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65655U - 一种阀芯及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阀芯及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65655U
CN208565655U CN201820922357.9U CN201820922357U CN208565655U CN 208565655 U CN208565655 U CN 208565655U CN 201820922357 U CN201820922357 U CN 201820922357U CN 208565655 U CN208565655 U CN 208565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pool
fluid
channel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223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昌珍
侯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Water Conservanc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Water Conservanc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Water Conservanc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Water Conservanc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223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65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65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656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阀芯及阀。阀芯设置在阀体内,用于改变阀体内的流体的流动状态,所述阀芯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在第一状态,所述密封部能够实现阀芯和阀体的内壁之间的密封,在第二状态,所述密封部解除所述阀芯和阀体的内壁之间的密封。本实用新型的阀芯和阀,在第一状态,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之间密封,实现利用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的配合控制流体的流动状态,在第二状态,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之间的密封解除,进而使得所述阀芯相对所述阀体转动时,所述密封部和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的摩擦为零,控制所述阀芯时所需的外力减小,换向或开闭时更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阀芯及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芯及阀。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阀门中,在阀芯上设置有密封圈,当所述阀芯装配在所述阀体的内腔中,且所述阀芯上的密封圈被挤压在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之间时,所述密封圈使得流体不会经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之间的配合间隙流动。
上述阀门中,所述密封圈虽然能够避免流体经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之间的配合间隙流动,但是,所述密封圈挤压在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之间,会导致所述阀芯相对所述阀体转动,即阀门换向或开闭时,所述密封圈和所述阀体之间的摩擦增大,进而导致控制所述阀芯的外力增大,换向或开闭费力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向或开闭方便省力的阀芯及阀。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阀芯,设置在阀体内,用于改变阀体内的流体的流动状态,所述阀芯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在第一状态,所述密封部能够实现阀芯和阀体的内壁之间的密封,在第二状态,所述密封部解除所述阀芯和阀体的内壁之间的密封。
优选地,所述密封部包括柔性结构和密封腔,所述柔性结构构成所述密封腔的至少部分腔壁,通过向所述密封腔内注入流体实现所述密封部从所述第二状态向所述第一状态的切换,通过将所述密封腔内的流体释放实现所述密封部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的切换。
优选地,所述密封腔呈环形或者盘形,所述阀芯包括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与所述密封腔连通,以对所述密封腔内注入流体或者从所述密封腔释放流体。
优选地,所述柔性结构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径向截面为U形,所述U形的开口朝向径向内侧,在所述U形的开口处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和柔性结构围合成的内腔构成所述密封腔。
优选地,在所述环形挡板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通孔,所述通孔构成所述导流结构的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密封腔连通的流体引入通道和流体引出通道,其中,
所述流体引入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阀体的流体入口处或延伸至所述阀体的流体入口附近;
