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5052U - 一种风管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管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85052U CN208585052U CN201821144523.3U CN201821144523U CN208585052U CN 208585052 U CN208585052 U CN 208585052U CN 201821144523 U CN201821144523 U CN 201821144523U CN 208585052 U CN208585052 U CN 2085850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hose
- air
- outlet
- crosswind pipe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管和具有其的车辆,风管包括:主风管,所述主风管内限定有流道且分别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用于与车辆空调的出风管相连通;侧风管,所述侧风管可活动地设在所述主风管上,所述侧风管上限定有风道且分别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口相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管,侧风管可活动地设在主风管上,通过翻转侧风管能够减少出风口与侧窗玻璃的距离,使得出风口吹出的风能够朝向侧窗玻璃,能够快速除去侧窗玻璃上的霜或雾,提高除霜除雾效率,提高驾驶体验和行车安全,且该风管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管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在寒冷的环境中使用时,汽车侧窗玻璃会出现结霜结雾的现象,严重影响驾驶员观察外后视镜,在GB11555中规定每辆汽车应装备除霜除雾系统,能够确保在寒冷天气条件下恢复风窗、侧窗的能见度,并对除霜除雾的效果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在10分钟内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区域完成除雾,20分钟内百分之八十左右区域完成除霜。
目前,车辆大多是在靠近侧窗玻璃的仪表板上设置一个固定的侧除霜口,利用空调箱吹出的暖风融化侧窗的玻璃上的霜或冷凝物。传统车辆采用的固定侧除霜口虽然能达到法规的要求,但除霜除雾效率太低,使用不便,用户往往发动车辆后就会行驶,此时侧窗仍然有霜或雾,影响驾驶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风管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管,包括:
主风管,所述主风管内限定有流道且分别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用于与车辆空调的出风管相连通;
侧风管,所述侧风管可活动地设在所述主风管上,所述侧风管上限定有风道且分别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风管和所述流道分别形成为L型。
进一步地,所述进口设在所述主风管的一端,所述出口设在所述主风管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侧风管形成为柱状且所述侧风管的截面形成为直角扇形。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设在所述侧风管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风管可活动地设在所述主风管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风管还包括: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主风管相连,所述侧风管与所述旋转轴可转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侧风管可活动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当所述侧风管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侧风管位于所述流道中且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流道外;当所述侧风管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侧风管位于所述流道外且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流道外。
进一步地,当所述侧风管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侧风管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口共面;当所述侧风管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侧风管的所述出风口所在平面与所述出口所在平面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风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侧风管可活动地设在主风管上,通过翻转侧风管能够减少出风口与侧窗玻璃的距离,使得出风口吹出的风能够朝向侧窗玻璃,能够快速除去侧窗玻璃上的霜或雾,提高除霜除雾效率,提高驾驶体验和行车安全,且该风管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在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在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的主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的侧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的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安装在车辆仪表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风管100;仪表板200;侧窗玻璃300;
主风管10;进口11;出口12;
侧风管20;进风口21;出风口22;
旋转轴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100。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100包括主风管10和侧风管20。
具体而言,主风管10内限定有流道且分别设有与流道连通的进口11和出口12,进口11用于与车辆空调的出风管相连通,侧风管20可活动地设在主风管10上,侧风管20上限定有风道且分别设有与风道连通的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进风口21与出口12相连通。
也就是说,风管100主要由主风管10和侧风管20构成,其中,主风管10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主风管10内可以限定有流道,在主风管10上可以分别设有与流道连通的进口11和出口12,进口11可以用于与车辆空调的出风管相连通,车辆空调的出风管吹出的风能够从进口11进入主风管10中并从出口12出来。
侧风管20可活动地设在主风管10上,比如,侧风管20可翻转或枢转地设在主风管10上,在侧风管20上可以限定有风道,在侧风管20上可以分别设有与风道连通的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进风口21可以与出口12相连通,从出口12出来的风可以从进风口21进入侧风管20的风道中并从出风口22出来,通过翻转或枢转侧风管20可以改变出风口22所朝向的方向,可以使得出风口22所朝向的方向朝向侧窗玻璃,减小与侧窗玻璃的距离,可以快速除去侧窗玻璃上的霜或雾,提高除霜除雾效率。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100,侧风管20可活动地设在主风管10上,通过翻转侧风管20能够减少出风口22与侧窗玻璃的距离,使得出风口22吹出的风能够朝向侧窗玻璃,能够快速除去侧窗玻璃上的霜或雾,提高除霜除雾效率,提高驾驶体验和行车安全,且该风管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实用性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风管10和流道可以分别形成为L型,便于安装在车辆的仪表板上,使得侧风管20便于与侧窗玻璃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进口11可以设在主风管10的一端,出口12可以设在主风管10的另一端,便于进口11与车辆空调的出风管相连通,使得车辆空调的出风管中的风能够从进口11进入主风管10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侧风管20可以大致形成为柱状,侧风管20的截面可以形成为直角扇形,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可以分别设在侧风管20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上,便于侧风管20与主风管10之间的配合。