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92890A - 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92890A
CN106192890A CN201610753548.2A CN201610753548A CN106192890A CN 106192890 A CN106192890 A CN 106192890A CN 201610753548 A CN201610753548 A CN 201610753548A CN 106192890 A CN106192890 A CN 106192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lwark
crest
dam
band structure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535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秘学
高大水
余永志
任翔
马超
田波
李建清
丁承富
刘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535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928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92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928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0Dams; Dykes; Sluice ways or other structures for dykes, dam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06Moles; Piers; Quays; Quay walls; Groynes; Breakwaters ; Wave dissipating walls; Quay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坝体(1)的上游设置有防浪墙(2)及下游设置有工字型的安全墩(3),在所述的防浪墙(2)和安全墩(3)之间设置有坝顶公路(4);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防浪墙外观较为简陋,美观度差,与坝区景观不协调的缺点。具有利用防浪墙背水斜墙面构筑景观文化长廊,同时在下游设置兼具石凳功能的工字型安全墩,提高了水库整体的水景观效果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更加具体来说是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
背景技术
水库大坝往往视野开阔,水库高峻的山体和清澈的水体融为一体,展现出秀美的独特风光,令人向往,为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和科普、文化、教育等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场所。按照现代治水理念和新的治水思路,发展水利风景区在维护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水利工程坝顶结构往往功能性比较单一,结构刻板。上游防浪墙是为防止波浪翻越坝顶而在坝顶挡水前沿设置的墙体,传统墙体多为混凝土结构,外观较为简陋,美观度差,与坝区景观不协调。下游安全墩是为了防止车辆或行人坠入大坝下游,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常坝顶采用窄断面长方形型式的安全墩形式,功能单一,美观度差。而且通常坝顶结构很少设置行人休息的公共设施,缺少休息区,不具备休闲旅游观景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功能单一的缺点,而提出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其视觉效果更佳,立体感更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来实施: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坝体的上游设置有防浪墙及下游设置有工字型的安全墩,在所述的防浪墙和安全墩之间设置有坝顶公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防浪墙包括位于上部设置有外凸的防浪凸起,所述的防浪墙朝向水库侧与水平面垂直设置,所述的防浪墙背水侧与坝顶公路倾斜设置,并嵌固有装饰板;在所述的防浪墙的下部为防浪墙基座,所述的防浪墙基座包括位于前部的墙趾和位于后部的墙踵,所述的墙趾的上顶点与坝体护坡顶点齐平;在所述的防浪墙基座的一端设置互相齐平的水稳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安全墩与所述的坝顶公路之间设置有排水沟,在所述的排水沟上设置有混凝土盖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防浪墙基座的顶面与防浪墙顶面之间距离为120-250厘米;所述的防浪凸起与所述的防浪墙迎水面所成角度在30度-60度之间;所述的防浪墙背水一侧的坡度为1:0.4-1:0.6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坝顶公路的横向宽度为600-800厘米,所述的坝顶公路的坡度为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水稳层采用砂石混合料或者C10混凝土砂浆铺筑而成,所述的水稳层厚度为10厘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防浪墙设置在坝顶的上游并横截面采用梯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的防浪墙与坝顶公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米-1.2米;所述的安全墩与坝顶公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0.5之间,且相邻的两个安全墩之间的距离为4米,所述的安全墩长度为2米。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在不改变防浪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利用防浪墙背水斜墙面构筑景观文化长廊,同时在下游设置兼具石凳功能的工字型安全墩,提高了水库整体的水景观效果。
2、本发明在体型上较常规体型防浪墙,相同条件下能将坝顶路面扩宽。