所述流体引出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阀体内的低压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流体引入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阀体的流体入口处的几何中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流体引入通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通道部和第二通道部,其中第二通道部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
所述流体引出通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通道部和第四通道部,其中第四通道部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
所述第二通道部和第四通道部为共用通道;
在所述第一通道部、第三通道部和共用通道之间设置有换向阀芯,所述换向阀芯具有两个状态,在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通道部与共用通道连通,第三通道部和共用通道截断;在第二状态,所述第三通道部与共用通道连通,第一通道部和共用通道截断。
优选地,所述阀芯包括阀板和与所述阀板连接的阀杆,所述阀板包括第一阀板、第二阀板,所述密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之间,所述第一阀板、所述第二阀板和所述密封部围合形成空腔结构,所述通孔位于阀板径向内侧的开口朝向所述空腔结构的空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板与所述阀杆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阀板与所述第一阀板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阀板的远离所述阀杆的一侧,所述第一通道部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阀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部包括沿所述阀杆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段,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第二通道段和与所述阀板所在面垂直延伸的第三通道段,其中,第三通道段能够插入所述第一阀板和阀杆内。
优选地,所述共用通道构造为形成在所述阀杆上并沿阀杆的轴向延伸的孔段,所述孔段的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换向阀芯设置在所述孔段的另外一端处。
优选地,在阀杆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换向阀芯能够经所述安装孔安装到所述孔段的另外一端处,在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管件,所述管件的一端能够与所述换向阀芯内的通道连通,另外一端与阀体的低压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阀芯包括与所述换向阀芯相连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所述换向阀芯转动,从而实现换向阀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
所述阀芯包括与所述阀板相连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所述阀板转动。
优选地,所述阀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阀杆上且沿所述阀杆的轴向延伸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与所述共用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置孔内且与所述换向阀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阀杆。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和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设置成:在第一角度范围内,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驱动所述换向阀芯单独转动,所述阀板不转动;在第二角度范围内,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同时转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阀,包括阀体和上述所述的阀芯,在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阀芯能够在打开第一流体通道、关闭第二流体通道以及关闭第一流体通道、打开第二流体通道之间切换,所述阀芯在关闭第一流体通道或者关闭第二流体通道时,所述密封部处于第一状态,在切换流体通道时,所述密封部处于第二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阀芯和阀,在第一状态,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之间密封,实现利用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的配合控制流体的流动状态,在第二状态,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之间的密封解除,进而使得所述阀芯相对所述阀体转动时,所述密封部和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的摩擦为零,控制所述阀芯时所需的外力减小,换向或开闭时更省力。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阀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阀体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阀芯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阀板和阀杆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A向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阀板的剖视图;
