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5168U - 一种陀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陀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865168U CN208865168U CN201821564604.9U CN201821564604U CN208865168U CN 208865168 U CN208865168 U CN 208865168U CN 201821564604 U CN201821564604 U CN 201821564604U CN 208865168 U CN208865168 U CN 2088651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p point
- gyro
- axis
- rod piece
- p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陀螺,其属于玩具领域,包括以从转动自如的第一陀尖切换为第二陀尖的方式构成的可沿轴孔滑动的中轴和与中轴滑动配合的杆件;中轴的下端为第一陀尖,轴孔下端的外沿为第二陀尖;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陀螺以第一陀尖或者第二陀尖旋转;在外力撞击杆件的第一端时,杆件推动中轴沿第一方向滑动,使得第一陀尖缩回轴孔,从而陀螺以第二陀尖旋转;在外力撞击杆件的第二端时,杆件推动中轴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滑动,使得第一陀尖伸出轴孔,从而陀螺以第一陀尖旋转。在战斗撞击中,当杆件受到撞击时能够带动中轴滑动,从而使陀尖在第一陀尖和第二陀尖之间切换,改变陀螺在球面战斗盘上的运动轨迹,使得陀螺的对战过程更精彩生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陀螺。
背景技术
陀螺作为一种竞技性和娱乐性玩具,以其多变的玩法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现有的玩具陀螺,其基本玩法是通过陀螺发射器将陀螺发射到平面上,然后陀螺转动,或者是直接在陀螺内安装电机,通过电机驱动陀螺旋转。进一步的玩法是通过双方转动互攻来进行竞赛,以此提高玩耍的乐趣。在竞赛时,胜败的关键在于陀螺转速、转动时的平稳性及攻击角度。
然而现有的陀螺一般只有一个陀尖,在使用过程中,其运行轨迹较单一,趣味性较低,已不能满足目前儿童在游戏或比赛中的要求;且由于其陀尖是固定装在螺座上或固定装在螺座内的中轴体上,在平面上转动的过程中或在转动互攻时陀尖的伸出长度和陀尖的形状是固定不变的,运行轨迹单一,因此陀螺受到撞击时平稳性较差,攻击力不强,降低了消费者的玩耍兴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陀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陀螺的陀尖运行轨迹单一、撞击平稳性差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陀螺,包括以从转动自如的第一陀尖切换为第二陀尖的方式构成的可沿轴孔滑动的中轴和与所述中轴滑动配合的杆件;所述中轴的下端为第一陀尖,所述轴孔下端的外沿为第二陀尖;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陀螺以第一陀尖或者第二陀尖旋转;在外力撞击所述杆件的第一端时,所述杆件推动所述中轴沿第一方向滑动,使得第一陀尖缩回所述轴孔,从而所述陀螺以第二陀尖旋转;在外力撞击所述杆件的第二端时,所述杆件推动所述中轴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滑动,使得第一陀尖伸出所述轴孔,从而所述陀螺以第一陀尖旋转。
其中,所述轴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重合,所述杆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其中,所述陀螺还包括固定设置的面盖和底盖,所述中轴设置于所述面盖和所述轴套的中心处,所述杆件设置于所述面盖和所述底盖之间。
其中,所述底盖的中心处可拆卸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孔开设于所述轴套上。
其中,所述杆件的中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包括第一平面和与所述第一平面呈台阶设置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通过斜面平滑过渡;所述中轴上环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端面与所述限位面抵接配合。
其中,所述凸起的下端面与所述限位面抵接配合,所述凸起与所述面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其中,所述凸起的上端面与所述限位面抵接配合,所述凸起与所述轴套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其中,所述杆件的至少一端露出所述陀螺的外侧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陀尖为球面陀尖。
其中,所述第二陀尖的表面为平圆柱面、斜圆柱面或者曲线面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陀螺,在战斗撞击中,陀螺在转动情况下,当杆件受到撞击时,带动中轴滑动,从而使陀螺的陀尖在第一陀尖和第二陀尖之间变换;通过不停地碰撞,陀螺的陀尖不规则地改变,从而改变陀螺在球面战斗盘上的运动轨迹;当第一陀尖伸出轴孔外时,陀螺在球面战斗盘的盘底转动,处于防守状态;当第一陀尖缩回轴孔内时,轴孔下端的外沿成为陀螺的陀尖,由于球面战斗盘和第二陀尖接触点的改变使得陀螺在球面战斗盘的壁面上游走,处于攻击状态;多变的运动轨迹,使得陀螺在球面战斗盘内对战的过程中更精彩生动,增强趣味性和娱乐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陀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陀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陀螺在球面战斗盘