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30049U - 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30049U
CN208630049U CN201820714973.5U CN201820714973U CN208630049U CN 208630049 U CN208630049 U CN 208630049U CN 201820714973 U CN201820714973 U CN 201820714973U CN 208630049 U CN208630049 U CN 208630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late
desktop
screw rod
intern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149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文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rightpcb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7149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30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30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30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包括桌板,桌板的前后侧表面均设有两个左右对应的第一固定块,位于前表面的两个第一固定块中部设有螺杆,螺杆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块连接,位于前表面的两个第一固定块的左表面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固定块与螺杆固定连接,位于后表面的两个第一固定块中部设有导杆,桌板的上侧设有U型板,螺杆和导杆均穿过U型板的左表面,螺杆与U型板螺纹连接,本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结构牢固,稳定耐用,通过单片机控制可以自动化压合,提高生产效率,给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通过固定柱能够使PCB板内层受力均匀,能够压合平整,提高压合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PCB板内层线路板在进行压合时,需要人工将两层PP胶片、铝箔板分别叠放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两侧,然后使之一一叠合整齐,送入到压合装置内部采用滚轮进行压合,这种方式耗费人力,而且人工叠合误差大,导致压合的质量差,另外采用滚轮压合的方式存在受力不均,压合不平整的问题,有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PCB 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结构牢固,稳定耐用,可以自动化压合,提高生产效率,给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能够受力均匀,能够压合平整,提高压合质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包括桌板,所述桌板的前后侧表面均设有两个左右对应的第一固定块,位于前表面的两个第一固定块中部设有螺杆,螺杆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块连接,位于前表面的两个第一固定块的左表面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固定块与螺杆固定连接,位于后表面的两个第一固定块中部设有导杆,桌板的上侧设有U型板,螺杆和导杆均穿过U型板的左表面,螺杆与U型板螺纹连接,导杆与U型板滑动连接,U型板的上表面设有液压泵和液压油箱,U型板的内侧下表面设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处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下表面设有固定板,安装板通过螺柱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固定板的下表面阵列分布有固定柱,固定板的左右侧表面均设有定位块,定位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上表面设有限位块,固定板的下侧设有活动板,活动杆的下表面与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活动杆的外侧设有弹簧,活动板的上表面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桌板的上表面设有放置块,放置块的上表面设有放置槽,放置块的前后侧表面均设有定位板,定位板通过螺柱与桌板固定连接,放置块的内部和活动板的内部均设有加热板,桌板的左表面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设有活动柱,活动柱的上表面设有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加热板、液压泵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与压力传感器双向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桌板的下表面阵列分布有四个支柱,两个相邻的支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泵的液压油输入端通过导管与液压油箱的液压油输出端相连,液压泵的液压油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液压伸缩杆的液压油输入端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杆设置在弹簧的内部,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环与定位块和活动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表面设有带头螺柱,带头螺柱的一端穿过第二固定块与活动柱的侧表面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结构牢固,稳定耐用,通过单片机控制可以自动化压合,提高生产效率,给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通过固定柱能够使PCB板内层受力均匀,能够压合平整,提高压合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中:1桌板、2电机、3加强筋、4螺杆、5U型板、6支柱、7第一固定块、8定位板、9放置块、10固定柱、11固定板、12液压泵、13液压伸缩杆、14液压油箱、15安装板、16限位块、17活动杆、18弹簧、19活动板、 20单片机、21活动柱、22第二固定块、23压力传感器、24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包括桌板1,桌板1的下表面阵列分布有四个支柱6,两个相邻的支柱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3,增加结构强度,提高承重能力,增加使用安全性,桌板1的前后侧表面均设有两个左右对应的第一固定块7,位于前表面的两个第一固定块7中部设有螺杆4,螺杆4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块 7连接,位于前表面的两个第一固定块7的左表面设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第一固定块7与螺杆4固定连接,通过电机2的转动,能够带动螺杆4 的转动,位于后表面的两个第一固定块7中部设有导杆,桌板1的上侧设有U 型板5,螺杆4和导杆均穿过U型板5的左表面,螺杆4与U型板5螺纹连接,导杆与U型板5滑动连接,通过电机2的转动,能够带动螺杆4的转动,螺杆4能够带动U型板5的移动,U型板5的上表面设有液压泵12和液压油箱 14,U型板5的内侧下表面设有液压伸缩杆13,液压泵12的液压油输入端通过导管与液压油箱14的液压油输出端相连,液压泵12的液压油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液压伸缩杆13的液压油输入端相连,液压伸缩杆13的伸缩端处设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的下表面设有固定板11,安装板15通过螺柱与固定板11固定连接,可以根据不同大小的PCB板,对固定板11进行更换,固定板 11的下表面阵列分布有固定柱10,固定板11的左右侧表面均设有定位块,定位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17,活动杆17的上表面设有限位块16,固定板11的下侧设有活动板19,活动杆17的下表面与活动板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液压伸缩杆13带动固定板11的移动,固定板11带动固定柱10 的移动,固定柱10能够使活动板19均匀受力,防止压坏PCB板,活动杆17 的外侧设有弹簧18,活动杆17设置在弹簧18的内部,弹簧18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环与定位块和活动板19固定连接,便于固定弹簧18,弹簧18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损坏PCB板,活动板19的上表面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23,通过压力传感器23能够检测出压合力度的大小,防止对 PCB板进行损坏,桌板1的上表面设有放置块9,放置块9的上表面设有放置槽,放置块9的前后侧表面均设有定位板8,定位板8通过螺柱与桌板1固定连接,放置块9的内部和活动板19的内部均设有加热板24,可以根据不同大小的PCB板,对放置块9进行更换,并且在压合的过程中,通过加热板24能够对PCB板内层进行融合,桌板1的左表面设有第二固定块22,第二固定块 22的内部设有活动柱21,第二固定块22的左表面设有带头螺柱,带头螺柱的一端穿过第二固定块22与活动柱21的侧表面接触,能够调节活动柱21的高低,便于使用者操作,活动柱21的上表面设有单片机20,单片机20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20的输出端与加热板24、液压泵 12和电机2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20与压力传感器23双向电连接,单片机20控制压力传感器23、加热板24、液压泵12和电机2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方法,单片机20采用Motorola公司的M68HC16型号