图7是图6的B向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柔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环形挡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C向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换向阀芯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换向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管件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阀体;11、进水口;12、出水口;13、阀腔;14、阀杆开口;
2、阀芯;21、密封部;211、柔性结构;212、密封腔;213、环形挡板;2131、通孔;22、导流结构;221、流体引入通道;2211、第一通道部;2212、第一通道段;2213、第二通道段;2214、第三通道段;2215、第二通道部;222、流体引出通道;2221、第三通道部;2222、第四通道部;2223、共用通道;223、空腔结构;23、换向阀芯;231、凹槽;24、阀板;241、第一阀板;2411、连接孔;242、第二阀板;25、阀杆;251、安装孔;252、管件;253、容置孔;26、第一驱动结构;261、杆件;2611、安装部;2612、凸起;27、第二驱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参照图1-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阀芯,设置在阀体1内,用于改变阀体1内的流体的流动状态,改变流体的流动状态指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或者切断或打通流体的流动状态。为了方便介绍,下面以三通阀为例介绍本实用新型的阀芯的各种实施方式,即本实用新型的阀芯2设置在所述阀体1内形成一个三通阀,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一个进水口11和两个出水口12,所述进水口11和所述出水口12优选为管状结构,两个所述出水口12同轴设置,所述阀体1的阀腔13优选设置成圆柱形,所述圆柱形阀腔13的轴线与所述进水口11的轴线同轴,且所述进水口11的轴线与所述出水口12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相垂直,如此,所述阀芯2转动受到的水的合力矩最小,且更便于维修。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阀芯2包括密封部21,所述密封部2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在第一状态,所述密封部21能够实现阀芯2和阀体1的内壁之间的密封,实现利用所述阀芯2和所述阀体1的配合控制流体的流动状态,在第二状态,所述密封部21解除所述阀芯2和阀体1的内壁之间的密封,进而使得所述阀芯2相对所述阀体1转动时,所述密封部21和所述阀体1的内壁之间的摩擦为零,控制所述阀芯2时所需的外力减小,换向或开闭时更省力。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密封部21包括柔性结构211和密封腔212,所述柔性结构211例如可以是防水布,所述柔性结构211构成所述密封腔212的至少部分腔壁,所述柔性结构211构成的所述密封腔212的至少部分腔壁为所述阀芯2和所述阀体1之间的用于密封的部分,通过向所述密封腔212内注入流体实现所述密封部21从所述第二状态向所述第一状态的切换,即,当向所述密封腔212内注入流体,柔性结构211形成的密封腔212在注入流体的时候,密封腔212在流体的作用下膨胀起来,实现利用注入流体的膨胀的密封腔212将阀芯2和所述阀体1之间余量填满,进而实现阀芯2和阀体1的密封,通过将所述密封腔212内的流体释放实现所述密封部21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的切换,即当将所述密封腔212中的流体释放后,所述密封腔212由于所述密封腔212内部流体压力减小,所述密封腔212从膨胀状态转化为收缩状态,所述阀芯2和所述阀体1之间出现间隙使得所述阀芯2相对所述阀体1转动时,所述阀芯2和所述阀体1之间无摩擦力,控制所述阀芯2所需的外力减小,省力方便。
所述密封腔212呈环形设置,环形设置的密封腔212能够与所述阀体1的圆柱形的阀腔13之间形成紧密配合,所述密封腔212优选为椭圆环形,其中,所述柔性结构211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径向截面为U形,所述柔性结构211的形状类似外轮胎的形状,所述U形的开口朝向径向内侧,所述U形的开口朝向径向内侧指朝向环形结构自身所在的椭圆的径向,如图3和图9所示,在所述U形的开口处设置有环形挡板213,所述环形挡板213和柔性结构211围合成的内腔构成所述密封腔212,所述环形挡板213套装在U形的所述柔性结构211的开口处,且所述环形挡板213的外圆柱面距离所述柔性结构211的U形底部存在一定的距离以保证密封腔212的一定容积,可以理解,所述环形挡板213和所述柔性结构211密封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阀芯2包括导流结构22,所述导流结构22与所述密封腔212连通,以对所述密封腔212内注入流体或者从所述密封腔212释放流体。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22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挡板213上的沿径向延伸的通孔2131,所述通孔2131均布在所述环形挡板213的内圆柱面和所述环形挡板213的外圆柱面之间。
如图3所示,所述导流结构22还包括与所述密封腔212连通的流体引入通道221和流体引出通道222。其中,所述流体引入通道221的一端与所述通孔2131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阀体1的流体入口处或延伸至所述阀体1的流体入口附近,优选地,所述流体引入通道22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阀体1的流体入口处的几何中心位置,以使的所述流体引入通道221引至所述密封腔212的流体的压力在所述阀芯2和所述阀体1处于密封状态时为所述阀体1的流体入口处的驻点压力,进而使得引入所述密封腔212的流体压力大于或等于所述阀芯2和所述阀体1之间密封所需的必须压力,以实现所述密封腔212中的流体压力克服所述阀体1靠近所述密封腔212处的流体压力,以使所述密封腔212在其内部流体的作用下膨胀,结构巧妙,膨胀效果更好。其中,所述流体引出通道222的一端与所述通孔213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阀体1内的低压腔连通,所述阀体1内的低压腔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指与两个出水口12中无排水的一个出水口12连通,即所述阀体1的背水一侧。