3、本发明上游防浪墙基座设有墙趾和墙踵,在上游防浪墙挡水的情况下,墙踵能有效地抵抗水压力对防浪墙产生的弯矩作用;在上游防浪墙墙前无水的情况下,墙趾能有效地抵抗墙背土压力产生的弯矩作用,因此,防浪墙的稳定性强。
4、本发明上游防浪墙设置外凸的防浪凸起,一方面起到防浪消浪的效果,另一方面可有效加宽防浪墙顶宽,增加墙体的厚重感。
5、本发明上游防浪墙景观展示倾斜面,视觉效果更佳,立体感更强。
6、本发明上游防浪墙区别于直接在防浪墙背水侧涂刷图案,而是在背水侧墙面嵌固装饰板,将文字、图案雕刻于装饰板上,更加美观,耐久性更好。
7、本发明下游工字型安全墩,一方面起到路肩石的作用,另一方面兼具石凳作用,作为水利风景区的公共设施,更加有利于游人观赏休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坝顶文化景观带典型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上游防浪墙典型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下游工字型安全墩典型剖面图。
图4为图1中装饰板的具体刻画。
图中:坝体1、防浪墙2、安全墩3、坝顶公路4、防浪凸起5、防浪墙基座6、墙趾6.1、墙踵6.2、水稳层7、排水沟8、混凝土盖板8.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照图1-4所示:本发明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坝体1的上游设置有防浪墙2及下游设置有工字型的安全墩3,在所述的防浪墙2和安全墩3之间设置有坝顶公路4;坝顶公路4不同于并不是让公汽、货车等行驶的道路,其主要作用是便于水库日常运行管理以及汛期防汛交通要求,对于有景观需求很大的水库大坝风景区,还可供旅游的游览车和行人观光通行。
在所述的防浪墙2包括位于上部设置有外凸的防浪凸起5,所述的防浪墙2朝向水库侧与水平面垂直设置,所述的防浪墙2背水侧与坝顶公路4倾斜设置,并嵌固有装饰板;在所述的防浪墙2的下端为防浪墙基座6,所述的防浪墙基座6包括位于前部的墙趾6.1和位于后部的墙踵6.2,所述的墙趾6.1的上顶点与坝体护坡顶点齐平;在所述的防浪墙基座6的一端设置互相齐平的水稳层7。
墙趾6.1、墙踵6.2和防浪凸起5与防浪墙2现浇呈一个整体;起到了防浪挡水的良好效果。
所述的安全墩3与所述的坝顶公路4之间设置有排水沟8,在所述的排水沟8上设置有混凝土盖板8.1。
所述的的防浪墙基座6的顶面与防浪墙2的顶面之间距离为120-250厘米;具体的高度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与需要设置而成。
所述的防浪凸起5与所述的防浪墙2迎水面所成角度在30度-60度之间;所述的防浪墙2背水一侧的坡度为1:0.4-1:0.6之间。
坝顶公路4的横向宽度为600-800厘米,路面宽度能满足汛期防汛的交通要求以及日常的水库管理需要。
所述的坝顶公路4的坡度为1%。坝顶公路4的坡度有利于雨水顺利流入位于下游侧的排水沟8内,使坝顶公路4路面不产生积水,影响交通通行。
水稳层7采用砂石混合料或者C10混凝土砂浆铺筑而成,所述的水稳层7厚度为10厘米。如果所述的防浪墙基座6直接作用于坝体土料上会引起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防浪墙2的整体失稳变形。所述的水稳层7为刚性结构,这样有效的避免了防浪墙基座6的不均匀沉降。所述的防浪墙2设置在坝顶的上游并横截面采用梯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的防浪墙2与坝顶公路4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米-1.2米;所述的安全墩3与坝顶公路4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0.5之间,且相邻的两个安全墩3之间的距离为4米,所述的安全墩3长度为2米。
上述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Claims (7)

1.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坝体(1)的上游设置有防浪墙(2)及下游设置有工字型的安全墩(3),在所述的防浪墙(2)和安全墩(3)之间设置有坝顶公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防浪墙(2)包括位于上部设置有外凸的防浪凸起(5),所述的防浪墙(2)朝向水库侧与水平面垂直设置,所述的防浪墙(2)背水侧与坝顶公路(4)倾斜设置,并嵌固有装饰板;在所述的防浪墙(2)的下端为防浪墙基座(6),所述的防浪墙基座(6)包括位于前部的墙趾(6.1)和位于后部的墙踵(6.2),所述的墙趾(6.1)的上顶点与坝体护坡顶点齐平;在所述的防浪墙基座(6)的一端设置互相齐平的水稳层(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墩(3)与所述的坝顶公路(4)之间设置有排水沟(8),在所述的排水沟(8)上设置有混凝土盖板(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浪墙基座(6)的顶面与防浪墙(2)的顶面之间距离为120-250厘米;所述的防浪凸起(5)与所述的防浪墙(2)迎水面所成角度在30度-60度之间;所述的防浪墙(2)背水一侧的坡度为1:0.4-1:0.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坝顶公路(4)的横向宽度为600-800厘米,所述的坝顶公路(4)的坡度为1%。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水稳层(7)采用砂石混合料或者C10混凝土砂浆铺筑而成,所述的水稳层(7)厚度为10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浪墙(2)设置在坝顶的上游并横截面采用梯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的防浪墙(2)与坝顶公路(4)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米-1.2米;所述的安全墩(3)与坝顶公路(4)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0.5之间,且相邻的两个安全墩(3)之间的距离为4米,所述的安全墩(3)长度为2米。
CN201610753548.2A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 Pending CN1061928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3548.2A CN106192890A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3548.2A CN106192890A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92890A true CN106192890A (zh) 2016-12-07

