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36300U - 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36300U
CN208636300U CN201821850810.6U CN201821850810U CN208636300U CN 208636300 U CN208636300 U CN 208636300U CN 201821850810 U CN201821850810 U CN 201821850810U CN 208636300 U CN208636300 U CN 208636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tube
plate
outer tube
column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508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定中
宋水军
姚鹏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GEN INSTRUMENT (ZHEN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GEN INSTRUMENT (ZHEN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GEN INSTRUMENT (ZHEN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GEN INSTRUMENT (ZHEN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508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36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36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3630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水箱、垂直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控制器、显示器、采样支架、内管安放架、内管、溶媒外管以及溶媒外管放置板;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运动的方式模拟肠道蠕动,内管在溶媒外管采用上下运动的方式,使用溶媒外管模拟人体内部的肠胃环境,内管在溶媒外管内部上下运动,溶出力度强,另一方面更加贴合肠胃蠕动方式,使用上下运动的方式模拟肠胃蠕动环境更为恰当,实验效果佳。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药品研发及质量控制试验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产生一种希望的药理学作用,必须使药物在体内在它的作用位点上以适当的浓度可用。这种有效性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给予药物的量、药物吸收的速率、在组织中的分配(结合或定位)、药物代谢、以及从体内消除。
作为一种药物特性的检查方法,溶出检查在药物制剂的仿制及批准后发生变更时的质量一致性评价等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药典将药物溶出释放装置分为1-7法,其中,第三法为往复筒法,用于药物片剂以及胶囊溶出的测定;第七法为往复支架法,用于软膏、膏药贴剂、心脏支架的溶出测定装置。
目前市场上用于药物释放率测试的装置大多为溶出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具有以下缺陷:
1、现有的溶出仪在使用时,大多采用单一的往复筒法,或者单独采用往复支架法,不能同时测定两种方法的药物,其使用方法单一。
2、现在的溶出仪采用将药物放置于药篮中,再将药篮放置于溶媒外管中,使用溶媒外管模拟人体内部的肠胃环境,药篮在溶媒外管内部进行旋转,采用旋转的方式模拟人体肠胃蠕动。但是在实验中发现将药篮旋转的方式一来溶出力度不够,另一方面肠胃蠕动并不是旋转运动,使用旋转模拟肠胃蠕动环境并不恰当,实验效果不佳。
3、对于口服给予药物剂型,在胃肠道内发生药物吸收。在通过胃肠道期间,药物应该从该剂型释放并且在位于或邻近所希望的吸收位点处在溶液中可以得到。该药物从一种剂型释放并且进入溶液中的速率对于药物吸收的动力学是重要的。使该剂型并且因此该药物在该通过期间经受pH的改变,例如从约pH 1.2(在禁食期间-但在食物消耗后胃的pH增加到高至4.0)变到在消化道的其他部分中(胆汁pH:7.0-7.4以及肠pH:5到7)约7.4。影响药物吸收的其他因素包括该药物物质本身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它的pKa、溶解度、结晶能、以及比表面积,连同胃肠道本身的特征,例如管腔成分的特性(pH、表面张力、体积、搅拌以及缓冲能力)以及在摄入食物后发生的改变。
因此,在进行溶出实验时,往往要对胃部以及肠道的各个部位进行充分模拟,该过程需要使用多个甚至是使用多种溶媒外管进行模拟环境,现在的溶出仪在一次实验时,大多使用同一种溶媒外管,在对药物换环境时需要将药篮取出,再更换溶媒外管,这样一来,在实验时间上会产生误差,容易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水箱、垂直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控制器、显示器、采样支架、内管安放架、内管、溶媒外管以及溶媒外管放置板;
所述底座用于安装水箱、水平移动机构以及垂直移动机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侧板,所述侧板数量为两个,呈竖直对称分布固定在所述底板两侧,所述水箱安装固定于所述两个侧板之间;所述水箱内部设有水,所述水箱顶部为开口结构;
所述控制器通过电缆与显示器、垂直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垂直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移动,显示器用于显示控制器信号;
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水平直线模组、底部滑动机构、侧边连接板以及侧边固定结构构成;所述水平直线模组为线性模组,数量为两个,设置于两个底座侧板上,所述底座的侧板两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水平直线模组为水平设置,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水平直线模组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水平直线模组上的滑块一侧与所述侧边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侧边连接板数量为两个,分别于两个水平直线模组的滑块固定连接,其中一个侧边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显示器和控制器;