如图3-图7所示,所述流体引入通道2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通道部2211和第二通道部2215,其中第二通道部2215的一端与所述通孔2131连通,所述流体引出通道2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通道部2221和第四通道部2222,其中第四通道部2222的一端与所述通孔2131连通,所述第二通道部2215和第四通道部2222为共用通道2223。在所述第一通道部2211、第三通道部2221和共用通道2223之间设置有换向阀芯23,所述阀芯2构成所述换向阀芯23的换向阀体,所述第一通道部2211、第三通道部2221和共用通道2223三者的交汇位置构成所述换向阀体设置所述换向阀芯23的换向阀腔。所述换向阀芯23具有两个状态,在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通道部2211与共用通道2223连通,第三通道部2221和共用通道2223截断,此时,所述流体引入通道221被打通,所述流体引出通道222被截断,流体被引入所述密封腔212,且密封腔212中的流体不会经流体引出通道222流出,密封腔212膨胀,所述密封部21对应处于第一状态,所述阀芯2和阀体1的内壁之间的密封建立;在第二状态,所述第三通道部2221与共用通道2223连通,第一通道部2211和共用通道2223截断,此时,所述流体引入通道221被截断,所述流体引出通道222被连通,所述密封腔212中的流体经所述流体引出通道222排出,且不会有新的流体被引入所述密封腔212中,密封腔212收缩,所述密封部21对应处于第二状态,所述阀芯2和所述阀体1的内壁之间的密封解除。
利用所述流体引入通道221或所述流体引出通道222可以实现对密封腔212注入流体或排出流体,利用所述换向阀芯23控制所述流体引入通道221和所述流体引出通道222的连通和截断,进而控制所述密封部21在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能够实现对所述流体引入通道221或流体引出通道222的灵活轻巧控制。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7所示,所述阀芯2包括阀板24和与所述阀板24连接的阀杆25,优选地,所述阀板24为椭圆形,以使所述阀板24设置在圆柱形的阀腔13时,阀板24可以和所述阀腔13的腔壁配合。所述阀板24包括第一阀板241、第二阀板242,所述第一阀板241的边壁所在的曲面为一个圆柱形表面,所述第二阀板242的边壁所在的曲面为一个圆柱形曲面,以使所述阀板24和圆柱形阀腔13配合,所述第一阀板241与所述阀杆25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阀板242与所述第一阀板241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阀板241的远离所述阀杆25的一侧,所述阀板24和所述阀杆25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以使所述阀杆25转动时,所述阀板24绕进水口11轴线转动并和圆柱形阀腔13配合,换向阻力减小。所述密封部21设置在所述第一阀板241和第二阀板242之间,具体地,所述环形挡板213设置在U形的所述柔性结构211的开口处,所述环形挡板213和所述柔性结构211形成的密封部21设置在所述第一阀板241和第二阀板242之间,且在所述柔性结构211和所述第一阀板241之间、所述柔性结构211和所述第二阀板242之间设置密封圈,所述第一阀板241、第二阀板242、两个密封圈以及密封部21通过螺纹方式紧固在一起,当然可以理解,螺纹的设置位置应错开所述通孔2131,优选地,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环形挡板213的外圆周侧壁所在圆柱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阀板241和第二阀板242的边壁所在的圆柱面的直径,以避免所述密封腔212在收缩状态时,柔性结构211将所述环形挡板213上的通孔2131堵住。
另外,所述阀体1和所述阀芯2装配形成的三通阀上,除了设置在所述阀体1上的进水口11和两个出水口12外,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阀体1上的供所述阀杆25穿出的阀杆开口14,以使得通过控制所述阀杆25控制阀板24,进而实现对流体的流动状态的改变,所述阀杆开口14处设置有轴承,所述阀杆25通过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阀杆开口14处,显然,所述阀杆25和所述阀杆开口14之间应设置密封圈,以保证在所述阀芯2和所述阀体1之间的密封解除且控制阀杆25转动的时候,流体不会从所述阀杆25和所述阀杆开口14之间的安装间隙溢流。
所述第一阀板241、所述第二阀板242和所述密封部21围合形成空腔结构223,如图3所示,所述通孔2131位于阀板径向内侧的开口朝向所述空腔结构223的空腔,经所述流体引入通道221引入的流体先进入所述空腔结构223,再经所述通孔2131流入所述密封腔212中,同理,所述密封腔212中的流体经所述通孔2131流出后,进入所述空腔结构223,最后经所述流体引出通道222排出,所述空腔结构223构成所述导流结构22的一部分。
如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通道部2211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阀板242上,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部2211包括沿所述阀杆25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段2212,设置在所述空腔结构223的空腔内的第二通道段2213和与所述阀板24所在面垂直延伸的第三通道段2214,所述第一通道段2212设置在所述第二阀板242背离所述第一阀板241的一侧,所述第一通道段2212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阀杆25的轴线一致,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通道段2213和所述第三通道段2214设置在所述空腔结构223中,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二通道段2213和所述第三通道段2214仅是位于所述空腔结构223中,但是不与所述空腔结构223直接连通,所述第二通道段2213和所述第三通道段2214优选设置在所述第二阀板242上,其中,第三通道段2214能够插入所述第一阀板241和阀杆25内,显然,所述第一阀板241和所述阀板25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三通道段2214配合的连接孔2411,所述连接孔24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通道段221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共用通道2223设置换向阀芯23的端部连通,所述第三通道段2214和所述连接孔2411的配合不仅使得所述第二通道段2213与所述共用通道2223连通,而且可以对所述第二阀板242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
