动。
也就是说,第一动作件81的动作发生在固定体1上,当此第一动作件81发生动作后,第一动作件81可以触发次动触发件95,次动触发件95可以驱动第三锁定杆93,使第二动作件82发生动作,使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可以一次操作多次动作,操作简单,可玩性高,趣味性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次动触发件95可伸缩地设在固定体1内,由此,通过次动触发件95的活动可以触发第二锁定装置9。
次动触发件95具有触发端951和反应端952,次动触发件95构造成触发端951常伸出固定体1且反应端952常缩入固定体1,由此,次动触发件95构造成触发端951 常伸出固定体1,使第一动作件81可以轻易触发到次动触发件95,反应端952常缩入固定体1,使第三锁定杆93不会误碰到次动触发件95而误开启第二动作件82,提高了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运转的可靠性。
第一动作件81动作后可触发触发端951,使反应端952伸出并触发第三锁定杆93,由此,第一动作件81先发生动作变换,然后第一动作件81触发次动触发件95,次动触发件95可以活动至第三锁定杆93处,驱动第三锁定杆93挤压第三锁定复位件9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三锁定杆93的一端设有从转动体2内露出的抵压台96,反应端952通过挤压抵压台96驱动第三锁定杆93活动,由此,通过抵压台96的过渡作用可以使次动触发件95到第三锁定杆93发生变向,同时避免次动触发件95和第三锁定杆93的直接接触,保证可第三锁定杆93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抵压台96形成为环绕转动体2的转动轴设置的弧形,由此,反应端952可以沿着挤压台的弧形面运动,使次动触发件95 和第三锁定杆93的运动较为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转动体2的朝固定体1的表面上,设有用于避让反应端952的环形避让槽25,由此,反应端952可以穿过避让槽与抵压台 96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9所示,第二动作件82为多个,多个第二动作件82通过联动的多个第三锁定杆93锁定,由此,多个第二动作件82的同时动作变换可以增加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的视觉效果,趣味性强,例如,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可由图1变换成图19。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体1、转动体2、自转体6和动作件8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定位外部玩具体的装配部,由此,外部玩具体可以通过装配部装配到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上,使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具有捕捉玩具体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1所示,装配部包括设在固定体1上的第一装配部101,第一锁定装置3设在固定体1上,第一锁定装置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装配部101处,当玩具体配合在第一装配部101时触发第一锁定装置3解锁。
也就是说,玩具体可以作为触发第一锁定装置3的钥匙,当第一锁定装置3可以锁止转动体2时,将玩具体配合在第一装配部101,可以使玩具体触发第一锁定装置3,使第一锁定装置3解锁,增加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的捕捉玩具体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装配部包括设在转动体2上的第二装配部,转动体2转动过程中玩具体可配合在第二装配部处,由此,可以使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 具有更多的操作方法,使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的可玩性更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装配部为磁吸件、夹持扣和卡扣件中的至少一个,由此,玩具体可以吸附在装配部上,或者夹持在装配部上,或者卡接在装配部上,使玩具体和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具有更多的组合方式,可操作性强,当然,装配部还可以有其他的形式,这里对装配部的形式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21所示,装配部形成在固定体1和/或转动体2上的夹持口15,固定体1和/或转动体2上设有用于将玩具体吸合在夹持口15 的磁吸件,由此,玩具体可以在夹持口15处与磁吸件吸合,以与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100配合在一起。
如图20所示,装配部包括设在自转体6上的第三装配部103,自转体6转动过程中玩具体可配合在第三装配部103处,由此,玩具体可以与自转体6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自转锁定装置7的外锁触发部722 延伸至第三装配部103,当玩具体配合在第三装配部103时触发自转锁定装置7解锁,由此,自转锁定装置7可以解除对自转体6的锁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一些示例”、“进一步地”和“可选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体;
转动体,所述转动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固定体上;
第一锁定装置,所述第一锁定装置用于将所述转动体锁止在所述固定体上;
蓄能体,所述蓄能体连接在所述固定体和所述转动体之间,所述蓄能体构造成在所述转动体反转时蓄能,在所述第一锁定装置解锁时释能以带动所述转动体正转;
自转体,所述自转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固定体或者所述转动体上;
自转锁定装置,所述自转锁定装置用于锁止所述自转体,所述转动体相对所述固定体转动可触发所述自转锁定装置部分解锁或者完全解锁;
动作件,所述动作件设在所述固定体和/或所述转动体上;
第二锁定装置,所述第二锁定装置用于锁止所述动作件,触发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后,所述动作件产生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能体驱动所述转动体正转至末端时,所述转动体触发所述第二锁定装置解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件包括第一动作件,所述转动体和所述固定体中的一个上设有首动触发件,