所述底部滑动机构包括两个底部支撑板、三个底部滑动柱、三个底部滑动块、一个底部连接板构成;所述底部支撑板数量为两个,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底板底部两端;所述底部滑动柱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底部滑动柱两端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底部支撑板上,所述底部滑动块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底部滑动块通过通孔贯穿底部滑动柱实现在底部滑动柱上滑动连接,所述底部连接板呈长条形板体结构,所述底部连接板两端与两个所述侧边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三个所述底部滑动块固定连接与所述底部连接板上;
所述垂直移动机构,包括连接架、竖直固定柱以及竖直直线模组;所述连接架为方形板体结构,所述连接架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侧边连接板顶部两侧,所述竖直固定柱数量为一个,为方形柱体结构,所述竖直固定柱竖直设置于所述连接架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竖直直线模组为线性模组,数量为一个,竖直设置于所述竖直固定柱一侧;所述竖直直线模组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竖直直线模组的滑块与所述内管安放架固定连接;
所述内管安放架包括竖直板、水平板以及安放板;所述竖直板呈竖直设置,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竖直直线模组的滑块,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水平板,所述安放板上设置有多个垂直设置的内管安放通孔,所述内管安放通孔用于内管安放,所述内管顶部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内管安放通孔,通过螺栓螺母将连接杆固定在安放板上,所述安放板一侧中心位置与所述水平包含固定连接;
所述采样支架设置于所述所述连接架一侧,所述采样支架为一体式结构,包括底部固定柱以及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为水平设置,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圆孔,用于放置取样管,所述底部固定柱为倾斜结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一侧,底部与连接架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溶媒外管放置于所述水箱中,一个底座侧边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柱顶端固定连接溶媒外管支撑板,每个所述溶媒外管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组固定凸起组,每组固定凸起组中包含两个固定凸起;
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为长条形结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溶媒外管放置通孔,所述溶媒外管通过溶媒外管放置通孔固定在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上;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的两端设置有一个U型连接板,所述U型连接板一侧与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U型连接板对称分布于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两端,所述U型连接板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U型连接板上的通孔位置与所述固定凸起位置相对应;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通过固定凸起嵌合在U型连接板上的通孔内部实现与底座可拆卸固定;
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放置于所述水箱上方位置,所述溶媒外管通过溶媒外管放置板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为片剂胶囊内管、第一贴剂内管、第二贴剂内管、心脏支架内管以及膏药内管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片剂胶囊内管包括内管本体以及盖子,所述内管本体呈中空管体,所述内管本体底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盖子形状、大小与内管本体底部相对应,所述盖子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盖子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盖子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片剂胶囊内管上连接的连接管内部为中空结构,底部一侧设置有腰型孔,片剂胶囊内管使用时需要采样,将采样软管插入腰型孔内部,使得采药软管伸入片剂胶囊内部进行走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贴剂内管呈圆形筒体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圆形内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贴剂内管为圆形柱体结构,所述第二贴剂内管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部设置有弹性圈。
进一步的,所述心脏支架内管包括上板、下环、底盖以及中间柱,所述上板呈圆形板体结构,所述下环呈圆环形结构,所述上板与下环大小、形状相对应,所述上板与下环呈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中间柱数量为若干个,所述中间柱顶部与上板固定连接,所述底部与下环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柱在上柱和下环之间呈圆形均匀分布,所述下环底部外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盖呈圆形盖体结构,所述底盖四周内侧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下环与底盖之间通过内外螺纹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盖上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膏药内管包括底板以及金属弹簧,所述金属弹簧顶部一侧与连接柱固定连接,底部底面与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溶媒外管子上设置有锥形防蒸发盖子,包括橡胶材质的弹性盖体,所述弹性盖体包括外侧的外封套和内测的内封柱,所述外封套和内封柱之间为密封槽;所述外封套和内封柱为一体式结构,外封套呈圆管状,其横截面呈圆环形,内封柱呈圆柱形,其所呈的圆柱形的下端呈圆锥形;所述密封槽位于外封套和内封柱之间,其横截面呈圆环形,密封槽上端设有封口槽,所述封口槽呈圆环形,其纵截面呈Ω形。
