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12216U - 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12216U
CN208612216U CN201821129294.8U CN201821129294U CN208612216U CN 208612216 U CN208612216 U CN 208612216U CN 201821129294 U CN201821129294 U CN 201821129294U CN 208612216 U CN208612216 U CN 208612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binet
wall
fixedly connected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292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Hongtuo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1292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12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12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12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内壁中心处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箱体和壳体的连接处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离心筒,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离心筒的侧壁均竖直设有提料机构,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均固定设有加热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反复对铜溶液和铍溶液进行离心充分混合,进而提高了制成产品的使用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材料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铍青铜由铜铍合金熔合而成,其具有优越的性能,屈服强度可高于965MPa,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衬套等高端产品零部件。
现有的铜铍合金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将铜溶液和铍溶液进行充分混合后再进行升温。然而现有技术中对铜溶液和铍溶液搅拌一般是通过单一的石墨棒对两者的混合液进行搅拌,存在搅拌不均匀的缺陷,从而导致制成产品的使用质量较差。为此,本实用型设计了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铜溶液和铍溶液搅拌一般是通过单一的石墨棒对两者的混合液进行搅拌,存在搅拌不均匀的缺陷,从而导致制成产品的使用质量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内壁中心处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箱体和壳体的连接处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离心筒,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离心筒的侧壁均竖直设有提料机构,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均固定设有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提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下端内壁上的提料筒,所述提料筒的内部竖直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与壳体的下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所述提料筒的筒壁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第一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延伸至离心筒的上端开口处,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向上依次贯穿提料筒的上端、壳体的上端和箱体的下端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且与箱体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壁位于箱体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壁位于箱体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同时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与壳体的下端内壁与箱体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离心筒为网状筒,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与离心筒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外侧壁上下两侧均固定连通有进料管和第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和第二出料管的管壁进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离心筒以及螺旋叶均采用石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通过设置在箱体内部的电机,能够同时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同时旋转,第一转轴能够带动离心筒旋转,能够使得壳体内铜溶液和铍溶液在离心筒内产生离心运动并通过网孔使得铜溶液和铍溶液充分混合,与此同时第一齿轮通过两个第二齿轮同时带动两个第二转轴旋转,两个第二转轴同时带动两个螺旋叶将壳体底部的铜溶液和铍溶液提升至离心筒内,反复对铜溶液和铍溶液进行离心充分混合,进而提高了制成产品的使用质量。
2、该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通过设置在壳体内壁两侧的加热器,能够始终对壳体内的铜溶液和铍溶液进行加热,便于铜溶液和铍溶液之间的混合。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反复对铜溶液和铍溶液进行离心充分混合,进而提高了制成产品的使用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离心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箱体、3电机、4第一转轴、5离心筒、6第一齿轮、7提料筒、8第二转轴、9螺旋叶、10第一出料管、11第二齿轮、12加热器、13进料管、14第二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外侧壁上下两侧均固定连通有进料管13和第二出料管14,进料管13和第二出料管14的管壁进设有阀门,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的上端内壁中心处固定设有电机3,电机3通过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远离电机3的一端贯穿箱体2和壳体1的连接处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离心筒5,离心筒5为网状筒,第一转轴4远离电机3的一端与离心筒5的底部固定连接,壳体1的内部位于离心筒5的侧壁均竖直设有提料机构,壳体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均固定设有加热器12,加热器12通过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加热器12采用的是电阻加热,且型号为QL-GD-098,提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1下端内壁上的提料筒7,提料筒7的内部竖直设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的下端与壳体1的下端内壁转动连接,第二转轴8的轴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9,提料筒7的筒壁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