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57606U - 一种车载式抛撒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式抛撒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57606U
CN208657606U CN201821361287.0U CN201821361287U CN208657606U CN 208657606 U CN208657606 U CN 208657606U CN 201821361287 U CN201821361287 U CN 201821361287U CN 208657606 U CN208657606 U CN 208657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feeder
motor
cabinet
vehicular
she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612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臧国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Three Hop East Lin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Three Hop East Lin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Three Hop East Lin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Three Hop East Lin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612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57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57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57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式抛撒设备,包括卡车底盘和安装于卡车底盘上的抛撒机构;所述抛撒机构包括安装于车架上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左右并排设置有支撑于箱体前后侧壁的左搅龙和右搅龙,所述左搅龙和右搅龙均对应配有驱动左搅龙和右搅龙转动的马达,所述箱体左侧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料室,所述出料室内设置有支撑于出料室前后侧壁的轮锤抛料机,所述轮锤抛料机的前端配有驱动轮锤抛料机转动的抛料马达。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现有车载式抛撒设备能耗高、机动性差、造价高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式抛撒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式抛撒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牲畜养殖特别是牛羊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已经成为必然,其给广大养殖户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给牛卧床更换垫料是养殖场必须操作的步骤,传统的人工饲料搅拌的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因此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中已被逐渐淘汰,车载式抛撒设备成为众多养殖户的青睐。
现有车载式抛撒设备按照配套动力来源分为两种:牵引式和车载式。其中车载式抛撒设备近几年逐渐兴起,搭载在二类车底盘上,借助于原车的动力进行运转,但是现有车载式抛撒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能耗高、机动性差、造价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式抛撒设备,其针对目前各类牧场车载式抛撒设备工作中出现的能耗高、机动性差、造价高等问题对现有结构进行了多次改造,对配套的部件也进行了多次升级,对原车动力的取力点也进行了多次的变更,最终推出了一种车载式抛撒设备,其极大的提高了牧场的整体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式抛撒设备,包括卡车底盘和安装于卡车底盘上的抛撒机构;
所述卡车底盘包括驾驶室和连接在驾驶室后方的车架,所述驾驶室和车架连接支撑于前桥和后桥上,所述驾驶室的底部安装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前端连接有液压油泵,所述发动机的后端依次连接变速箱、传动轴和后桥;
所述抛撒机构包括安装于车架上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左右并排设置有支撑于箱体前后侧壁的左搅龙和右搅龙,所述左搅龙和右搅龙均对应配有驱动左搅龙和右搅龙转动的马达,所述箱体左侧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料室,所述出料室内设置有支撑于出料室前后侧壁的轮锤抛料机,所述轮锤抛料机的前端配有驱动轮锤抛料机转动的抛料马达,所述出料室的出料口配有由液压油缸控制启闭的箱门;
所述马达、抛料马达和液压油缸均通过液压管路和位于驾驶室内的液压多路阀以及连接于发动机前端的液压油泵与设置于箱体前侧的液压油箱相连。
优选地,所述左搅龙和右搅龙均对应配有两个马达即前马达和后马达,所述前马达和后马达均对应安装在左搅龙和右搅龙的前后端上。
优选地,所述左搅龙和右搅龙均对应配有一个马达即前马达或后马达,所述前马达或后马达均对应安装在左搅龙和右搅龙的前端或后端上。
优选地,所述轮锤抛料机包括转动轴和均匀设置有转动轴上的多个轮锤式抛撒叶。
优选地,所述轮锤式抛撒叶前端的体积要比后端大,且每个轮锤式抛撒叶与转动轴均是活动式连接,所有轮锤式抛撒叶在转动轴上呈螺旋或左右对称排列。
优选地,所述箱体后侧靠近左侧设置有从下往上连接至箱体顶部的爬梯。