进一步的,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数量与所述固定凸起组数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连接板为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凸起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凸起的底部为圆柱体,顶部为半球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专利使用工作流程如下:
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将对应的内管装好药物,所有配件处于可使用状态。
2、开启控制器,内管随通过水平移动机构到达第一排,第一排防蒸发盖打开,内管通过竖直移动机构下降到溶媒外管内(溶媒外管内已经放入溶媒)。
3、内管在溶媒外管中静止一段时间(范围:1-5min)适应当前溶媒。
4、按设定速度上下运动(升降速度范围:4-50次/min±0.5次/min)。
5、到达设定时间后(0-99h99min99s),内管升到设定点(0-100mm),静止一段时间(范围:1-10min),将内管内的溶媒滴落到此外管中。
6、到达下一排,重复2-5实验过程;
7、6排都结束后可从第二排继续上述运动,最多可取20个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特殊采用多种内管配合使用,片剂胶囊内管、第一贴剂内管、第二贴剂内管、心脏支架内管以及膏药内管不仅可以应用于往复筒法,还能应用于往复支架法,能同时测定两种方法的药物,其使用方法丰富;
往复筒法用于片剂胶囊释放率取样,使用时,将待测试的药物片剂或者胶囊药物放置于片剂胶囊内管中,如药片较小,可在片剂胶囊内管中放置玻璃球,将药物片剂或者胶囊药物放置于玻璃球中,使得其固定在片接胶囊内管中,实现测试检测;
往复支架法用于对于膏药、外用贴剂以及心脏支架的释放率取样,使用时,大面积的外用贴剂使用第一贴剂内管,将贴剂药物面向外,无药物面粘在第一贴剂内管外壁上,实现测定;小面积的外用贴剂使用第二贴剂内管,将贴剂药物面向外,无药物面与第二贴剂管外壁接触,再将弹性圈套合在贴剂外部,并嵌合在环形凹槽内,使得外用贴剂固定在第二贴剂内管外部;心脏支架使用心脏支架内管,将心脏支架放置于中间柱之间,并拧紧底盖即可;粘稠的外用膏药使用时放膏药内管即可。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运动的方式模拟肠道蠕动,内管在溶媒外管内部采用上下运动的方式(往复筒法上下运动幅度:10CM;往复支架法上下运动幅度: 2CM),使用溶媒外管模拟人体内部的肠胃环境,内管在溶媒外管内部上下运动,溶出力度强,另一方面更加贴合肠胃蠕动方式,使用上下运动的方式模拟肠胃蠕动环境更为恰当,实验效果佳。
3、采用多排溶媒外管对胃部以及肠道的各个部位进行充分模拟,多种溶媒外管可模拟多种不同部位PH度环境,在对药物换环境时将内管上移,移到下一排溶媒外管即可,不需要人为的再更换溶媒外管,这样一来,不会延误实验时间,避免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
4、特殊设计防蒸发盖,针对长时间实验,导致溶媒外管内的溶媒蒸发渗出,实验数据误差大,不利于实验的进行的情况,设计了锥形防蒸发盖子,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溶媒杯的杯口卡入封口槽内,密封效果极佳,溶媒杯内的溶媒蒸发后,会在内封柱的下端凝结,并滴落回到溶媒中,降低了溶媒损耗,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部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溶媒外管放置板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溶媒外管放置板上放置溶媒外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片剂胶囊内管放置在溶媒外管内时示意图。
图7是片剂胶囊内管A-A向剖面示意图。
图8是第一贴剂内管放置在溶媒外管内时示意图。
图9是第二贴剂内管放置在溶媒外管内时示意图。
图10是第二贴剂内管底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心脏支架内管放置在溶媒外管内时示意图。
图12是心脏支架内管仰视图。
图13是膏药内管放置在溶媒外管内时示意图。
图14为锥形防蒸发盖子示意图。
图15为锥形防蒸发盖子截面图。
附图标记列表:
底座1、底板101、侧板102;
水箱2;
垂直移动机构3、连接架31、竖直固定柱32、竖直直线模组33、水平直线模组滑块34;
水平移动机构4、水平直线模组41、水平直线模组滑块42、支撑柱43、底部滑动机构44、底部支撑板45、底部滑动柱46、底部滑动块47、底部连接板 48、侧边连接板49;
控制器5、显示器6、
采样支架7、底部固定柱71、放置板72;
内管安放架8、竖直板81、水平板82、安放板83;
内管9、连接杆12、
溶媒外管10、
溶媒外管放置板11、溶媒外管放置通孔111、U型连接板112、通孔113;
溶媒外管支撑板13、固定凸起131;
锥形防蒸发盖子的弹性盖体141、外封套142、内封柱143、密封槽144、封口槽145;
片剂胶囊内管16、内管本体161、盖子162、过滤网163、腰型孔164;
第一贴剂内管17、圆形内孔171;
第二贴剂内管18、环形凹槽181、弹性圈182;
心脏支架内管19、上板191、下环192、底盖193、中间柱194、圆形通孔 195;
膏药内管20、底板201、金属弹簧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固定结构均为焊接、螺钉连接、螺栓螺母连接、铆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技术。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为PLC控制器,该PLC控制器通过软件编程控制垂直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移动。该编程方法以及PLC控制器为软件公司定制,在此不涉及本专利重点,在此不做赘述。显示屏为市场上直接购买所得。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水箱、垂直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控制器、显示器、采样支架、内管安放架、内管、溶媒外管以及溶媒外管放置板;
