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03761U - 一种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03761U
CN208603761U CN201821005546.6U CN201821005546U CN208603761U CN 208603761 U CN208603761 U CN 208603761U CN 201821005546 U CN201821005546 U CN 201821005546U CN 208603761 U CN208603761 U CN 208603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oss
cylinder
deslagging
arc
scum col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055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成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i De K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i De K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i De K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i De K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055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03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03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037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包括浮渣筒,排渣支架对称设置在浮渣筒的两侧,浮渣筒的上部连接有弧形吸收盖,弧形吸收盖的两端分别沿浮渣筒的壁面延伸至排渣支架的堆渣区域内形成第一排渣通道和第二排渣通道,第一排渣通道和第二排渣通道均用于将堆渣区域内的浮渣输送至浮渣进口,弧形吸收盖的上端设置有风机,风机通过进风管道来排出浮渣筒内的空气。通过设置具有对称结构的排渣支架,利用负压来对浮渣收集装置前后侧的浮渣进行收集,浮渣在快速且稳定地进入浮渣筒内的同时,有效除去了浮渣收集装置行程路径上留下的浮渣,由此提高了浮渣收集装置的一次排渣能力,浮渣收集装置的排渣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用的浅层气浮机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浅层气浮机是现如今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水质净化设备,由于其运用了“浅底理论”和“零速”理论,是一种集凝聚、气浮、撇渣、沉淀、刮泥于一体的高效节能设备,主要应用于造纸、食品、电镀、制革、针织、印染、毛纺、屠宰、石油、化工等领域,浅层气浮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溶气系统向水中溶入大量的空气,形成溶气水,进入待处理水中,减压释放后在水中形成大量的微细气泡,气泡于水中的杂质絮凝相互粘附形成比重小于水的浮体,从而快速浮出水面,经刮渣装置撇渣后完成固液两相分离,使得水质得到净化。浅层气浮机主要有撇渣装置、工作桥和行走装置、布水布气装置、集水装置、集电装置等组成,在撇渣装置中,浮渣收集装置为其主体结构,浮渣收集装置性能的好坏关乎气浮机工作效率的高低,浮渣收集装置排渣能力越强,气浮机的工作效率就越高。
在传统的浅层气浮机中,例如常用的型号为HYQF型高效浅层气浮机,浮渣收集装置包括浮渣筒和排渣支架,排渣支架连接在浮渣筒上,通过排渣支架来收集池面上的浮渣,并将其囤积在排渣支架的堆渣区域内,堆渣区域内的浮渣通过自然流动的方式进入浮渣筒内,由此完成撇渣除渣作业,撇渣除渣效果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浮渣是由大量的浮体形成,其存在大量泡沫,浮渣筒在收集浮渣的过程中,大量的泡沫堆积在堆渣区域和浮渣筒开口处,由于泡沫重量轻,在自然状态下不易流入浮渣筒内,泡沫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流入浮渣筒内,这导致浮渣收集装置在快速收集浮渣的过程中,泡沫会依附并堆积在浮渣筒的上部而不易排出,进而造成浮渣筒的上部被大量浮渣泡沫覆盖,浮渣收集装置的排渣效率被降低,排渣效果较差,这也是气浮机需要进行多次撇渣的主要原因,同时,大量泡沫的堆积会造成浮渣筒的开口处排渣不通畅