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22695U - 晶硅方棒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晶硅方棒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22695U
CN208622695U CN201821337540.9U CN201821337540U CN208622695U CN 208622695 U CN208622695 U CN 208622695U CN 201821337540 U CN201821337540 U CN 201821337540U CN 208622695 U CN208622695 U CN 208622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rystal silicon
square rod
turntable
st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375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志兴
张涛
陈骏
肖贵云
李亮
闫灯周
黄晶晶
梅坤
金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375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22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22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22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包括一基座,在基座上表面相对设有第一竖板以及第二竖板,在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的自由末端与第一转盘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自由末端与第二转盘固定连接,在相对的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设有一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多根条状的夹持件,在基座的下表面设有一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便于对晶棒进行夹持与转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晶硅方棒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硅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晶硅方棒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地球环境的资源的日益紧张,人们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变得更加地深入。太阳能作为新能源中的一种,在近年来得到了十足的发展。太阳能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成为了非常常见的一种能源方式。
在制作太阳能电池的过程中,太阳能电池中的晶硅粘棒,在切片前存在一道晶棒品检的工序。晶棒品检需要检测晶棒的外观,包括磨面平整度、倒角大小、边长、边宽、对角长度以及晶棒长度等参数。在该过程中,需要检测人员将晶棒进行至少四次的转动,以保证晶棒的四个面和四道倒角都进行相应的数据测量。
然而,现有技术一般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来转动晶棒,该方式容易造成晶棒的损伤,且操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来转动晶棒容易造成晶棒的损伤,且操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中,包括一基座,在所述基座上表面相对设有第一竖板以及第二竖板,在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二竖板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自由末端与第一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自由末端与第二转盘固定连接,在相对的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之间设有一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多根条状的夹持件,在所述基座的下表面设有一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多个所述夹持件用于相互配合,以将晶硅方棒固定在所述晶硅方棒夹持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包括基座,在该基座上相对设有第一竖板以及第二竖板,在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之间设有第一转盘以及第二转盘,由于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设有一夹持组件,其中该夹持组件包括多根条状的夹持件,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上述的多根夹持件将晶硅方棒进行固定,此外,由于在基座下表面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盘以及第二转盘转动的驱动电机,在固定好晶硅方棒之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上述的第一转盘以及第二转盘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晶硅方棒的自动翻转。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便于对晶棒进行夹持与转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轴至少有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二转盘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一传送皮带传动连接。
所述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中,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传送皮带传动连接。
所述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中,所述夹持件为条状的夹持棍,所述夹持棍的数量为4,在所述第一转盘以及所述第二转盘上均分别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夹持棍的定位孔,在所述第一转盘以及所述第二转盘上开设的所述定位孔的数量均为4。
所述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夹持棍、第二夹持棍、第三夹持棍以及第四夹持棍,在所述第一转盘上均匀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以及第四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夹持棍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夹持棍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三定位孔与所述第三夹持棍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四定位孔与所述第四夹持棍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中,所述晶硅方棒的形状为正方形,所述第一夹持棍、所述第二夹持棍、所述第三夹持棍以及所述第四夹持棍围成正方形,所述第一夹持棍、所述第二夹持棍、所述第三夹持棍以及所述第四夹持棍分别位于所述晶硅方棒各边的中间位置。
