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99331U - 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99331U
CN208599331U CN201820450305.6U CN201820450305U CN208599331U CN 208599331 U CN208599331 U CN 208599331U CN 201820450305 U CN201820450305 U CN 201820450305U CN 208599331 U CN208599331 U CN 208599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ank body
waste gas
gas purification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503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永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zheng Zhengzhou long lo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申永胜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申永胜 filed Critical 申永胜
Priority to CN2018204503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99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99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99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包括罐体,位于罐体的连接有进气管,位于罐体内设有过滤箱,所述的过滤箱中并列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板、硫化物吸附板,进气管与过滤箱相接通,过滤箱通过第一连接管道与换热器相接通,换热器通过第三连接管道与一二位三通阀相接通,二位三通阀的一个通口与排气管相接通,二位三通阀的另一个通口通过第二连接管道接通至进气管上,所述的排气管穿出至罐体外。该废气净化装置安装固定在使用平面上,使得底座与使用平面接触,抓地力牢固,整体机构稳定性好,废气的热量被不断重复利用,可以有效进行热交换,可以回收热能。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产生大量烟尘废气,烟尘废气中含有硫氧化物、碳氮氧化物、粉尘等有害成分,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这些有害成分已成为当今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所形成的酸雨已成为危害建筑物、各种植物以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现有的一些废气净化装置结构简陋,废气净化效果较差,不仅不能利用废气中存在的大量热量,而且不够节能环保,同时,现有的一些废气净化装置,功能单一,也不具有抗震减震的功能,因此,设计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其包括罐体,位于罐体的连接有进气管,位于罐体内设有过滤箱,所述的过滤箱中并列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板、硫化物吸附板,进气管与过滤箱相接通,过滤箱通过第一连接管道与换热器相接通,换热器通过第三连接管道与一二位三通阀相接通,二位三通阀的一个通口与排气管相接通,二位三通阀的另一个通口通过第二连接管道接通至进气管上,所述的排气管穿出至罐体外。
进一步的,所述的换热器还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都接通至罐体外。
进一步的,所述的罐体底部设置有四个垫片,每个垫片外都连接有一支撑架,在支撑架的底端固定有水平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的换热器包括外壳,在外壳内设置有盘管,盘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三连接管道,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外壳的内腔相接通。
进一步的,位于第二连接管道上配装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位于罐体内腔中还设置有平板,所述的过滤箱和换热器都位于平板上方,位于平板下方设置有减震板。
进一步的,位于减震板内设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中都设置有稳定座,每个稳定座都包括滑块、螺旋弹簧,螺旋弹簧设置在滑块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使用时,将支撑架通过垫片与罐体安装连接后,将该废气净化装置安装固定在使用平面上,使得底座与使用平面接触,底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的防滑垫,能够增加底座与地面的抓地力,避免底座发生打滑的,抓地力牢固,整体机构稳定性好
将外界废气管道与进气管连接,同时,将外界水箱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使得冷水进入到换热器中,打开开关,废气经进气管排入到过滤箱中,废气在流经活性炭吸附板和硫化物吸附板后,能够将废气中的颗粒物以及硫化物进行吸收,从而达到将废气净化的效果,净化后的废气通过第一连接管道进入换热器中,经过换热器的工作,换热器将废气中的热量将冷水进行加热,随着冷水不断从进水管进入,热水不断从排水管排出,使得废气的热量被不断重复利用,可以有效进行热交换,可以回收热能。
有效的达到了节能的功效,废气从换热器流出后,经排气管进入到尾气检测室中,尾气检测室的内部安装的废气检测仪,能够对处理后的废气进行检测,便于观测废气的净化情况,净化合格的尾气经排气管排放到外界,从而达到了环保的功效,净化不合格的废气经第二连接管道通过单向阀流入进气管中,重复过滤净化的步骤,净化效果好。
当搬运罐体时,为了避免震动影响罐体内部废气的净化过滤效果,产生震动时,冲击力推动稳定座内部的滑块在滑槽内进行移动,使得螺旋弹簧的发生弹性形变,使得冲击能转化为弹性动能,从而将震动抵消,减震板的内部填充的减震橡胶,具有良好的抗震减震功能,有益于增加该废气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该废气净化装置,操作简单,功能多样,能够对废气进行净化以及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罐体整体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稳定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进气管;3-过滤箱;4-活性炭吸附板;5-硫化物吸附板;6-第一连接管道;7-开关;8-进水管;9-换热器;10-出水管;11-第二连接管道;12-尾气检测室;13-排气管;14-单向阀;15-减震板;16-稳定座;17-滑槽;18-滑块;19-螺旋弹簧;20-垫片;21-支撑架;22-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包括罐体1,位于罐体1的连接有进气管2,位于罐体1内设有过滤箱3,所述的过滤箱3中并列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板4、硫化物吸附板5,进气管2与过滤箱3相接通,过滤箱3通过第一连接管道6与换热器9相接通,换热器9通过第三连接管道与一二位三通阀相接通,二位三通阀的一个通口与排气管相接通,二位三通阀的另一个通口通过第二连接管道11接通至进气管2上,所述的排气管13穿出至罐体1外。位于第二连接管道11上配装有单向阀14。位于罐体1内腔中还设置有平板,所述的过滤箱3和换热器9都位于平板上方,位于平板下方设置有减震板15,位于减震板15内设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中都设置有稳定座16,每个稳定座16都包括滑块18、螺旋弹簧19,螺旋弹簧19设置在滑块18下方。