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第二锁定杆和第二锁定复位件,所述第二锁定复位件用于常驱动所述第二锁定杆锁住所述第一动作件,其中,
所述第二锁定杆上设有首动反应部,所述首动反应部设在所述转动体和所述固定体中的另一个上,所述转动体相对所述固定体转动的过程中所述首动触发件触发所述首动反应部,使所述第二锁定杆释放所述第一动作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反转至末端时,所述首动触发件避开所述首动反应部,所述转动体正转至末端时,所述首动触发件挤压所述首动反应部以使所述第二锁定杆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动触发件可活动地设置,设有所述第二锁定杆的所述转动体或所述固定体上设有导引部,在所述转动体转动至设定角度时,所述导引部将所述首动触发件导向所述首动反应部,在所述转动体转动至偏离所述设定角度时,所述导引部将所述首动触发件导向偏离所述首动反应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部为导引槽,所述首动触发件构造成沿所述导引槽滑动,所述导引槽在延伸方向上深度不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动触发件可伸缩地设置,所述首动触发件在反转时的迎风面形成为弧形的导引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件包括第二动作件,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第三锁定杆和第三锁定复位件,所述第三锁定复位件用于常驱动所述第三锁定杆锁住所述第二动作件,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件动作后触发所述第三锁定杆,使所述第三锁定杆释放所述第二动作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作件设在所述固定体上,所述第二动作件设在所述转动体上,所述第二锁定装置还包括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固定体和所述转动体之间的次动触发件,所述第一动作件动作后触发所述次动触发件,所述次动触发件触发后带动所述第三锁定杆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动触发件可伸缩地设在所述固定体内,所述次动触发件具有触发端和反应端,所述次动触发件构造成所述触发端常伸出所述固定体且所述反应端常缩入所述固定体,所述第一动作件动作后可触发所述触发端,使所述反应端伸出并触发所述第三锁定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锁定杆的一端设有从所述转动体内露出的抵压台,所述反应端通过挤压所述抵压台驱动所述第三锁定杆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的朝向所述固定体的表面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反应端的环形避让槽。
CN201821048743.6U 2018-06-29 2018-06-29 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60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8743.6U CN208660343U (zh) 2018-06-29 2018-06-29 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8743.6U CN208660343U (zh) 2018-06-29 2018-06-29 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60343U true CN208660343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25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4874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60343U (zh) 2018-06-29 2018-06-29 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603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01543A1 (zh) * 2018-06-29 2020-01-02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可旋转的玩具
CN111013877A (zh) * 2019-12-28 2020-04-17 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喷涂生产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01543A1 (zh) * 2018-06-29 2020-01-02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可旋转的玩具
CN111013877A (zh) * 2019-12-28 2020-04-17 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喷涂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60343U (zh) 可自转连锁动作的玩具
CN208582978U (zh) 可自转夹持的玩具
CN206587414U (zh) 组合玩具
KR102290196B1 (ko) 다방향 발사기
CN208582979U (zh) 可连锁动作的夹持玩具
CN105999712B (zh) 一种陀螺
CN200977396Y (zh) 一种具攻击性的带飞轮玩具陀螺
WO2019169654A1 (zh) 一种弹射玩具
CN110711391A (zh) 加速玩具系统
CN206587402U (zh) 变形玩具车
CN208493237U (zh) 可触发自转的玩具
CN201120144Y (zh) 一种玩具陀螺的触发攻击装置
WO2024094161A1 (zh) 一种陀螺玩具球
CN209596559U (zh) 多向结合的变形玩具
CN110251963A (zh) 可与多物体结合的变形玩具和具有其的玩具套装
CN212416968U (zh) 一种陀螺玩具
CN110251957A (zh) 可旋转的玩具
CN212491514U (zh) 陀螺玩具
CN208865168U (zh) 一种陀螺
CN105833530B (zh) 一种陀螺
CN210121338U (zh) 反攻陀螺
CN209475576U (zh) 可组合变形的玩具套装
CN207545822U (zh) 单体变形车及合体车
CN208426635U (zh) 一种陀螺
CN110270107B (zh) 叠加陀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