在使用时:连接外部电源,将PCB板内层分别放进放置块9的放置槽中,通过单片机20控制电机2,通过电机2的转动,能够带动螺杆4的转动,螺杆4能够带动U型板5的移动,使U型板5移动至放置块9的上侧,通过单片机20控制液压泵12,使液压泵12控制液压伸缩杆13的伸缩,使活动板 19接触PCB板内层,通过单片机20控制加热板24,对PCB板内层进行加热,液压泵12控制液压伸缩杆13不断伸出,使固定柱10接触活动板19,对PCB 板内层进行压合。
本实用新型结构牢固,稳定耐用,通过单片机20控制可以自动化压合,提高生产效率,给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通过固定柱10能够使PCB板内层受力均匀,能够压合平整,提高压合质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包括桌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1)的前后侧表面均设有两个左右对应的第一固定块(7),位于前表面的两个第一固定块(7)中部设有螺杆(4),螺杆(4)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块(7)连接,位于前表面的两个第一固定块(7)的左表面设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第一固定块(7)与螺杆(4)固定连接,位于后表面的两个第一固定块(7)中部设有导杆,桌板(1)的上侧设有U型板(5),螺杆(4)和导杆均穿过U型板(5)的左表面,螺杆(4)与U型板(5)螺纹连接,导杆与U型板(5)滑动连接,U型板(5)的上表面设有液压泵(12)和液压油箱(14),U型板(5)的内侧下表面设有液压伸缩杆(13),液压伸缩杆(13)的伸缩端处设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的下表面设有固定板(11),安装板(15)通过螺柱与固定板(11)固定连接,固定板(11)的下表面阵列分布有固定柱(10),固定板(11)的左右侧表面均设有定位块,定位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17),活动杆(17)的上表面设有限位块(16),固定板(11)的下侧设有活动板(19),活动杆(17)的下表面与活动板(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活动杆(17)的外侧设有弹簧(18),活动板(19)的上表面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23),桌板(1)的上表面设有放置块(9),放置块(9)的上表面设有放置槽,放置块(9)的前后侧表面均设有定位板(8),定位板(8)通过螺柱与桌板(1)固定连接,放置块(9)的内部和活动板(19)的内部均设有加热板(24),桌板(1)的左表面设有第二固定块(22),第二固定块(22)的内部设有活动柱(21),活动柱(21)的上表面设有单片机(20),单片机(20)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20)的输出端与加热板(24)、液压泵(12)和电机(2)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20)与压力传感器(23)双向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1)的下表面阵列分布有四个支柱(6),两个相邻的支柱(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12)的液压油输入端通过导管与液压油箱(14)的液压油输出端相连,液压泵(12)的液压油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液压伸缩杆(13)的液压油输入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7)设置在弹簧(18)的内部,弹簧(18)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环与定位块和活动板(1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22)的左表面设有带头螺柱,带头螺柱的一端穿过第二固定块(22)与活动柱(21)的侧表面接触。
CN201820714973.5U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 Active CN208630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4973.5U CN208630049U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4973.5U CN208630049U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30049U true CN208630049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32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14973.5U Active CN208630049U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30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4438B (zh) 动力电池组电极片点焊系统
CN207551520U (zh) 一种导电胶的覆膜装置
CN104088875B (zh) 一种气压式防气泡组装夹具
CN203791431U (zh) 一种叠片封边机构及使用该叠片封边机构的叠片封边机
CN106994475A (zh) 一种电池盖板连接片折弯装置
CN208630049U (zh) 一种全自动pcb板内层线路板的压合装置
CN108155395A (zh) 一种锂锰扣式电池转盘式自动降压装置
CN201217148Y (zh) 一种自动拼板机
CN212919193U (zh) 一种电子产品生产用压合装置
CN208556316U (zh) 激光焊接装置
CN109278304B (zh) 一种车载显示器外框贴胶装置及贴胶方法
CN206779201U (zh) 一种电池盖板连接片折弯装置
CN204412840U (zh) 一种新型卷板机
CN206083734U (zh) 一种轮毂轴管锻造用具有固定功能的油压机
CN206550209U (zh) 一种异形铝箔片生产用折边机
CN207374042U (zh) 一种便于钢圈上胎设备
CN208221276U (zh) 一种双玻组件挂钩自动打胶及安装装置
CN106903966A (zh) 一种建筑装修用板材粘合机
CN207821203U (zh) 一种多模板自动更换装置
CN207664156U (zh) 一种电芯入壳工装装置
CN207459072U (zh) 一种真空压合机
CN202779252U (zh) 一种压直缝机
CN206578778U (zh) 一种用于多种部件组装和自动翻转的设备
CN205439246U (zh) 一种ro膜中心管与纱布粘接机构
CN207655724U (zh) 一种新型的滤波器盖板制造用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20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24, No. 1, No. 2 and No. 3, Shajing Dawangshan Second Industrial Zone,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INGZHENGHONG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66 Dongshan Village, Dongping Town, Yongchun Coun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62000

Patentee before: Yan Wentu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24, No. 1, No. 2 and No. 3, Shajing Dawangshan Second Industrial Zone,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rightpcb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24, No. 1, No. 2 and No. 3, Shajing Dawangshan Second Industrial Zone,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INGZHENGHONG 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