优选地,所述箱体前侧还设置有箱门开启高度指示标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式抛撒设备,工作原理为:
位于驾驶室下方的发动机给整车提供动力,发动机前端连接的液压油泵给抛撒机构提供动力,发动机后端依次连接的变速箱、传动轴和后桥给整车提供行走动力;具体地,发动机带动前端的液压油泵将位于箱体前侧的液压油箱里的液压油转换成高压动能,通过液压管路的连接输送到于驾驶室内的液压多路阀处,然后人工操作液压多路阀阀将带有动能的液压油再通过液压管路调配给前马达、后马达、抛料马达和液压油缸,进而实现左搅龙、右搅龙、轮锤抛料机和箱门的对应动作功能;
箱体安装在车架上,箱体底部左右并排两条搅龙,绞龙的旋转通过其前端和或后端的液压马达提供动力,其作用是将箱体内的物料向出料室移动,出料室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由液压油缸控制启闭的箱门,以便于运输当中封闭箱体出料口和抛料时控制出料口的出料量;
出料室位于箱体的左侧下部中间位置,出料室内安装有由抛料马达驱动的轮锤式抛料机,如此一来物料从出料室出来时经过轮锤式抛料机便被抛撒出去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二类卡车底盘作为载体,提高了设备的移动性,也降低了设备整体造价;
2)双搅龙式传动方式在简化设备结构的同时增强了搅拌力度,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
3)箱体底部双搅龙的布局提高了箱体内的空间利用率,即减少了物料堆积箱体内部拐角处进而造成空间的浪费;
4)抛料机利用轮锤的方式抛撒物料不但能够将物料成扇面分布,使物料均匀抛撒,也能够实现抛撒多种粘结度不同的物料,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载式抛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车载式抛撒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载式抛撒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驾驶室;3.液压油泵;4.发动机;5.前桥;6.变速箱;7.传动轴;8.后桥;9.车架;11.液压多路阀;12.料门开启高度指示标尺;13.液压油箱;14.前马达;15.抛料马达;16.轮锤抛料机;16a.转动轴;16b.轮锤式抛撒叶;17.箱体;18.液压油缸;19.爬梯;20.后马达;21.右搅龙;22.左搅龙;23.出料室;24.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车载式抛撒设备,包括卡车底盘和安装于卡车底盘上的抛撒机构;
所述卡车底盘包括驾驶室1和连接在驾驶室1后方的车架9,所述驾驶室1和车架9连接支撑于前桥5和后桥8上,所述驾驶室1的底部安装有发动机4,所述发动机4的前端连接有液压油泵3,所述发动机4的后端依次连接变速箱6、传动轴7和后桥8;
所述抛撒机构包括安装于车架9上的箱体17,所述箱体17的底部左右并排设置有支撑于箱体前后侧壁的左搅龙22和右搅龙21,所述左搅龙22和右搅龙21的前或和后端均对应配有驱动左搅龙22和右搅龙21转动的前马达14或和后马达20,在此左搅龙22和右搅龙21所配的马达个数可以是各有两个还可以是各有一个或前后两端设置或前或后一端设置;所述箱体17左侧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料室23,所述出料室23内设置有支撑于出料室前后侧壁的轮锤抛料机16,所述轮锤抛料机16的前端配有驱动轮锤抛料机16转动的抛料马达15,所述出料室23的出料口配有由液压油缸18控制启闭的箱门24;
所述前马达14、后马达20、抛料马达15和液压油缸18均通过液压管路和位于驾驶室1内的液压多路阀11以及连接于发动机4前端的液压油泵3与设置于箱体前侧的液压油箱13相连。具体地,所述发动机4带动前端的液压油泵3将位于箱体前侧的液压油箱13里的液压油转换成高压动能,通过液压管路的连接输送到于驾驶室1内的液压多路阀11处,然后人工操作液压多路阀阀11将带有动能的液压油再通过液压管路调配给前马达14、后马达20、抛料马达15和液压油缸18,进而实现左搅龙22、右搅龙21、轮锤抛料机16和箱门25的对应动作功能。
优选地,所述轮锤抛料机16包括转动轴16a和均匀设置有转动轴16a上的多个轮锤式抛撒叶16b。
优选地,所述轮锤式抛撒叶16b前端的体积要比后端大,且每个轮锤式抛撒叶16b与转动轴16a均是活动式连接,所有轮锤式抛撒叶16b在转动轴16a上呈螺旋或左右对称排列,进而实现动态平衡。
优选地,所述箱体17后侧靠近设置有从下往上连接至箱体顶部的爬梯19,其作用是便于操作人员观看箱体内部物料的情况或进入箱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箱体17前侧还设置有料门开启高度指示标尺12,其作用是便于操作人员观看出料室23内部料门的开启大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式抛撒设备,工作原理为:
位于驾驶室1下方的发动机4给整车提供动力,发动机4前端连接的液压油泵3给抛撒机构提供动力,发动机4后端依次连接的变速箱6、传动轴7和后桥8给整车提供行走动力;具体地,发动机4带动前端的液压油泵3将位于箱体前侧的液压油箱13里的液压油转换成高压动能,通过液压管路的连接输送到于驾驶室1内的液压多路阀11处,然后人工操作液压多路阀阀11将带有动能的液压油再通过液压管路调配给前马达14、后马达20、抛料马达15和液压油缸18,进而实现左搅龙22、右搅龙21、轮锤抛料机16和箱门25的对应动作功能;
箱体17安装在车架9上,箱体17底部左右并排两条搅龙,绞龙的旋转通过其前端和或后端的液压马达提供动力,其作用是将箱体内的物料向出料室移动,出料室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由液压油缸18控制启闭的箱门24,以便于运输当中封闭箱体出料口和抛料时控制出料口的出料量;
出料室23位于箱体17的左侧下部中间位置,出料室23内安装有由抛料马达20驱动的轮锤式抛料机16,如此一来物料从出料室23出来时经过轮锤式抛料机16便被抛撒出去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二类卡车底盘作为载体,提高了设备的移动性,也降低了设备整体造价;
2)双搅龙式传动方式在简化设备结构的同时增强了搅拌力度,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
3)箱体底部双搅龙的布局提高了箱体内的空间利用率,即减少了物料堆积箱体内部拐角处进而造成空间的浪费;