如图2所示,所述的换热部分结构为:所述的换热器9还连接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10,进水管8和出水管10都接通至罐体1外,所述的换热器包括外壳,在外壳内设置有盘管,盘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管道6和第三连接管道,所述的进水管8和出水管10与外壳的内腔相接通。
为保证整体设备的稳定性,所述的罐体1底部设置有四个垫片20,每个垫片外都连接有一支撑架21,在支撑架21的底端固定有水平底座22。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支撑架21通过垫片20与罐体1安装连接后,将该废气净化装置安装固定在使用平面上,使得底座22与使用平面接触,将外界废气管道与进气管2连接,同时,将外界水箱与进水管8和出水管10连接,使得冷水进入到换热器9中,打开开关7,废气经进气管2排入到过滤箱3中,废气在流经活性炭吸附板4和硫化物吸附板5后,能够将废气中的颗粒物以及硫化物进行吸收,从而达到将废气净化的效果,净化后的废气通过第一连接管道6进入换热器9中,经过换热器9的工作,换热器9将废气中的热量将冷水进行加热,随着冷水不断从进水管8进入,热水不断从排水管10排出,使得废气的热量被不断重复利用,废气从换热器9流出后,经排气管13进入到尾气检测室12中,尾气检测室12的内部安装的废气检测仪,能够对处理后的废气进行检测,净化合格的尾气经排气管13排放到外界,净化不合格的废气经第二连接管道11通过单向阀14流入进气管2中,重复过滤净化的步骤,当搬运罐体1时,产生震动时,冲击力推动稳定座16内部的滑块18在滑槽17内进行移动,使得螺旋弹簧19的发生弹性形变,使得冲击能转化为弹性动能,从而将震动抵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位于罐体(1)的连接有进气管(2),位于罐体(1)内设有过滤箱(3),所述的过滤箱(3)中并列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板(4)、硫化物吸附板(5),进气管(2)与过滤箱(3)相接通,过滤箱(3)通过第一连接管道(6)与换热器(9)相接通,换热器(9)通过第三连接管道与一二位三通阀相接通,二位三通阀的一个通口与排气管相接通,二位三通阀的另一个通口通过第二连接管道(11)接通至进气管(2)上,所述的排气管(13)穿出至罐体(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9)还连接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10),进水管(8)和出水管(10)都接通至罐体(1)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底部设置有四个垫片(20),每个垫片外都连接有一支撑架(21),在支撑架(21)的底端固定有水平底座(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包括外壳,在外壳内设置有盘管,盘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管道(6)和第三连接管道,所述的进水管(8)和出水管(10)与外壳的内腔相接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连接管道(11)上配装有单向阀(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罐体(1)内腔中还设置有平板,所述的过滤箱(3)和换热器(9)都位于平板上方,位于平板下方设置有减震板(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减震板(15)内设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中都设置有稳定座(16),每个稳定座(16)都包括滑块(18)、螺旋弹簧(19),螺旋弹簧(19)设置在滑块(18)下方。
CN201820450305.6U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 Active CN208599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0305.6U CN208599331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0305.6U CN208599331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99331U true CN208599331U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60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50305.6U Active CN208599331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993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7599A (zh) * 2020-05-26 2020-09-04 尚俊 一种煤炭锅炉用烟气深度除尘过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7599A (zh) * 2020-05-26 2020-09-04 尚俊 一种煤炭锅炉用烟气深度除尘过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99331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
CN206950818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装置
CN204365080U (zh) 尾气利用净化装置
CN103900403B (zh) 一种废气处理和热量高效回收装置
CN205308030U (zh) 一种整体化油烟废气净化装置
CN204100657U (zh) 一种带储液罐的冷凝器
CN204543967U (zh) 一种新型智能化焚烧烟气的净化装置
CN205109372U (zh) 一种除甲醛装置
CN108151092A (zh) 一种抽油烟机余热回收系统
CN103644575A (zh) 锅炉烟气处理装置
CN202926440U (zh) 一种用于车载的空气净化器
CN208431887U (zh) 一种新型高效空气净化器
CN203572005U (zh) 一种锅炉烟气消烟除尘及余热利用装置
CN205832870U (zh) 一种微波冶炼炉的废气净化装置
CN2322121Y (zh) 锅炉余热超导交换器
CN203538224U (zh) 烤炉烟气环保节能处理装置
CN204841351U (zh) 一种车间废气净化装置
CN205361002U (zh) 一种用于混合烃生产的干燥装置
CN204225966U (zh)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
CN215113993U (zh) 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节能环保锅炉
CN204388672U (zh) 外置式逆重力结构的蓄热装置
CN203244881U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锅炉除尘装置
CN204294097U (zh) 一种具有过滤液净化装置的多级脱硫装置
CN204460257U (zh) 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装置
CN205937868U (zh) 一种防浪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09

Address after: 451150 No. 18 Zhongxing Road, Longhu Development Zone,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zheng Zhengzhou long long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056399 No. 25, Qiaoxi Road, Wu'an Town, Handan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 Yongsh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