,这使得浮渣收集装置的排渣速度跟不上气浮机的转动速度,浮渣收集装置的排渣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通过设置具有对称结构的排渣支架,利用负压来对浮渣收集装置前后侧的浮渣进行收集,浮渣在快速且稳定地进入浮渣筒内的同时,能够有效除去浮渣收集装置行程路径上留下的浮渣,由此提高了浮渣收集装置的一次排渣能力,同时,通过负压的方式对重量轻的浮渣泡沫排除效果良好,解决了浮渣泡沫不易收集排出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浮渣收集装置的排渣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包括浮渣筒,与浮渣筒固定连接的排渣支架,其特征在于,排渣支架对称设置在浮渣筒的两侧,浮渣筒的上部设有浮渣进口,浮渣筒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吸收盖,弧形吸收盖具有中空结构,弧形吸收盖包裹浮渣筒的上部,弧形吸收盖的两端分别沿浮渣筒的壁面延伸至排渣支架的堆渣区域内形成第一排渣通道和第二排渣通道,第一排渣通道和第二排渣通道均用于将排渣支架堆渣区域内的浮渣输送至浮渣进口,弧形吸收盖的上端设置有风机,风机通过进风管道来排出浮渣筒内的空气。
进一步,浮渣进口与弧形吸收盖的内壁之间留有间距,第一排渣通道和第二排渣通道分别与浮渣进口接通,第一排渣通道的一端和第二排渣通道的一端分别开口形成排渣进口。
进一步,浮渣进口的边缘向浮渣筒内部翻边并延伸形成浮渣漏斗,浮渣漏斗的横截面呈喇叭状。
进一步,进风管道的一端接通风机的进风端,进风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浮渣漏斗并伸入浮渣筒内,进风管道与浮渣漏斗之间留有间距。
进一步,弧形吸收盖端部的外壁上竖直设置有挡沫板,挡沫板位于排渣进口的上方,挡沫板固定连接在弧形吸收盖上。
进一步,进风管道伸入浮渣筒的一端位于浮渣筒的上部,进风管道口处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用于阻挡浮渣进入进风管道内。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对称结构的排渣支架,利用负压来对浮渣收集装置前后侧的浮渣进行收集,浮渣在快速且稳定地进入浮渣筒内的同时,有效除去了浮渣收集装置行程路径上留下的浮渣,由此提高了浮渣收集装置的一次排渣能力,同时,通过负压的方式对重量轻的浮渣泡沫排除效果良好,解决了浮渣泡沫不易收集排出的问题,提高了浮渣收集装置的排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浅层气浮机用浮渣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浮渣收集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浮渣收集装置进气管道与浮渣漏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浮渣收集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浮渣筒,2为排渣支架,3为浮渣进口,4为弧形吸收盖,5为第一排渣通道,6为排渣进口,7为风机,8为进风管道,9为挡沫板,10为过滤网,11为浮渣漏斗,12为支撑条,1201为弹性橡胶段,1202为刚性段,13为第二排渣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浅层气浮机用浮渣收集装置,包括具有圆筒形结构的浮渣筒1,与浮渣筒1固定连接的排渣支架2,浮渣筒1的上部开口形成浮渣进口3,浮渣筒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吸收盖4,弧形吸收盖4具有中空结构,弧形吸收盖4包裹浮渣筒1的上部,且覆盖浮渣进口3,弧形吸收盖4的一端沿浮渣筒1的壁面延伸至排渣支架2的堆渣区域内形成第一排渣通道5,第一排渣通道5的一端与浮渣进口3接通,其另一端开口形成排渣进口6,第一排渣通道5用于将排渣支架2堆渣区域内的浮渣输送至浮渣进口3,以便于浮渣通过浮渣进口3进入浮渣筒1内,浮渣进口3与弧形吸收盖4的内壁之间留有间距,以便于第一排渣通道5内的浮渣进入浮渣进口3内,弧形吸收盖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排气的风机7,风机7的进风端接通进风管道8,进风管道8的一端穿过弧形吸收盖4并伸入浮渣筒1内,风机7通过进风管道8来排出浮渣筒1内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浮渣收集装置,其工作原理为:气浮机转动带动浮渣收集装置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排渣支架2将水面上的浮渣收集在堆渣区域,弧形吸收盖4上的风机对浮渣筒1内进行抽气,在抽气过程中,浮渣筒1内形成负压,进而使第一排渣通道5内形成负压,由此使第一排渣通道5通过排渣进口6对堆渣区域内的浮渣进行吸收,被吸收的浮渣经第一排渣通道5输送后进入浮渣筒1内,由此实现浮渣收集的功能。