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陀螺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其中中轴伸出轴套;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陀螺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其中中轴缩回轴套;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陀螺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陀螺的面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陀螺的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陀螺的飞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陀螺的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陀螺的中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陀螺的第一种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陀螺的第二种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陀螺的第三种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陀螺的第四种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陀螺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其中中轴伸出轴套;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陀螺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其中中轴缩回轴套;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陀螺的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剖视图。
图中:
1、面盖;11、凸柱;12、螺旋面;
2、底盖;21、卡孔;22、滑道;23、限位凸缘;
3、轴套;31、第二陀尖;32、凸出部;
4、中轴;41、第一陀尖;42、凸起;421、下端面;422、上端面;
5、杆件;51、第一端;52、第二端;53、第一平面;54、第二平面;55、斜面;
6、释放件;
7、飞轮;71、凸盘;72、通孔;
8、第一弹簧;
9、第二弹簧;
10、球面战斗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陀螺,包括固定设置的面盖1和底盖2,面盖1和底盖2的中心处设置有可沿第一方向滑动的中轴4,底盖2的中心处设置有轴孔,中轴4穿设于轴孔内且可沿轴孔滑动,第一方向即轴孔的延伸方向,中轴4的下端为第一陀尖41;面盖1和底盖2之间设置有杆件5,杆件5可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二方向滑动且与中轴4滑动配合,杆件5沿第二方向滑动推动中轴4沿第一方向滑动,使得第一陀尖41伸出或者缩回轴孔,陀螺的陀尖在第一陀尖41和第二陀尖31之间切换,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在战斗撞击中,陀螺在转动情况下,当杆件5受到撞击时,杆件5沿第二方向滑动,带动中轴4沿第一方向滑动,从而使陀螺的陀尖在第一陀尖41和第二陀尖31之间变换;通过不停地碰撞,陀螺的陀尖不规则地改变,从而改变陀螺在球面战斗盘10上的运动轨迹;当第一陀尖41伸出轴孔外时,陀螺在球面战斗盘10的盘底转动,处于防守状态;当第一陀尖41缩回轴孔内时,轴孔下端的外沿成为陀螺的陀尖,由于球面战斗盘10和第二陀尖31接触点的改变使得陀螺在球面战斗盘10的壁面上游走,处于攻击状态;多变的运动轨迹,使得陀螺在球面战斗盘10内对战的过程中更精彩生动,增强趣味性和娱乐性。
当然,也可以在底盖2的中心处设置轴套3,轴孔开设于轴套3上。
在安装完成后,杆件5的至少一端露出陀螺的外侧表面,以便于杆件5能够受到撞击。当杆件5的第一端51露出陀螺的外侧表面时,第一端51受到撞击,则杆件5沿第二方向滑动,使得杆件5的第二端52露出陀螺的外侧表面,第二端52受到撞击时,则杆件5沿第二方向的反方向滑动,如此循环,杆件5沿第二方向滑动进而带动中轴4缩回或者伸出轴套3。
面盖1的上端连接有释放件6,便于旋转陀螺。面盖1和底盖2之间设置有飞轮7,用于加强陀螺主体的稳定性及持久性。发射时,飞轮7随陀螺主体同步转动,由于其具有较大转动惯量,能够把陀螺旋转时的动能储存起来;当陀螺的陀尖着地时,飞轮7将能量释放出来,使陀螺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旋转。
参见图6至图9,面盖1上绕中心设置有若干个凸柱11,底盖2上与凸柱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孔21,飞轮7上与凸柱11对应的位置凸盘71,凸盘71上开设有通孔72,凸柱11穿过通孔72与卡孔21卡接,进而使得凸盘71夹设于面盖1和底盖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面盖1上绕中心设置有四个凸柱11。
参见图4和图8,底盖2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杆件5的滑道22,滑道22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凸缘23。杆件5的下端与底盖2接触,当杆件5的端部受到撞击时,由于限位凸缘23的限位作用,使得杆件5在滑道22内滑动。
参见图1和图7,面盖1的上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面12,便于安装释放件6。通过转动释放件6,带动陀螺转动。释放件6可以由手动释放,也可以由释放器释放,在此不作限制。
参见图10和图11,杆件5的中部开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限位面,限位面包括第一平面53和与第一平面53呈台阶设置的第二平面54,第一平面53与第二平面54之间通过斜面55平滑过渡。
