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9168U - Usb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Usb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9168U
CN208539168U CN201821322701.7U CN201821322701U CN208539168U CN 208539168 U CN208539168 U CN 208539168U CN 201821322701 U CN201821322701 U CN 201821322701U CN 208539168 U CN208539168 U CN 208539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terminal
tongue piece
socket
in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227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hengfe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黄海燕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黄海燕 filed Critical 黄海燕
Priority to CN2018213227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9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9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9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USB连接器,其绝缘主体的前端设有插口,后端设有分层布置的植入口,植入口与插口连通;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对应绝缘主体的植入口组装到绝缘主体上,第一端子组具有若干排列的第一端子及将第一端子稳固在一起的第一舌片,第二端子组具有若干排列的第二端子及将第二端子稳固在一起的第二舌片,组装后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和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在绝缘主体的插口中形成上下间隔分置;外壳包裹绝缘主体外周,且外壳上设有内折挂脚及内折弹臂,内折挂脚扣接在绝缘主体的插口内壁上,形成增加插拔力的压脚。结构稳定、紧凑,制作及组装方便,接口纤薄,符合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使用,且支持正反两面插入,可承受反复插拔,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USB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USB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标准有Type-A、Type-B、Type-C三种接口,Type-C的规范是按照USB3.1标准制定的。USB3.1 Type-C连接器主要面向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因而对产品的结构性能要求更高,现有的USB3.1 Type-C连接器在组装制作及使用上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SB连接器,优化结构,方便组装,使用结构稳定、可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USB连接器,其具有:
绝缘主体,该绝缘主体具有前端和后端,绝缘主体的前端设有插口,而绝缘主体的后端设有分层布置的植入口,植入口与插口连通;
第一端子组,该第一端子组具有若干排列的第一端子及将第一端子稳固在一起的第一舌片,第一舌片与第一端子一起注塑连接,在第一舌片上设有第一防退部,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端设有第一挂钩;第一端子组对应绝缘主体的植入口组装到绝缘主体上,第一舌片嵌设在植入口中且由第一防退部卡制植入口内部而达成第一舌片防退组装;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挂钩插入到绝缘主体的插口并挂接在插口内壁设置的挂台上;
第二端子组,该第二端子组具有若干排列的第二端子及将第二端子稳固在一起的第二舌片,第二舌片与第二端子一起注塑连接,在第二舌片上设有第二防退部,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端设有第二挂钩;第二端子组对应绝缘主体的植入口组装到绝缘主体上,第二舌片嵌设在植入口中且由第二防退部卡制植入口内部而达成第二舌片防退组装;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挂钩插入到绝缘主体的插口并挂接在插口内壁设置的挂台上;组装后,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和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在绝缘主体的插口中形成上下间隔分置;