进一步,浮渣进口3的开口宽度不大于浮渣筒1直径尺寸的2/3,以保证浮渣筒1的排渣能力。若浮渣进口3的开口宽度过大,则会使浮渣筒1在收集浮渣的过程中,出现漏渣的问题,从而影响浮渣筒1的排渣能力。
进一步,为防止堆渣区域内的浮渣泡沫吸附在弧形吸收盖4的外壁上,在弧形吸收盖4端部的外壁上竖直设置有挡沫板9,挡沫板9位于排渣进口6的上方,挡沫板9固定连接在弧形吸收盖4上。为了能更好地使挡沫板9发挥出阻挡泡沫依附的作用,挡沫板9上端的高度需高出排渣支架2的支架上端,最好高出排渣支架2的支架上端的2-20cm,优选为3-10 cm,更优选为4-6cm。
进一步地,进风管道8伸入浮渣筒的一端位于浮渣筒1的上部,且穿过浮渣进口3,进风管道8口处设置有过滤网10,过滤网10用于防止浮渣进入进风管道8内。
进一步地,浮渣进口3的边缘向浮渣筒1内部翻边并延伸形成浮渣漏斗11,浮渣漏斗11的横截面呈喇叭状,进风管道8穿过浮渣漏斗11,且进风管道8与浮渣漏斗11之间留有较宽的间隙,以防止浮渣粘附在进风管道8上,浮渣漏斗11用于收集并汇集第一排渣通道5内的浮渣,通过浮渣漏斗11的汇集作用,可使浮渣直接落入浮渣筒1的内部,而不会沿浮渣筒1的内壁顺流而下,进而解决了浮渣泡沫依附在浮渣筒1上部内壁的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进风管道8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进风管道8通过支撑条12与浮渣漏斗11固定连接,支撑条12的两端分别与进风管道8和浮渣漏斗11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条12的作用,可使进风管道8的位置更牢固,进而降低了进风管道8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
作为一种改进地实施方式,支撑条12上设置有弹性橡胶段1201,如图3所示,支撑条12由三段构成,支撑条12的两端由两段刚性段1202构成,两段刚性段1202之间通过弹性橡胶段1201连接并组合形成支撑条12,设置弹性橡胶段1201的目的在于,在实际应用中,若支撑条12为刚性结构,进风管道8的机械振动会导致支撑条12振动,支撑条12振动则会导致支撑条12连接出现松动,同时还会造成浮渣漏斗11出现振动,而浮渣漏斗11一般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浮渣筒1的浮渣进口3处,浮渣漏斗11的振动虽然有助于浮渣漏斗11上的浮渣顺流而下,但是振动会导致浮渣漏斗11的连接处出现间隙,浮渣收集装置在移动过程中会出现异常的机械碰撞声,易使浮渣漏斗11脱离浮渣筒1。当支撑条12为弹性结构时,通过支撑条12的弹性橡胶段1201吸振的作用,能够阻断振动向浮渣漏斗11的传递,进而保证浮渣漏斗11的位置稳定性,同时,支撑条12自身的振动强度大幅降低,支撑条12的牢固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进一步地,为了使支撑条12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作用,支撑条12的长宽比不大于3:1,以保证支撑条12具有足够的强度,作为优选,支撑条12的宽度不小于0.8cm,弹性橡胶段1201的长度在0.5-2cm之间,更优选为0.8-1.5cm,以保证支撑条12具有足够强度的同时,能有效的吸振。
作为一种替选地实施方式,考虑到浮渣收集装置一次排渣时,依然会在行程路径上留下一定量的浮渣,为了提高浮渣收集装置的一次排渣能力,排渣支架2对称设置在浮渣筒1的两侧,如图4所示,弧形吸收盖4的两端分别沿浮渣筒1的壁面延伸至排渣支架2的堆渣区域内形成第一排渣通道5和第二排渣通道13,第一排渣通道5和第二排渣通道13的作用相同,均是为了将浮渣输送至浮渣筒1内,唯一的区别是,第一排渣通道5用于输送浮渣收集装置行走前端的浮渣,第二排渣通道13用于输送浮渣收集装置行走后端的浮渣,通过第二排渣通道13的输送作用,能够有效收集浮渣收集装置行程路径上留下的浮渣,进而有效提高了浮渣收集装置的一次排渣能力,减少了浮渣收集装置的行走路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包括浮渣筒,与浮渣筒固定连接的排渣支架,其特征在于,排渣支架对称设置在浮渣筒的两侧,浮渣筒的上部设有浮渣进口,浮渣筒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吸收盖,弧形吸收盖具有中空结构,弧形吸收盖包裹浮渣筒的上部,弧形吸收盖的两端分别沿浮渣筒的壁面延伸至排渣支架的堆渣区域内形成第一排渣通道和第二排渣通道,第一排渣通道和第二排渣通道均用于将排渣支架堆渣区域内的浮渣输送至浮渣进口,弧形吸收盖的上端设置有风机,风机通过进风管道来排出浮渣筒内的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浮渣进口与弧形吸收盖的内壁之间留有间距,第一排渣通道和第二排渣通道分别与浮渣进口接通,第一排渣通道的一端和第二排渣通道的一端分别开口形成排渣进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浮渣进口的边缘向浮渣筒内部翻边并延伸形成浮渣漏斗,浮渣漏斗的横截面呈喇叭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管道的一端接通风机的进风端,进风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浮渣漏斗并伸入浮渣筒内,进风管道与浮渣漏斗之间留有间距。