如图3所示,所述共用通道2223构造为形成在所述阀杆25上并沿阀杆25的轴向延伸的孔段,所述孔段的一端与所述空腔结构223的空腔连通,所述换向阀芯23设置在所述孔段的另外一端处。
如图4和图13所示,在阀杆25上设置有安装孔251,所述安装孔251沿所述阀杆25的径向延伸设置,所述换向阀芯23能够经所述安装孔251安装到所述孔段的另一端处,在所述安装孔251内设置有管件252,所述管件252的一端能够与所述换向阀芯23内的通道连通,另外一端与阀体1的低压腔连通,所述换向阀芯内的通道优选为L形通道,所述管件252的内孔形成所述第三通道部2221,安装时,先将所述换向阀芯23沿所述安装孔251的轴线放进所述孔段的另一端处,再将所述管件252安装在所述安装孔251内,最后利用螺母将所述管件252紧固在所述阀杆25上,显然,在所述管件252和所述安装孔251之间应设置密封圈,以保证流体不会从所述管件252和所述安装孔251之间的安装间隙流出,实现利用换向阀芯23控制所述第三通道部2221和所述共用通道2223的打通或截断。
如图3、图11、图12和图14所示,所述阀芯2包括与所述换向阀芯23相连的第一驱动结构26,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6能够带动所述换向阀芯23转动,从而实现换向阀芯23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6包括细长形杆件261,所述杆件26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换向阀芯23装配的安装部2611,例如所述杆件261的一端设置有凸起2612,所述换向阀芯23上设置凹槽231,通过将所述凸起2612装配在所述凹槽231中实现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6控制所述换向阀芯23,所述阀芯2包括与所述阀板24相连的第二驱动结构27,所述第二驱动结构27能够驱动所述阀板24转动,显然,所述第二驱动结构27包括阀杆25,在所述阀杆25上设置有沿所述阀杆25的轴向延伸的容置孔253,所述容置孔253与所述共用通道2223连通,所述容置孔253的轴线与所述共用通道2223的轴线一致,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6设置在所述容置孔253内且与所述换向阀芯23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结构26和第二驱动结构27可以方便控制所述换向阀芯23和阀板24。
如图1所示,具体地,所述阀芯2和所述阀体1装配形成的三通阀的一个出水口12和进水口11连通,另一个出水口12和进水口11不连通,且所述阀芯23和所述阀体1的内壁之间的密封建立时,所述流体引入通道221的第一通道部2211和所述共用通道2223通过所述换向阀芯23内的通道连通,所述流体引入通道22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阀体1的流体入口处,流体被引入所述密封腔212,所述流体引出通道222的第三通道部2221和所述共用通道2223之间被所述换向阀芯23切断,所述密封腔212中的流体不会流出,实现所述阀芯2和所述阀体1装配形成的三通阀的可靠使用,当需要对所述三通阀换向时,第一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6控制所述换向阀芯23正向或反向转动,此时,换向阀芯23相对所述阀板24转动,所述阀板24和所述阀体1之间不相对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共用通道2223与所述第一通道部2211切断,而与所述第三通道部2221连通,所述流体引入通道221被切断,流体无法被引入所述密封腔212,所述流体引出通道222被连通,所述密封腔212中的流体在进水口11流入的流体的压力下从所述密封腔212中排放,所述阀芯2和所述阀体1之间的密封解除;第二步,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结构27控制所述阀板24按与所述第一步中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6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单独转动,此时,所述阀板24相对所述换向阀芯23转动,所述阀板24相对所述阀体1转动,所述换向阀芯23相对所述阀体1不转动,如此,使得所述第一通道部2211和所述共用通道2223连通,所述流体被引入所述密封212腔,所述第三通道2221和所述共用通道2223之间切断,所述密封腔212的流体不会流出,所述阀芯2和所述阀体1之间的密封建立,结束一次换向。当需要继续换向时,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即可。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6和所述第二驱动结构27设置成:在第一角度范围内,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6驱动所述换向阀芯23单独转动,所述阀板24不转动;在第二角度范围内,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6带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27同时转动。如此,当需要对所述三通阀换向时,第一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6控制所述换向阀芯23在第一方向转动,此时,换向阀芯23相对所述阀板24转动,所述阀板24和所述阀体1之间不相对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共用通道2223与所述第一通道部2211切断,而与所述第三通道部2221连通,所述流体引入通道221被切断,流体无法被引入所述密封腔212,所述流体引出通道222被连通,所述密封腔212中的流体在进水口11流入的流体的压力下从所述密封腔212中排放,所述阀芯2和所述阀体1之间的密封解除;第二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6控制所述换向阀芯23继续在第一方向转动,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结构27控制所述阀板24在第一方向转动,此时,所述换向阀芯23和所述阀板24之间不相对转动,所述阀板24和所述阀体1之间相对转动;第三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6控制所述换向阀芯23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此时,所述换向阀芯23和所述阀板24之间相对转动,所述阀板24和所述阀体1之间不相对转动,于此同时,所述第一通道部2211和所述共用通道2223连通,所述流体被引入所述密封腔212,所述第三通道2221和所述共用通道2223之间切断,所述密封腔212的流体不会流出,所述阀芯2和所述阀体1之间的密封建立,结束一次换向。