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45631U - 一种夜光防汛绿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夜光防汛绿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45631U
CN208545631U CN201820371275.XU CN201820371275U CN208545631U CN 208545631 U CN208545631 U CN 208545631U CN 201820371275 U CN201820371275 U CN 201820371275U CN 208545631 U CN208545631 U CN 208545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noctilucence
layer
flood control
g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7127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凤
周芳蓉
李懿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sho Ecological Landsca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sho Ecological Landsca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sho Ecological Landsca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sho Ecological Landsca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7127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45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45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45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道和河道防汛通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夜光防汛绿道,其中,所述夜光防汛绿道包括:道路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道路主体两侧的边缘收边带区域,所述道路主体和所述边缘收边带区域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素土夯实层、级配碎石层、砂滤层、透水混凝土层和面层透水混凝土层,所述边缘收边带区域在所述面层透水混凝土层上设置发光颗粒层,所述道路主体总长度的至少三分之一在所述面层透水混凝土层上设置发光颗粒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夜光防汛绿道解决了夜间与晨曦照明问题,大大减少了绿道沿途景观灯具的数量,节约了工程投资,具有艺术性和安全性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夜光防汛绿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道和河道防汛通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夜光防汛绿道。
背景技术
景观设计中,绿道(Greenway)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与景观相交叉的人为开发的走廊。国外已经相当成熟和普遍,近年来,绿道建设风靡全国,在城市公园、街区公共绿地、自然风景区、历史古迹、滨水廊道、乡村郊野道路沿途等地区都能看到,不仅串联起诸多有效绿色生态空间,更方便市民出行与锻炼,提高改善了百姓的健康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改变了城市、乡村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出行方式,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
"绿道"主要指可以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良好、以休闲功能为主的绿色开敞空间。主要有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组成,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是一种能将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
目前国内绿道的结构材料主要有混凝土、砖、塑胶、透水混凝土、水洗石、砂石等类型,由发展初期仅仅满足通行功能逐渐提高到美观、环保、安全、舒适、节能的高度来设计。由于绿道在晨曦和傍晚的使用率在生活中更高,对于光线不够明亮的户外绿道,尤其是滨水区域或密林中穿行的绿道,如何解决既确保绿道的安全性、美观性、多样性,又能降低光照设施、做到低碳性,舒适性、经济性、艺术性、可持续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夜光防汛绿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夜光防汛绿道,其中,所述夜光防汛绿道包括:道路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道路主体两侧的边缘收边带区域,所述道路主体和所述边缘收边带区域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素土夯实层、级配碎石层、砂滤层、透水混凝土层和面层透水混凝土层,所述边缘收边带区域在所述面层透水混凝土层上设置发光颗粒层,所述道路主体总长度的至少三分之一在所述面层透水混凝土层上设置发光颗粒层。
优选地,所述道路主体上设置绿道标识,所述绿道标识采用发光颗粒层制作。
优选地,所述发光颗粒层包括特效树脂颗粒。
优选地,所述级配碎石层的厚度在20cm~30cm之间。
优选地,所述砂滤层的厚度为50cm。
优选地,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包括粒径为1.0cm的透水混凝土,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0cm。
优选地,所述面层透水混凝土层包括粒径为0.6cm的彩色透水混凝土,所述面层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3cm。
优选地,所述夜光防汛绿道的出入口处设置有多个液压隔离桩,相邻两个液压隔离桩的间距在20cm~30cm之间,所述液压隔离桩能够根据需要下沉至与所述夜光防汛绿道的路面齐平或者抬升至40cm~50cm的高度。
优选地,每个所述液压隔离桩上设置提示灯。
优选地,所述液压隔离桩的制作材料包括不锈钢、低碳钢、镀锌钢管、EVA塑料和橡胶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夜光防汛绿道,将防汛通道与绿道结合,极大地节约了工程投资,提高了绿地率,且通过在夜光防汛绿道的局部设置发光颗粒层,解决了夜间与晨曦照明问题,大大减少了绿道沿途景观灯具的数量,节约了工程投资,也为后期养护管理节约了维护资金,不仅减少了光污染、而且使绿道的景观效果更具艺术性和安全性,从而使得滨水区域更加生态、环保、美观、经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夜光防汛绿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绿道标识的夜光防汛绿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绿道标识的夜光防汛绿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夜光防汛绿道,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夜光防汛绿道包括:道路主体10和设置在所述道路主体两侧的边缘收边带区域11,所述道路主体10和所述边缘收边带区域11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素土夯实层110、级配碎石层120、砂滤层130、透水混凝土层140和面层透水混凝土层150,所述边缘收边带区域11在所述面层透水混凝土层150上设置发光颗粒层160,所述道路主体10总长度的至少三分之一在所述面层透水混凝土层150上设置发光颗粒层16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夜光防汛绿道,将防汛通道与绿道结合,极大地节约了工程投资,提高了绿地率,且通过在夜光防汛绿道的局部设置发光颗粒层,解决了夜间与晨曦照明问题,大大减少了绿道沿途景观灯具的数量,节约了工程投资,也为后期养护管理节约了维护资金,不仅减少了光污染、而且使绿道的景观效果更具艺术性和安全性,从而使得滨水区域更加生态、环保、美观、经济。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边缘收边带区域11的宽度约为10cm。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道路主体10上设置绿道标识170,所述绿道标识170采用发光颗粒层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绿道标识具体可以包括指向标识、骑行标识、数字标识以及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装饰图案等。