外壳,该外壳包裹绝缘主体外周,且外壳上设有内折挂脚及内折弹臂,内折挂脚在绝缘主体的插口内折扣接插口相应内壁上的倒扣,而内折弹臂在绝缘主体的插口内折形成增加插拔力的压脚。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舌片上还设有第一支撑筋及第一导向槽,第一舌片插入绝缘主体的植入口时,第一支撑筋与相应植入口的内侧壁紧配合连接,而第一导向槽配合植入口内侧壁上的导向块导引第一舌片插入组装;所述第二舌片上还设有第二支撑筋及第二导向槽,第二舌片插入绝缘主体的植入口时,第二支撑筋与相应植入口的内侧壁紧配合连接,而第二导向槽配合植入口内侧壁上的导向块导引第二舌片插入组装。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安装支脚和内折扣接绝缘主体后端的扣脚,安装支脚适配插入PCB板上的安装孔中组装。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锡脚在绝缘主体后端朝分别不同方向折平贴靠在绝缘主体后端提供的导平筋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紧凑,制作及组装方便,接口纤薄,符合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使用,且支持正反两面插入,可承受反复插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4为图1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图1实施例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组装示意图;
附图6、7为图1实施例的外壳组装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USB连接器,其具有绝缘主体1、第一端子组2、第二端子组3及外壳4。
该绝缘主体1具有前端和后端,绝缘主体1的前端设有插口11,而绝缘主体1的后端设有分层布置的植入口12,植入口12与插口11连通,插口11适配外部公头连接器插拔。该第一端子组2具有若干排列的第一端子21及将第一端子21稳固在一起的第一舌片22,第一舌片22与第一端子21一起注塑连接。在第一舌片22上设有第一防退部221,所述第一端子21的接触端设有第一挂钩211。第一端子组2对应绝缘主体1的植入口12组装到绝缘主体1上,第一舌片22嵌设在植入口12中且由第一防退部221卡制植入口12内部而达成第一舌片22防退组装。所述第一端子21的第一挂钩211插入到绝缘主体1的插口11并挂接在插口11内壁设置的挂台111上。该第二端子组3具有若干排列的第二端子31及将第二端子31稳固在一起的第二舌片32,第二舌片32与第二端子31一起注塑连接,在第二舌片32上设有第二防退部321,所述第二端子31的接触端设有第二挂钩311。第二端子组3对应绝缘主体1的植入口12组装到绝缘主体1上,第二舌片32嵌设在植入口12中且由第二防退部321卡制植入口12内部而达成第二舌片32防退组装。所述第二端子31的第二挂钩311插入到绝缘主体1的插口11并挂接在插口11内壁设置的挂台111上。组装后,所述第二端子31的接触部和第一端子21的接触部在绝缘主体1的插口11中形成上下间隔分置,满足外部公头连接器插入连接,实现信号传输,支持正反两面插入使用;第一挂钩211和第二挂钩311的设计,有效保护端子的接触部,防止公头连接器强行插入所造成的端子破坏,同时还可确保端子的接触部获得足够的接触力,提升产品的使用特性。本实施例的第一防退部221和第二防退部321设计为倒钩形式,方便组装,同时还获得较佳防退连接效果。该外壳4包裹绝缘主体1外周,具有良好屏蔽效果,同时还有效保护连接器主体。外壳4上设有内折挂脚41及内折弹臂42,内折挂脚41在绝缘主体1的插口11内折扣接插口11相应内壁上的倒扣112,而内折弹臂42在绝缘主体1的插口11内折形成增加插拔力的压脚。该结构不仅使外壳4包裹绝缘主体1更紧密、稳定,同时还增加绝缘主体1的插口11之插拔力,提升外部公头连接器插入连接稳定性及有效性;可承受反复插拔,使用寿命长。
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舌片22上还设有第一支撑筋222及第一导向槽223,第一舌片22插入绝缘主体1的植入口12时,第一支撑筋222与相应植入口12的内侧壁紧配合连接,而第一导向槽223配合植入口12内侧壁上的导向块121导引第一舌片22插入组装。所述第二舌片32上还设有第二支撑筋322及第二导向槽323,第二舌片32插入绝缘主体1的植入口12时,第二支撑筋322与相应植入口12的内侧壁紧配合连接,而第二导向槽323配合植入口12内侧壁上的导向块121导引第二舌片32插入组装。该结构提升第一端子组2和第二端子组3组装的准确性、便利性及稳定性,使产品品质更稳定。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31的锡脚在绝缘主体1后端朝分别不同方向折平贴靠在绝缘主体1后端提供的导平筋13,获得平整的锡脚,利用上板焊接。外壳4上还设有安装支脚43和内折扣接绝缘主体1后端的扣脚44,安装支脚43适配插入PCB板上的安装孔中组装,该结构有助于连接器上板安装,且连接稳定,可承受反复插拔,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紧凑,制作及组装方便,接口纤薄,符合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使用,支持正反两面插入。
当然,以上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应被限制于与以上的描述和附图完全相同的结构和操作,对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还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许多等效改进和变化,但这些改进和变化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绝缘主体(1),该绝缘主体(1)具有前端和后端,绝缘主体(1)的前端设有插口(11),而绝缘主体(1)的后端设有分层布置的植入口(12),植入口(12)与插口(11)连通;
第一端子组(2),该第一端子组(2)具有若干排列的第一端子(21)及将第一端子(21)稳固在一起的第一舌片(22),第一舌片(22)与第一端子(21)一起注塑连接,在第一舌片(22)上设有第一防退部(221),所述第一端子(21)的接触端设有第一挂钩(211);第一端子组(2)对应绝缘主体(1)的植入口(12)组装到绝缘主体(1)上,第一舌片(22)嵌设在植入口(12)中且由第一防退部(221)卡制植入口(12)内部而达成第一舌片(22)防退组装;所述第一端子(21)的第一挂钩(211)插入到绝缘主体(1)的插口(11)并挂接在插口(11)内壁设置的挂台(111)上;
第二端子组(3),该第二端子组(3)具有若干排列的第二端子(31)及将第二端子(31)稳固在一起的第二舌片(32),第二舌片(32)与第二端子(31)一起注塑连接,在第二舌片(32)上设有第二防退部(321),所述第二端子(31)的接触端设有第二挂钩(311);第二端子组(3)对应绝缘主体(1)的植入口(12)组装到绝缘主体(1)上,第二舌片(32)嵌设在植入口(12)中且由第二防退部(321)卡制植入口(12)内部而达成第二舌片(32)防退组装;所述第二端子(31)的第二挂钩(311)插入到绝缘主体(1)的插口(11)并挂接在插口(11)内壁设置的挂台(111)上;组装后,所述第二端子(31)的接触部和第一端子(21)的接触部在绝缘主体(1)的插口(11)中形成上下间隔分置;