所述底座用于安装水箱、水平移动机构以及垂直移动机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侧板,所述侧板数量为两个,呈竖直对称分布固定在所述底板两侧,所述水箱安装固定于所述两个侧板之间;所述水箱内部设有水,所述水箱顶部为开口结构;
所述控制器通过电缆与显示器、垂直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垂直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移动,显示器用于显示控制器信号;
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水平直线模组、侧边连接板以及底部滑动机构构成;所述水平直线模组为线性模组,数量为两个,设置于两个底座侧板上,所述底座的侧板两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水平直线模组为水平设置,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水平直线模组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水平直线模组上的滑块一侧与所述侧边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侧边连接板数量为两个,分别于两个水平直线模组的滑块固定连接,其中一个侧边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显示器和控制器;
所述底部滑动机构包括两个底部支撑板、三个底部滑动柱、三个底部滑动块、一个底部连接板构成;所述底部支撑板数量为两个,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底板底部两端;所述底部滑动柱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底部滑动柱两端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底部支撑板上,所述底部滑动块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底部滑动块通过通孔贯穿底部滑动柱实现在底部滑动柱上滑动连接,所述底部连接板呈长条形板体结构,所述底部连接板两端与两个所述侧边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三个所述底部滑动块固定连接与所述底部连接板上;
所述垂直移动机构,包括连接架、竖直固定柱以及竖直直线模组;所述连接架为方形板体结构,所述连接架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侧边连接板顶部两侧,所述竖直固定柱数量为一个,为方形柱体结构,所述竖直固定柱竖直设置于所述连接架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竖直直线模组为线性模组,数量为一个,竖直设置于所述竖直固定柱一侧;所述竖直直线模组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竖直直线模组的滑块与所述内管安放架固定连接;
所述内管安放架包括竖直板、水平板以及安放板;所述竖直板呈竖直设置,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竖直直线模组的滑块,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水平板,所述安放板上设置有多个垂直设置的内管安放通孔,所述内管安放通孔用于内管安放,所述内管顶部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内管安放通孔,通过螺栓螺母将连接杆固定在安放板上,所述安放板一侧中心位置与所述水平包含固定连接;
所述采样支架设置于所述所述连接架一侧,所述采样支架为一体式结构,包括底部固定柱以及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为水平设置,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圆孔,用于放置取样管,所述底部固定柱为倾斜结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一侧,底部与连接架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溶媒外管放置于所述水箱中,一个底座侧边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柱顶端固定连接溶媒外管支撑板,每个所述溶媒外管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6组固定凸起组,每组固定凸起组中包含两个固定凸起;
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为长条形结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溶媒外管放置通孔,所述溶媒外管通过溶媒外管放置通孔固定在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上;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的两端设置有一个U型连接板,所述U型连接板一侧与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U型连接板对称分布于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两端,所述U型连接板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U型连接板上的通孔位置与所述固定凸起位置相对应;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通过固定凸起嵌合在U型连接板上的通孔内部实现与底座可拆卸固定;
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放置于所述水箱上方位置,所述溶媒外管通过溶媒外管放置板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为片剂胶囊内管、第一贴剂内管、第二贴剂内管、心脏支架内管以及膏药内管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片剂胶囊内管包括内管本体以及盖子,所述内管本体呈中空管体,所述内管本体底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盖子形状、大小与内管本体底部相对应,所述盖子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盖子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盖子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片剂胶囊内管上连接的连接管内部为中空结构,底部一侧设置有腰型孔,片剂胶囊内管使用时需要采样,将采样软管插入腰型孔内部,使得采药软管伸入片剂胶囊内部进行走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贴剂内管呈圆形筒体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圆形内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贴剂内管为圆形柱体结构,所述第二贴剂内管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部设置有弹性圈。