第一出料管10,出料管10的出料口延伸至离心筒5的上端开口处,第二转轴8的上端向上依次贯穿提料筒7的上端、壳体1的上端和箱体2的下端并延伸至箱体2的内部且与箱体2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第二转轴8的两端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与壳体1的下端内壁与箱体2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转轴4的轴壁位于箱体2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第二转轴8的轴壁位于箱体2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1,第一齿轮6同时与两个第二齿轮11啮合连接,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8、离心筒5以及螺旋叶9均采用石墨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打开电机3能够同时带动第一转轴4和第一齿轮6同时旋转,第一转轴4能够带动离心筒5旋转,能够使得壳体1内铜溶液和铍溶液在离心筒5内产生离心运动并通过网孔使得铜溶液和铍溶液充分混合,与此同时第一齿轮6通过两个第二齿轮11同时带动两个第二转轴8旋转,两个第二转轴8同时带动两个螺旋叶9将壳体1底部的铜溶液和铍溶液提升至离心筒5内,反复对铜溶液和铍溶液进行离心充分混合,进而提高了制成产品的使用质量,通过设置在壳体1内壁两侧的加热器12,能够始终对壳体1内的铜溶液和铍溶液进行加热,便于铜溶液和铍溶液之间的混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上端内壁中心处固定设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远离电机(3)的一端贯穿箱体(2)和壳体(1)的连接处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离心筒(5),所述壳体(1)的内部位于离心筒(5)的侧壁均竖直设有提料机构,所述壳体(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均固定设有加热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1)下端内壁上的提料筒(7),所述提料筒(7)的内部竖直设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的下端与壳体(1)的下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8)的轴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9),所述提料筒(7)的筒壁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第一出料管(10),所述出料管(10)的出料口延伸至离心筒(5)的上端开口处,所述第二转轴(8)的上端向上依次贯穿提料筒(7)的上端、壳体(1)的上端和箱体(2)的下端并延伸至箱体(2)的内部且与箱体(2)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的轴壁位于箱体(2)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二转轴(8)的轴壁位于箱体(2)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6)同时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1)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8)的两端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与壳体(1)的下端内壁与箱体(2)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筒(5)为网状筒,所述第一转轴(4)远离电机(3)的一端与离心筒(5)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侧壁上下两侧均固定连通有进料管(13)和第二出料管(14),所述进料管(13)和第二出料管(14)的管壁进设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8)、离心筒(5)以及螺旋叶(9)均采用石墨制成。
CN201821129294.8U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 Active CN208612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9294.8U CN208612216U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9294.8U CN208612216U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12216U true CN208612216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705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29294.8U Active CN208612216U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122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8742A (zh) * 2019-12-17 2020-03-24 王凯 一种土壤修复用混料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8742A (zh) * 2019-12-17 2020-03-24 王凯 一种土壤修复用混料装置
CN110898742B (zh) * 2019-12-17 2021-12-17 山西交控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修复用混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65401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干燥装置
CN208612216U (zh) 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的制造装置
CN110075775A (zh) 一种反应釜
CN109126584A (zh) 一种气流装置
CN209123389U (zh) 一种化学工程高效萃取分离装置
CN202725182U (zh) 一种双螺旋反应釜
CN209033803U (zh) 一种氯酸钠结晶罐搅拌器
CN208542064U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尘剂制备机
CN209576600U (zh) 一种带保温功能的油漆搅拌装置
CN208865535U (zh) 一种热熔膏的混合搅拌装置
CN212758575U (zh) 一种反应釜消泡装置
CN209967720U (zh) 一种生产栀子黄色素的新型闪蒸罐
CN209663264U (zh) 一种纳米氧化锌反应釜
CN209020387U (zh) 一种环保型墙面漆反应釜
CN208097468U (zh) 采用大孔树脂的吸附提取装置
CN208406991U (zh) 生物制药用混合反应装置
CN207667534U (zh) 干粉涂料高效混合装置
CN207430152U (zh) 一种氧化铁红生产用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CN106268601B (zh) 集成型增压喷射温控过滤反应釜
CN210385849U (zh) 一种双层玻璃反应釜
CN206168345U (zh) 一种高效温控增压喷射搅拌反应系统
CN216172328U (zh) 一种蛋白沉淀加热反应装置
CN215930418U (zh) 一种咪唑乙醇制备生产用烘干装置
CN216143360U (zh) 一种冶炼石油用的石油加热装置
CN215743234U (zh) 一种反刍颗粒饲料调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09

Address after: Room 219, First Industrial Park Office Building, No. 8 Jinshanqiao Office, Yangshan Road,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zhou Hongtuo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 3rd floor, Block B, Meihuju, Jiahu Villa, 9 Tianlong Road, Tianshuiwei, New Territories

Patentee before: Chen Ming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