所述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二竖板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竖板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竖板支撑部以及第一竖板连接部,所述第一竖板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竖板支撑部的上部,所述第一竖板连接部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板连接部的形状为三角形。
所述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中,在所述基座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底座支撑件,所述底座支撑件包括一基台以及设于所述基台上表面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所述基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中,所述晶硅方棒的形状为正方形,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条状的第一托板件、第二托板件、第三托板件以及第四托板件,所述第一托板件、所述第二托板件、所述第三托板件以及所述第四托板件分别设于所述晶硅方棒的直角位置。
所述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托板件、所述第二托板件、所述第三托板件以及所述第四托板件的横截面所围成的角度为直角。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晶硅方棒与夹持件作业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晶硅方棒与夹持件作业时的位置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现有技术一般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来转动晶棒,该方式容易造成晶棒的损伤,且操作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晶硅方棒夹持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3,对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包括一基座10,在该基座10上表面相对设有第一竖板111以及第二竖板112,在该第一竖板111与第二竖板112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转轴121以及第二转轴122,其中第一转轴121设于第一竖板111的内侧,第二转轴122也设于第二竖板112的内侧。
其中,第一转轴121的右端与第一转盘131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22的左端与第二转盘132固定连接。此外,在相对的第一转盘131与第二转盘132之间设有一夹持组件14,该夹持组件14包括多根条状的夹持件,多个夹持件之间相互配合,以将晶硅方棒固定在该晶硅方棒夹持装置上。为了实现该晶硅方棒的夹持翻转,在基座10的下表面设有一用于驱动第一转轴121转动的驱动电机15。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上述的第一转轴121贯穿第一转盘131,第二转轴122有一部分设于第二转盘132内。第一转轴121的左端与传送皮带16传动连接,当驱动电机15进行转动时,带动驱动轴151进行转动,该驱动轴151进而通过传送皮带16带动第一转轴121进行转动,从而最终实现上述第一转盘131以及第二转盘132的转动。
对上述的夹持件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夹持件为条状的夹持棍,该夹持棍的数量为4。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一转盘131以及第二转盘132上均分别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夹持棍的定位孔,在第一转盘131以及第二转盘132上开设的定位孔的数量均为4。下面以第一转盘131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夹持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夹持棍141、第二夹持棍142、第三夹持棍143以及第四夹持棍144。在上述的第一转盘131上均匀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311、第二定位孔1312、第三定位孔1313以及第四定位孔1314。其中,第一定位孔1311与第一夹持棍14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二定位孔1312与第二夹持棍14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三定位孔1313与第三夹持棍143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四定位孔1314与第四夹持棍14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从图3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晶硅方棒的形状为正方形。在进行固定夹持时,上述的第一夹持棍141、第二夹持棍142、第三夹持棍143以及第四夹持棍144围成正方形,第一夹持棍141、第二夹持棍142、第三夹持棍143以及第四夹持棍144分别位于晶硅方棒20各边的中间位置。
此外,第一竖板111与第二竖板112的形状相同。下面以第一竖板111为例进行说明。从图2中可以看出,上述第一竖板111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竖板支撑部1111以及第一竖板连接部1112。其中,上述的第一竖板连接部1112设于第一竖板支撑部1111的上部,第一竖板连接部1112的自由末端与第一转轴121活动连接,第一竖板连接部1112的形状为三角形。
在基座10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底座支撑件17,该底座支撑件17的数量为2。具体的,该底座支撑件17包括一基台172以及设于述基台172上表面的支撑柱171,支撑柱171的顶端与基座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先将上部的第一夹持棍141和第二夹持棍142取下,检测人员可测量晶硅方棒朝上的一个倒角边的倒角宽度、磨面平整度以及水平方向的对角长度。在检测完成后,将上部第一夹持棍141和第二夹持棍142装上,通过驱动电机15使转动盘转动90°,然后重复上述操作进行另一个倒角边与面的测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包括基座,在该基座上相对设有第一竖板以及第二竖板,在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之间设有第一转盘以及第二转盘,由于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设有一夹持组件,其中该夹持组件包括多根条状的夹持件,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上述的多根夹持件将晶硅方棒进行固定,此外,由于在基座下表面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盘以及第二转盘转动的驱动电机,在固定好晶硅方棒之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上述的第一转盘以及第二转盘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晶硅方棒的自动翻转。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便于对晶棒进行夹持与转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4与图5,对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夹持组件包括条状的第一托板件181、第二托板件182、第三托板件183以及第四托板件184,其中第一托板件181、第二托板件182、第三托板件183以及第四托板件184分别设于晶硅方棒20的直角位置。从图5中可以看出,上述的第一托板件181、第二托板件182、第三托板件183以及第四托板件184的形状为“L”形,对应的角度为直角。