当需要继续换向时,重复第一步、第二步及第三步即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阀,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和上述所述的阀芯2,在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指一个出水口12和进水口11连通时形成的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指另一个出水口12和进水口11连通时形成的流体通道,所述阀芯2能够在打开第一流体通道、关闭第二流体通道以及关闭第一流体通道、打开第二流体通道之间切换,所述阀芯2在关闭第一流体通道或者关闭第二流体通道时,所述密封部21处于第一状态,在切换流体通道时,所述密封部21处于第二状态。
如图1和图3所示,安装时,首先将管件252安装在所述阀杆25的安装孔251中,其次,将所述密封部21夹装在所述第一阀板241和第二阀板242之间,然后将所述阀芯2从所述阀体的进水口11侧装入,并使得所述阀杆25安装在所述阀杆开口14中,实现所述阀芯2和所述阀体1的安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阀芯,设置在阀体内,用于改变阀体内的流体的流动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在第一状态,所述密封部能够实现阀芯和阀体的内壁之间的密封,在第二状态,所述密封部解除所述阀芯和阀体的内壁之间的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包括柔性结构和密封腔,所述柔性结构构成所述密封腔的至少部分腔壁,通过向所述密封腔内注入流体实现所述密封部从所述第二状态向所述第一状态的切换,通过将所述密封腔内的流体释放实现所述密封部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的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呈环形或者盘形,所述阀芯包括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与所述密封腔连通,以对所述密封腔内注入流体或者从所述密封腔释放流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构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径向截面为U形,所述U形的开口朝向径向内侧,在所述U形的开口处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和柔性结构围合成的内腔构成所述密封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挡板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通孔,所述通孔构成所述导流结构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密封腔连通的流体引入通道和流体引出通道,其中,
所述流体引入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阀体的流体入口处或延伸至所述阀体的流体入口附近;
所述流体引出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阀体内的低压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引入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阀体的流体入口处的几何中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引入通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通道部和第二通道部,其中第二通道部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
所述流体引出通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通道部和第四通道部,其中第四通道部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
所述第二通道部和第四通道部为共用通道;
在所述第一通道部、第三通道部和共用通道之间设置有换向阀芯,所述换向阀芯具有两个状态,在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通道部与共用通道连通,第三通道部和共用通道截断;在第二状态,所述第三通道部与共用通道连通,第一通道部和共用通道截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阀板和与所述阀板连接的阀杆,所述阀板包括第一阀板、第二阀板,所述密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之间,所述第一阀板、所述第二阀板和所述密封部围合形成空腔结构,所述通孔位于阀板径向内侧的开口朝向所述空腔结构的空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板与所述阀杆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阀板与所述第一阀板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阀板的远离所述阀杆的一侧,所述第一通道部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阀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部包括沿所述阀杆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段,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第二通道段和与所述阀板所在面垂直延伸的第三通道段,其中,第三通道段能够插入所述第一阀板和阀杆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通道构造