进一步的,所述心脏支架内管包括上板、下环、底盖以及中间柱,所述上板呈圆形板体结构,所述下环呈圆环形结构,所述上板与下环大小、形状相对应,所述上板与下环呈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中间柱数量为若干个,所述中间柱顶部与上板固定连接,所述底部与下环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柱在上柱和下环之间呈圆形均匀分布,所述下环底部外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盖呈圆形盖体结构,所述底盖四周内侧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下环与底盖之间通过内外螺纹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盖上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膏药内管包括底板以及金属弹簧,所述金属弹簧顶部一侧与连接柱固定连接,底部底面与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溶媒外管子上设置有锥形防蒸发盖子,包括橡胶材质的弹性盖体,所述弹性盖体包括外侧的外封套和内测的内封柱,所述外封套和内封柱之间为密封槽;所述外封套和内封柱为一体式结构,外封套呈圆管状,其横截面呈圆环形,内封柱呈圆柱形,其所呈的圆柱形的下端呈圆锥形;所述密封槽位于外封套和内封柱之间,其横截面呈圆环形,密封槽上端设有封口槽,所述封口槽呈圆环形,其纵截面呈Ω形。
进一步的,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数量与所述固定凸起组数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连接板为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凸起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凸起的底部为圆柱体,顶部为半球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专利使用工作流程如下:
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将对应的内管装好药物,所有配件处于可使用状态。
2、开启控制器,内管随通过水平移动机构到达第一排,第一排防蒸发盖打开,内管通过竖直移动机构下降到溶媒外管内(溶媒外管内已经放入溶媒)。
3、内管在溶媒外管中静止一段时间(范围:1-5min)适应当前溶媒。
4、按设定速度上下运动(升降速度范围:4-50次/min±0.5次/min)。
5、到达设定时间后(0-99h99min99s),内管升到设定点(0-100mm),静止一段时间(范围:1-10min),将内管内的溶媒滴落到此外管中。
6、到达下一排,重复2-5实验过程;
7、6排都结束后可从第二排继续上述运动,最多可取20个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特殊采用多种内管配合使用,片剂胶囊内管、第一贴剂内管、第二贴剂内管、心脏支架内管以及膏药内管不仅可以应用于往复筒法,还能应用于往复支架法,能同时测定两种方法的药物,其使用方法丰富;
往复筒法用于片剂胶囊释放率取样,使用时,将待测试的药物片剂或者胶囊药物放置于片剂胶囊内管中,如药片较小,可在片剂胶囊内管中放置玻璃球,将药物片剂或者胶囊药物放置于玻璃球中,使得其固定在片接胶囊内管中,实现测试检测;
往复支架法用于对于膏药、外用贴剂以及心脏支架的释放率取样,使用时,大面积的外用贴剂使用第一贴剂内管,将贴剂药物面向外,无药物面粘在第一贴剂内管外壁上,实现测定;小面积的外用贴剂使用第二贴剂内管,将贴剂药物面向外,无药物面与第二贴剂管外壁接触,再将弹性圈套合在贴剂外部,并嵌合在环形凹槽内,使得外用贴剂固定在第二贴剂内管外部;心脏支架使用心脏支架内管,将心脏支架放置于中间柱之间,并拧紧底盖即可;粘稠的外用膏药使用时放膏药内管即可。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运动的方式模拟肠道蠕动,内管在溶媒外管采用上下运动的方式(往复筒法上下运动幅度:10CM;往复支架法上下运动幅度:2CM),使用溶媒外管模拟人体内部的肠胃环境,内管在溶媒外管内部上下运动,溶出力度强,另一方面更加贴合肠胃蠕动方式,使用上下运动的方式模拟肠胃蠕动环境更为恰当,实验效果佳。
3、采用多个溶媒外管对胃部以及肠道的各个部位进行充分模拟,多种溶媒外管可模拟多种不同部位PH度环境,在对药物换环境时将内管上移,移到下一排溶媒外管即可,不需要人为的再更换溶媒外管,这样一来,不会延误实验时间,避免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
4、特殊设计防蒸发盖,针对长时间实验,导致溶媒外管内的溶媒蒸发渗出,实验数据误差大,不利于实验的进行的情况,设计了锥形防蒸发盖子,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溶媒杯的杯口卡入封口槽内,密封效果极佳,溶媒杯内的溶媒蒸发后,会在内封柱的下端凝结,并滴落回到溶媒中,降低了溶媒损耗,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准确。

Claims (10)

1.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水箱、垂直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控制器、显示器、采样支架、内管安放架、内管、溶媒外管以及溶媒外管放置板;
所述底座用于安装水箱、水平移动机构以及垂直移动机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侧板,所述侧板数量为两个,呈竖直对称分布固定在所述底板两侧,所述水箱安装固定于所述两个侧板之间;所述水箱内部设有水,所述水箱顶部为开口结构;
所述控制器通过电缆与显示器、垂直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垂直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移动,显示器用于显示控制器信号;