具体地,所述发光颗粒层160包括特效树脂颗粒。
具体地,所述级配碎石层120的厚度在20cm~30cm之间。
具体地,所述砂滤层130的厚度为50cm。
具体地,所述透水混凝土层140包括粒径为1.0cm的透水混凝土,所述透水混凝土层140的厚度为20cm。
具体地,所述面层透水混凝土层150包括粒径为0.6cm的彩色透水混凝土,所述面层透水混凝土层150的厚度为3cm。
具体地,为了保护所述夜光防汛绿道,所述夜光防汛绿道的出入口处设置有多个液压隔离桩,相邻两个液压隔离桩的间距在20cm~30cm之间,所述液压隔离桩能够根据需要下沉至与所述夜光防汛绿道的路面齐平或者抬升至40cm~50cm的高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夜光防汛绿道的出入口设置液压隔离桩不仅可以保护路面,而且可以方便交通的管理,在需要车辆(包括机动车或非机动车、自行车等)通行的情况下,液压隔离桩可下沉至绿道路面齐平;如需隔离车辆(如上)则可抬升至40-50cm高度,进行阻挡。
进一步具体地,为了提高夜间行人的安全性,每个所述液压隔离桩上设置提示灯。
可以理解的是,在每个所述液压隔离桩上设置提示灯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示警醒作用,以保证行人的夜行安全。
优选地,所述液压隔离桩的制作材料包括不锈钢、低碳钢、镀锌钢管、EVA塑料和橡胶中的任意一种。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夜光防汛绿道,通过将防汛通道与绿道功能相结合,不仅节约工程造价,增加绿地空间,而且结合自发光彩石绿道面层,极大的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和夜间景观效果,解决了绿道夜间安全与照明节能之间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夜光防汛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夜光防汛绿道包括:道路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道路主体两侧的边缘收边带区域,所述道路主体和所述边缘收边带区域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素土夯实层、级配碎石层、砂滤层、透水混凝土层和面层透水混凝土层,所述边缘收边带区域在所述面层透水混凝土层上设置发光颗粒层,所述道路主体总长度的至少三分之一在所述面层透水混凝土层上设置发光颗粒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光防汛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主体上设置绿道标识,所述绿道标识采用发光颗粒层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夜光防汛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颗粒层包括特效树脂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光防汛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碎石层的厚度在20cm~30c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光防汛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层的厚度为5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光防汛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包括粒径为1.0cm的透水混凝土,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光防汛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透水混凝土层包括粒径为0.6cm的彩色透水混凝土,所述面层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3c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夜光防汛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夜光防汛绿道的出入口处设置有多个液压隔离桩,相邻两个液压隔离桩的间距在20cm~30cm之间,所述液压隔离桩能够根据需要下沉至与所述夜光防汛绿道的路面齐平或者抬升至40cm~50cm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夜光防汛绿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液压隔离桩上设置提示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夜光防汛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隔离桩的制作材料包括不锈钢、低碳钢、镀锌钢管、EVA塑料和橡胶中的任意一种。
CN201820371275.XU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夜光防汛绿道 Active CN208545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1275.XU CN208545631U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夜光防汛绿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1275.XU CN208545631U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夜光防汛绿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45631U true CN208545631U (zh) 2019-02-26

Family

ID=65417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71275.XU Active CN208545631U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夜光防汛绿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456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8258A (zh) * 2018-03-19 2018-08-31 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夜光防汛绿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8258A (zh) * 2018-03-19 2018-08-31 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夜光防汛绿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45631U (zh) 一种夜光防汛绿道
CN104234078A (zh) 多功能隧道型城市雨洪综合利用系统
CN108468258A (zh) 一种夜光防汛绿道
CN202787004U (zh) 一种枢纽式全互通立体交叉结构
CN205063000U (zh) 新型雨水口分流漏斗
CN209702482U (zh) 一种基于下沉式再生水系统的城市生态综合体系统
CN106192890A (zh) 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
CN109183548A (zh) 一种智能透水混凝土路面系统
CN201762640U (zh) 一种铺路砖
CN104631279A (zh) 一种空间利用路面的单元
CN105350637B (zh) 城市绿地地下雨水调蓄装置
CN201062336Y (zh) 人造大理石、花岗岩侧石
Hao Retracted: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Sponge City in Urban Design Study
CN209243481U (zh) 一种拼接稳定的透水砖
CN110725171A (zh) 一种海绵层级式道路绿化的施工方法
CN202416116U (zh) 一种路面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
CN205917569U (zh) 一种人行道路透水砖
CN111608044A (zh) 一种兼顾排水和道路引导的街道两侧绿化结构
CN205115951U (zh) 一种可用于车行道的透水路面
CN201062345Y (zh) 蓄能发光、排水、彩色多功能环保侧石
CN213173202U (zh) 一种太阳能城市排水绿道
CN207846125U (zh) 一种透水地坪
Wa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Green Streets Planning of Sponge City
Linggui et al. Landscape Design of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Area Based 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ncept.
CN216786723U (zh) 市政园林发光路面及道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