为形成在所述阀杆上并沿阀杆的轴向延伸的孔段,所述孔段的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换向阀芯设置在所述孔段的另外一端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在阀杆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换向阀芯能够经所述安装孔安装到所述孔段的另外一端处,在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管件,所述管件的一端能够与所述换向阀芯内的通道连通,另外一端与阀体的低压腔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与所述换向阀芯相连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所述换向阀芯转动,从而实现换向阀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
所述阀芯包括与所述阀板相连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所述阀板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阀杆上且沿所述阀杆的轴向延伸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与所述共用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置孔内且与所述换向阀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阀杆。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和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设置成:在第一角度范围内,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驱动所述换向阀芯单独转动,所述阀板不转动;在第二角度范围内,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同时转动。
17.一种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如权利要求1-16之一所述的阀芯,在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阀芯能够在打开第一流体通道、关闭第二流体通道以及关闭第一流体通道、打开第二流体通道之间切换,所述阀芯在关闭第一流体通道或者关闭第二流体通道时,所述密封部处于第一状态,在切换流体通道时,所述密封部处于第二状态。
CN201820922357.9U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阀芯及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65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22357.9U CN208565655U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阀芯及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22357.9U CN208565655U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阀芯及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65655U true CN208565655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87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2235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65655U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阀芯及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656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6572A (zh) * 2021-10-29 2022-02-08 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脱硫系统工业水与工艺水低压自动补偿装置及改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6572A (zh) * 2021-10-29 2022-02-08 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脱硫系统工业水与工艺水低压自动补偿装置及改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76653Y (zh) 双桶洗衣机进水转换阀
CN208565655U (zh) 一种阀芯及阀
US10641400B2 (en) Three way valve
CN208169667U (zh) 一种防泄漏的天然气阀门
CN201827439U (zh) 一种电动三通阀
CN206802362U (zh) 一种节能水嘴
CN108644415A (zh) 一种阀芯及阀
CN208565734U (zh) 一种驱动结构及阀
CN110454978A (zh) 进水装置及热水器
CN211202953U (zh) 低温调节阀
CN205371649U (zh) 一种伸缩升降式活套接头给水栓
CN110388478A (zh) 流体控制器
CN205805523U (zh) 一种堵塞器及其滤网组件
CN210106727U (zh) 一种灌溉用阀门驱动装置
CN209705315U (zh) 一种三角阀
CN209975531U (zh) 一种带自启闭功能的双重注浆喷嘴装置
CN210397738U (zh) 一种大口径截止阀
CN208831765U (zh) 出水阀结构及包括其的加湿器
CN208982393U (zh) 一种液压旋转装置
CN208281525U (zh) 一种高净化密封截止阀
CN111022696A (zh) 一种组合式截流装置、安装该装置的管道
CN207364308U (zh) 一种转动式龙头阀芯
CN212054617U (zh) 一种用于压裂作业中的换向装置
CN108775437A (zh) 一种驱动结构及阀
CN206958265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截止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