外壳(4),该外壳(4)包裹绝缘主体(1)外周,且外壳(4)上设有内折挂脚(41)及内折弹臂(42),内折挂脚(41)在绝缘主体(1)的插口(11)内折扣接插口(11)相应内壁上的倒扣(112),而内折弹臂(42)在绝缘主体(1)的插口(11)内折形成增加插拔力的压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片(22)上还设有第一支撑筋(222)及第一导向槽(223),第一舌片(22)插入绝缘主体(1)的植入口(12)时,第一支撑筋(222)与相应植入口(12)的内侧壁紧配合连接,而第一导向槽(223)配合植入口(12)内侧壁上的导向块(121)导引第一舌片(22)插入组装;所述第二舌片(32)上还设有第二支撑筋(322)及第二导向槽(323),第二舌片(32)插入绝缘主体(1)的植入口(12)时,第二支撑筋(322)与相应植入口(12)的内侧壁紧配合连接,而第二导向槽(323)配合植入口(12)内侧壁上的导向块(121)导引第二舌片(32)插入组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上还设有安装支脚(43)和内折扣接绝缘主体(1)后端的扣脚(44),安装支脚(43)适配插入PCB板上的安装孔中组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31)的锡脚在绝缘主体(1)后端朝分别不同方向折平贴靠在绝缘主体(1)后端提供的导平筋(13)上。
CN201821322701.7U 2018-08-16 2018-08-16 Usb连接器 Active CN208539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2701.7U CN208539168U (zh) 2018-08-16 2018-08-16 Usb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2701.7U CN208539168U (zh) 2018-08-16 2018-08-16 Usb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9168U true CN208539168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78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22701.7U Active CN208539168U (zh) 2018-08-16 2018-08-16 Usb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91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4703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IN2012DN02523A (zh)
CN208539168U (zh) Usb连接器
CN204665179U (zh) 一种led灯带与电源接头的连接结构
CN208970787U (zh) 接插件
CN210957231U (zh) 转换插座
CN209045798U (zh) 一种插拔式的接线端子
CN110571588A (zh) 一种插头用压线装置
CN201717434U (zh) 组合式电池连接器
CN107565263B (zh) 扣压式电气连接装置
CN204596993U (zh) 一种插墙式变压器电源插脚简易连接件
CN217589703U (zh) 一种插座延长线
CN208272186U (zh) 一种电源信号连接器
CN216698896U (zh) 短体无缺口简牛连接器
CN218300343U (zh) 侧向贴板连接器
CN204407602U (zh) 带pcb板的网络连接器
CN202633564U (zh) 连接器及其构成的连接器组件
CN218997242U (zh) 一种连接器以及蓄电池的检测连接组件
CN219553978U (zh) 一种新型压板式大电流连接器
CN209266721U (zh) 插接式连接器
CN219696730U (zh) 简易型Type-C插头连接器
CN212114184U (zh) 一种新型电源分配器
CN220439980U (zh) 防水型Type-C连接器
CN208539265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8161090U (zh) 具有优良高频性能的Type-C母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20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73-6, Sha Tau Xi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Guangzhou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Guangdong Dongguan Changan Town Sha TaiFang village, Xian Tong Industrial Zone Guang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uang Haiy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8

Address after: No.83 Shatou Xida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Chengfeng 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No. 73-6, Sha Tau Xi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Guangzhou precision electronic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