侧风管20可活动地设在主风管10的另一端,主风管10的一端可以与车辆空调的出风管相连通,便于侧风管20与侧窗玻璃的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风管100还可以包括旋转轴30,旋转轴30可以与主风管10相连,可以固定相连,也可以枢转相连,侧风管20与旋转轴30可转动相连,可以在侧风管20上设有多个通孔,旋转轴30可以穿过通孔并可以在通孔中转动,旋转轴30可以与侧风管20的轴线共线,当需要改变侧风管20的出风口22的吹风方向时可以转动侧风管20,使得侧风管20能够朝向侧窗玻璃,便于快速除霜除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侧风管20可活动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如图1所示,当侧风管20位于第一位置时,侧风管20位于主风管10的流道中,减小占用空间,且出风口22可以朝向流道外,以便侧风管20中的风能够向外吹出;如图2所示,当侧风管20位于第二位置时,侧风管20位于流道外且出风口22朝向流道外,通过转动侧风管20可以改变出风口22与侧窗玻璃之间的距离,便于快速除霜除雾。在使用过程中,当侧窗玻璃上的霜或雾较少时,可以将侧风管20置于第一位置,通过出风口22吹出的风将少量霜或雾除去,当侧窗玻璃上的霜或雾较多时,可以将侧风管20置于第二位置,以便快速除霜除雾,提高效率,保证行驶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当侧风管20位于第一位置时,侧风管20的出风口22与出口12共面,侧风管20位于主风管10的流道中,出风口22与出口12所在的平面共面,都在主风管10的一个侧面上;当侧风管20位于第二位置时,侧风管20的出风口22所在平面与出口12所在平面垂直,使得出风口22能够正对侧窗玻璃,使得从出风口22中吹出来的风能够垂直吹向侧窗玻璃,直接对侧窗玻璃进行加热,使得侧窗玻璃上的霜或雾能够被快速除去。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6所示,可以将风管100安装在仪表板200上,风管100与仪表板200可以通过卡接或螺接进行相连,可以在车辆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一个风管100,通常状态下侧风管20位于主风管10的流道中,如普通侧除霜风口功能一样,当驾乘人员想快速除去侧窗玻璃300上的霜或雾时,可将侧风管20从主风管10中的流道中旋出,使得出风口22吹出的风能够快速除去侧窗玻璃上的霜或雾,提高除霜除雾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100,侧风管20可活动地设在主风管10上,通过翻转侧风管20能够减少出风口22与侧窗玻璃的距离,使得出风口22吹出的风能够朝向侧窗玻璃,能够快速除去侧窗玻璃上的霜或雾,提高除霜除雾效率,提高驾驶体验和行车安全,且该风管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实用性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风管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风管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出风口22吹出的风能够朝向侧窗玻璃,能够快速除去侧窗玻璃上的霜或雾,提高除霜除雾效率,提高驾驶体验和行车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风管,所述主风管内限定有流道且分别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用于与车辆空调的出风管相连通;
侧风管,所述侧风管可活动地设在所述主风管上,所述侧风管上限定有风道且分别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管和所述流道分别形成为L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设在所述主风管的一端,所述出口设在所述主风管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风管形成为柱状且所述侧风管的截面形成为直角扇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设在所述侧风管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风管可活动地设在所述主风管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主风管相连,所述侧风管与所述旋转轴可转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风管可活动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当所述侧风管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侧风管位于所述流道中且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流道外;当所述侧风管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侧风管位于所述流道外且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流道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侧风管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侧风管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口共面;当所述侧风管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侧风管的所述出风口所在平面与所述出口所在平面垂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44523.3U CN208585052U (zh) | 2018-07-19 | 2018-07-19 | 一种风管和具有其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44523.3U CN208585052U (zh) | 2018-07-19 | 2018-07-19 | 一种风管和具有其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85052U true CN208585052U (zh) | 2019-03-08 |
Family
ID=65541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4452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85052U (zh) | 2018-07-19 | 2018-07-19 | 一种风管和具有其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585052U (zh) |
-
2018
- 2018-07-19 CN CN201821144523.3U patent/CN20858505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417539U (zh) | 一种汽车后视镜及前侧窗风幕防雨系统 | |
CN203332058U (zh) | 汽车外后视镜 | |
CN101870283A (zh) | 汽车前风挡玻璃防雨雪风幕墙技术 | |
CN204368014U (zh) | 一种汽车后视镜 | |
CN208585052U (zh) | 一种风管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5872001U (zh) | 一种汽车前侧窗玻璃除雾、除霜机构 | |
CN207579743U (zh) | 带有清洁功能的汽车后视镜 | |
CN204368013U (zh) | 一种能够提高汽车安全性能的后视镜 | |
CN206217559U (zh) | 一种汽车雨天行车通风辅助装置 | |
CN204432343U (zh) | 车辆防吹翻遮阳遮雨装置 | |
CN104057885A (zh) | 一种汽车后视镜 | |
CN203032334U (zh) | 一种用于客车驾驶区的内饰件 | |
CN203543901U (zh) | 车辆侧窗玻璃的除霜机构 | |
CN203611941U (zh) | 一种后视镜和汽车 | |
CN107757786A (zh) | 一种摩托车用多功能后视镜 | |
CN207291850U (zh) | 一种后视镜除水装置 | |
CN211308498U (zh) | 一种车用除霜器 | |
CN206141436U (zh) | 能清除雨雪雾气的汽车后视镜 | |
CN205174746U (zh) | 一种安装方便的汽车空调风窗总成 | |
CN209112139U (zh) | 一种侧除霜风道出口格栅 | |
CN108275076A (zh) | 一种汽车后视镜 | |
CN211893153U (zh) | 一种客车空调除霜送风结构和客车 | |
CN204393482U (zh) | 一种挡风排雨罩 | |
CN207725191U (zh) | 一种汽车通风装置及系统 | |
CN209757055U (zh) | 一种具有可除雨雪雾霜功能的汽车后视镜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09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Renhe Town,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