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水平直线模组、底部滑动机构、侧边连接板以及侧边固定结构构成;所述水平直线模组为线性模组,数量为两个,设置于两个底座侧板上,所述底座的侧板两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水平直线模组为水平设置,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水平直线模组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水平直线模组上的滑块一侧与所述侧边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侧边连接板数量为两个,分别于两个水平直线模组的滑块固定连接,其中一个侧边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显示器和控制器;
所述底部滑动机构包括两个底部支撑板、三个底部滑动柱、三个底部滑动块、一个底部连接板构成;所述底部支撑板数量为两个,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底板底部两端;所述底部滑动柱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底部滑动柱两端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底部支撑板上,所述底部滑动块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底部滑动块通过通孔贯穿底部滑动柱实现在底部滑动柱上滑动连接,所述底部连接板呈长条形板体结构,所述底部连接板两端与两个所述侧边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三个所述底部滑动块固定连接与所述底部连接板上;
所述垂直移动机构,包括连接架、竖直固定柱以及竖直直线模组;所述连接架为方形板体结构,所述连接架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侧边连接板顶部两侧,所述竖直固定柱数量为一个,为方形柱体结构,所述竖直固定柱竖直设置于所述连接架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竖直直线模组为线性模组,数量为一个,竖直设置于所述竖直固定柱一侧;所述竖直直线模组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竖直直线模组的滑块与所述内管安放架固定连接;
所述内管安放架包括竖直板、水平板以及安放板;所述竖直板呈竖直设置,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竖直直线模组的滑块,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水平板,所述安放板上设置有多个垂直设置的内管安放通孔,所述内管安放通孔用于内管安放,所述内管顶部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内管安放通孔,通过螺栓螺母将连接杆固定在安放板上,所述安放板一侧中心位置与所述水平包含固定连接;
所述采样支架设置于所述所述连接架一侧,所述采样支架为一体式结构,包括底部固定柱以及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为水平设置,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圆孔,用于放置取样管,所述底部固定柱为倾斜结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一侧,底部与连接架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溶媒外管放置于所述水箱中,一个底座侧边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柱顶端固定连接溶媒外管支撑板,每个所述溶媒外管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组固定凸起组,每组固定凸起组中包含两个固定凸起;
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为长条形结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溶媒外管放置通孔,所述溶媒外管通过溶媒外管放置通孔固定在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上;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的两端设置有一个U型连接板,所述U型连接板一侧与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U型连接板对称分布于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两端,所述U型连接板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U型连接板上的通孔位置与所述固定凸起位置相对应;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通过固定凸起嵌合在U型连接板上的通孔内部实现与底座可拆卸固定;
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放置于所述水箱上方位置,所述溶媒外管通过溶媒外管放置板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为片剂胶囊内管、第一贴剂内管、第二贴剂内管、心脏支架内管以及膏药内管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剂胶囊内管包括内管本体以及盖子,所述内管本体呈中空管体,所述内管本体底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盖子形状、大小与内管本体底部相对应,所述盖子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盖子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盖子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片剂胶囊内管上连接的连接管内部为中空结构,底部一侧设置有腰型孔,片剂胶囊内管使用时需要采样,将采样软管插入腰型孔内部,使得采药软管伸入片剂胶囊内部进行走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剂内管呈圆形筒体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圆形内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剂内管为圆形柱体结构,所述第二贴剂内管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部设置有弹性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脏支架内管包括上板、下环、底盖以及中间柱,所述上板呈圆形板体结构,所述下环呈圆环形结构,所述上板与下环大小、形状相对应,所述上板与下环呈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中间柱数量为若干个,所述中间柱顶部与上板固定连接,所述底部与下环