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在所述基座上表面相对设有第一竖板以及第二竖板,在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二竖板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自由末端与第一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自由末端与第二转盘固定连接,在相对的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之间设有一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多根条状的夹持件,在所述基座的下表面设有一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多个所述夹持件用于相互配合,以将晶硅方棒固定在所述晶硅方棒夹持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轴至少有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二转盘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一传送皮带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传送皮带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为条状的夹持棍,所述夹持棍的数量为4,在所述第一转盘以及所述第二转盘上均分别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夹持棍的定位孔,在所述第一转盘以及所述第二转盘上开设的所述定位孔的数量均为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夹持棍、第二夹持棍、第三夹持棍以及第四夹持棍,在所述第一转盘上均匀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以及第四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夹持棍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夹持棍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三定位孔与所述第三夹持棍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四定位孔与所述第四夹持棍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硅方棒的形状为正方形,所述第一夹持棍、所述第二夹持棍、所述第三夹持棍以及所述第四夹持棍围成正方形,所述第一夹持棍、所述第二夹持棍、所述第三夹持棍以及所述第四夹持棍分别位于所述晶硅方棒各边的中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二竖板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竖板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竖板支撑部以及第一竖板连接部,所述第一竖板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竖板支撑部的上部,所述第一竖板连接部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板连接部的形状为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底座支撑件,所述底座支撑件包括一基台以及设于所述基台上表面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所述基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硅方棒的形状为正方形,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条状的第一托板件、第二托板件、第三托板件以及第四托板件,所述第一托板件、所述第二托板件、所述第三托板件以及所述第四托板件分别设于所述晶硅方棒的直角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晶硅方棒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件、所述第二托板件、所述第三托板件以及所述第四托板件的横截面所围成的角度为直角。
CN201821337540.9U 2018-08-17 2018-08-17 晶硅方棒夹持装置 Active CN208622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7540.9U CN208622695U (zh) 2018-08-17 2018-08-17 晶硅方棒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7540.9U CN208622695U (zh) 2018-08-17 2018-08-17 晶硅方棒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22695U true CN208622695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716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37540.9U Active CN208622695U (zh) 2018-08-17 2018-08-17 晶硅方棒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226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79920A (zh) * 2023-03-28 2023-07-04 曲靖阳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晶硅成品方棒检测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79920A (zh) * 2023-03-28 2023-07-04 曲靖阳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晶硅成品方棒检测设备
CN116379920B (zh) * 2023-03-28 2024-02-02 曲靖阳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晶硅成品方棒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22695U (zh) 晶硅方棒夹持装置
CN103256952B (zh) 一种用于水果检测的旋转定位装置
CN204757960U (zh) 一种测量封边条长度的设备
CN210456530U (zh) 一种下料机构
KR20110109766A (ko) 광학 검사를 위한 지지 기구
CN209850862U (zh) 一种可360度旋转曲屏分离除胶机
CN209657025U (zh) 一种防止液晶切割漏液封胶治具
CN204229076U (zh) 一种液晶模组屏的检测机构
CN205673976U (zh) 旋转多工位水晶磨抛机
CN207450338U (zh) 一种盘装元件包装带检验设备
CN208476904U (zh) 一种便携式食品检测采样辅助装置
CN211205795U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的多点取样装置
CN211030124U (zh) 一种防止偏移的抛光片生产用打磨材料切割装置
CN208797483U (zh) 一种学生物理实验用理线器
CN208690226U (zh) 90度翻转治具
CN208681407U (zh) 一种转盘治具下模旋转装置
CN204903901U (zh) 一种液晶玻璃基板的检测治具
CN201320743Y (zh) 飞轮及其拆卸装置
CN216209994U (zh) 一种用于树脂滤光片双面镀膜的治具
CN214453216U (zh) 一种半导体圆晶防静电保存装置
CN205564949U (zh) 一种雷达天线座
CN219382901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缠绕膜支架
CN211876995U (zh) 一种电机转轴同轴度测试试验台
CN211752505U (zh) 一种旋转相框积木
CN220348197U (zh) 一种pin针工位夹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