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吸收盖端部的外壁上竖直设置有挡沫板,挡沫板位于排渣进口的上方,挡沫板固定连接在弧形吸收盖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管道伸入浮渣筒的一端位于浮渣筒的上部,进风管道口处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用于阻挡浮渣进入进风管道内。
CN201821005546.6U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03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05546.6U CN208603761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05546.6U CN208603761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03761U true CN208603761U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67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0554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03761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037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5770A (zh) * 2019-09-23 2019-12-20 黄海群 一种化工制药用废液上环绕式回收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5770A (zh) * 2019-09-23 2019-12-20 黄海群 一种化工制药用废液上环绕式回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03761U (zh) 一种气浮机用高效浮渣收集装置
CN208603760U (zh) 一种浅层气浮机用浮渣收集装置
CN208603762U (zh) 高效浅层气浮机用浮渣收集装置
CN202169111U (zh) 旋转过滤网袋
CN210495474U (zh) 一种污水固液分离拦截装置
CN21457108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04939007U (zh) 废水泡沫清除装置
CN208340198U (zh) 一种新型周边传动刮吸泥机
JP4570449B2 (ja) 浮上油回収ノズルおよび浮上油回収装置
CN201250124Y (zh) 用于去除循环水水池表面漂浮物的装置
CN214764213U (zh) 一种临近基坑的雾炮机装置
CN102614699B (zh) 固定型振动曲面细格栅
CN212425479U (zh) 一种环保型污水悬浮物收集装置
CN205399369U (zh) 一种水藻吸取装置
CN209630845U (zh) 一种固废收集的湿式除尘机
CN207632613U (zh) 一种合成橡胶生产的废水处理设备
CN208975349U (zh) 一种建筑垃圾污水处理装置
CN207792844U (zh)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CN221535846U (zh) 基坑降水回收装置
CN217068040U (zh) 离心式选矿机的废渣处理装置
CN206089385U (zh) 污泥回收系统
CN221440497U (zh) 一种适用于sbr工艺的浮渣收集装置
CN208471717U (zh) 一种工业废水过滤生态环保装置
CN221855457U (zh) 一种旱地改水田的雨水集蓄补灌装置
CN212325151U (zh)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高效集污蛋白质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