中轴4上环设有凸起42,凸起42的端面与限位面抵接配合。凸起42的端面可以与第一平面53抵接,当杆件5沿第二方向滑动时,由于限位面推动中轴4移动,使得凸起42沿斜面55滑动至凸起42的端面与第二平面54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42的下端面421与限位面抵接配合,凸起42与面盖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8。面盖1内设有第一台阶部,第一弹簧8的一端与凸起42的上端面422抵接,另一端与第一台阶部抵接。凸起42的下端面421即凸起42上靠近第一陀尖41的端面。
当中轴4的第一陀尖41伸出轴套3时,凸起42的下端面421与第一平面53抵接;当杆件5的第一端51受到撞击,沿第二方向滑动时,限位面推动中轴4沿第一方向滑动,使得凸起42沿斜面55滑动至凸起42的端面与第二平面54抵接,第一弹簧8被压缩,中轴4的第一陀尖41缩回轴套3,第二陀尖31代替第一陀尖41;当杆件5的第二端52受到撞击时,在第一弹簧8的恢复力的作用下,使得凸起42沿斜面55滑动至凸起42的端面与第一平面53抵接,中轴4的第一陀尖41伸出轴套3。第一平面53和第二平面54的设置,便于对中轴4在第一方向上限位。
第一陀尖41为球面陀尖。在球面陀尖时,陀螺能够静静地在球面战斗盘10的盘底转动,处于防守状态。
当第一陀尖41与球面战斗盘10接触时,由于第一陀尖41为球面陀尖,陀螺与球面战斗盘10的凹球面的接触点位于中轴4的中心线上,从而使得陀螺只会在球面战斗盘10的底端静静转动。
参见图4、图12至图15,轴套3与底盖2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与更换。轴套3的侧面设置有凸出部32,凸出部32的下端面与底盖2抵接,轴套3的上端面与杆件5抵接。轴套3与底盖2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与更换。当然,轴套3也可以与底盖2一体设置。
轴套3的下端的外沿作为第二陀尖31,其形状进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形状的第二陀尖31使得陀螺的运动轨迹不同,丰富陀螺功能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当第二陀尖31磨损后,或者想改变陀螺的轨迹时,均可以更换轴套3。
第二陀尖31的表面为平圆柱面、斜圆柱面或者曲线面中的一种。当第二陀尖31为曲线面时,可以为凹圆柱面。当然,第二陀尖31的表面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在此不作限制。
当第二陀尖31与球面战斗盘10接触时,由于轴套3的下端的外沿偏离中轴4的中心线,因此使得陀螺变成一个陀尖偏离陀螺中心线的陀螺,从而使陀螺在球面战斗盘10的凹球面内绕球面战斗盘10的中心线转动。
实施例二
图16至图19示出了实施例二,其中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区别之处在于,凸起42的上端面422与限位面抵接配合,凸起42与轴套3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9。
轴套3内设有第二台阶部,第二弹簧9的一端与凸起42的下端面421抵接,另一端与第二台阶部抵接。
当中轴4的第一陀尖41缩回轴套3时,凸起42的上端面422与第一平面53抵接;当杆件5的第一端51受到撞击,沿第二方向滑动时,限位面推动中轴4沿第一方向滑动,使得凸起42沿斜面55滑动至凸起42的端面与第二平面54抵接,第二弹簧9被压缩,中轴4的第一陀尖41伸出轴套3;当杆件5的第二端52受到撞击时,在第二弹簧9的恢复力的作用下,使得凸起42沿斜面55滑动至凸起42的端面与第一平面53抵接,中轴4的第一陀尖41缩回轴套3,第二陀尖31代替第一陀尖41。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陀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从转动自如的第一陀尖切换为第二陀尖的方式构成的可沿轴孔滑动的中轴和与所述中轴滑动配合的杆件;
所述中轴的下端为第一陀尖,所述轴孔下端的外沿为第二陀尖;
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陀螺以第一陀尖或者第二陀尖旋转;
在外力撞击所述杆件的第一端时,所述杆件推动所述中轴沿第一方向滑动,使得第一陀尖缩回所述轴孔,从而所述陀螺以第二陀尖旋转;
在外力撞击所述杆件的第二端时,所述杆件推动所述中轴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滑动,使得第一陀尖伸出所述轴孔,从而所述陀螺以第一陀尖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重合,所述杆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陀螺还包括固定设置的面盖和底盖,所述中轴设置于所述面盖和所述底盖的中心处,所述杆件设置于所述面盖和所述底盖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中心处可拆卸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孔开设于所述轴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的中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包括第一平面和与所述第一平面呈台阶设置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通过斜面平滑过渡;
所述中轴上环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端面与所述限位面抵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下端面与所述限位面抵接配合,所述凸起与所述面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上端面与所述限位面抵接配合,所述凸起与所述轴套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的至少一端露出所述陀螺的外侧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陀尖为球面陀尖。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陀尖的表面为平圆柱面、斜圆柱面或者曲线面中的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64604.9U CN208865168U (zh) | 2018-09-25 | 2018-09-25 | 一种陀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64604.9U CN208865168U (zh) | 2018-09-25 | 2018-09-25 | 一种陀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865168U true CN208865168U (zh) | 2019-05-17 |