Family

ID=57526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53548.2A Pending CN106192890A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9289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9071A (zh) * 2020-09-15 2020-12-08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坝顶表面观测墩兼做防浪墙的结构
CN113529647A (zh) * 2021-07-09 2021-10-22 上海景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堤顶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5110474A (zh) * 2022-06-30 2022-09-27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浪堤坝及消浪堤坝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194953A2 (ru) * 1984-03-19 1985-11-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М-5828 Оградительное сооружение
CN202170498U (zh) * 2011-07-01 2012-03-21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 钢筋混凝土桩式堤
CN203080491U (zh) * 2013-03-01 2013-07-24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土石坝坝顶防浪墙结构
CN204282292U (zh) * 2014-11-21 2015-04-22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波浪爬高的防浪墙结构
CN105297686A (zh) * 2015-11-25 2016-02-03 河海大学 一种格栅式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CN206015602U (zh) * 2016-08-29 2017-03-15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194953A2 (ru) * 1984-03-19 1985-11-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М-5828 Оградительное сооружение
CN202170498U (zh) * 2011-07-01 2012-03-21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 钢筋混凝土桩式堤
CN203080491U (zh) * 2013-03-01 2013-07-24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土石坝坝顶防浪墙结构
CN204282292U (zh) * 2014-11-21 2015-04-22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波浪爬高的防浪墙结构
CN105297686A (zh) * 2015-11-25 2016-02-03 河海大学 一种格栅式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CN206015602U (zh) * 2016-08-29 2017-03-15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9071A (zh) * 2020-09-15 2020-12-08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坝顶表面观测墩兼做防浪墙的结构
CN113529647A (zh) * 2021-07-09 2021-10-22 上海景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堤顶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5110474A (zh) * 2022-06-30 2022-09-27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浪堤坝及消浪堤坝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rnett City design: Modernist, traditional, green and systems perspectives
CN206015602U (zh) 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
CN106192890A (zh) 一种坝顶文化景观带结构
CN103938524A (zh) 组装式专用人行街和该人行街的铺装方法及人行街的设计方法
CN212656350U (zh) 城镇河道综合体
CN111042293A (zh) 一种道路中央绿化带防渗排水结构的施工工艺
CN203807912U (zh) 组装式专用人行街
CN104234078A (zh) 多功能隧道型城市雨洪综合利用系统
CN202450483U (zh) 一种城市河道立体复合式箱涵结构
CN111719369A (zh) 一种城市风景园林路面施工结构
CN103088734A (zh) 城市主干道立体运输系统
CN215925848U (zh) 一种厢式建筑堤防
CN204097977U (zh) 多功能复合型坝顶防浪墙
CN204589761U (zh) 一种排水防滑人行道
CN208545631U (zh) 一种夜光防汛绿道
CN203096539U (zh) 城市主干道立体运输系统
CN205917569U (zh) 一种人行道路透水砖
CN205474676U (zh) 一种单向排水反光路缘石
CN204282200U (zh) 端墙式桥台
CN215947774U (zh) 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园林透水路面系统
CN219908761U (zh) 一种空间复合利用的立体堤防构建结构
CN214363290U (zh) 一种水坝护坡结构
Rannie Landscapes of the Assiniboine River watershed
CN213014156U (zh) 一种用于园林水池旁护坡排水结构
CN214883851U (zh) 一种与堤防结合的地下停车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