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柱在上柱和下环之间呈圆形均匀分布,所述下环底部外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盖呈圆形盖体结构,所述底盖四周内侧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下环与底盖之间通过内外螺纹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盖上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膏药内管包括底板以及金属弹簧,所述金属弹簧顶部一侧与连接柱固定连接,底部底面与底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媒外管子上设置有锥形防蒸发盖子,包括橡胶材质的弹性盖体,所述弹性盖体包括外侧的外封套和内测的内封柱,所述外封套和内封柱之间为密封槽;所述外封套和内封柱为一体式结构,外封套呈圆管状,其横截面呈圆环形,内封柱呈圆柱形,其所呈的圆柱形的下端呈圆锥形;所述密封槽位于外封套和内封柱之间,其横截面呈圆环形,密封槽上端设有封口槽,所述封口槽呈圆环形,其纵截面呈Ω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媒外管放置板数量与所述固定凸起组数量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连接板为梯形结构。
CN201821850810.6U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636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0810.6U CN208636300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0810.6U CN208636300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36300U true CN208636300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44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50810.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636300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363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8149A (zh) * 2018-11-12 2019-02-01 禄根仪器(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
CN110568138A (zh) * 2019-08-30 2019-12-13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 一种化学药物自动溶出度测试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8149A (zh) * 2018-11-12 2019-02-01 禄根仪器(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
CN109298149B (zh) * 2018-11-12 2024-03-08 禄根仪器(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
CN110568138A (zh) * 2019-08-30 2019-12-13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 一种化学药物自动溶出度测试装置
CN110568138B (zh) * 2019-08-30 2022-02-11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 一种化学药物自动溶出度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98149A (zh) 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
CN208636300U (zh) 一种高效的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
JP3421770B2 (ja) 医薬投与成形品の形状変化、崩壊挙動及び溶解挙動、並びに有効成分放出に与える生体の効果を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するための装置
KR20070083989A (ko) 약제 분석 장치 및 방법
CN202661464U (zh) 一种溶出仪
CN108404161A (zh) 一种医疗用病房移动式消毒液喷洒设备
ES2665891T3 (es) Método, dispositivo y producto de programa informático para evaluar la desintegración de una forma de dosificación en el tracto gastrointestinal
CN207137306U (zh) 一种体能踏步测试设备
CN207036814U (zh) 一种用于布洛芬软胶囊的药物溶出仪
CN206880665U (zh) 多功能健康监测一体机
CN206470256U (zh) 一种溶出仪
CN201000449Y (zh) 一种药物洗脱性支架的药物缓释测定装置
DE102007058718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automatischen Freisetzung und Messung von Wirkstoffen aus einer Arzneizubereitung
CN103048165A (zh) 采用自动控制过程的溶解度测试的取样装置
CN109298150A (zh) 一种自动释放率取样系统专用高效机架
CN104678089B (zh) 一种四维空间位置可调离体眼球实验检测托架装置
CN203929745U (zh) 评价可降解输尿管支架管的动态模拟降解装置
CN211085430U (zh) 离体移植组织器官重量体积一体式测量装置
CN208636298U (zh) 一种溶出仪专用篮法摄像结构
DE102008044342B9 (de) Wirkstofffreisetz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des Freisetzungsverhaltens peroraler Arzneiformen
CN109324162A (zh) 一种用于药物药片检验的崩解实验装置
CN202255965U (zh) 用于溶解度测试的取样装置
CN220154409U (zh) 一种崩解时限测定装置
CN219456123U (zh) 一种自动活度测量仪
CN210834864U (zh) 一种药物检测用崩解时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