Family
ID=66468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564604.9U Active CN208865168U (zh) | 2018-09-25 | 2018-09-25 | 一种陀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865168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14383A (zh) * | 2019-08-09 | 2019-10-11 | 广州市三宝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 一种陀螺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
CN110947185A (zh) * | 2018-09-25 | 2020-04-03 | 广州市三宝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 一种陀螺 |
CN111001165A (zh) * | 2019-12-31 | 2020-04-14 | 广州市三宝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 一种陀螺及陀螺对抗方法 |
CN114307176A (zh) * | 2021-12-30 | 2022-04-12 | 广州市三宝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 陀螺盖及陀螺玩具 |
-
2018
- 2018-09-25 CN CN201821564604.9U patent/CN20886516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47185A (zh) * | 2018-09-25 | 2020-04-03 | 广州市三宝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 一种陀螺 |
CN110314383A (zh) * | 2019-08-09 | 2019-10-11 | 广州市三宝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 一种陀螺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
CN110314383B (zh) * | 2019-08-09 | 2024-06-11 | 广州市三宝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 一种陀螺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001165A (zh) * | 2019-12-31 | 2020-04-14 | 广州市三宝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 一种陀螺及陀螺对抗方法 |
CN114307176A (zh) * | 2021-12-30 | 2022-04-12 | 广州市三宝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 陀螺盖及陀螺玩具 |
CN114307176B (zh) * | 2021-12-30 | 2024-06-07 | 广州市三宝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 陀螺盖及陀螺玩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865168U (zh) | 一种陀螺 | |
CN103566593B (zh) | 一种可弹跳的玩具陀螺 | |
US8057276B2 (en) | Toy | |
CN104998416A (zh) | 一种旋转玩具游戏装置 | |
CN200977396Y (zh) | 一种具攻击性的带飞轮玩具陀螺 | |
CN204699385U (zh) | 一种陀尖可伸缩的玩具陀螺 | |
CN208426634U (zh) | 一种陀螺 | |
US6520827B1 (en) | Spinning top | |
CN107185248A (zh) | 一种可变形的陀螺玩具 | |
US20160089613A1 (en) | Mechanical Spinning Robot Toy | |
CN208582978U (zh) | 可自转夹持的玩具 | |
CN105833530B (zh) | 一种陀螺 | |
US750134A (en) | Percy a | |
CN205699414U (zh) | 一种陀螺 | |
JP2011206509A (ja) | 操作コマと、操作コマを使ったサッカー遊戯具、スラローム遊戯具、喧嘩ゴマ遊戯具、およびジャンプ遊戯具 | |
CN107008015A (zh) | 一种新型可控攻击型玩具陀螺 | |
CN106799054B (zh) | 一种儿童益智玩具 | |
CN208426635U (zh) | 一种陀螺 | |
CN203540045U (zh) | 一种可弹跳的玩具陀螺 | |
CN110604922B (zh) | 一种陀螺 | |
US3148882A (en) | Baseball game-board device | |
CN206980073U (zh) | 一种新型可控攻击型玩具陀螺 | |
CN208582979U (zh) | 可连锁动作的夹持玩具 | |
US10814217B2 (en) | Spinning toy | |
CN203540043U (zh) | 一种转动持久的玩具陀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