4)抛料机利用轮锤的方式抛撒物料不但能够将物料成扇面分布,使物料均匀抛撒,也能够实现抛撒多种粘结度不同的物料,适应性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顶”、“内”、“外”、“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7)

1.一种车载式抛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卡车底盘和安装于卡车底盘上的抛撒机构;
所述卡车底盘包括驾驶室和连接在驾驶室后方的车架,所述驾驶室和车架连接支撑于前桥和后桥上,所述驾驶室的底部安装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前端连接有液压泵,所述发动机的后端依次连接变速箱、传动轴和后桥;
所述抛撒机构包括安装于车架上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左右并排设置有支撑于箱体前后侧壁的左搅龙和右搅龙,所述左搅龙和右搅龙均对应配有驱动左搅龙和右搅龙转动的马达,所述箱体左侧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料室,所述出料室内设置有支撑于出料室前后侧壁的轮锤抛料机,所述轮锤抛料机的前端配有驱动轮锤抛料机转动的抛料马达,所述出料室的出料口配有由液压油缸控制启闭的箱门;
所述马达、抛料马达和液压油缸均通过液压管路和位于驾驶室内的液压多路阀以及连接于发动机前端的液压泵与设置于箱体前侧的液压油箱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抛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搅龙和右搅龙均对应配有两个马达即前马达和后马达,所述前马达和后马达均对应安装在左搅龙和右搅龙的前后端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抛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搅龙和右搅龙均对应配有一个马达即前马达或后马达,所述前马达或后马达均对应安装在左搅龙和右搅龙的前端或后端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抛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锤抛料机包括转动轴和均匀设置有转动轴上的多个轮锤式抛撒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式抛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锤式抛撒叶前端的体积要比后端大,且每个轮锤式抛撒叶与转动轴均是活动式连接,所有轮锤式抛撒叶在转动轴上呈螺旋或左右对称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抛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后侧靠近左侧设置有从下往上连接至箱体顶部的爬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抛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前侧还设置有箱门开启高度指示标尺。
CN201821361287.0U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车载式抛撒设备 Active CN208657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1287.0U CN208657606U (zh)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车载式抛撒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1287.0U CN208657606U (zh)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车载式抛撒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57606U true CN208657606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40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61287.0U Active CN208657606U (zh)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车载式抛撒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576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2332C (zh) 往复式原料搅拌机
CN208657606U (zh) 一种车载式抛撒设备
CN111886954A (zh) 一种农业播种用便于维修的农业机器人
CN208739912U (zh) 一种生态养殖用饲料混合搅拌抛洒装置
CN201821733U (zh) 特种养殖动物喂料设备
CN204529997U (zh) 用于电解铝厂的氟化盐加料车
CN208286128U (zh) 一种用于养殖场内的智能饲料投喂设备
CN211458462U (zh) 一种养猪用的上料装置
CN206744170U (zh) 一种用于自动投放车上的车载抛撒机构
CN203600414U (zh) 立轴强制式搅拌机
CN201733700U (zh) 小型三轮机动喂食车
CN206066692U (zh) 用于建筑施工的搅拌机
CN103535290A (zh) 一种自走式全混合日粮机
CN204518821U (zh) 一体式搅拌喂料车
CN215935892U (zh) 一种饲养装置
CN207467555U (zh) 一种搅拌式螺旋送料器
CN210406186U (zh) 一种大田颗粒肥料液体肥料施肥设备
CN110961012A (zh) 一种能有效预防韭菜地蛆的复合制剂加工装置
CN205993613U (zh) 甘薯混合饲料加工搅拌机
CN213695257U (zh) 一种现代化农业养殖用饲料混合投料一体化设备
CN220383944U (zh) 一种畜牧业饲料车
CN209052113U (zh) 一种加料臂
CN207290597U (zh) 一种生产改性塑料颗粒的搅拌装置
CN209155585U (zh) 一种带有自动装卸饲料的奶牛饲料搅拌车
CN214735263U (zh) 一种禽畜粪便有机肥转化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